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對世界有哪些影響
中國,一個擁有龐大人口數量的國家,它的任何一個動作都將對世界產生影響,這是無法用主觀意識來否定的。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無疑會給世界帶來福音,而混亂貧窮落後的中國將會帶給世界一個災難或者一個沉重的負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冒這個險,包括美國。
當今世界面對中國擁有的龐大人口數量,是喜也是憂。喜的是如果富強了的中國,其巨大的胃口所產生的消費效應肯定是世界經濟的強心劑和穩定劑。如果情況相反,後果就很難想像。對於越來越趨於經濟全球化的當今世界,貧窮的中國可能引發的災難,不光表現在經濟上會拖累世界經濟(作為世界經濟中的一份子,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鏈條中的一環),政局的動盪帶來的人道主義危機和動亂帶來的難民問題恐怕是最大的災難。
保證中國的和平穩定,保持中國經濟健康發展,這本身就是中國對世界做出的貢獻。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隨著中國強勁的發展勢頭,大量的原材料需求首先惠及了亞洲的鄰國。2002年11月4日,中國與東盟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06年度雙邊貿易額達到1608.4億美元,而中國在對東盟貿易一直呈逆差,2006年貿易差額約為182.2億美元。也就是說2006年中國從東盟進口了895.3億美元的原材料,而出口到東盟的產品卻是713.1億美元,東盟從中國賺取了182.2億美元,為東盟各國的經濟復甦和經濟穩定、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東盟秘書長王景榮說認為,「中國是東盟的重要鄰國,中國對東盟的發展持非常積極的態度。」並且還說:「東盟的發展離不開大國的支援,尤其是鄰國中國的支援。中國的支援有益於地區的和平穩定。」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中國對亞洲鄰國的作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阿馬蒂亞·森也說:「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僅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性質以及人們討論全球經濟問題的聲音,它還對人們有關市場經濟的思維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不單單帶動鄰國經濟或者說亞洲經濟的騰飛,同時也為那些同樣處於貧窮或發展中的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發展模式。阿馬蒂亞·森說:「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獲取很多教訓。」
世界上占絕對多數國家是貧窮和發展中國家,擁有人口數量也最多。如果解決好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世界經濟才會真正繁榮,歐美發達國家才會有更多的市場可以銷售其產品,從而解決產品滯銷帶來的社會壓力。
在分析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後,我們又不得不談談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
中美關系
中美關系在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顯得尤為重要,又很復雜。中美同為大國,在領土上和人口數量上都是大國。中美關系因為意識形態的介入而顯得曲折,有合作也有對抗。雖然主流上合作多於對抗,但一些消極的因素至今使兩國無法形成真正的全面的合作。在經濟上,中美合作成果累累,而其他的合作似乎就不怎麼樂觀。科技、軍事上的合作始終對中國設置限制。
這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國內至今還在不時要吵上兩吵的「中國XX威脅論」,美國在與中國發展關系時的矛盾心態從那些「威脅論」中凸顯出來。既害怕中國發生混亂而有可能造成的崩盤,因為美國在中國的利益(美國是中國最大投資國)導致了中美兩國的經濟互相滲透,而這個滲透的結果就是兩國誰也經受不起誰的經濟出現大的震盪。但是,中國強大的經濟卻又使中國的軍事得到了突破性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中國在太空領域的作為,讓美國不得不擔心它的地位有可能被中國削弱。加上美國一貫的全球戰略是維持一超獨霸的地位,強大了的中國肯定會給它帶來挑戰。
中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上越來越顯露出的中國的個性以及中國的作用,比如在蘇丹問題上中國的堅持和在朝核問題上中國的能力,這些都讓習慣了做老大的心理的美國很不舒服。怎樣既不讓中國混亂,又可以讓強大了的中國更加符合美國的利益?最好的就是向對付歐洲一樣,用控制的方法也把中國捆在美國的戰車上。然而,中國並不象歐洲人那樣容易上套,反而越來越強硬。這就是美國在與中國發展關系時的矛盾心態產生的原因,這種心態也更加表露了美國面對不斷發展的中國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最近,美國前任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等人發表的新的「對台政策報告」,就可以看出美國在對華關繫上心態的復雜性。雖然這是美部分人的觀點,但是從中美建交到現在,在美國對華政策的模糊性上特別是在處理兩岸問題上的反復,這就說明了美國既不願看到一個崩潰的中國,又害怕一個強大起來的中國。從對中國人權的蠻橫的干涉到知識產權保護上的無端指責再到對華展開的反傾銷調查,以及不斷地重復「中國XX威脅」論調。無不反映出美對華既接觸又防範,接觸的同時對華實施意識形態輸出,力圖將中國綁架到美式戰車上。
影響中美關系的發展,最大的因素雖然是台海問題,但美國如果不放棄在意識形態上面對中國的敵視和排擠,中美關系依然不會取得突破。意識形態的殊途無疑是制約中美關系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歐關系
在與歐洲的關繫上,相對來說要比中美關系簡單一些。1998年中歐首次首腦會晤就把未來的中歐關系定性為「建立面向21世紀的長期的、穩定的建設性夥伴關系」。雖然期間也爆發過歐洲對中國的鋼鐵、鞋業等工業品進行過反傾銷起訴,甚至造成貿易壁壘,但是整體來看這些只是中歐關系發展途中的一些小插曲。因為沒有意識形態的干擾,歐洲對外政策作了大幅度的調整,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一切以實用主義出發。中歐關系不存在意識形態的爭斗,只是在經濟方面還存在不小的摩擦。
