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人為什麼勤勞而不富有讀後感
有人說中國人勤勞但是不富裕,原因就是我們的制度設計不科學或者不先進。也就是說我們的現今的制度對我們的勤勞結果有巨大的侵蝕作用,我們的制度極大地消耗了我們的勤勞成果。
我不知道如今的制度設計是否也算是我們勤勞的成果之一?或者也是我們勤勞的標志之一?我們的勤勞是否是真的勤勞?我們的對勤勞的定義是否一直存在虛假和自欺欺人?
我們的發展以巨大的資源消耗為特點,以巨大的付出為代價。我們以成本低作為我們急功近利發展的優勢,以目前的暫時成果作為炫耀,而給後代留下垃圾式的代價,有人說目前的中國在世界上是浪費做最大的經濟,一個地方或單位存在長明燈或者存在長流水,存在公物私用或者公物的低效率使用,這都是屢見不鮮的。我們的餐桌上的浪費可能也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我們以巨大的無效支出換來辛勤的無效,不知這是真正的勤勞還是愚蠢的自欺?
勞作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或者一個人必須的人生支出,沒有勞作就不會生存。所以中國人的所謂勤勞美德,並不是世界上的一個特例,我們用此來自誇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只不過是說明 了一個對任何民族都適用的原則而已。
我們辛勤勞作,說明我們的生存環境不是很好,除過自然環境的惡劣之外,社會環境的動盪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我們是在應對而不是什麼勤勞。
我們試圖把勤勞作為我們的優點,但這樣的自我定位是否意味著對其他民族不勤勞的心理認定?我想,以最小的支出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效果,這才是最聰明的,可惜我們把勤勞這個表面的東西當作榮譽一樣貼在了我們的臉上,而把最能體現一個民族智慧的東西卻扔掉了。這是我們最不智慧的方面之一。
我們的勤勞是盲目的辛勞,因為我們不僅對生存環境以極大的努力在破壞,而且我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極不負責。同時,我們的吃大鍋飯的制度設計事實上養成了對辛勤勞作的最大不尊重。項目的重復建設和生產能力的過剩以及拆了建和建了拆,把浪費記入成績,記入發展,記入政績,這樣的「勤勞」其實是最愚蠢的作為,可惜的是我們對此不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當我們在垃圾道可以發現高檔食物時,我們卻在向貧困戶送去也許並不實用的太空被,我們把一定程度上的奢侈當作禮品送給了貧困戶,但是卻讓他們大多時間忍受無衣無食的尷尬。貧困戶對實用的需求我們忽略了,反而顯得我們愚蠢和假里假氣。
把勤勞作為我們的民族優點,我看是不對的,起碼是不合適的。在生存智慧的歷練上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要之,請先從拋棄不實在的自我標榜開始。 由此可見,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可以歸結為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人的制度資本較少或制度成本較多;二是中國的整體技術水準較低,國民工作的技術條件較差;三是中國國民的人均資本較少;四是中國國民的人均人力資本較少。制度資本或制度成本只是導致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的原因之一。當然,如果追根溯源,技術水準低、人均資本少、人均人力資本少都可以追溯到制度。
還有一種更簡明的分析思路是,斯密、楊格等人強調的「制度———分工———經濟發展或財富創造」。在不考慮收入分配或假定收入分配合理的情況下,一個人或國家之所以收入水準高或富有是因為其生產率水準高,而生產率水準高是因為其專業化分工水準高,專業化分工水準高是因為其市場交易制度發達。或者反過來說,市場交易制度發達降低了交易成本(制度成本的主要表現),交易成本降低提高了分工效率,分工效率提高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則收入水準提高。因此,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的根源是市場交易制度不發達和專業化分工水準低。前述技術水準低、人均資本少、人均人力資本少確實與專業化分工水準低是緊密相連的。
如果考慮收入分配製度,則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部分人很富有,還有一部分人很貧窮。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通過勤勞和創造性勞動合理合法致富的,但不可否認也有一些人不是通過勤勞致富的,還有很多人則很勤勞但不富有。其中的原因是在體制轉軌過程中,部分處於強勢或特權地位的人利用收入分配製度和財政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合理,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了鉅額國有資產,或轉移了他人財富,而那些處於弱勢地位的人則不僅沒有獲得自己應有的權益,而且自己的一部分財富還被處於強勢或特權地位的人以種種名目捲走。
