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

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

發布時間:2022-03-01 11:49:07

『壹』 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

1.造型手段 中國畫的造型手段是「線」。通過在創作中積累出的各種不同的「線」,抒寫自己的胸懷,抒寫心中獨有的山川。「線」在中國畫家的筆下有極深刻的含義,往往是將許多繁復的事物,僅僅通過幾條富有生命力的「線」表達出來。在山水畫中,中國山水畫家依靠「線」來塑造山石的特性,因此得以形成各種含義迥異的「線」,以及各式各樣的皴擦。這里的「線」在作品中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元素,「線」應用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幅作品的優劣,因此,中國畫家大都窮其一生追求富有生命力的「線」,有很多優秀的畫家,就是因為他能成功的駕馭簡單卻含義無限的「線」,而成為大家。 西方畫家在描繪眼中的事物時,是將它們當作「面」來理解的。「面」對於塑造形體要優於「線」,「線」表現的較為抽象,而「面」似乎要具象一些,表現出的東西更容易讓人理解。西方風景畫家為了靠攏真實的世界,在藝術實踐中選擇了這種造型手法。這樣也就決定了採用不同的造型手法,表現出的將會是不同的視覺效果。西方風景畫的湖光山色都是由一個一個的「面」組成,通過對「面」的使用增強畫面的體積感和真實感,因此西方風景畫彷彿比中國山水畫要厚重,也就比中國山水畫更接近於現實生活中的自然景觀。 2.造型特點 在造型上提倡不拘於形似甚至「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是中國畫又一突出特點。中國畫的對形象的塑造是為了作者的抒情達意,所以中國畫家敢於舍棄對象外在的形態,敢於為了強化作者感情的表達而進行一些恰到好處的藝術誇張。善於抓住對象本質特徵以及神情的中國畫家,以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靈活的表現對象。同時也為了區別主次賓主,給人以充分的美的享受及自己情感的充分表達,他們將個性化的構圖、裝飾化的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所以,不拘泥於特定的時間與空間的構圖布局是中國畫的另一特點。有時候完全省略環境描寫,大膽利用空白,突出主體,並藉助觀者的聯想與想像去自由發揮。中國畫的構圖除緊密結合所描內容的「經營位置」之外,還講求平面布局中的色、線、形的變化對比與呼應,虛實、疏密、開合、起伏、繁簡、聚散的相生相應,這也是一個很突出的特色。 講求筆墨是中國畫的另一特點,所謂筆墨並不是用具材料上的筆墨,而是作者傳情達意的的一種藝術技巧。中國畫使用的最富於彈力的毛筆,對筆觸水分的變化反應最為靈敏的宣紙,形成了中國畫筆墨變幻無窮的特點。中國山水畫家把筆法看成了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藝術技巧。它的作用就是以不用的筆法墨法描寫不同的形象,也能更好的表現創作者的情感與想法。它的另一個作用是可以體現出每一位創作者的個人風格。

『貳』 淺析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

山水畫作為最能代表中國繪畫藝術特色,最能夠反映中國文化的思想內涵審美觀點,人生哲學的一種繪畫形式.學習欣賞山水畫其意義與收獲不僅僅限於山水畫的本身,它實際已經超越了山水畫本身.因此,要想對山水畫有一個全面、深刻、廣泛地理解與把握,應先學會從中國山水畫的氣韻、意境兩方面來欣賞.

『叄』 中國山水畫如何欣賞

歡迎 關注

每日 更新

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最重要的一種形式,其產生的時間較人物畫晚,比花鳥更早,萌發於早期人物畫的背景中,於魏晉南北時期獨立出來,隋唐發展成熟,五代兩宋時期達到高峰。

如何欣賞山水畫?主要從六個方面分析,分別是:文化背景、意境所在、章法構圖、筆墨、設色及詩畫、印章等,就如謝赫《六品》所著分為六個層次,每一層次都是一種高度,也是山水畫家追尋的動力所在。

著名山水畫欣賞:

『肆』 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講究寫意,講究氣韻生動,講究意境,講究氣勢,講究天人合一.和諧共處.大山聖水賦予人靈氣,智慧和博大的胸懷,作為人,要真心的虔誠的愛護她們,

