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F1賽車規則
F1賽車是世界上最昂貴、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是商業價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觀看的體育賽事。包含了以空氣動力學為主,加上無線電通訊、電氣工程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實踐的。F是FORMULA的縮寫,即方程式;1的解釋有很多,可以理解為頂尖車手,頂級賽事,獎金等等。(其實這是歷史上一個翻譯錯誤,後來就約定俗成了,根本不是什麼表示像數學方程式一樣精確!事實上,數學上的方程式並無「精確」的意思。 正解:Formula在數學領域意為方程式,這也是翻譯錯誤的原因。而在F1中,本意為「規格」,即統一規格的賽車,因級別最高,固稱F1).
F1,中文稱為「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簡稱,目前這項比賽的正式全名為——「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英文拼寫為Formula One,簡稱為F1。 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 與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並稱為「世界三大體育」。年收視率高達600億人次。 我們今天欣賞的F1比賽可以說是高科技、團隊精神、車手智慧與勇氣的集合體。 現在F1是賽車中的頂級賽事,全年的統籌安排,每站比賽的賽事組織,車隊工作,電視轉播等各個方面都井井有條,可以說現在的F1世界已經非常健全。但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樣,F1也有它的起源、發展過程,在前進道路上也有不少曲折。1950年國際汽聯第一次舉辦了世界錦標賽(First FIA Drivers』 World Championship),而且一直舉辦到今天。這段時間,是F1穩步發展的階段。 目前F1共有11支參賽車隊,每場比賽最多隻有22位車手上場,每年規劃有16至17站的比賽,通常約在三月中開跑,十月底結束賽季。 除了大量的特別是與安全、空氣動力學有關的規定外,目前的"方程式"限定是發動機氣缸總容積為2.4升、禁用增壓器、最小車重600公斤(包括車手及比賽裝備)。從歷史上首次汽車比賽的1894年(巴黎到里昂)到 1900年間沒有出現"方程式"(Formula)一詞。當時的汽車比賽很簡單,只是按燃燒方法(汽油機與蒸汽機)、座位數來分組比賽。在那時,汽車至少有兩個座位,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單座賽車才出現。
編輯本段【比賽制度】
因為F1比賽的時間不是跨年度的,所以F1使用的是單一年度聯賽制度,積累全年積分來決定車手和車隊的成績,以便產生冠軍。
在F1大賽舉辦過的所有比賽中(1950-2008),.其中舉辦最多的是歐洲,多在義大利的蒙扎,接下來就是摩納哥,贊德沃特,斯帕,銀石和紐倫堡.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
以前的車賽常借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作為賽道,而且比賽規則也不完善,選手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隨著專業賽道的出現,而比賽規則也在不斷的完善之中.使車手有了更好的發揮.
編輯本段【F1超級駕駛執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駕駛一樣,F1也需要駕照。那是一張由FIA(國際汽聯)發給的「超級駕照」——FIA Super Licence,這張車手執照只發給在F3000,F3或CART系列賽事表現傑出的車手。通常一位車手要花8年的時間從小型卡丁車(karting)逐步晉級到F1,但事實上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有能力與機會登上賽車金字塔的頂端。
2008年的超級駕照的起征點是10000歐元,另外獲得積分起征點為2000歐元每分。而去年這一數字分別是1725歐元和456歐元。
編輯本段【2008年F1比賽賽程】
日期 國家或地區 賽道 冠軍
3月16日:澳大利亞站(墨爾本) 漢密爾頓(邁凱輪)
3月23日:馬來西亞 (雪邦) 萊科寧(法拉利)
4月 6日:巴林 (麥納麥) 馬薩(法拉利)
4月27日:西班牙 (巴塞羅那) 萊科寧(法拉利)
5月11日: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馬薩(法拉利)
5月25日:摩納哥 (蒙特卡洛) 漢密爾頓(邁凱輪)
6月 8日:加拿大 (蒙特利爾) 庫比卡(寶馬)
6月22日:法國 (馬尼庫爾) 馬薩(法拉利)
7月 6日:英國 (銀石) 漢密爾頓(邁凱輪)
7月20日:德國 (霍根海姆) 漢密爾頓(邁凱輪)
8月 3日:匈牙利 (布達佩斯) 科瓦萊寧(邁凱輪)
8月24日:歐洲 (瓦倫西亞) 馬薩(法拉利)
9月 7日:比利時 (斯帕-弗朗哥尚) 馬薩(法拉利)
9月14日:義大利 (蒙扎) 維特爾(紅牛二隊)
9月28日:新加坡 (市政賽道)[夜間比賽] 阿隆索(雷諾)