進入2008年,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一年,這將是中歐關系進入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隨著中國經濟強勁的勢頭,而受到美國經濟疲軟的影響的歐洲,將抬高對中國的期望值。如果中國難如其所願,這會影響到歐洲的情緒。由於中國低價物美的產品在歐洲形成的競爭優勢,肯定使歐洲的容忍度急劇下降,從而引發新一輪貿易爭斗。2006年,歐洲就已經感覺到中國產品給歐洲帶來的競爭壓力,如果不妥善處理好這些,經濟的爭執演變成政治上的對抗也不是不可能。
2007年,「中歐新合作框架協定」的談判,歐洲就希望新的協定裡面除了貿易外,還要包括人權、民主等內容。這就為未來的中歐關系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也反映出歐洲人把歐洲經濟低迷的原因歸罪於中國的心理。不過這是挑戰,也是機遇。
其實,中歐關系最大的障礙來自於美國,中歐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有些受到美國因素的干擾。比如科技、軍事上的合作。歐盟在早幾年就和中國展開了科技方面的合作,2005年5月13日在北京閉幕的中歐科技戰略高層論壇通過的《聯合聲明》就強調了「雙方將進一步擴大科技合作的范圍,在科技合作中採取『主動攜手』的戰略,以建立以知識為基礎的戰略夥伴關系」。而在軍事技術和對華武器禁售方面,美國的阻力還是很大。2005年歐盟外長非正式會議就提出對華軍售解禁的問題,但是後來迫於美國的強大壓力下,歐盟推遲了解除對華武器禁運。這就是橫插在中歐關系中的美國因素。
如何處理好中歐關系?就是要加強與歐洲的互信,解除歐洲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戒備心態。對話是處理這些問題的最佳手段,在對話中增進了解,讓歐洲相信一個強大富裕的中國會給歐洲帶來機會,至關重要的還要突破美國因素對歐洲的制約。
來源:http://blog.cctv.com/detail.do?uid=4081&id=44649&agMode=1#article_status
2.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怎麼寫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正文內容:
當今世界,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世界各國都爭相與中國交好,學習中國的文化技術。因此,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說到中國影響,首當其沖就是中華文化的影響。
隨著中國日益的強盛,中華文化也就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流傳起來,有許許多多的外國人學習中文、說中文,中文在世界各國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就連與中國明爭暗鬥,阻止中國發展美國也不敢忽視中國。美國總統特朗普五歲的外孫女,用中文聲情並茂地背誦了《三字經》。
美職籃中眾球星也學習幾句中國通俗的交流語言,到訪中國時用中文跟球迷們打招呼,可見中文在世界的影響力。中文在世界各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在人們的心中越來越重要,足可見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之大。中國不僅僅在文化方面有深刻的影響,在援助貧困國家方面也是有著不小的影響。
作為世界五大國之一的中國,在援助貧困國家搞建設,幫助貧困國家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受過中國的幫助,例如非洲馬里,中國工人在援助馬里建醫院的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工作著。中國在援助貧困國家方面可是一點也不含糊,貧困國家要是沒有資金,中國投資幫助貧困國家發展,貧困國家要是沒有人才,中國派人去教導,貧困地區要是沒有技術,中國給技術。
由此可見,中國對貧困國家的援助是有多大,對貧困國家的影響是有多深。不僅如此,如今的中國在質量方面也讓其他國家震驚。「中國製造」在十年甚至五年以前都還被世界所詬病,說「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太差了。
當時就連國人也這樣認為,因此,國人掀起一陣在國外搶購的熱潮。但是,如今的「中國製造」的質量可謂是堅不可摧,中國產的仿製刀具經過各種破壞性試驗後仍完好無損,令德國網友發出了一聲又一聲的驚嘆。所以,「中國製造」也在日益的增大影響力,相信在不久之後會在國內掀起搶購熱潮。
隨著中國的日益強盛,各國從以前的看低中國到注意中國最後到重視中國,中國對世界各國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
3. 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如今全球經濟一體化,各國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很重要的環節。最典型的例子(兩次金融危機)就是明證。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中國採取了人民幣不貶值的政策,為亞洲經濟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在本區域的國際責任就是從這次金融危機開始提升的,它讓世界知道,中國有能力承擔國際責任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又是全球經濟復甦最主要的貢獻者。中國的發展給周邊國家和世界帶來了好處。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對中國的崛起抱以「憂心忡忡」,視中國為「潛在戰略威脅」的論調,仍不時見諸於西方社會的報端。這種觀察世界的方法和觀點,顯然是落後於時代、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是同世界共同發展的大趨勢背道而馳的。
