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我國晶元等關鍵領域卡脖子這一問題
晶元危機的背後,也凸顯了中國在高端製造等方面的短板。晶元是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連續多年進口額超過萬億。沒有「中國芯」必將成為國家安全的重大隱患,中國應該怎麼樣突破晶元行業被「卡脖子」也成為了重點問題。
缺芯潮下,國產芯需從不利的現實現狀中走出。應當看到的是,「晶元危機」產生的同時也帶來了晶元的多層次需求,這將為國內晶元企業提供更多成長機會,變相地刺激了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國內部分廠商率先突破,進入黃金發展期。
企業尤其是IC設計企業應當抓住利好時機,加大相關工作研究力度及工具設備投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爭取將我國的半導體行業產業做大做強。
同時,企業可以考慮加大工具和設備的投入,從內部著手提升企業競爭力。從產品開發、接單、外包生產到出貨各環節實現信息透明化,縮短項目設計周期、降低設計生產成本。
晶元被譽為設備的心臟和大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應當把握住行業風口,擔當起保護國家產業戰略安全的重任。
B. 中國科技「卡脖子」具體是在哪些領域如何突破這種困境
在過去的一年裡,在中國科技中遇到了「卡脖子」問題,引發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熱潮。各領域涌現出許多尋求創新和突破的優秀企業家。他們面對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突破的?
應加強前沿科技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
國際仲裁員陶景洲也參加了前沿科技大賽圓桌對話相關議題的討論。陶景洲律師從業35年,在處理商業合同糾紛和國際投資仲裁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他看來,我國科技企業的人才短缺問題非常突出,對科技工作者更需要寬容。但在國內創業,知識產權保護不夠,違約和侵權成本太低,尤其是在前沿科技領域。山書科技的葛冬冬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在圓桌對話中,他提到公司曾經有一款工業互聯網產品,就在發布的第二天,就被一家巨頭公司使用。朋友告訴巨人,已經建立了內部項目專門做類似的軟體。所以葛冬冬認為,製作核心工業軟體需要採取一些極端的保護措施。「有些核心員工甚至不敢出現在公司花名冊上,怕大公司一直盯著你,讓他們合作開發。這是沒有辦法的,不然你可能會失去一個人,整個產品都沒了。」
陶景洲進一步指出,科技前沿的較量無非是自己研發或引進技術。過去,中國收購了很多高科技公司,但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美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對高科技產業的出口有限制,歐盟增加了所謂的互惠原則,影響了中國企業未來的科技發展。
這種情況下,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法律保護根本不是特別重要,這方面的成本很小。「有一次,美國矽谷一家公司的技術被抄襲。我們代表這家公司提起訴訟,因為我們投保了訴訟風險。最後,我們向這家公司提起了800多萬美元的訴訟。對於創業公司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
C. 當前中國需要解決的卡脖子關鍵技術有哪些
光刻機 《這些「細節」讓中國難望頂級光刻機項背》(科技日報4月19日)
製造晶元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晶元性能的上限。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覽上,中國生產的最好的光刻機,加工精度是90納米。這相當於2004年上市的奔騰四CPU的水準。而國外已經做到了十幾納米。
光刻機里有兩個同步運動的工件台,一個載底片,一個載膠片。兩者需始終同步,誤差在2納米以下。兩個工作台由靜到動,加速度跟導彈發射差不多。在工作時,相當於兩架大飛機從起飛到降落,始終齊頭並進一架飛機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飛機的米粒上刻字,不能刻壞了。
晶元 《中興的「芯」病,中國的心病》(科技日報4月20日)
低速的光晶元和電晶元已實現國產,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賴進口。國外最先進晶元量產精度為10納米,我國只有28納米,差距兩代。據報道,在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設備、內存設備和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多個領域中,我國國產晶元佔有率為0。
操作系統 《喪失先機,沒有自研操作系統的大國之痛》(科技日報4月23日)
普通人看到中國IT業繁榮,認為技術差距不大,實則不然。3家美國公司壟斷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數據顯示,2017年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達85.9%,蘋果IOS為14%。其他系統僅有0.1%。這0.1%,基本也是美國的微軟的Windows和黑莓。沒有谷歌鋪路,智能手機不會如此普及,而中國手機廠商免費利用安卓的代價,就是隨時可能被「斷糧」。
航空發動機短艙 《居者無其屋,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短艙之困》(科技日報4月24日)
飛機上安放發動機的艙室,俗稱「房子」,是航空推進系統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成本約佔全部發動機的1/4左右。短艙需要將發動機包覆,減少飛行阻力;其進氣道還要具有防水、除冰的能力;飛行中,要保護發動機不受干擾正常工作;在地面,需要做到方便發動機的維護和維修,一旦短艙有損,飛行中可能會引起發動機嚴重事故。短艙越大技術難度越高。我國在這一重要領域尚屬空白。查閱所有公開資料,我國尚無自主研製短艙的專門機構,相關院校似乎也沒有設置相關的學科。
D. 每一次自主創新都是中國前行的底氣,創新都解決了什麼卡脖子的難題
說起創新的意義,嚴格來說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還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目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各國都想用科技來互相制約,掌握新科技,就等於開創了新時代,在新的領域中獲取比別的國家更提前一步的機遇,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總的來說,我國這幾年,在各個領域都保持著高速的創新速度,比如中國高鐵,中國航天,中國飛機,中國航泊,中國晶元等,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是殘酷的,只有堅持創新,個人才能體現價值,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富強,也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讓自己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E. 中央說要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我國現在面臨哪些卡脖子問題
目前,中國被“卡脖子”的領域很多,其中光刻機和晶元製造是急需攻破技術限制的領域。製造晶元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晶元性能的上限。國外最先進晶元量產精度為5納米,我國只有14納米,差距兩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對2021年中國經濟進行定調和部署,其中有不少的新提法、新表述,其背後傳遞的信號,意義重大。
此外,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在住房方面,此次會議提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繼續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同時在租房方面著墨甚多。會議明確,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來源:騰訊)
F. 從戰術方面看,如何解決好卡脖子技術問題
摘要 具體指的是哪方面的卡脖子問題?
