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女排》為什麼要改名成《奪冠》
北京時間2020年1月19日訊,作為2020年新春賀歲檔的一部重量級影片,知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自從拍攝開始就吸引了無數球迷的目光,本部影片由鞏俐主演,同時還有包括朱婷、惠若琪、袁心玥在內的中國女排奧運冠軍本色出演,就影片陣容來看可謂非常給力。隨著中國女排在2019年拿到女排世界盃冠軍之後,這部電影也變得家喻戶曉。
作為中國女排昔日功勛主帥,陳忠和的個人意見無疑是准確恰當的,畢竟他是當事人,他也經歷過雅典奧運會女排黃金一代的所有故事。對於這樣一位內行人的意見,電影導演組肯定會慎重考慮。 隨後,中國排協發布官方聲明,嚴禁商家未經允許利用中國女排的相關表示進行宣傳和牟利。 所以就改名了。
2. 奪冠 原型 老女排為何不提名字
為核心的電影《奪冠》即將於9月25日全國上映。日前,先於普通觀眾觀看本片的相關人士陸續發表影評,其中有觀影者情緒激烈地表示,這部影片只值半顆星。
有一位自稱「毒舌君」的觀影者如是寫道:導演陳可辛曾經說過,這部片拍得太難了,但毒舌君看過之後想說,這部片拍得太差了。至於為何說作品差,這位毒舌君給出了如下理由:
1、受到「場外因素」影響,整部影片成為大幅度刪減的「殘次品」,畫面和剪輯變得亂七八糟。
2、影片實際上是《郎平傳》,老女排時期的教練和球員、陳忠和時期的教練和隊員,除了郎平,一概被稱為教練或「幾號」,就連片中的男一號陳忠和都沒有自己的名字。
3、影片直到展現郎平重掌中國女排帥印後的內容,才有了一些「敢拍」的東西,但已經無法挽救影片崩盤的命運。
看到這里,作為排球迷也是充滿疑問的。影片中彭昱暢扮演的是陳忠和的年輕時期,當時大家肯定不會叫他教練,難道也是叫他「幾號」的嗎?
另外,自傳性質的電影本來就很難拍,更何況是拍中國女排這樣一個光榮的、有精神象徵的集體,本來就是紀實大於藝術加工,導演發揮的空間不大。能夠將故事講好,將應該宣傳的東西傳達到位,就不會是只值半顆星的。這位影評人用上如此誇張的表述,恐怕更多的是在嘩眾取寵。
萬能的網友很快扒到了這位網友其他的影評,發現他原來是「毫無審美能力」,擅長「顛倒是非」的不良影評人。就在不久前,他還在為大家公認的爛片《花木蘭》站台,鼓吹《花木蘭》這部片子值得二刷。
3. 《中國女排》更名,為什麼部分的網友表示理解
做好一部電影,不止是電影裡面的情節,造型,拍攝的手法很重要,一部電影起一個好名字也會使觀眾對電影的第一印象加分。《中國女排》這個電影名字,對於電影里講的故事來講比較廣泛了,而且改名的《奪冠》後不僅與電影情節更加貼切,也能呼應2019年巨火的《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奪冠那個單元的故事。
所以雖然這部電影之前都以《中國女排》宣傳,但改名《奪冠》後許多人可以接受。
4. 中國女排為什麼改名
2020年1月16日,中國排球協會嚴正聲明,指出個別企業和商家利用中國女排的名義,嚴重侵害了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及中國女排成員個人的合法權益。1月17日晚間,電影《中國女排》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該片正式更名為《奪冠》,並將自1月18日零點起啟動預售。
中國女排的劇情
1980年訓練賽,中國女排對戰中國男排冠軍江蘇隊,女排負,但那一代女排訓練之艱苦,之刻苦,之永不言棄,已躍然銀幕,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鏗鏘有力、極具辨識度的解說,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陽光普照的年代。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的美國隊,中國隊教練站在場邊,全神貫注,面帶笑容。郎平和那一代中國女排在那一刻所經歷過的掙扎,令人心疼。
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著中國女排開啟了新的歷史階段,2016年裡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5. 中國女排為什麼改名叫奪冠
改成《奪冠》之後更加符合影片內容。
對於改名前的《中國女排》來說,的確從影片內容上來講,與名字顯得格格不入,影片並不能全面地展現中國女排的拼搏奮斗精神,以及中國女排的全貌,而改成《奪冠》之後更加符合影片內容,當然這個名字和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奪冠》篇名字一樣,當然裡面的《奪冠》講的也是女排。
注意。
作為影片來說,本身就是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的一種形式,並且在春節檔這個全家歡的日子上映,肯定要涉及很多娛樂性元素,當然對於陳忠和教練提到的醜化,過度娛樂性問題,或許影片本身沒有做合理的取捨而導致的,但是《奪冠》依然展現了中國女排的拼搏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