10月12日:日本 (富士山)
10月19日:中國 (上海)
11月 2日:巴西 (聖保羅)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賽場進行比賽。他們有的現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有的則是街道組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操作不當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編輯本段【F1比賽時間分布】
【2008年】/【2000年】
【星期五】
【第一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第二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星期六】
【第三次練習賽】60分鍾/45分鍾
【第四次練習賽】60分鍾(2005年終止)/45分鍾(限制測試圈數10圈)
【排位賽】
【2008年排位賽規則】
【第一節排位賽】:20分鍾<淘汰5名車手,他們將從正賽的第16名至第20名發車>(2006-2007年為15分鍾)
【第二節排位賽】:15分鍾<淘汰5名車手,他們將從正賽的第11名至第15名發車>(2006-2007年為15分鍾)
【第三節排位賽】:10分鍾<不淘汰車手,他們將從正賽的第1名至第10名發車>(2006-2007年為15分鍾,由於時間減少,所以在第三節排位賽消耗的燃油在比賽不再補回)
注意一點的是:2008年規則規定,更換一顆引擎要退後<10>位發車,而更換一個變速箱將退後<5>位發車。但每位車手有一次免罰機會(一個賽季)
【2006年-2007年方式】實行三節排位賽制度,每節排位賽分別為15分鍾,每輪淘汰6部賽車,即:22進16,16進10,竿位爭奪戰
【2005年方式】實行兩圈積累時間制度,後來在法國站被廢除,實行一圈排位制度
【2003-2004年方式】實行兩圈排位制度,2003年的第一次排位賽的時間在星期五的下午2點,2004年規定兩輪排位賽的時間都在星期六,FIA規定,第一節排位賽的出場順序由上站比賽的倒序出發,第二節排位賽的出場方式由第一次排位賽的成績的倒序出發
【1991-2002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但是限制效率單圈的圈數為12圈,但是連續效率單圈的圈數不能多餘4圈
【1990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不限制圈數
【星期日】
【正賽前練習賽】20分鍾/30分鍾(這個階段在2008年將有可能被取消或者限制)
【正賽】FIA規定,每站比賽的正賽的距離不能少於305公里,不能大於320公里(摩納哥260公里除外)時間不能少於1小時10分鍾,不能大於2小時
編輯本段【F1總冠軍】
F1的年度總冠軍分為兩種,車手總冠軍及車隊總冠軍。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總冠軍的價值大於車手總冠軍。計分方式是采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車隊積分則以兩位車手積分累加。假如比賽在未達全部賽程75%時被迫中止,則積分必須乘上1/2,通過各賽站積累計分,方可決出本年度車手及車隊的世界冠軍。若最終積分相同,則比較分站冠軍數,亞軍數,季軍數……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為止。如果依舊相同,還要比較正賽最快圈速的多少、桿位的多少,終級的方式將通過抽簽決定。
編輯本段【2008年F1積分系統】
2008年的積分系統沒有改變,仍然是
第一名:10分 5分(折半之後的積分)
第二名:8分 4分
第三名:6分 3分
第四名:5分 2.5分
第五名:4分 2分
第六名:3分 1.5分
第七名:2分 1分
第八名:1分 0.5分
注意:比賽賽程未過<75%>,積分折半
編輯本段【2008年F1參賽注冊車隊】
1 法拉利車隊 Scuderia Ferrari
2 寶馬索伯車隊 BMW Sauber F1
3 雷諾車隊 ING Renault F1
4 威廉姆斯車隊 AT&T Williams
5 紅牛車隊 Red Bull Racing
6 豐田車隊 Panasonic Toyota Racing
7 紅牛二隊(米納爾迪車隊) Scuderia Toro Rosso
8 本田車隊 Honda Racing Team
9 印度力量車隊 Force India
10邁凱輪車隊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 超級亞久里車隊 Super Aguri F1(2008年5月6日退出)
注意:超級亞久里車隊的2008年車隊排名清空。
編輯本段【2008年F1參賽車手】
F1車手大都是從各級卡丁車賽事,經過F3000,GP2等等一系列賽事脫穎而出,進入F1的。但現在也有一些廠商車隊樂意自己挑選、培養人才(因為錢的關系)。FIA規定全世界擁有超級駕照的只有100人
【2008年車手編號】
1 吉米·萊科寧 Kimi Raikkonen
2 菲利普·馬薩 Felipe Massa
3 尼克·海菲爾德 Nick Heidfeld
4 羅伯特·庫比卡 Robert Kubica
5 費爾南多·阿隆索 Fernando Alonso
6 內爾森·皮奎特 Nelson Piquet Jr.