『伍』 談談如何鑒賞中國的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忌諱:布置迫塞,遠近不分,山無氣脈,水無源流,境無險易,路無出入,石只一面;樹少四枝,人物佝僂,樓閣錯雜,滃淡失宜,點染無法。
山要三遠:高遠平遠深遠,還要求山比木大,木比人大
水要:進廣闊,遠迷離,

『陸』 如何解析欣賞中國山水畫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道」,何謂道?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宇宙萬物自然發展的內在規律,中國古代的「道」的思想即使在今天還是具有很高的科學文化價值的。好的花鳥畫.人物畫亦強調得道成畫的,但由於體現天地之道不充分,故只能被視著「小品 」。
山水畫,畫的是天地山水小船屋宇樹木等,一般人們看畫也就是看到這些東西,第一是喜歡,其次是想去想居。其實,中國山水畫的文化內涵遠不止此。外形式的東西只是中國畫家通過道術表現自身對道體的理解而借用的載體而已。目的不是畫這些素材類的東西以至逼真,而是想力求表達出自己對大自然的一種感悟以求通達天地之道.
中國龍在學者眼裡是中國人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圖騰標志,在中國畫家眼裡它是自然界能量運動之痕,大理石的花紋在一般人看來只是一種普通的石頭花紋 ,在中國畫家眼裡它就是自然界能量運動之跡,萬物包括生命體就是順應這一痕跡而形成發展的。
中國文化是自然主義文化 ,以體現蓬勃向上的生命氣息為原則。這也就是一個中國畫家畢其終生要追求的東西,同時自身也獲得長壽。萬物相雜自有序,中國古人發現這個序就是太極八卦.陰陽五行,中國山水畫表現天地萬物時也表現這一學說,因篇幅所限,在此恕不詳述。
山水畫即求天地之大道,上面談到的形.理.性.勢.氣五階段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也是同理。以工作為例,形即外觀事物或我們面對的工作,理.性.勢.氣即內在本質,是未知結構,不同優秀度的領導者就是對內在未知結構的把握度不同,達到通氣的水平就是對事物或工作的規律全面掌握,了如指掌,駕輕就熟,這當然是最優秀的領導者了,但這樣的人不多。中國山水畫大師不多也就是這個理。
下面再給大家談談山水畫的技法問題。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全都按自然主義原則采自自然界,有筆.墨. 紙.顏料等,毛筆是最主要的工具。從毛筆的頂端看,中間一點,周圍一圓圈,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偌大一個宇宙的形成最早是由一點開始的,謂之太極,圓指的是宇宙整體。中國人也在宣紙上實踐了這一思想觀點,從筆尖一點畫出天地萬物。把山水畫的技法看作「道術」是再得體不過的了。由於山水畫的繪畫原則所限,學習山水畫的筆墨技法往往需要化幾十年的功夫,第一原則就是筆墨要松,繪畫史已經證明,筆墨從拘謹到放鬆,與人類不斷在發展中得到解放是同步的。然後筆墨在質的表現上,根據中國道的原則及人的基本修養標准,有八個總結:剛.柔.動.靜.誠.信.和.靈。中國的陰陽觀,以陽剛為上,陰柔為下,但剛者易折須以陰柔輔之,故具有張力的柔和筆墨(外柔內剛)為高。
中國對動靜的辨證關系是很有講究的,生命必須是動,而靜者生智靜者壽,故動中見靜,靜中見動為高。天地以德(正氣)運行營造萬物乃至生命,人們以德行世友好相處,誠信(按道理辦事)固然重要,所以好的筆墨往往是憨態可鞠的。和即和諧,高度有序也,好筆墨是變化豐富而不亂的。靈指靈性,有靈性的筆墨生命無處不在,這是對畫的基本要求,然而又是最為重要的,沒靈性的畫那就一無是處了,這是由畫家本人是否有靈性來決定的。
