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是怎麼樣的
中國人,上至高官顯要,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一種冷寂而內向的尊嚴,即使是一個受過歐洲文化教化的人,也不會損失這種特性。中國人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民族都是很謙恭的。他們的自豪感來自於自信,他們承認中國軍隊不如外國軍隊強,但中國人卻認為國家的強大主要來自於人或民族的素質。我認為,中國人從心底里認為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文明的國家,而西方人對此不能接受,因為判斷的標准截然不同。但是,中國人的這種觀點也逐漸被西方人認為至少不是荒唐的,因為各自持有的價值標准不同,結論也會不同。典型的西方人希望在所處環境內引起盡可能多的變化;而典型的中國人則希望得到盡可能多而奢侈的享受。西方人與中國人之間這種性格差別,形成根本的鮮明對照。
我們西方人崇尚「進步」,這只不過是渴望環境發生變化的一種倫理上的幌子罷了。如果有人問我,機器是否真正地改善了這個世界?這個問題會使我們的回答語無倫次:機器確實給世界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它使世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確信,十有八九所謂崇尚「進步」的西方人,所謂愛好「進步」實際上是嗜好權力,喜歡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使事物發生變化和差異。為了追求這種樂趣,一個美國青年會沒命地工作,以致當他成為百萬富翁時,自己卻成了消化不良的受害者,被迫靠吃烤麵包和白開水為生。他在設宴款待賓客的許多筵席上,面對山珍海昧自己卻只能充當一名旁觀者。即使如此,他仍然會自慰地想,他能控制政治,按其投資的需要能發動或阻止戰爭。恰恰是這種特有的氣質,使西方民族具有「進取性」。
當然,中國也有抱負遠大、雄心勃勃的人,只是不像在西方那樣普遍。而且他們的抱負和雄心採取了不同於西方---並不優於西方的表現形式。他們選擇了由偏愛享受權力而產生的一種形式。正是這種貪婪泛濫,導致了中國人由強變衰。金錢意味著能帶來享樂,因而中國人把金錢作為強烈渴求的對象。對我們西方人來說,人們渴求金錢,只是把它看作爭取權力的工具。政治家追求獲得權力,並非看重金錢,因此經常滿足於個人寒愴拮據的生活。在中國,權柄在握的官僚們,幾乎總是用權去滿足自己的唯一慾望---搜刮大量錢財。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在適當時候身持巨額財富逃往國外安享余年。事實上,逃離後喪失了權力對他們來說根本無所謂。顯然,這樣的中國政客們所造成的社會災難僅限於他們管轄的范圍以內。而我們西方政府則不然,為了在選舉中獨占塑頭,不惜損害包括本國利益在內的全世界所有人的利益。
中國政界的腐敗和混亂所造成的損害,遠不如我們想見的那麼可怕。我們西方的所謂「高效率」政府,特別是日本政府那掠奪成性的追求巨大權力的慾望所帶來的災難比中國要大得多。絕大多數現代政府的行為都具有危害性。因此,他們乾得越差,效果就越好。在中國,政府懶散、腐敗、愚昧,那裡卻有一定程度的個人自由。這種個人自由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已喪失殆盡、
2. 外國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人家雖然不追著我們中國人看熱鬧,但是卻經常好奇地向中國人提一些問題,在此歸納為10條,以饗國內讀者。 1.你最驚訝的事情是什麼? 到了西方,剛結識的外國同事、朋友或老師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到了我們國家,最令你震驚和奇怪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我們要以誠實的態度去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答案應該是: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像差不多。原因很簡單,今天的中國人通過報刊、電視、電影、網際網路等媒介對西方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翔實的了解,來到國外,除了一時語言還有所不適應以外,真的怎麼也體會不到Culture Shock("文化震撼")。