事實上,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時代主題,離開時代主題觀察國際問題,不會得出正確的判斷。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這不僅是中國基於對當今世界主要矛盾、根本任務和發展大勢的科學分析所作出的判斷,而且也為國際社會所廣泛認同,2000年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探討的主題就是和平與發展。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條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得人心,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走向和平共處、促進共同發展,已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這就決定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已不再是觀察國際問題的主要尺碼和判斷是非的主要依據,各國應當摒棄不合時宜的「霸權爭奪論」和冷戰思維方式,增強互利共贏的理念,把共同發展問題提到人類首要目標的高度來認識。進而言之,判斷一國的發展壯大對於他國乃至世界有利還是有害,應當首先著眼於其是否有助於推動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的解決,而不應去計較歷史恩怨、計較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從這個角度、也就是從世界全局的角度來深入分析,「中國威脅論」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2013年,在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7.7%的增長水平,經濟總量躍上新的台階,佔全球的比重預計超過12%,比1980年提高10個百分點。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的地位得到持續提升,製造業的崛起發揮了重要作用。199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僅相當於全球製造業的2.6%;2011年上升到20.7%,展示了全球製造大國的實力,為持續擴大的對外貿易提供了重要支撐。2013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以4.16萬億美元的規模再上新台階,首次超過美國上升為全球第一的貿易大國。同期,中國還以1176億美元外資流入和902億美元的對外投資規模,扮演著全球直接投資大國的重要角色,並憑借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逐步上升,開始躋身於全球金融大國的行列。
經濟發展提升了中國的全球地位,也為世界各國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1980—2012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0%,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3.4%。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年中,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迅速上升,對帶動世界經濟走向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中國的經濟發展,改變了世界經濟的「南北」格局,促使全球經濟重心東向移動,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全球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提升,加速了全球產業轉移,促進了全球分工深化,提高了全球資源的配置效率。中國發展形成的巨大廉價商品、服務供給和保持持續增長的能力,對全球控制通脹和減緩全球經濟波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不斷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正在促使中國成為全球商品和服務的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市場,快速增長的中國對外投資為全球跨境投資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有賴於和平力量、制約戰爭力量的增長。中國就是這樣一支和平力量、制約戰爭的力量,中國發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原因在於: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總體上還沒有改變,擺在第一位的任務始終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為此,中國制定了一條百年不變的基本路線。進入新世紀後,在確定發展目標上,在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基礎。歷史的任務決定了,為了解決好中國的發展問題,必須致力於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環境。同時,中國的發展方式也是和平的,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對內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對外實行全方位開放,以負責任的大國建設性地參與國際事務,主張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所以,正如鄧小平同志曾經反復強調過的:「我們提出維護世界和平,不是在講空話,是基於我們自己的需要,當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別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等到中國發展起來了,制約戰爭的和平力量將會大大增強,那時中國對世界和平和國際局勢的穩定肯定會起比較顯著的作用。