G. 源頭創新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在當今我國與以美國與代表的西方國家沖突愈演愈烈的語境之下,美國等國通過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對我國造成了一部分的技術難題,而如何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也已經成為了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所提出來的重要一項內容,而青年學生這一群體作為社會中最有活力的群體,如何去提高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內容。
一、對於社會價值觀的正確引導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並不是應該一味地要求學生只專注於自身的成績,以結果為導向的這樣一種社會思潮其實是並不利於人們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學校應該積極培育學生的勞智體美,只有實現多方面的綜合提高,才會真正的提高學生群體的創新精神及能力。
H. 我國應採取什麼措施應對美國在核心技術上對我國「卡脖子」八百字以上
摘要 我們沒辦法阻止,就必須下定決心,依託舉國體制去科研攻關!」近日,華為、中興等五家中國公司被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列入「不可信供應商名單」的事件,再次掀起了一輪關於解決技術「卡脖子」問題的討論。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教授指出,只要中國繼續開放,中國快速增長的市場是化解美國制裁的最好方式。
I. 中央發話: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你覺得該如何解決
我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國家多給一些資源支持以及政策性的支持,才能夠讓這些領域獲得一個很好的發展,我們國家的這些產業必須要得到很好的突破,才能夠為我國在國際上提高地位,才能夠對我國的長遠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我認為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資金上的支持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一、發揮金融市場的優點我認為資金是可以從資本市場上進行解決的,我們國家之所以強調金融市場的重要性,就是因為在關鍵時刻金融市場能夠發揮出巨大的優勢,能夠為我國的這些產業帶來更多的資金,只有我們國家的資本市場進行重視,才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這些產業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沒有這些產業的話,那麼我們國家在未來的發展肯定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的,包括我們所使用的手機都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的,在未來必須要解決這方面的技術,才能夠更好的打破美國人對於我們國家技術的束縛,這在長遠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也是一個促進。
J. 想卡中國脖子只會加速中國進步
沒錯
林毅夫表示,每個國家發揮比較優勢,是中國希望的。中國會繼續擴大開放,讓更多外國的產品和資本進入中國。當然,也希望中國的產品、資本、技術進入國際市場。對於極少數卡脖子的產品,中國也會做好准備,利用自身優勢進行攻關。根據過去的經驗,什麼東西中國能做、能生產之後,在國際上價格就會下來,所以一旦中國攻關了、能夠生產了,就會生產更低成本、更高質量的產品,不僅提供給自己,還可以提供給全世界。所以,任何想要卡中國脖子的做法只會加速中國的進步,以及讓自己加速失去競爭優勢。
4月8日,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布,7家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從這7家實體看,飛騰、申威是國產CPU晶元的代表性企業,四家國家超算中心,則在演算法和模型訓練上頗具實力,美國對中國超算的打擊可謂不遺餘力。
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討不來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我國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2020年8月29日,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工作人員在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旁工作。
為遏制中國發展,美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稱,已將7家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列入所謂「實體清單」,聲稱其涉嫌「破壞軍事現代化的穩定」,「從事的活動有悖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
美國商務部公告顯示,涉及實體包括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深圳中心、無錫中心、鄭州中心。
這7家實體為何被盯上?美商務部官員表示,這7家機構均參與了中國希望打造的世界首個E級超算(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研發項目。而目前正在無錫中心運營的「神威·太湖之光」,則是世界上首台峰值運算性能超過每秒十億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
7家實體中,申威背靠無錫江南計算所,主要研發CPU晶元。2010年,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採用了申威CPU;2016年,申威的CPU又用在了無錫「神威·太湖之光」超算里,幫助其連續三次登頂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並且實現了CPU和操作系統的全部國產化。
2009年5月,科技部批准成立國家超算天津中心,隨後又批准成立了深圳、濟南、長沙、廣州、無錫5家國家級超算中心。被列入「實體名單」的國家超算鄭州中心,2020年10月剛剛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是全國第7家批復建設的國家超算中心,也是科技部出台認定管理辦法後批復建設的首家國家超算中心。
4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科技壟斷和霸權地位,遏制中國發展,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濫用「實體清單」,不擇手段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針對美方的有關措施,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超算的飛速進步,引起美國警惕和打壓
超級計算機,為何備受矚目?