古人謝赫評畫稱氣韻生動為第一就是這個理。其實中國畫的筆墨標准與我們完美的人性人格修養標準是完全一致的,我們甚至可以把中國畫學比作「人學」。
近現代以來,中國山水畫的現狀如何呢?主要現象有三種。一是標榜中國傳統文化,泥古不化的。二是標榜畫家個性,標新立異的。三是批判傳統,重彩作畫,搞中西結合以此來改造發展中國畫的。尤其後兩者是當代中國畫壇的主流。人類歷史總是在突破中前進,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對這些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偏執有清醒的認識,多一些自己的思考也是應該的。
對以上三種現象評析如下,純屬個人見解 ,以供參考。
第一種泥古傳統,好的方面是可以在學習傳統的同時打下扎實的基礎,好畫亦為中國繪畫軌跡留下一些記印,關鍵是在思想認識上要知道中國繪畫的歷史也是多元發展的歷史。
第二種個性發展,這是按藝術創造規律進行藝術創造的最高准則,強調個性創造,上世紀初「ARTS」被 引進以來,以藝術形式在宣紙上畫中國畫的人成為主流,學院派至今依然如此。因為是個性化的,好壞只能是各人各看了。他們的特點是無文化包袱,思想解放。
第三種批判傳統搞中西結合的 ,這是運用重彩想為中國畫創出一條新路子的勇士們 的一種勇敢的嘗試,其本質是用藝術的磚來敲中國文化的門,歷史會記下這些痕跡,成敗自然由歷史去評說。
這三種現象客觀存在,孰對孰錯化太多的筆墨去評說,並沒多大意義。當我們睜眼看看天上的飛機.海里的大船.賓士的火車,我們自然會感到我們今天的生活空間之大是古人無法比擬的,整個世界都是我們學習的課堂。對他文化一無所知,死抱著自己祖宗的傳統不放,孤芳自賞,夜郎自大,關閉自守,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扼殺!我們如果能下功夫學習研究把握住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張開雙臂去擁抱整個世界,不是拿著自己的文化去與他文化攀比,而是主動尋找契入點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對話,吸取他文化的營養豐富自己,尤其注意向當今世界最先進文化學習,不是中西結合,而是東西南北中全方位結合,我們中華文化才會發展得更加完美,更加輝煌!
因為藝術的概念不足以涵蓋中國山水畫,故從文化的視角簡略地提一下,也是為了表述的理由能更充分些。近現代以來,對中國山水畫改造革新的主流,還是一些中西結合的倡導者,他們是勇士,但他們在畫面上的表現主要是大膽地潑倒塗色,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一是西指何方?西方文化僅是色彩,就這么貧乏膚淺嗎?二是中國人也長眼睛,中國也有太陽,中國何曾不重視色彩?中西結合的倡導者們的繪畫只能說是一種現象,是否有學術價值,還需要歷史的驗證。但由於交通的便利,各國的互相往來,有限的文化交流,對中國繪畫的影響還是有的。西方文藝復興後,人性得到很大的解放,奔放瀟灑及油畫技法的筆筆見筆的 特點在近現代的中國山水畫中時常可以看到,但西方人對復雜豐富的色彩關系的處理水平很高,在中國山水畫中運用的好的還不多見。過於復雜豐富的色彩運用在中國山水畫會有損中國山水畫的靜雅氣息,如果我們在文化對話中能注意到這一點,研究嘗試,這也是一個不小的課題
對上述內容作一個歸納總結,我們不難知道,當我們欣賞一張近現代中國山水畫時應注意幾點:一.氣韻生動雅緻,二.筆墨良好瀟灑,三.章法運作合理,四.色彩淡雅豐富,五.素材憨態有味 ,六.傳統功力深厚。 要加以說明的是這六點是中國山水畫的最高標准,不易達到。一位在認識上清醒而為此努力奮斗一輩子的畫家都未必成功(大多數認識有錯的畫家那就免談了)。因此當我們欣賞一張中國山水畫時也只能看看其相對的水平,不要太苛求了。

