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的南方,北方從哪分界
我們習慣上以秦嶺—淮河為界,大體上將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和南方兩大區域。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
從氣候角度看,我國南北方分界線也並非一成不變。其次,降水量也不同。南側雨季長,降水多,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300毫米;北側雨季短,降水少,黃河中下游每年只有600毫米。河流的流量不同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特點是流量小,汛期短,水位季節變化大,冬季有結冰期;而南方河流恰好相反。
『貳』 怎樣區分中國的南方和北方
中國的南方和北方分界線: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位於江蘇淮安古淮河兩岸的分界線。(又稱:秦嶺淮河一線)。
屬於北方地區的省份有: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東部、江蘇中原官話區、安徽中原官話區。
屬於南方地區的省份有: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福建省、海南省四省三區,及國家劃歸上述省區管轄的臨近海島,如中沙群島、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瓊)、東沙群島(粵)、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台)、白龍尾島(桂)等。
(2)如何區分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擴展閱讀: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內的主題雕塑外表是球形,與淮安著名景觀「紅橋」相融合,分為南北兩半球,北側為漸變冷色調,南側為漸變暖色調,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氣候特徵,遊人從球中穿過,感受一腳在北方(藍色) 一腳在南方(紅色),跨越南北氣候帶的感觀變化。
『叄』 我國南北方如何劃分
中國的南北方劃分標准:就是以秦嶺--淮河為界。
1、以冬季氣溫0攝氏度等溫線來劃分的。
2、以年均降雨量800毫升左右的等降水量線來劃分的。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3)如何區分中國南北方分界線擴展閱讀
在中國中部橫亘著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
自古以來,因秦嶺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因此而帶來的秦嶺南北氣候變化,人文景觀、生活習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稱為我國南北的分界線。習慣上稱秦嶺以南為我國南方,秦嶺以北為我國北方。但秦嶺正式的名稱是自漢代才有的。
秦嶺東邊的淮河是中國的一條大河,全長1000公里,淮河兩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徵都有明顯的不同。
農業生產: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
參考資料:網路-南北分界線
『肆』 中國地圖上怎麼劃分南方和北方
秦嶺淮河以北是北方,秦嶺淮河以南是南方。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我國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首先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亞熱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乾旱、半濕潤氣候和南方濕潤氣候的分界;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然而,這個過渡和變化是通過相當寬的一個帶來完成的。在淮河兩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寬,並看不出氣候、農業、自然景觀等方面有什麼變化。實際上,由於淮河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區,南北冷暖氣流暢通無阻,確實也不可能產生一條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線來。
以「橘逾淮而北為枳」為例,由於我國東部地區冬季中南下冷空氣強,常常帶來柑橘致命低溫,因此現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長江兩岸,除了局部有利區域外,一般也沒有種植柑橘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