Ⅰ 中國最早的宗教是什麼教
是道教。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盛起了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黃」,指道教始祖——黃帝;「老」,指道教始祖——老子。後世道教奉為鼻祖。『黃老」,也稱黃老學說或黃老教派,古代一種宗教流派。黃老」,也稱黃老道,為道教早期重要教派之一。
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
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而佛教是兩漢之間傳入中國的。
(1)中國第一大教是什麼教擴展閱讀:
道教信仰的來源 :道教是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產生的一種以延年益壽、飛升成仙為目的的多神宗教。它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認為「道」是原始之氣,認為道是原始之氣,是萬物的本源和宇宙發展的原動力,它可以溝通人與萬物,是最高的真理。
老子所著《道德經》被看作是道經之首。早期道教信仰來源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原始宗教和巫術。其次,春秋戰國以至秦漢的神仙信仰、方術和陰陽五行學說。第三,黃老學說。道家崇尚的「道」是一種超乎形象的宇宙本體,道教誇大它的絕對性和超越性,並加以人格化,成為全知全能的至上神。
網路-道教
Ⅱ 中國三大宗教是什麼
中國三大宗教分別是道教、佛教、儒教。
1、佛教
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已有2500年的歷史,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2、道教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
3、儒教
儒教,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尊孔子為先師,後人為了與崇尚黃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故孔子亦被尊為儒教聖教主。
儒教自漢代以來被奉為官學。在中國古代,儒教(孔教)始終居於社會或國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個別皇帝或國家官吏崇拜佛教、道教,僅僅是個人的行為,而不代表國家。中國古代國家,從漢代開始,一直是把儒教(孔)教作為國家宗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除了同屬於中國三大宗教的佛教,還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1、基督教
基督宗教是一個一神論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教會。雖然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是一個合一的基督教會,但基督教在歷史進程中卻分化為許多派別,2013年全世界范圍當中有超過一萬個基督教派,主流的派別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三大傳統教派。
基督教基本經典是《聖經》,以《舊約全書》(與猶太教經典相同)和《新約全書》兩大部分構成的。
2、伊斯蘭教
伊斯蘭在阿拉伯語有順從、和平和安寧之意,這是一個順從安拉、崇尚和平、祈求安寧的宗教。伊斯蘭教特有的綠色就代表著和平之意,產生於公元622年,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
伊斯蘭教主張和平,主張對人應有慈愛之心。安拉說:「你當以善待人,象安拉以善待你一樣;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安拉確是不愛搬弄是非者。」按教法規定,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都應該向窮苦人伸出援助之手。
Ⅲ 中國第一大宗教是什麼
鄙視樓上的,明顯沒有深入研究!
雖然本人認為也是儒教,但是,我並不認同儒教包括了道教和佛教!盡管三教之間有所融合,但絕對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儒教是中國專制社會長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中國是否存在儒教,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不存在儒教,「儒」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的一家,是一個學術派別。「儒」這個字,原本是古代對學者的尊稱,它的字義是「優」及「和」的意思,說他們的思想學問,能夠安定別人,足以說服別人。所以它只能稱為「儒家」。有的認為存在儒教,孔子教主,漢武帝利用政治權利把孔子學說宗教化,定儒教於一尊。隋唐時期「佛」、「道」、「儒」並稱為三教,此後,三教出現合一的趨勢。在封建政權的支持下,儒教體系完成於宋代,它以中國封建倫理「三綱」、「五常」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養方法。信奉「天地君親師」,「君親」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天地」是君權神授的神學依據;「師」相當於解釋經典、代天地君親之言的神職人員。《四書》、《五經》是儒教的經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規定的宗教儀式。童蒙人塾(學)讀書,開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時,要對孔子的牌位行跪拜禮。從中央到地方各州府縣建立孔廟(又稱文廟、夫子廟、學宮等)。作為教徒(儒生)定期聚會朝拜的場所。雖然在認識上各有不同,但是無論稱為「儒教」或是「儒家」,其創始人均是一個孔子。
儒教(家)學說,很符合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利益,到漢武帝時,就向全國宣布,拋棄百家的學說,表彰儒家的思想,要大家閱讀「六經」。使用儒家思想來治國,把儒家思想提到唯一獨尊的地位,從此以後,各個朝代實行「科舉制度」,都以儒家作為考試做官的唯一課題,這就迫使人們非學習儒學不可,因此,儒學得以長期發揚光大。儒學統治中國達千年之久,它起了穩定封建秩序、延長封建社會壽命的重要作用。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本來就是直接繼承了殷周時期的天命神學和祖宗崇拜的宗教思想發展而來的,這種學說的核心就是強調尊尊、親親,維護君父的絕對統治地位,鞏固封建宗法的等級制度。所以這種學說稍加改造就可以適應封建統治者的需要,本身就具有再進一步發展成為宗教的可能。但是在先秦它還不是宗教,只是作為一種政治倫理學說與其他各家進行爭鳴。由儒學發展為儒教是伴隨著封建統一大帝國的建立和鞏固逐漸進行的,曾經歷了千餘年的過程。孔子的學說共經歷了兩次大的改造。第一次改造在漢代,它是由漢武帝支持,由董仲舒推行的,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漢代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宗法專制國家需要一套在意識形態上和它緊密配合的宗教、哲學體系。孔子被推到了前台,董仲舒、《白虎通》借孔子的口,宣傳適合漢代統治者要求的宗教思想。第二次改造在宋代,宋統治者集團利用機會從唐末五代分散割據的混亂局面中撈到了政權。他們鑒於前朝覆亡的教訓,把政治、軍事、財政、用人的權力全部集中在中央。宋朝對外寧可退讓,對內則強化中央集權的封建宗法專制制度;思想文化領域里也要有與它相適應的意識形態相配合。漢唐與宋明都是中央集權的封建宗法專制制度的國家,但中央權力卻是越來越集中,思想文化方面的統治方法也越來越周密。為了適應宋朝統治者的需要,產生了宋明理學,即儒教。儒家的第二次改造,雖說完成於宋代,追溯上去,可以上溯到唐代。韓愈推崇《大學》,用儒家的道統對抗佛教的法統。李翱用《中庸》來對抗佛教的宗教神秘主義。到宋代朱熹則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定為「四書」,用一生精力為它作註解。朱熹的《四書集注》被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定為全國通用的教科書。「四書」從十三經中突出出來,受到特殊的重視。
Ⅳ 中國有幾大宗教
1、道教:作為中國五大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是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等文化演化而成的。
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2、佛教:很多人認為佛教來自中國,其實佛教來自於古印度,創始人為喬達摩。公歷紀元前後,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3、天主教:天主教就是羅馬公教,天主教其實是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天主教亦稱「公教」,原意為「普世的」和「大公的」。天主教拉丁文名稱為Ecclesia Catholica Romana,直譯為「羅馬公教」,音譯為「加特力教」,意譯為「羅馬天主教」。
4、基督教:廣義上講是所有信奉基督耶穌的各個教派,包括東正教、天主教、新教三派,狹義上就是專指新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
5、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起源於公元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由穆罕默德創建。7世紀中葉伊斯蘭教開始由阿拉伯傳入中國,經過長期的傳播、發展和演變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伊斯蘭教。它是中、阿人民間長期經濟、文化交流和傳統友誼的紐帶。
Ⅳ 中國五大宗教是指
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
1、佛教
中國佛教是中國五大宗教之首,於公歷紀元前後秦始皇時代,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念慶。
Ⅵ 中國幾大宗教
中國有五大宗教,分別是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這個是得到中國政府承認的主流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