中國經濟近二十幾年高速增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制度改革提高了制度資本或降低了制度成本。陳志武教授站在美國看中國,得出中國經濟近二十幾年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眾多廉價勞動力勤奮工作,彌補了制度資本的不足。我們站在中國看中國,則得出正是制度資本相對於改革開放前的大幅度提高,才導致中國人不再「出工不出力」,願意勤奮工作以求致富。也就是說,不是勤奮工作去彌補制度資本不足,而是制度資本增加或制度成本降低才導致人們願意勤奮工作。當然,中國的進一步發展確實必須通過制度的深化改革,來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不是長久地依賴於廉價勞動力在低收入水準上的超負荷勞動。
B. 讀書筆記之《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讀書筆記之《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我們辛勤勞作,說明我們的生存環境不是很好,除過自然環境的惡劣之外,社會環境的動盪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我們是在應對而不是什麼勤勞。
我們試圖把勤勞作為我們的優點,但這樣的自我定位是否意味著對其他民族不勤勞的心理認定?我想,以最小的支出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效果,這才是最聰明的,可惜我們把勤勞這個表面的東西當作榮譽一樣貼在了我們的臉上,而把最能體現一個民族智慧的東西卻扔掉了。這是我們最不智慧的方面之一。
C.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事情說起來 很復雜,簡單的說來就是,社會制度不夠完善(可以說中國的制度,在如今西方發達國家眼裡或拿我們鄰國日本來比較)我們如今的社會的大部分"制度"相當於他們的60-80年代,至於為什麼我要這樣形容,我不想多說,請LZ自己多多思考和觀察下吧,我們的勞動人民(或說基層工作公民)和從事「相等」的腦力勞動者的工資收入是相差很遠的。而在一個發達國家,從事基層工作(只要付出足夠的勞力勞動)和「相等」的腦力勞動者的收入是均衡的。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我的這些話,呵呵~不重要了,如今社會在我的眼裡是過渡階段,而不幸的我們是如今這個悲哀社會的改善者或說「破壞者」,就看你怎麼去面對了。呵呵~祝你好運~
D.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pdf
•著名華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金融系列作品,提供一種看待人類社會和歷史的全新視角。
•精到地分析並回答了一系列關於「財富」的問題,比如財富如何產生,為什麼20世紀突現財富增長大爆發,中國人為何勤勞而不富有,農業財富如何增長,他國的財富增長經驗……令人豁然開朗。
•特別指出財富創造力的關鍵:制度。
作者簡介
陳志武,著名華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曾獲得過墨頓•米勒獎學金。專業領域為股票、債券、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與經濟史。
1983年獲中南工業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現擔任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及量化歷史研究所所長。
2000年,一項頗得全球經濟學家首肯的世界經濟學家排名出爐,在前1000名經濟學家中,有19人來自中國,陳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華爾街電訊》將陳志武教授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其擔任學術總顧問的紀錄片系列《華爾街》與《貨幣》,對中國金融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
最近幾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市場發展和制度機制建立的問題以及其他新興資本市場問題。其著作常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遠東經濟評論》《波士頓環球報》《巴倫周刊》所引用,也常發表於許多香港和大陸的報紙和雜志上。此外,他還是Zebra Capital Management三位合夥人之一。
E.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這個中央政府怎麼回應中國人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自然。比如水和地。還有更多的,但都被所謂的政俯攏斷了。住在城裡的你首先是沒地,那是准。就算你城裡有地,政俯也不會讓你種莊稼地,所以也只能在城裡給人家打工,給多少人家說的算。工錢到手,你得買水喝和糧得吃吧?那農民賣你多少錢1斤得人家說的算吧?隨著物價水漲船高,爭的錢還沒到手,物價先漲了。你能富么?