許多外國朋友對這個答案自然很不過癮。以他們對中國的了解,覺得你們來自"黃土地"上那個至今還"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窮鄉僻壤,乍一到我們這燈紅酒綠的發達世界一定覺得頭暈目眩,有很多感觸吧! 2.北京什麼時候"改名"的? 出國在外,總是有外國人問"Peking"("北京"過去在英文中的通常拼法)什麼時候被改成"Beijing"("北京"的漢語拼音,現已經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拼法)的。對這個問題,我總是胸有成竹地答道:北京就是北京,從來就沒改過名,只是拼音的方式改用中國漢語拼音。可就有一次,一位略通漢語的法國人接著問:那為什麼"中國"不用漢語拼成zhongguo"在國外通用呢?我一時語塞。是啊,"中國"在英文里是"China",在法文里是"Chine"(發音"士因呢"),在阿拉伯語中是"思因",在泰語中是"今",還真就是沒有叫"Zhongguo"(中國)或是"Zhonghua"(中華)的。不過不要著急,將來台灣回歸祖國,統一以後的中國的外文名稱說不定就叫Zhongguo。 3.狗肉好吃嗎? 剛到巴黎時,有法國人問:你喜歡吃狗肉嗎?我那時初出神州,不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不論我怎麼回答,我都承認了吃狗肉這個事實,而這正是他想達到的目的。在這些外國人看來,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你們怎忍食而啖之!?不過,我很難告訴外國人,狗兒在中國雖然一樣可以看家、破案、陪主人,但是地位卻不高,名聲也不大好。比如我們中國人在貶低他人時常說"狗仗人勢"、"走狗"、"臭狗屎"等等。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吃點這"狗東西"的肉也算不上什麼吧。當然在老外面前千萬不要誇耀魚翅熊掌燕窩,免得擔上虐待動物的罪名。 4.用筷子怎麼喝湯? 許多老外下功夫練習使用筷子,到了中國餐館就拒絕用刀叉,說是不使用筷子就吃不出中餐的滋味。可是有一件事許多外國人始終搞不明白,那就是用筷子怎麼喝湯?我聽見有老外自作聰明地說一定是有一種像吸管那樣的筷子,平時夾菜吃飯,喝湯的時候就放在嘴裡吸。我告訴他們,中國人喝湯的時候把筷子放在一邊,或用勺子喝,或端起碗喝。外國人聽了似信非信:就這么簡單? 5.哪個是姓,哪個是名? 對我們中國人而言,姓在前名在後,很符合邏輯。而西方人則不然,要先說名字,然後再說姓。所以外國人見了中國人的名字,不知所以然,往往要問:那個是姓,那個是名?回答當然是:我的前面的名字是姓,後面的名字是名字。別看這么簡單,用英語說就羅嗦了,老外總是弄混。所以現在好多中國人出國後自報家名時乾脆把姓名顛倒。 6.你不高興嗎? 記得那次去法國,在戴高樂機場有法國朋友來接,張牙舞爪,連親帶吻,誇張的動作好像幾輩子沒見面。同時來接機的還有在巴黎的中國同學,老鄉遇老鄉,雖然是兩眼淚汪汪,但僅僅是握握手而已,臉上卻平靜如水。這令老外大為不解:難道你們不高興嗎?怎麼跟外國人解釋呢?中國人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悅,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現。當然,凡事總有個例外。我的一位中國朋友愛說愛笑,表情發達,雖然也是黑眼睛、黑頭發和黃皮膚,但是總是有洋人打聽她是美國還是拉美哪個國家的人? 7.你有沒有"關系"? 中文"關系"(guanxi)一詞已經成為打入西方語匯的少數中文詞之一。有一次我在一家出口公司申請職位,公司人事主管以神秘的口吻問我:"在中國有沒有'關系'?"實際上,西方人與中國人一樣講究關系。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美國人從小學起就知道"KISSING-UP",類似於中文的"溜須拍馬",專門用來取悅老師拉關系,以"提高"課程分數。有一次,一位美籍華人試圖說服我中國人所說的"關系"和美國人心目中的"關系"還是不一樣。他舉了個例子:假設比爾·蓋茨介紹一個年輕人到另一家電腦公司去工作,如果這是家美國公司,那麼那美國老闆會想蓋茨介紹來的人,素質一定不錯,留下;如果這是家中國公司,中國老闆會想這可是蓋茨介紹來的人,我不僱用他豈不是太不給人家面子了嗎? 8.為什麼中文這么難? 許多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想學中文。