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發展與繁榮。中國的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在立足於國內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目前,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市場和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並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貿易的依存度已由1978年的10%上升到現在的60%左右。一些發達國家總是擔心,如果中國發展起來了,貨物出口不斷增多,會不會影響其產品的輸出?這確實存在一個競爭的問題。但有競爭不可怕,關鍵是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世界市場的擴大,如果只在發達國家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從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一國經濟發展壯大,不僅取決於本國擁有的財富和力量的多寡,而且還取決於他國特別是同一區域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像中國這樣擁有廣闊市場的大國,經濟得到持續發展,必將為世界經濟尤其是周邊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相反,經濟不發展,才會對國際社會帶來問題。因為,中國擁有世界1/5的人口,13億人的中國如果經濟長期不發展,甚至發展太慢,對世界來說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很大的政治問題。所以,對於中國的發展並與一些發達國家形成某種新型的競爭關系,也要放開眼量、積極看待。
中國還把堅持和平與堅持社會主義統一起來,強調「真正的社會主義者必須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損害別國主權,搞霸權主義,那就既損害社會主義在世界上的形象,又損害本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對此,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就曾明確指出:「十億人的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十億人的中國堅持和平政策,做到這兩條,我們的路就走對了,就可能對人類有比較大的貢獻。」既不當第三世界的頭頭,也不稱王稱霸,這不是客氣話,而是一種真實的政治考慮。當今的中國,正在沿著用和平的方式發展自己、將發展起來的力量用於維護世界和平的軌道堅定地向前邁進。中國已參加了300個國際條約,其中大多是改革開放以來加入的,依據這些條約中國享有廣泛的權利,同時也承擔了廣泛的義務。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而且已成為遵守和執行世貿組織規則的忠實成員。正是中國的一系列正確的外交政策和實踐,使中國在世界上贏得了普遍的尊重和贊譽。
總之,中國的發展,已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4. 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中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路,即高速鐵路網。中國的科技創新在很多領域都達到並領先。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人類發展史上不斷創造著翻天覆地的奇跡。
中國仍然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發展引擎。除了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還可以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積極的貢獻。
1、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例如,國有企業的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了6%以上。同時,許多大中型私營公司的業績也非常穩定。這表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保持穩定,不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太大沖擊。
2、中國政府不僅可以積極創造穩定的國內環境,而且堅持推動對外開放更高水平,顯示了合作共贏的堅強決心。例如,「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和合作,促進了國內外經濟交流與合作。
3、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最健康的、消費市場之一,這也可以以強勁的內部動力保持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言而喻。和平與穩定仍然是全球趨勢,隨著中國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中國已成為這一趨勢的領導者。
中國區域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5. 中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有哪些
中國經濟帶動了世界經濟,中國的崛起發展了一帶一路等一些經濟政策,使很多國家受益。
6.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是什麼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是:
一、世界和平得到維護。
中國的崛起,將成為世界和平的巨大力量,因為中國歷來主張和為貴,和平發展。所以在崛起後,跟西方的霸道形成鮮明對比,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將能夠進一步鞏固。
二、西方時代終結。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新的大國崛起的力量,將越來越大,所以我國一旦崛起,所具有的力量將直接的大於現在的美國。一旦如此,即使西方在經濟上還有優勢,但是西方掌控的時代必然終結。為此,西方掠奪世界,壓迫世界的格局徹底改變,整個世界經濟,進入新的競爭時代。
三、小國的利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將更加的得到保護,這無疑對於廣大非西方國家,中小國家來說,將是巨大的福音。
而且我國的崛起,也必然推動整個世界的持續繁榮,為世界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使得各國都因此受益。
四、社會主義強大。
蘇聯的解體其實對於整個世界社會主義體系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尤其是蘇聯領導的50多個國家,包括東歐,非洲等很多國家一夜之間劇變。
到現在都沒緩過來,使得整個的社會主義體系只剩下5個國家。而隨著我國的崛起,社會主義國家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和強大。
五、東方文化復興。
在近代,西方因為強大,使得西方的文化溢滿世界。尤其是西方的語言,西方的文明,西方的文化,西方的風俗習慣,西方的人文等,都在全世界開始傳播和被學習。