7 尼克·羅斯伯格 Nico Rosberg
8 中島一貴 Kazuki Nakajima
9 大衛·庫特哈德 David Coulthard
10 馬克·韋伯 Mark Webber
11 雅諾·特魯利 Jarno Trulli
12 蒂姆·格洛克 Timo Glock
14 塞巴斯蒂安·布爾戴斯 Sebastien Bourdais
15 塞巴斯蒂安·維特爾 Sebastian Vettel
16 魯本斯·巴里切羅 Rubens Barrichello
17 簡森·巴頓 Jenson Button
20 安德里安·蘇蒂爾 Adrian Sutil
21 吉安卡羅·費斯切拉 Giancarlo Fisichella
22 劉易斯·漢密爾頓 Lewis Hamilton
23 海基·科瓦萊寧 Heikki Kovalainen
-- 佐藤琢磨 Takuma Sato(由於超級亞久里車隊的退出而暫時失業)
-- 安東尼·戴維森 Anthony Davidson(由於超級亞久里車隊的退出而暫時失業)
注意:超級亞久里車手佐藤琢磨和戴維森的2008年車手排名清空。
編輯本段【F1車手的體能特質】
F1車手是體魄最強健的運動員之一,因為F1賽車的駕駛方式和車手所必須承受的強大離心力,和駕駛一般車輛有天壤之別,不僅要體能狀態優於常人,更要有沉著冷靜分析的頭腦!
觀察F1車手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有看起來幾乎與頭部同樣寬的粗壯頸部,因為在駕駛F1賽車時戴著安全帽的頭部是外露於駕駛艙之外的部分,除了在過彎時必須承受4個G的橫向離心力之外,在剎車時往前的減速力道更超過5個G,在那樣的高離心力狀態之下,頭部和頭盔的重量會變成原來的5倍,約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別強壯的頸部來抵抗離心力,並保持頭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們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極度發達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盤需要約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動力方向盤來減輕車手負擔,但是在高速時空氣下壓力的作用之下,轉動方向盤仍是相當費力,過彎時更需要強壯的手臂來把賽車維持在車手想要的行進路線上,在300公里的比賽過程中,強壯的手臂與手腕是必須的。
此外在過彎時強大橫向離心力,會讓體內血液流向單邊,但此時車手仍需有冷靜的思考才能面對下一個彎道。而起跑時心跳高達每分鍾190下,比賽過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賽車手的心肺功能必須異於常人的強壯。
而身體的耐熱性對F1車手也是重要的,在涼爽的歐洲地區賽站比賽時,駕駛艙內的溫度就可高達攝氏50~60度,雖然不斷補充水分,但將近2個小時的比賽下來身體脂肪的消耗及脫水總和將超過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樣大量脫水的情況會造成休克,而F1車手在下車後卻還能談笑自若。
編輯本段【F1旗語介紹】
【黃旗】黃旗代表前方車道上有障礙物,比如一輛撞壞的或者出現故障的賽車。提醒車手要小心駕駛。如果障礙賽車停在賽道一側,或者障礙物不在賽道上,那麼黃旗會靜止不動。如果障礙物在賽道上,那麼黃旗就會來回搖動,以提醒車手做好准備改變方向。如果賽道被徹底堵賽,那麼會搖動兩面黃旗。出現黃旗的時候不允許超車。如果一名車手沒有認真讀取黃旗的信息,而仍舊以比賽速度開車來到賽道的事故發生地段,那麼這名車手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紅黃豎條紋旗】紅黃豎條紋旗代表賽道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較滑,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直到信號旗收回為止。 如果比賽官員揮動該旗幟,代表著前方不遠處有所謂的濕滑地帶。
【白旗】當出現白旗的時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駛的車輛。這可能是一輛救護車,一輛拖車,或者是賽會安全車輛。當看到白旗的時候,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甚至應該適當減速。
【紅旗】紅旗表示比賽或者試車因某種原因提前結束或暫停。紅旗會在整個賽道各個位置同時出示,這個時候車手應該回到維修站,並在那裡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復比賽,何時恢復比賽。正式比賽中,賽程超過75%後出示紅旗,則比賽結束,比賽最終成績以揮動紅旗前兩圈的成績為准。
【藍旗】藍旗表示後方有準備套圈的車輛正在接近,並且准備超車。被出示藍旗的車手應該減速讓行,必要時要讓出賽車線。如果一名車手被出示揮動藍旗3個彎內還沒能夠及時為快車讓出線路,這名車手可能受到處罰。
【綠旗】綠旗表示比賽、排位賽開始或賽道存在的障礙已經得到清除,比賽恢復正常。
【黑旗】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旗出現,這表示車手在跑完這一圈之後需要向維修站匯報。當一名車手因為比賽行為不當而需要對其進行調查,或者當車手在比賽中犯規的時候,需要向車手出示黑旗。出現該旗幟時,車手被取消比賽資格.