但是往往練了一會兒"媽、麻、馬、罵"以後就有點泄氣:"為什麼中文這么難?"中文對西方人來說有點難不假,但更要命的是西方人學中文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在他們的語匯中,往往用"中文"這個詞泛指不可理喻之事、或看著新鮮但又沒有多少實用價值的東西。英語里有"中國迷宮"(CHINESE PUZZLE)的說法,任何晦澀難懂的事都可以用這個詞形容。另外,"中國盒子"(CHINESE BOXES)原指大盒子套一串小盒子的中國小玩藝兒,現引喻復雜之事;"中國拷貝"(CHINESECOPY)這個詞指一個把原件缺點和疵點都完滿地復制的拷貝方式。記得我在法國讀書時一次考試,卷子發下來後,只聽旁邊的法國同學嘟囔"C'EST DUCHINOIS"("這簡直是中文!")。 9.你會功夫嗎? 走在國外的街頭,時不時一些外國人會莫名其妙地突然沖你劃拳踢腿,嘴裡含混不清地說:kongfu(功夫)或者JackieChang(成龍的外文名)。原來這是些功夫愛好者,想與中國人交流一下體會。一旦聊起來,他們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會功夫嗎?"在許多外國人眼裡,中國人從小就練功夫,雖然不一定能像成龍那樣飛檐走壁,但是對付個把地痞流氓還是綽綽有餘。有一次我到非洲的坦尚尼亞出差,晚飯後想在達累斯薩拉姆的街頭遛彎。出去之前問旅館服務人員外面治安如何,有沒有危險。那黑人看看我,說:有你在就不危險。因為當地人認為中國人個個功夫了得,惹不起。 10.有清涼油嗎? 出國准備行裝帶點什麼東西是很費思量的事。除了個人日常用品,總還是想帶點有特色的紀念品,與外國朋友交往的時候用得上。比如雙面綉、折疊扇、郵票、手絹之類都不失為良好的選擇。以我個人的經驗,最好再帶上幾大盒清涼油。不知為什麼,清涼油這東西國外沒有廠家生產,似乎也沒有店家從中國進口銷售。外國人一般比較喜歡薄荷的味道,再加上清涼油有祛癢提神的奇效,尤其受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朋友的寵愛。許多外國人見了中國人都問:"有清涼油嗎?"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去拉美的一個小國,進海關的時候,邊防警察仔細看了看護照,確認是中國人以後,突然伸出手來,嘴裡念念叨叨,似乎要什麼補充證件:"清涼油……"。這位朋友順手從口袋裡掏出一盒清涼油遞過去,順利進關,皆大歡喜。
3. 歐洲人如何看中國
歐洲人對崛起的在中國有什麼看法?相信對這個問題好奇的人們都有著這些目的:有些人是覺得中國正快速復興,老外們應該高看我們一眼了,亦或失落了,進而崇拜了,好解解氣,揚揚眉了。有些人是在拉仇恨,我們強大了,可你們依然傲慢與偏見,我們要復仇!
給出的看法無外乎這兩種,其實都不全對或都失偏頗。真正了解歐洲人(在這應該想問的是那些老牌歐洲強國的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應該分兩個層面來看。
第一個層面,是普通老百姓。不要以為老外都很有知識,受教育程度高,資信發達,再加之是民主國家,就人人了解世界,關心政治。這是個大大的誤區。
改革開放後,打開了門戶,瞪大眼晴看世界的,對外面世界最好奇的是中國人,關心政治,想了解世界政經變化的也是中國人。歐美人長期的高就業,高福利,養成他們的自傲是有的,但也造成了他們更自我,過好自己的快活日子遠比了解一個萬里之遙的文明古國更重要,所以大多數人不知道中國如何,也沒興趣想了解中國。
只有當中國人走進他們的生活時,才會對中國有感。最樸素的就是好奇,連女生大姨媽來了要喝熱水都要圍觀也不是個笑話。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就是來自於他們看到的中國人。這個或這群中國人給他們印象好了,對中國印象就好了,印象不好了,就不好了。如果中國人真愛國,出國門好好注意下自己的行為,就真是為國做貢獻了!
第二層面,就是西方社會的「精英層」。或者政治家,或者商人,或者想為全人類做點什麼的這一類人。其實這些精英,從各自所處的位置和角度或者利益來看中國的崛起復興,怎麼都是對的,怎麼他都後堅持。加之言論自由是西方價值觀中的天賦人權,有想法就要說出來!自然點贊和唱衰都有,捧的踩的共存。
最終,中國應該不要管別人怎麼說,天天在意別人的嘴和臉色,恰恰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現。關鍵是做好自己的事,個人素養提高,單位工作做好,國家才能真正強大!別沒事討論這種無聊的問題!