『柒』 鑒賞中國山水畫兩個要點

何止兩個呢?
第一,看整幅畫的情景交融,每位作者都會在畫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或悠閑,或悲傷
第二,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古人沒有西方式的征服自然思想,這也是我國山水畫的特色之一
第三,整幅畫的色彩,明暗,比例等等,這些都是鑒賞的要點啊

『捌』 怎麼欣賞山水畫

對於大多數收藏書畫的人來說,欣賞山水畫只止於能否看懂,他們的欣賞步驟是:畫的是什麼?畫得像不像?畫家這種造型的寓意是什麼?如果都回答出來了,便認為這幅字畫他們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來,便認為是看不懂。這種欣賞的方式其實就是線性的思維方式,很片面不深入。用這種方法來欣賞中國山水畫,一般來說,工筆山水比較容易看懂,因為他描繪的都比較真實。 如果水墨大寫意山水畫,就很難欣賞了,因為它具體,太抽象。當然,一般人用這種方法欣賞山水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畫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聯想、產生共嗚。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幅山水畫作品的好壞,卻不是以像或 不像來衡量的。 就藝術而論,我們衡量一件山水畫作品的好壞,或我們欣賞一件山水畫作品,首先不在於它像或不像,而在於山水畫作品的主題,或者說山水畫作品中所輻射出的某種觀念、某種思想、某種情緒,能否緊緊地抓住觀賞者的心弦,能否給人以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並使人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和教育。 應該說,這才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真正目的。像與不像僅僅只是作品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與不像就不能作為衡量作品的好壞或欣賞作品的標准。 那麼,畫家們是怎樣來看畫的呢?就國畫而言,內行人看畫一般是看畫面的整體氣勢,用美術術語來說就是先體味其神韻,或者神似,然後再看它的筆墨趣味,構圖、著色、筆力等。最後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內行人的這種抓神韻的欣賞方法當然是抓住了實質,因為神韻就是一種高的藝術審美享受,常常是中國畫家們的追求達到的目標。 當然,一般的人要從畫中去體驗到一種神韻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也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山水畫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通過山水畫而訓練出來的一種感覺。所以要很好地欣賞山水畫,還得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藝術修養。 但是,如果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欣賞山水畫作品也許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字畫鑒賞需要經過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階段,那麼從這樣三個方面去欣賞山水畫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審美感知就是要求我們直觀地去感知審美對象,即藝術作品本身,我們可以去感知山水畫上畫的是什麼?畫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鮮明的或是灰暗的,線條是流暢的或是笨拙的,表現手法是工筆的或是寫意的等等,總之要自己親自地平心靜氣地進行直觀的感受。第二步,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審美理解。即在直觀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義和內涵。這種理解包括對作品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技巧的理解;對作品表現的內容和表達的主題的理解;以及對作品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精神的理解等等,這就需要充分調動我們的思考能力。 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這幅山水畫作者想要表現什麼?是通過什麼手法來表達的?所採用的藝術手段是否恰當?能否充分地表達出主題?同時,透過作品的畫面,猜測作者的心思,是熱情地歌頌或是辛辣地諷刺;透過畫面的氣氛,體驗畫面的情調:是深沉或是豪放,是樂觀或是悲傷。再還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結構,結合作者的身世、創作特點和所處的時代背景等進行分析。 最後山水畫的欣賞,還有一個審美創造階段。就是通過審美的感知和審美的理解後,在對作品審美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通過自己積累的美得體驗、文化知識、生活感受等進行豐富的想像、再創造出一個新的意象來。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欣賞到山水畫的美來。

『玖』 談談如何鑒賞中國山水畫

山水畫是中國人所特有的一個文化概念。

中國人的山水畫不同於外國人的風景畫,它不是再現自然景觀,而是通過自然景觀的表現,賦予自然以文化的內涵和審美的觀照。

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親和,是山水畫的基礎。

春夏秋冬,朝暮白晝,風霜雨雪,山水表現出了不同的面貌,體現了生命的意義。山水和人一樣具有內在的生命運動和精神力量。

中國人關於山水的觀念,源於原始的宗教。對山靈的崇拜,對水神的敬畏,人們在這種崇拜和敬畏之中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神統治的社會里。一切神靈無不隱匿於山水之中。山水是神靈之母。山之高,水之深;山之廣,水之渺,蘊涵了天體宇宙的無限奧妙。為了表示對山水神靈的崇拜和敬畏,人們刻畫山水神靈的形象,用於祭祝或瞻仰。神話或神畫啟發了山水畫的獨立成形。