F.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的目錄
自序
歷史與財富
資本全球化的奇跡
施正榮為什麼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數」說「改革開放」年
從世界變遷談中國的崛起
大國崛起:面向全球的中國
財富、資本與價值觀念
制度與財富
財富是怎樣產生的?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過時的「地大物博」財富觀
什麼妨礙我們創業?
農業發展的極限
太平洋貿易能否帶來長久繁榮?
貿易保護主義會把中國帶回哪裡?
印度比中國強在哪裡?
產權與財富
以楊小凱的思路理解產權保護
國營,還是「還產於民」?
國有制和政府管制真能促進平衡發展嗎?——收入機會的政治經濟學
為什麼產權明晰可減少環境污染?
農村土地所有權明晰後結果不會比現在糟
私人產權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基礎
不能以房產調控名義攝取私人產權
房產市場調控的是與非
開放與財富
跨國產權秩序的歷史變遷
全球化下的中國選擇:「單極」還是「多極「秩序?
中國跨國公司如何」跨國」?
中國企業如何跨國投資?
審視中國的海外利益
致謝
G.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卻不富裕
我用一個經濟學家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中國不富裕是因為體制問題,政府太腐敗了,我列舉一些數據你就明白了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我國行政管理費用已增長87倍。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僅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這個比重,比日本的2.38%、英國的4.19%、韓國的5.06%、法國的6.5%、加拿大的7.1%、美國的9.9%分別高出16.65、14.84、 13.97、12.53、11.93和9.13個百分點。而且近年來行政管理費用增長還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長23%!」
看看這組數據,我們國家的行政費用占財政支出是外國的10幾倍,官民比例高達1:18 (2005年06月13日 新華網 「官民比例高達1:18 專家呼籲嚴控「官員」膨脹」)中國的官員是最多的,官員多了,人浮於事,效率低下。這還不止,這些官員又形成權利尋租,違反國法黨紀,其所造成的禍害更為嚴重。國家最近的反腐行動很猛,一個月抓了4個大貪官,我是深圳人,市長許宗衡因為經濟犯罪被抓了,連深圳這樣的改革前沿都如此,內地更加不用說了,看來腐敗其極嚴重!
在如此掣肘的前提下,我國的企業其實是戴著枷鎖跳舞,你說能富裕嗎?我的一個同學親戚開廠,不時有消防的,工商的,警察等等大大小小的官明索暗要,輪番上陣,要孝敬費,這樣怎能做好生意?世道不好,做企業難啊
而且中國並非徹底開放行業,很多行業是國家壟斷的(如電信,水電,石油),壟斷的國企效率低下,與民爭利;而20年前又鼓勵外資進入中國經濟制高點,導致中國在很多行業喪失了話語權,很多行業由外資掌控,gdp固然算入中國,但是中國只是一個打工的,只能賺點打工費,大部分都被老外以利潤的形式轉移走了,民企只能在國企,外資兩者的強大壓力下生存,所以比較難!
H. 中國人為什麼勤勞卻不富裕
從經濟學的角度回答了「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這個問題。因為中國的制度成本太高,人們每天勤勤懇懇的勞作,可能不但沒有結果,反而把努力用到了抵消別人的勞動成果上。所以,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I.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讀後感
有人說中國人勤勞但是不富裕,原因就是我們的制度設計不科學或者不先進。也就是說我們的現今的制度對我們的勤勞結果有巨大的侵蝕作用,我們的制度極大地消耗了我們的勤勞成果。
我不知道如今的制度設計是否也算是我們勤勞的成果之一?或者也是我們勤勞的標志之一?我們的勤勞是否是真的勤勞?我們的對勤勞的定義是否一直存在虛假和自欺欺人?
我們的發展以巨大的資源消耗為特點,以巨大的付出為代價。我們以成本低作為我們急功近利發展的優勢,以目前的暫時成果作為炫耀,而給後代留下垃圾式的代價,有人說目前的中國在世界上是浪費做最大的經濟,一個地方或單位存在長明燈或者存在長流水,存在公物私用或者公物的低效率使用,這都是屢見不鮮的。我們的餐桌上的浪費可能也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我們以巨大的無效支出換來辛勤的無效,不知這是真正的勤勞還是愚蠢的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