4. 外國對中國的看法是什麼
首先,中國正在進行非常強有力的、積極的改革,中國正處於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過程中,在由傳統的基於進口和投資的經濟增長方式向新常態的中國經濟轉變。
其次,中國在監管方面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商界對中國的看法。中國努力改進監管機構,使經濟更能夠專注於市場,通過反腐敗、反壟斷、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措施,在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等領域積極執法。
第三,中國越來越願意表達自己,中國感到更自信。中國對於經濟的監管、投資和企業的監管,有更多的發言權。中國不需要復其制他的做法,有些時候具體的方式不是很開放,與國際的准則不太一致。
(4)國外百姓如何看中國擴展閱讀:
對於加強外國對中國的認識,提出以下建議:
1、善於借力國外媒體
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各外文網路媒體應著力提高在外國媒體上的「曝光率」、引用率和轉載率,並通過搜索引擎優化等措施提高網站被檢索機率,從而大力提高網站知名度和被國外用戶接觸的機會。
2、內容切合用戶興趣點
最受關注的並不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他們對留學信息、旅遊交通、翻譯學習類服務信息非常感興趣。還有受訪留學生建議中國外文媒體增加運動、時尚和中國文化習俗介紹等內容。內容有了吸引力,才能更好地發揮影響力。
3、提高新聞製作水平
借鑒國外影響力較大的媒體在表現方式上的優點,外文網路媒體要更加註重版面設計和標題寫作,建議中國外文網路媒體可聘請更多的外國專家和公司參與版面設計和內容製作。中國外文媒體中的語法錯誤能少一些、表達能更加符合語言對象國習慣等等。
5. 看看老外都在如何評價中國,他們羨慕我們什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在拉近,與第三世界國家正在拉開距離。西方國家主要羨慕的 首要還是中國的的安全問題,因為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國家又禁止槍支。 其次 就是中國的悠久文化歷史,全世界古文明仍舊延續至今的只有中國了,第三 是中國的美食,國外的餐飲一般都比較單一,不像我們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特色菜系和本土小吃。第四 是中國的武術,在國外李小龍給中國的武術做了很好的宣傳,有很多西方人甚至認為中國的每個人都會功夫。第五 中國的好客,中國人受孔孟思想熏陶,仁義禮智都是歷代相傳,在國外可沒有這些,由於信仰不同大多人都是很注重強調自己。第六 也是最特別的,有些外國人開始羨慕中國的體制了,也是我近來才發現的,中國在社會主義的制度里引進國外的市場經濟的生產和分配模式,集中力量辦實事辦大事,讓國外很多不可能辦到的事,在中國就很容易做到。比如 a. 512抗震救災,每個省點對點的援建,b.高鐵及港口的分布,由於土地是國家的,沒有那麼多利益糾葛,c.每個地區領導人的調配,國外什麼樣的人都是可以當領導甚至總統的,中國不行,必須按照由基層組織開始歷練,而且隨時都可以調離不同的崗位,這樣出來的基本都是經驗豐富的管理者,能力一定會超出國外體制選出來的人。還有很多方面,不勝枚舉,至於較落後的國家羨慕中國的地方就更多了,所以生在今天的中國,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
6. 外國人的角度看中國是怎樣的
特別真誠,特別特別,看到的經常是我們看不到的。
7. 日本老百姓是怎麼看待中國的
以下為個人觀點,沒有任何種族,民族情感,純粹分析問題。 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兩級分化,很小一部分人反華,很小一部分人對中國很友好。中間大多數人對中國的看法跟埃及,印度一樣,是一個已經沒落的文明古國。在他們眼中我們是值得同情的,在國外媒體刻意宣傳下,他們認為我們現在的生活都像西北農村一樣,過著溫飽的生活。朋友去日本麵包店打過工,每天閉店時都讓朋友把當天賣剩的麵包拿回去吃,而且沒有人有異議。 另外由於大部分日本人把現在的中國跟台灣,以前的清朝是分開看的,他們的歷史上管甲午戰爭叫「日清戰爭」,把侵華戰爭叫「中日戰爭」,所以現在大多是的日本人對待這段歷史的看法跟我們看待中國古代歷史上,比如宋金,明清戰爭一樣,我們有很多人去排斥滿族嗎?沒有,滿族人有敵視漢族嗎?也沒有。 所以現在的日本大眾對中國的態度很透明,就在奧運會足球賽期間,日本對荷蘭,我那個在麵包店打工的朋友有幸成為奧運志願者,在沈陽奧體中心她負責給日本遊客當翻譯,據朋友回來說,當時場上為荷蘭隊主場,一旦荷蘭隊控球,全場觀眾彷彿是給八路軍助威一樣,當日本隊控球時,滿場噓聲。朋友跟我說,很多日本遊客很不理解,因為他們認為,中國跟日本是一衣帶水的國家,還是鄰國,理應幫助他們助威。其實歷史上荷蘭人曾經霸佔過我們的領土很長時間。 其次,日本人對中國的直觀感覺是通過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身上得來的。在國外的中國人勤勞,能吃苦,好學。但是虛偽,貪心,狡詐。所以很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是略微帶輕視的同情。加上一些激進分子的挑撥,現在中間派的絕大不忍日本民眾開始向歧視中國人方面靠攏。 國家經濟決定一切,如果中國現在變得富強,超過日本,甚至超過美國,那麼崇拜強者心理很深的日本人會對我們改變看法。 落後就要挨打。