而古老的東方文明和文化被壓制,甚至東方文化圈國家,還主動去中國化,改投西方文化。
7. 中國世界的地位與影響力,中國對世界做出的貢獻。詳細談談,舉幾個例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世界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世界第一大人口國,與英、法、美、俄並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世界第一貿易大國 ,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世界第一大糧食總產量國以及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第二大吸引外資國,還是世界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貢獻:
1、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位;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
2、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中國有能力進行海外投資,開發非洲等一些相對落後地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提高,消費需求增加,形成巨大的新興市場,世界大量產品在中國得以消費。
3、中國發展繁榮的腳步越快,世界獲得的機遇越多。今年1至10月份我國商品貿易進口達到20%的增長,出口是10%左右的增長。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以上的外來投資,各方參與中國大市場,機遇廣闊。
4、為和平而生,為和平而存。活躍在聯合國維和部隊各任務區的中國維和人員,以專業的工作水準、敬業的工作態度贏得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和國際社會的一致肯定,更以不畏艱險的奉獻精神、大愛無疆的人道主義精神,溫暖了各維和任務區人民的心。這些也許還很年輕的中國維和人員,正以自己的真心和實干表達著中國人民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承諾,更體現出一個新興的負責任大國應有的維護和平的擔當。
5、中國直接參與了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構建,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中國代表董必武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中國自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的合法席位以來,一直在不斷「加群」,當前中國已加入400多項多邊條約,參加了所有聯合國專門機構和大約90%政府間國際組織,全面融入當代國際秩序。《國際組織年鑒2017—2018》數據表明,中國對國際組織的參與率正在快速接近參與率最高的法、德等國水平,並且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快的。多項研究認為,中國已經高度融入了國際組織體系,並且是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積極建設者。
、
8.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有哪些具體表現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非常大,中國現在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很快,中國的旅遊貿易發展都很快被國際上已經起到很大的影響。
9. 中國對世界和國際影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經濟社會總量指標佔世界的比重持續提高,主要經濟社會人均指標的位次不斷前移,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一)經濟增長率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
2013-2016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7.2%,明顯高於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於發展中經濟體4.0%的平均水平。
(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及拉動居全球首位。
根據世界銀行測算,2013-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平均為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4.7%,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提升。
自2010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計算,2016年,我國GDP為11.2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4.9%,比2012年提高3.4個百分點。
(9)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經濟體量上中國與歐美差距明顯,若從市場價格角度考察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佔比,中國的佔比從2000年的4%躍升至2016年的15%。亞洲(包括日本)的佔比為31%,而美國和歐盟的佔比之和為47%。
其次,在進口量上同樣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中國在全球進口中的佔比僅為12%,而亞洲的佔比為36%。美國和歐盟(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的佔比之和仍達31%。
世界最終需求的很大部分仍來自歐美等高收入經濟體,而2015年中國消費(以市場價格計)大約是美國和歐盟總消費的三分之一。
最後,中國在全球經貿制度的設計中還相對較弱。事實上,相較於中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佔比,中國在全球經貿規則制訂中的影響力要小得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