刻畫中的「日月山」,表現的既是一個自然的觀念,又是一個歷史的時期。人們能夠將它們合為一體,就已經表明了對自然的獨特的認識方式。中國藝術中關於自然的觀念可以說是先天的,這種先天的因素是精神高於物質、思維高於存在。

哲學方式決定了中國人關於自然的定義,宗教則為哲學方式增添了生命和精神。天地與我並生,天地與我合一,莊子打開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屏障,人開始與天地精神往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山水「質有而趣靈」,因此,聖人、賢者、高士必有山川之游,軒猿、堯、孔無不如此。而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等名山又演繹了千古佳話。「優游」是生活也是文化,它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的愛好,也表現了中國人特有的聯結自然與文化的方式。眷念廬衡,契闊荊巫,山水的價值得到了歷史的確認。

含道應物,澄懷味象。在以精神為第一性的山水裡,人們並不關注所顯之象,而是重視所含之道。形而上的道彌補了生活中的諸多缺陷和不足,故「以形媚通」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哲學。

魏晉玄學推演了山水觀念的轉換,遷想妙得使山水獲得了新的美學意義。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神超形越之外,玄對山水,自然的山水成為山水的自然。

人們關注山水,寄希望於山水的表現,擴展自己的生活空間——「嵩華之秀,玄牝之靈,皆可得之於一圖」。為了實現這時代的理想,時尚澄懷清談的魏晉聖賢又發明了「臥遊」的方式。這種具有理想色彩和積極意義的方式,促進了山水畫的獨立和發展。宗炳發前人所未言,給山水畫的成因以一個合乎實際的詮釋:「夫昆侖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於寸眸。誠由丟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素以遠映,則昆侖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宗炳的思想建立在山水畫發展的過程中,他把以往過於精神化的山水理念,引向到視覺的理念之中,從而為山水成「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宗炳還提出了「應目會心」、「應目感神」、「神超理得」,這是他對山水畫作出的具有本質意義的界定。千年以後,畫家百代,然山水畫的准則卻千古不移。

唐代始於吳道子,成於李思訓、李昭道的「山水之變」,其本質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轉向山水意境的表現。王維以詩人的學養發揮畫家的氣質,在文學和繪畫領域揭示了詩與畫的關系,從而提出了山水畫意境表現中的一個准則——畫中有詩。由精神而意境,不是垂直的歷史線索的過渡,而是一個線索的分枝,是美學上的平行關系。山水畫中意境問題的提出,是山水畫在發展過程中側重點的轉變,是在美學上的完善。

五代宋初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寬,完善了山水畫的藝術表現,並把中國繪畫中的山水畫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峰。山水畫在這一時期成為時代的主流藝術。被稱為「百代標程」的五代宋初山水畫,在表現領域中將山水的物理和技巧結合起來,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歷史話題,傳統山水畫對精神和意境方面的關注經此而轉向於技術層面——形式。

「元四家」不僅完善了山水畫的水墨技法,而且因為時代的特點,為山水畫在審美范疇內增添了「逸」的概念。這種具有明顯時代特點的審美時尚,雖然有審美之外的社會原因,但卻因為這一契機在山水畫意境的領域內創造了一個新的標准,後世則將此推為最高的准則。

明清兩代在山水的精神和意境方面已無能為力,在宋元的峰巔面前人們只有景仰和贊嘆。為了挽回歷史的頹勢,董其昌打出了「復古」的旗幟。在一個過於強調筆墨和程式的時尚中,畫家們只有窮畢生的精力「血戰宋元」,人們只有通過「臨」、「仿」、「撫」、「摹」來標識自己的傳統淵源,確立自己的藝術價值。「四王」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為山水畫創造的最後的輝煌,最終消失在晚清的暮色中。

『拾』 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論文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最重要的一種形式,為第一大畫科,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與藝術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山水畫產生時間較人物畫晚,比花鳥畫早,孕育萌芽於早期人物畫的背景中,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獨立出來,形成一個獨立的畫科,隋唐時期發展成熟,五代兩宋時期達到藝術的高峰,元明清各代均有發展與建樹,名家輩出,遂形成蔚為壯觀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至今不衰。
中國山水畫的欣賞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的過程,是一個人的文化藝術素養與生活閱歷的集中體現。下面筆者從欣賞山水畫的幾個要點來分別闡述。

