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舞有哪些基本功呢
中國舞有哪些基本功呢
中國舞培訓班教學是面向廣大幼兒、兒童、少年及青年,推行國民素質教育的舞蹈課程,把中國古典舞和中國民族舞中一些基本舞姿、動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齡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劃分。那麼大家知道中國舞有哪些基本功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壓腿
這是少兒民族舞基本功訓練中最基本的訓練,分為壓前、旁、後腿。
壓前腿:少兒45。斜角面對把桿,雙腳「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桿,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然後將重心移至主力腿,動力腿旁吸後向前伸直抬至把桿之上,向前壓腿;
壓旁腿:在壓前腿的基礎上,少兒的直立腿旁轉90度即變為壓旁腿;
壓後腿: 少兒在前面兩個動作基礎上,直立腿再旁轉成後腿,一手扶把桿,一手三位,向後壓腿。
建議:少兒壓腿訓練時建議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二、踢腿訓練
踢腿訓練是訓練少兒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分為小踢腿訓練和大踢腿訓練。
在踢腿時,少兒上體要保持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收臀、收背,兩腿外開,重心在主力腿上。而當向前做小踢隨時,動力腿有速度地經過擦地綳腳面,向前踢出35。或45。,然後,經過腳尖著地收回。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小踢腿訓練時要注意綳直膝蓋。
少兒一手扶把桿,一手七位,雙腳小八字站立。以大腿的力量急速向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穩,腳背要綳直,膝蓋要綳緊,腿踢得越高越好。向前、向後踢時要對准動力腿的肩,向側踢時要對准耳根。踢起和落回時,要經過擦地,落回時要求具有控制力,輕輕落地。
三、把桿訓練
把桿練習是進行形體訓練的最基本的訓練,主要通過把桿的輔助,幫助少兒掌握最基本的姿態,分為雙手扶把和單手扶把兩種方式。由於少兒年齡較小,手部的力量較小,因而少兒在做把桿訓練時適合雙手扶把的方式。
面對把桿,身體離把桿約1尺左右,雙腿貼緊,腳跟並攏,膝蓋綳直,雙手放鬆弛,輕輕地放在把桿上,與雙肩同寬,兩肩放鬆,雙肘下垂,肩胛放鬆,稍稍往後打開。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緊向上提,頭部正直,面部表情鬆弛。
此外,少兒在進行把桿訓練時可以與其他動作組合進行訓練,比如下腰、腳尖點地、蹲姿、壓腳跟等。
四、劈叉
劈叉是舞蹈訓練時訓練韌帶柔韌性的高級階段,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
將腿左右分開成一字形,雙手在體前撐地,使上身正直,而後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左右分開成一線並坐於地下方為合格即為橫劈叉;將腿前後分開成1字形,雙手撐地,使上身正直,而後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前後分開至一條線坐於地下為合格則為豎劈叉。
五、下腰
少兒在做下腰時,由於手腳缺乏力氣,往往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通過下腰訓練,找的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要領,能很好的鍛煉少兒腰部的柔韌性。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腰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六、壓肩
壓肩是打開少兒肩部韌帶的練習。
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貳』 中國舞包括有哪些舞蹈
中國舞包括有哪些舞蹈如下:
中國的舞蹈主要有古典舞、民族舞、當代舞這三種類型。古典舞是指在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鉛衫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於受生存環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沖激瞎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中國當代舞,作為中國舞蹈的重要舞種,是20世紀50年代後的舞蹈創作和表演,它在作品選擇上鮮明地指向了中國人當代生活的情感狀態,對於中國戲曲舞蹈、芭蕾舞、西方現代舞中的舞蹈元素採取了兼收並蓄的方式。
『叄』 中國舞1-10級,每一級都教些什麼基本功
1、一級(4-5歲):走步、音樂反映、擴指、手臂動作、彎腰、轉腰、前壓腿、雙吸腳、腳位、頭的動作、擺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戲。
2、二級(5-6歲):走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手位、勾綳腳、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開腿、推指、繞腕、頭的動作、半蹲、蛙跳步、雞走步、游戲、模仿與想像。
3、三級(6-7歲):吸跳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波浪、彎腰、勾綳腳、吸伸腿、後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腳走、鴨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與想像。
4、四級(7-9歲):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單手位、波浪、壓垮、勾綳腳、前抬腿、後抬腿、抱端腿、壓腿、前踢腿、後踢腿、腳位、碎步、掰膀子、小跳、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5、五級(8-10歲):二拍舞步、雙手位、手腳動作、勾綳腳、小彈腿、旁抬腿、後彎腰、壓腿、0前、旁大踢腿、後踢腿、前滾翻、腳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點步轉、小跳(二)、1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6、六級(9-11歲):提、沉、含、仰、移(盤坐、雙跪准備)、開胯練習(吸、雙腿開胯)、雙腿大環動、壓腿(前、旁、後)、搬腿(前、旁、後)、大踢腿(前、旁、後)、掰膀子、腰(站下腰強化練習,提高難度)。
7、七級(10-12歲):蹲(單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單把前、旁、後)、五位擦地(雙把前、旁、後)、小踢腿(雙把前、旁、後)、單腿蹲(雙把分解)、立身射雁(雙把踏步蹲起)、涮腰(單把)、壓腿(前、旁、後)、搬腿、大踢腿(單把前、旁、雙把後腿)。
8、八級(11-13歲);九級(12-14歲);十級(13-15歲)這三級為專業曲目所設定的專業舞蹈動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級過程中基本結束。
(3)基礎中國舞課程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以腰帶動轉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得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半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身法性」很強,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身法的待續和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