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禮儀有哪些表現

中國的禮儀有哪些表現

發布時間:2023-08-16 14:48:58

A. 中國四大禮儀

中國四大禮議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卧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這里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系密切。

(1)中國的禮儀有哪些表現擴展閱讀:

禮儀發展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絕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 幾個特定的 場合才注重禮儀規范,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細節,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所以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以最恰當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這個時候「禮」就成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禮儀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禮儀是人際關系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慣形式,即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做法。

禮儀對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系,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稱呼

1、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台甫。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2、有親戚世交者,應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後學,或稱自名。

3、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侄。

4、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禮儀動作

拱手禮、一拜禮、兩拜禮、三拜禮、叩首禮、

執手禮、推手禮、交手禮、揖禮、鞠躬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禮儀

B. 中國人的禮儀

1、拱手禮

拱手禮,又稱作揖,是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一說古人以左為敬,又有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

2、揖禮

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起源於周代以前,約有3000年以上歷史。武王伐紂滅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攝政王周公採取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建立周朝各項典章制度和禮樂制度,確立以宗法制度為中心的政治體制。此後,揖禮行於天下。

3、鞠躬禮

「鞠躬」起源於中國,商代有一種祭天儀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塊,而將整體彎捲成圓的鞠形,再擺到祭處奉祭,以此來表達祭祀者的恭敬與虔誠。這種習俗在一些地方一直傳承下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逐步沿用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地位崇高者或長輩的崇敬。

4、執手禮

執手禮,是古代漢族相見時的一種禮節。從文獻上看,「執手」一詞出現甚早,只是其含意與後世有別。

5、拜禮

拜禮是詞語,為行拜謝或致敬之禮或受人禮拜而給的禮物。拜禮是中國最傳統的禮儀,古人在重要場合都會行拜禮,傳統漢族拜禮與清代跪拜有所不同,傳統拜禮也不等同於清代跪拜禮。

C. 中國有哪些禮儀

禮貌、禮節和禮儀都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
為,三者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從本質上說,三者是一致的,但又
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義和要求。
禮貌是指人們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品質和行
為。禮貌體現了時代的風尚和道德規范,體現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和
文明修養。禮貌總是在一個人接人待物的過程中,通過儀表、儀容、
儀態及言談舉止來體現的。禮貌是文明行為的基本要求,是維護社
會生活正常秩序的客觀條件。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人們總是難免發
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如果能夠講究禮貌,相互尊重,相互諒解,矛盾
就容易得到化解,生活就會充滿友好和溫馨。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
民族,處於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行為環境中,表達禮貌的形式會有所
不同,但在相互尊重、友好相處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在誠懇、謙恭、
和善、適度的要求上也是一致的。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出言不遜、
冷漠自負、動作粗俗,就是對他人的不尊重,那麼他肯定是沒有禮貌
的。禮貌應當是一個人良好道德品質的真實體現,對人的尊重友好
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表面虛偽的客套不是禮貌。講禮貌應當做到彬
彬有禮、落落大方,熱情過度、過分殷勤、低聲下氣,並不是禮貌。
禮節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相互表示問候、致意、祝願等慣用的規
則和形式。禮節是表示對他人尊重與友好的外在行為規范,是禮貌
在語言、行為、儀態等方面的具體體現。與禮貌相比,禮節處在表層,
禮節總是表現為一定的動作、行為。但這並不是說,禮節僅僅是一種
表面形式,而是說尊重他人的內在品質總是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
現出來。比如,尊重師長,可以通過見到長輩和教師問安行禮的禮節
來體現;歡迎他人的到來,可以通過見到客人時起立、握手等禮節來
表示;得到別人幫助,可以說聲謝謝來表示感激的心情。藉助這些禮
節,對他人尊重與友好的禮貌得到了適當的表達。不懂得禮節,在與
別人交往時,心中雖有對別人尊重的願望卻無法表達。因此,禮節不
單純是表面上的動作,而是一個人尊重他人的內在品質的外化。
禮儀與禮貌、禮節三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如果說禮貌側
重於強調個人的道德品質,那麼禮節強調的就是這種品質的外在表
現形式。有禮貌而不懂禮節就容易失禮,雖有對他人尊敬友好的心
意,卻不知怎樣去表達,因而在與人交往時往往會出現尷尬、緊張、手
足無措等。不懂禮貌只學些表面的禮節形式,就難免機械模仿、故作
姿態,讓人感到虛情假意。因此,講禮貌,懂禮節應當是內在品質與
外在形式的統一。而禮儀的文化內涵要相對深些,它側重於社會交
往中,人們在禮遇規格、禮賓次序等方面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多用於
較大規模或較為隆重的場合。禮貌禮節多指交往過程中個別的行
為,而禮儀則是指社交活動中,自始至終以一定的程序、方式來表現
的完整行為。一般說來,禮節產生於禮儀之前。最初的社交活動規
模較小,禮節也較為簡單,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化和現代化,交往活
動越來越頻繁深入,禮節也越來越復雜,於是逐漸形成了一些約定俗
成的禮節程序,禮儀就從禮節中自然而然地游離出來。因此,禮節是
禮儀的基礎,禮儀是程式化了的禮節。

