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中國舞,中國舞是指什麼啊
中國舞是中國古典舞與中國民間舞的一個「泛稱」,被中、大專藝校用來指代還未細分前的舞蹈學科專業班統稱,多數時候被業余愛好者用來特指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是經過歷代專業舞者、學者的創造、整理、提煉、加工、田野調查,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中國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
(1)中國舞是學什麼的擴展閱讀:
常見的中國舞舞姿如下:
小垂手式:雙臂微彎, 分別於體前體後下垂。
長虹式:雙直臂旁伸,一高一低, 成一條斜線。
拈花式:折臂,沉時,肩前托腕,拈花手。
托月式:沉肘、托腕過頭,宛若手托滿月。
環抱式:手肘彎曲,直腕,環抱虛空。
陰陽掌式:雙臂同向一側沉肘, 直腕,自然掌(手心一上一下)齊胸高。
撥柳式:在陰陽掌的基礎上,雙手同時內外撥動,好似撥動柳條般。
亮翅式:也叫白鶴亮翅。雙臂左右旁伸,沉肘,提腕,平掌齊肩高。
擔山式:也叫二郎擔山。雙提肘,翹腕,分別置於胯斜後。
追風式:一臂亮翅,一一臂擔山。
追日式:雙臂上舉於一一側,斜上亮翅。
垂柳式:雙臂半彎 上舉,頭上垂腕、自然掌。
吐信式:臂微彎,拐腕,虎口掌(手心向下)。
踏歌式:一臂折臂,平開肘於肩前垂腕, 自然掌;一臂前小垂手。
並翅式:雙臂伸向一 -側,沉肘,提腕,平掌。
折立式:旁折臂,肩前立腕。
展翅式:也叫大鵬展翅。 雙臂左右平伸後拉, 拐腕,虎口掌(手心向下)。
挽臂式:也叫挽臂搭肩。 折臂,夾肘,腕內旋,手指搭肩。
指問式:也叫指天問地。 雙臂直臂分別指向一、五點。
交臂式:一臂向另一肩上斜伸,一臂向另側肋下斜插。
圍腰式:雙臂微彎,分別於體前體後,扣腕。
旁半月:側出胯,拉肋,使身體呈「半月」弧形形態。
前半月:腆胯,送腹,挑胸腰,使身體呈「半月」弧形形態。
側半月:側胯向斜前腆出,同側胸腰上挑,使身體呈「半月」弧形形態。
斜塔:身體整體呈直線,可對各方向傾斜。雙腿重心實腿與身體成一斜線,虛腿與身體成一斜線。
元寶:身體呈 「半圓」形態。
前元寶:虛腿前抬腿,實腿半彎;收臀,含胸,軀干前彎呈圓形。
後元寶:虛腿後抬腿,實腿半彎;腆胯,送腹,軀干後彎呈圓形。
旁元寶:虛腿旁抬腿,實腿半彎;軀干旁彎呈圓形。
Ⅱ 什麼是中國舞
「中國舞」是中國古典舞與中國民族民間舞的一個「泛稱」,被中、大專藝校用來指代還未細分前的舞蹈學科專業班統稱,多數時候被業余愛好者用來特指中國古典舞。中國古典舞是經過歷代專業舞者、學者的創造、整理、提煉、加工、田野調查,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中國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
中國古典舞的身韻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訓中則借鑒結合了芭蕾的訓練體系,融合戲曲武術的手眼身法步等技術、技巧,當中仍然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如孫穎教授開創的中國古典舞漢唐學派)表演時與其它舞種中的技術、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
Ⅲ 中國舞的概念包括什麼舞種
中國舞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中國舞是一個獨立的舞種,並不包括哪個舞種。
(3)中國舞是學什麼的擴展閱讀:
中國舞蹈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的對中國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復現和發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建立了一套中國古典舞教材,創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舞蹈和舞劇作品,形成了細膩圓潤、剛柔相濟、情景交融、技藝結合,以及精、氣、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諧合與高度統一的美學特色。
Ⅳ 中國舞的解釋是什麼呢
中國舞,就是中國風格的舞蹈,是中國古典舞與中國民族舞、民間舞的泛稱,也被用來指代還未細分前的中國相關舞蹈學科的統稱,包括中國民族舞,民間舞,古典舞,當代舞,少兒舞等。
中國舞創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基訓借鑒結合了芭蕾舞的訓練體系,並融合中國武術、傳統戲曲、民間雜技的手眼身法步等技術、技巧。翻身是中國舞的民族技巧,在跳的過程中呈現:擰、傾、翻、閃、展、騰、挪。空中的橫向轉體也有了新的發展。
節奏特點
古典舞在節奏上特點很突出,這與我們民族音樂的特點是分不開的,我們民族音樂很少象西洋音樂那樣強弱相同、有規律的勻速、脈動式的節奏,一般表現為彈性節奏和點線結合的特點。
體現在節奏上多為附點(抻——趕)或切分(趕——抻)或是兩頭抻中間趕,或是兩頭趕中間抻,或是緊打慢做,或是慢打緊做等等。
因此,所形成的動作的內在節奏,諸如則柔、動靜、緩急、放收、吞吐、抑揚頓挫、點線結合等,從而產生我們特定的動律特點和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