一、山水畫的文化背景(哲學內涵)

山水畫就是中國的風景畫,但又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的風光,而是畫家的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是畫家人生態度的表達,是畫家人生追求的體現。山水畫的產生與中國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無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官天地,府萬物」「能勝物而不傷」。道家思想追求素樸自然,簡淡肅靜的藝術精神,所以山水畫多以水墨表現為主,以色為輔。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玄學興盛的時期,玄學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這一時期政治動盪,民不聊生,許多文人名士為了躲避政治上的傾軋選擇歸隱,像陶淵明、嵇康、阮籍等,他們隱居山林,吟詩作賦,山水詩於是大盛,山水畫也應運而生。這都與道家思想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密不可分。儒家思想對繪畫的影響多體現在早期的人物畫上,明勸戒,著沉浮,建立社會禮教,所以儒家思想是以入世為主的,而山水畫多體現出世,禪宗思想對繪畫的影響也比較深,但不如儒家、道家來得分明,影響更多的是後來的花鳥畫。當然這樣絕對的劃分是不嚴謹的,沒有這樣的必然,只能說是大致如此。儒、道、釋思想後來逐漸融合,共同作用於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山水畫的發展也受到其他思想的影響,但總的看來主要的還是道家思想。

二、山水畫的意境

山水畫的意境就是山水畫所創造的境界,主張以意為主,強調表現,意造境生,營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畫創造的意境不光是優美的景色、山川的風光,更多的是畫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脫於煩瑣與庸俗社會的心靈居所,山水畫的境界給人的是可觀、可行、可游、可居的神遊場所,不論是北宗山水還是南宗山水,所表現的意境與功能無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縹緲神奇,或是悠閑農夫漁樵的隱居之所。文人山水畫多表現的是逸居山林的情趣、素樸自然的水墨風光;宮廷畫家的界畫多表現樓宇宮殿是人間的繁華,也是超脫於人間的世外桃源。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靈居所。這也是畫家與觀者的心靈溝通。

三、山水畫的章法

章法就是畫面的布局,即構圖法,顧愷之稱作置陳布勢,謝赫稱作經營位置。中國畫講究立意定景,遠則取其勢,近則取其質,並巧妙地運用畫面的空白,使無畫處皆成妙境。中國畫有著「細細看,面面觀,看地透,窺其穿」的要求,即能從山前看到山後,從山下看到山上,從房內看到房外,這種要求是為了滿足「飽覽臥遊」的需要,使咫尺千里的美景盡在眼前。山水畫的構圖法,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了「三遠法」,即郭熙所謂的平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而謂之,如郭熙的《窠石平遠圖軸》;高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如荊浩的《匡廬圖軸》;深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如巨然的《萬壑松風圖軸》。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山水畫的透視法也不同於西洋繪畫的定點透視法,而是無焦點的無點透視,但山水畫的視點推移的法則正好能滿足中國人欣賞山水畫的需求。

閱讀全文

與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移動無卡如何收發短消息 瀏覽:128
印度彩寶為什麼好多用銀鑲嵌 瀏覽:777
現在往伊朗出口貨物怎麼樣 瀏覽:45
印度葯進口中國有哪些 瀏覽:313
越南翻譯中文哪個好 瀏覽:198
英國所有殖民地有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713
英國的整體形式英文怎麼讀 瀏覽:32
中國現在的印度怎麼樣 瀏覽:631
中國水都是哪個省 瀏覽:242
印尼使用什麼新冠疫苗 瀏覽:68
美國與伊朗到底有什麼矛盾 瀏覽:851
在越南去哪裡旅遊最便宜 瀏覽:979
女士去印尼穿什麼衣服 瀏覽:964
英國阿特金斯在中國有什麼項目 瀏覽:259
去伊朗打工現在怎麼樣 瀏覽:818
印尼人吃什麼東西 瀏覽:195
義大利語br什麼意思 瀏覽:382
印尼龍河發生了什麼 瀏覽:768
中國的無煙煤的產地有哪些 瀏覽:209
越南阮文紹死時多少歲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