8. 看外國人怎麼看中國
有如下的幾種看法,尤其是我們國家的遊客在國外的表現為我們國家的國民減分不少,具體奉上:
1:思維另類,行為偏激,
缺乏求知慾不喜歡探索未知的事情,
缺乏經濟頭腦,
喜歡大手花錢,典型爆發戶心理,
不懂科學常識,
喜歡在內部勾心鬥角,
不務實卻喜歡誇誇其談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事情,
尤其善於欺騙自己的同胞,
沒有公共素質,不講衛生,食品安全很成問題,
表面上自大且容易沖動,實際上心理自卑猥瑣愛虛榮,
喜歡依賴別人,善於推卸責任,從不反思。
2:具體闡釋:
中國人缺乏誠信和社會責任感。
中國人不了解他們作為社會個體應該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普通中國人通常只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親屬,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繫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理性的社會基礎之上。中國人只在乎他們直系親屬的福址,對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則視而不見。
毫無疑問,這種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道德觀勢必導致自私,冷酷,這種自私和冷酷已經成為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中國從來就沒有成為一個法制社會,因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守法行為格格不入。中國人老想走捷徑。他們不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即成就來自於與努力工作和犧牲。
中國人傾向於索取而不給予。他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於你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能給予社會和你的人類同胞多少。
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
中國人普遍不懂得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福址去進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潛意識里,中國人視他們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認知。這樣一來,一個人就會對「保有面子」 這樣微不足道慾望感到滿足。「面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中國人接受真理並嘗試富有意義的生活。
9.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
近幾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許多國人都紛紛出國游。而我們中國這一個大群體,自然是帶動了不少國家的旅遊業發展。與此同時,國外的許多質疑聲也在這時候出現。部分中國人去到外國,不文明的現象也遭到外國人的排斥,以至於許多外國人一提及中國人,便紛紛表示不喜歡。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這些外國網友對中國的評價呢?
10. 外國人怎麼看中國的
老外對中國對中國文化都有很大的興趣,他們大多數人心裡是喜歡中國的,他們認為中國很神秘,對中國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但當他們接觸到中國中國人時,又有點失望,吐痰-闖紅燈-不排隊-不守公共秩序-大聲喧嘩,成了中國人的招牌,能在國外的繁華大街邊拖下鞋子晾腳丫的也只有中國人,應該說能出國的在國內的生活水平是不錯的,但他們的素質真是丟臉……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素質問題。
相反老外的階級觀念很淡,不會看不起窮人,在中國的一高檔小區里,流浪漢被人當成過街老鼠趕,國人把他當瘟疫,惟有一家老外把他妥善安置好。
在紐西蘭中國的學生的地位也不高。主要是我們自己不團結,看到有中國人被欺負,中國人看見了也不會幫忙,有些旁觀者為避免惹麻煩,竟然謊稱自己是韓國人日本人……就這樣老外不欺負你才怪。而韓國日本人做得就很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