顧名思義,超級計算機,是具有很強的計算和處理數據能力的計算機。一般來說,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平均每秒1000萬次以上,存貯容量在1000萬位以上。
美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領先。
盡管起步晚,但中國從「銀河」到「天河」「神威」等一系列超級計算機是世界范圍內叫得響的品牌。中國超算不但實現了自主創新的諸多「第一」,而且接連幾代登上世界「速度巔峰」。
2009年,我國發布峰值性能為每秒1.206千萬億次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成為美國之後第二個可以獨立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2016年,國際超算大會公布新一期世界500強超級計算機排名,中國第一台全部採用國產處理器構建的「神威·太湖之光」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其系統的峰值性能、持續性能、性能功耗比等三項關鍵指標均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最強500台超級計算機中,中國佔到了167台,數量首次超過美國。
本次被納入「黑名單」的7家實體,或與中方打造的E級超算項目有關。E級超算是指每秒可進行百億億次數學運算的超級計算機,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
美國之所以對E級超算如此關注,主要因為超算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都有著重要價值,在很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雲泉指出,E級超算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健康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能發揮巨大作用。「從目前來看,E級超算主要面對一些具有重大計算的需求,如全球氣候變化模擬、天體物理大數據的處理、模擬宇宙的演化、新型材料驗證及無庫存核武器模擬等。」
公開報道顯示,美國去年相繼宣布建造「極光」「前沿」和「酋長岩」三台E級超算,交付時間預計為2021年至2023年。而中國也在E級超算領域部署「三連發」,自主研發的E級超算「天河三號」原型機、神威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系統已於2018年完成交付。
2015年4月,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超算晶元禁售,從產業鏈條和技術層面進行遏制。中國以創新為突破,完成了超算自主可控生態體系的初步建設。2016年6月,採用中國自主研發處理器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成功接棒基於英特爾晶元的「天河二號」奪下第一;「天河一號」「天河二號」則小規模試用了自主研製的飛騰CPU。
此外,中國超級計算機在應用方面發展良好,高端應用連續兩次獲得國際高性能計算機的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中國超算的飛速進步,引起了美國的警惕和打壓。「超算能力對於許多,或許是所有現代武器和國家安全體系的開發都至關重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美國「清單打擊」頻頻指向中國科技領域
美國近年來針對中方的技術打壓,早已有跡可循。
2018年8月13日美國總統簽署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明確禁止美國政府部門在通訊和視頻監控等領域采購中國公司的服務與技術設備,包括但不限於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中興等;2019年5月15日發布確保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供應鏈安全的行政命令,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列入「實體清單」。
2021年1月15日,小米、商飛、中微半導體等9家企業被列入所謂「清單」,並限制美國投資者交易這些公司的證券;1月14日上午,BIS宣布將中海油加入「實體清單」,對其進行出口管控;1月5日,特朗普在卸任美國總統前15天再發總統行政令,欲下架和限制支付寶、騰訊QQ、WPS Office等8款中國公司的應用軟體。
美國政府的「清單打擊」頻頻指向中國科技領域。美國政府主要以三個清單和總統行政令作為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手段,分別是實體清單、軍事最終用戶清單(MEU)、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這三個清單主要限制中國企業的供應鏈和融資,總統行政令則限制中國企業在美開展業務。上述制裁可以疊加使用。
三個清單中,最為熟知的是牽涉華為的「實體清單」,這也是美國各類經濟和供應制裁中最嚴酷、歷史最長的一種。自2019年5月起,美國政府針對華為開啟了多輪供應制裁。簡單說來,進入「實體清單」就意味著:美國供應商向其出口需要先獲得美國政府發放的許可,而這類許可會受到嚴格的審核和限制。
其餘兩個清單則是美國政府在2020年大力推動的新制裁手段,均以企業涉及軍工或者和軍事關聯為借口。二者的區別在於,MEU和實體清單均屬於供應限制,由美國商務部主管,而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則是從融資層面切入,意在限制美國人士交易公司的證券和衍生品,由美國國防部制定。去年12月,58家中國企業被列入首批MEU清單,包括上飛、西飛等多家飛機製造商;目前進入「實體清單」的則包括華為、大疆、中海油等幾十家中國企業及實體;已被列入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則包括中芯國際、華為、浪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航天科工、中國鐵建等44家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