D. 中國禮儀文化有哪些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卧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這里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二者關系密切。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擇要介紹:

行走之禮——
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系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古代常行「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這就是「趨禮」。行走禮儀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這樣既表示對尊者的禮敬,又可避讓行人。
見面之禮——
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如何與不同身份的人相見,都有一定的規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禮。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方式是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作揖同樣是兩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也常行作揖禮。社會對至尊者還有跪拜禮,即雙膝著地,頭手有節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現今跪拜禮只在偏遠鄉村的拜年活動能夠見到,一般不再施行。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一般慣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入坐之禮——
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種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規,如果盲目坐錯席位,不僅主人不爽,自己事後也會為失禮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種席次,最好的辦法是聽從主人安排。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盡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盡量靠後,所謂「虛坐盡後」。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
飲食之禮——
飲食禮儀在中國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迎賓的宴飲稱為「接風」、「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為「餞行」。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後,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客人如果要表達對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謝意,也可在宴飲的中間舉杯向主人敬酒。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所謂:「與人共食,慎莫先嘗」。古代還有一列進食規則,如「當食不嘆」、「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投骨於狗」等,主客相互敬重,營造和諧進食、文明進食的良好氛圍。
拜賀慶吊之禮——
中國自古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相互關懷、相互體恤,在拜賀慶吊中有許多儀禮俗規。拜賀禮一般行於節慶期間,是晚輩或低級地位的人向尊長的禮敬,同輩之間也有相互的拜賀。如古代元旦官員朝賀,民間新年拜年之禮。行拜賀禮時,不僅態度恭敬,口誦賀詞,俯首叩拜,同時也得有賀禮奉上。慶吊之禮,主要行於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經歷誕生、成年、婚嫁、壽慶、死亡等若干階段,圍繞著這些人生節點,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禮儀。子孫繁衍是家族大事,誕生禮自然隆重熱鬧。嬰兒滿月時,親戚朋友紛紛上門恭賀,並饋贈營養食品與幼兒鞋帽衣物。小孩長大成人時要行成年禮,成年禮在中國社會稱為冠笄之禮。男子20歲行加冠禮,重新取一個名號,表示該男子具有了結婚、承擔社事務的資格。女子15歲行綰發加笄禮,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齡。現代成年禮的年齡在18周歲,學校舉行集體的成年宣誓儀式,強調青年人的成年意識。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會十分看重。婚禮有六道程序,所謂「周公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宋代簡化為納采、納幣、親迎三禮。
中國人的禮制精神是親親愛人,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禮節就成為了虛套,這就不符合的禮義標准。禮俗中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義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當然現在我們對禮俗的繼承是一個復雜問題,需認真辨析,擇善而從。

E. 中國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行走之禮、見面之禮、入座之禮、飲食之禮、拜賀慶吊之禮等。行走之禮: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系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見面之禮: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拜賀慶吊之禮:中國自古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相互關懷、相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禮儀有哪些表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最大的金彈子在哪裡 瀏覽:21
伊朗通貨膨脹中什麼保值 瀏覽:754
印度大橋造價多少錢 瀏覽:241
印度有多少人外出了 瀏覽:116
英國債務怎麼看 瀏覽:620
中國疫情發展怎麼樣了 瀏覽:561
中國生物科學院有哪些 瀏覽:197
伊朗原子能提升多少 瀏覽:167
越南最大電動車多少錢 瀏覽:657
英國人平均每年讀書多少 瀏覽:160
1909年英國站洋幣價值多少 瀏覽:485
印尼巴士mod怎麼玩 瀏覽:591
英國的特工部門叫什麼 瀏覽:948
一塊人民幣換多少伊朗錢 瀏覽:928
英國名頓音響怎麼樣 瀏覽:763
義大利sci雜志有哪些 瀏覽:868
伊朗新年買什麼 瀏覽:888
美國為什麼停運中國航班 瀏覽:366
印度三免是什麼意思 瀏覽:428
白娘子雕像在中國哪裡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