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火車發展史是什麼
中國火車的發展史:
中國有鐵路始於清朝末期。1881年中國工人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製造的第一台機車。
中國第一輛火車是當時唐胥鐵路總工程師的夫人仿照英國著名的蒸汽機車「火箭號」而造成的,並把它命名為「中國火箭號」。因為中國工人在機車兩側各刻一條龍,於是把它叫做「龍號」機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鐵路運輸事業的迅速發展,對機車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製造機車是當務之急。由於當時的鐵路牽引動力還是蒸汽機車,機車的製造即從蒸汽機車起步,沿著仿製舊型,改造舊型,進而自行設計新型機車的道路,循序漸進。
1804年,由英國的礦山技師德里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時速為5至6公里。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至今。
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火車。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
隨著火車的普及,改變了人們騎馬(或以其他牲畜為主要動力)的出行方式。中國早期的火車車廂是綠色的,因此叫綠皮火車。
Ⅱ 火車由內燃機改為電氣化是在哪一年
據史料載,一條是法國人於1907年建成的正太(河北正定——山西太原)鐵路,一條是由閻錫山籌款於1933年修建的同蒲鐵路。建成正太鐵路前的1906年,法國人在太原城原首義門,即正太路太原站北側,今五一廣場東南處,開始興建蒸汽機車洗修庫,定名為太原車房,標志著山西將出現蒸汽火車頭。自此,從1907年到2018年的百餘年來,山西鐵路的火車頭經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動車組列車的更新換代。正太鐵路初建成時,只修到石家莊,也是窄軌,1933年交回中國後,1939年才改為標准軌。初建成的同蒲窄軌鐵路,北端也未修到大同,修至韓家嶺十里河南岸,南端則與黃河相隔,所以形成山西窄軌鐵路「死胡同」的歷史。1940年北同蒲鐵路由窄軌改為標准軌,正太鐵路改名為石(家莊)太(原)線,南同蒲鐵路窄軌撥寬工程也於1956年1月28日完工。到了1958年,連接南同蒲線和隴海線的潼關黃河便橋建成通車,標志著結束了山西窄軌鐵路「死胡同」的歷史。「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火車頭的更新換代標志著鐵路設備的現代化進程。新中國成立後,山西鐵路主要使用的是德國、日本生產的雜牌蒸汽機車,如日本產的斯洛5型機車,擔當石太線、北同蒲線的客貨列車牽引任務,牽引噸數僅有500餘噸,運行速度每小時30多公里。進入1960年後,國產建設型蒸汽機車投入運用,逐步取代了莫克6等型號的外國機車。1971年國產前進型蒸汽機車投入運用,因此解放初使用的KT5等外國機車全部被淘汰。到了1984年,邁開了由蒸汽機車向內燃機車過渡的步伐,先後有了東方紅、東風4和東風7等機型。1982年9月27日,石太線陽泉站至太原北站間雙線電氣化改造工程竣工,開啟使用電力機車牽引的新紀元,先後使用了國產韶山SS1、韶山SS4型和從蘇聯引進的8G型機車。進入本世紀後,大秦重載貨運專線鐵路上賓士的和諧D1、D2型國產大功率電力機車,牽引運煤載重量分別達到了1萬噸、2萬噸。值得記錄的是1992年4月,北京鐵路局下轄的山西境內太原、大同、臨汾3個鐵路分局中,太原鐵路分局管內正線率先全部更換為內燃和電力機車,從此結束了蒸汽機車牽引客貨車85年(從1907年算起)的歷史。歷史定格在1999年9月26日。這一天,山西省境內國鐵最後一台前進型3131號蒸汽機車從太原北機務段「光榮」退役。在這前後,取而代之的是進口和國產內燃、電力機車,行駛速度更快,牽引定數更大,這是伴著改革開放春潮中國鐵路前行的巨變。而今,時光如梭,老蒸汽火車頭早已從眾人的視線中消失,有不少上了年歲的人卻很想聽到那似顯狂躁的轟鳴聲,看到那比人高的紅色動輪由拉桿推動著前行,便會從中感受到什麼是最大的力量,感受到中國鐵路工人勇敢前行的動力所在。
Ⅲ 中國鐵路那麼長是怎麼修的
建國前後的鐵路,比如:青藏鐵路,寶成鐵路,襄渝鐵路,南疆鐵路,隴海鐵路改線等都是由鐵道工程兵負責人力修建。
後來鐵道兵裁撤,大部分人員改為中鐵建工程局,還有一部分人員進入國有鐵路單位中。
往後,中鐵建工程局負責鐵路的建設,橋隧的修建,接觸網的架設,開始使用大型工程機械,比如:鋪軌車,放線車等進行修建,架橋有架橋機輸送橋梁,隧道有盾構機負責鑽取。
Ⅳ 中國早期的鐵路是怎樣修起來的,修鐵路的資金從哪裡來
鐵路早期都是政府修建的,由鐵道部出資加地方政府投資修建。
最近幾年鐵道部改革,分為建設和運營兩大部分,組建公司成為企業化國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