【黑底紅圈旗幟】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底紅圈旗出現,這表示車手需要立即與檢修站取得聯系。當比賽官員懷疑車手的賽車存在機械問題而需要檢修的時候,會出示黑底紅圈旗幟。
【黑白方格旗】當出現黑白方格旗的時候,表示比賽或者練習賽結束了。這個時候所有車手都要返回檢修車道或者集中到出發區。從這里車手們需要將他們的賽車開到賽前檢錄處,賽車在這里需要被檢測以確保符合比賽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於每次比賽的冠軍,將會為他揮舞黑白方格旗;對於冠軍之後的車手,黑白方格旗將會靜止出示。
⑵ F1方程式賽車的比賽規則是什麼
F1比賽規則
1.總章
F1大獎賽是由FIA(國際汽聯)領導的國際性的比賽。由FIA、各車隊和各站大獎賽組成。宗旨皆在提高賽車水平和汽車技術的發展。
2.車隊及車手
參加比賽的車隊和車手必須持有FIA認可的執照。每個車隊要有兩輛車參加比賽,並指定賽車手代表車隊駕車出賽。當賽車手出意外時,可以另外指定車手參賽。但任何車手和車隊不可以隨意缺賽。
3.排位賽
排位賽是決定正式大獎賽的出發時的排位順序。在正式比賽的前一天,在指定的一個小時中,每個車隊的車手要在賽道上競速,以單圈的最快成績來排順序,決定次日的出發排位順序。這是十分科學的。排位賽持續一小時,每輛車最多允許跑12圈,賽車手在期間盡量跑出單圈最好成績。
4.起跑
當比賽時間到時,首先開始暖胎圈,是為了確保車手的安全。如果此時車手的賽車熄火,則將在出發時排在最後;如果車手的賽車還在Pit中,那車手將在Pit的入口處出發。這些車手原來的車位空缺。暖胎後,各車回到發車位,5盞發令燈一盞一盞的亮,全亮後當5盞一起熄滅時,方可起跑。如此時賽車還是熄火不能發動,將退出比賽。
5.比賽中
比賽中車手的賽車如果發生意外,輕度可以重新回到比賽,嚴重的退出。如賽車熄火,車手能在10秒內重新發動,還可以繼續比賽。當賽會認為事故或環境引起危險時,會舞動黃旗,此時一般不許超車。如果賽會認為事故或環境使不能正常比賽時,會出動Safty Car(SC),由SC來領跑,知道賽會認為可以恢復比賽(允許由SC領跑到比賽結束)。 若賽會認為比賽實在是無法進行下去,可以宣布停止比賽,延遲再賽。當領先的賽車返超慢車時,賽會會舞動藍旗,示意 慢車趕快讓路。
6.在Pit中
賽車在比賽中途可以進Pit換胎,加油或維修。進Pit的時間算入比賽時間。當進Pit後,為了保證工作人員安全,車速必須低於50km/h,否則將被處罰。每輛車都將進入自己的車隊的Pit中,在Pit內不得超速, 車手不得出賽車。
7.終點
車手的最後成績以賽車最先觸到Finish line的垂直平面的時間。此時賽會舞動方格旗,過終點後可以繞場慶賀一圈。
8.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可以對自己車隊的車手發出指示和提示,但不可干擾其他車隊的車手比賽。
9.處罰
若在Pit中超速,將被罰進Pit停10秒;如果阻擋反超的領先車,將被罰進Pit停10秒。
10.比賽結果
根據比賽的名次,得取積分,具體如下:
第一名---------------------10分
第二名---------------------06分
第三名---------------------04分
第四名---------------------03分
第五名---------------------02分
第六名---------------------01分
取得以上名次的車手可以在個人積分上加上相應的分數,他所代表的車隊也將獲得相應的積分。
11.頒獎
奏冠軍的國歌和車隊的國歌,然後由承辦賽事者頒獎,然後就是開香檳慶祝。
2003年F1新規則
測時賽:
- 一站比賽有兩場測時賽 - 星期五和星期六,從13.00 - 14.00。
- 每一位車手都有一次機會在場上獨跑一圈。
- 出場順序在星期五是由去年的冠軍率先下場,其次是亞軍車手,其它依序出場。
- 星期的出場順序以星期五的測時成績為依據,所以星期五最快的車手在星期六最後出發,第二快的車手由倒數第二位出發,其它依此推論。
自由練習賽程:
自由練習時間仍維持星期五早上11.00 - 12.00,星期六早上09.00 - 09.45與10.15 - 11.00,測時賽如前所述在這兩天的下午13.00 - 14.00進行。
測試:
在12月15號之前,至少要有三支車隊向FIA保證在3月1日與11月1日期間,私底下測試不超過10個測試天,這些提出保證的車隊將可以在每場比賽的星期五早上09.00到11.00進行測試,在這段時間也可以使用後備車以及測試車手下場。
世界冠軍積分:
從2003年開始,前8名完賽的車都將取得積分,依序是10:8:6:5:4:3:2:1 (先前為取前6名,積分為10:6:4:3:2:1)。
禁止車隊指令:
禁止會妨礙比賽結果的車隊指令(Team orders)。
取消2003年比利時站:
2003年比利時站由於煙商廣告問題無法解決,從賽程中移除。
輪胎:
每支車隊在每場比賽中將被允許使用兩種不同的干胎,(之前每個輪胎廠只能提供他的車隊們相同的兩組干胎)。車隊仍然被限制每場比賽只能使用10套干胎,而每場比賽只能使用一種雨胎。
F-1大賽規則簡介(1)
最初的車賽是以城市街道或城市間的公路作為賽場,在規則上也不很完善,這既使賽車的速度受到限制,又威脅著觀眾和行人的安全。為改善車賽條件,永久性的賽道逐漸出現。現在的F-l大賽都是在專用的賽車場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
一、原則性規則
考慮到公平競爭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需要,FIA制定了以下三條原則性的規則:
1、盡可能使參賽者在同等條件下比賽,同等地發揮潛力和競技水平,以最大可能地發揮出比賽和體育運動水平。根據這一原則,對賽車的氣缸排量、燃料類型、輪胎尺寸、賽車重量、賽車尺寸等都有詳細規定。同時對空氣動力裝置的安裝也具體規定,因為這一裝置對輪胎具有下壓力,可以提高車速。
2、確保提供最大可能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發生。這條原則包括對賽車基本結構的限定:軍用航空輪胎、安全型橡膠燃料箱、燃料阻燃器、安全衣帽等裝置的限定;燃料庫地點和維修站燃料放置地點的限定及採用專門保護措施;車手出入駕駛艙以及駕駛艙的大小也必須限定。
3、限制開支,禁止增加比賽場次,以防止給個人和車隊帶來財政上的沉重負擔。根據這一原則,限定發動機的氣缸數目不超過12個,而且外觀上應呈圓形,同時還必須是四個沖程互換理和自然吸氣式;限定賽車只能有四個車輪,其中兩個車輪可以驅動。限定每年只舉辦16場比賽。
二、Fl賽場 F-l車賽必須在專用賽場進行,對專用賽場的長度和寬度、路面情況、安全措施等均有極為嚴格的要求。一般說來,專用賽場為環形,每圈長3-7千米,賽道總長度不能太長,為305-320千米。為安全起見,賽道兩旁一般鋪設寬闊的草地或沙地,以便將觀眾與賽道隔開。如今在正式比賽的諸多賽場中,摩洛哥賽場的賽道最短(3.328千米),比利時的斯帕賽場的賽道最長(6.94千米),FIA規定賽場不允許有過多過長的直道,目的在於限制高速,以免發生危險。 一般地,對於一個標準的F-l賽場來說,以下設備是必不可少的:
賽道--寬7-18米,長3.0-7.0千米。為避免車速過高,必須設置眾多彎道。
起步與終點直道--寬12米,長250米。可以並排安置兩輛賽車,但又不能過於擁擠。
看台--需用鐵絲網和1.2米高的欄桿與賽道隔開。
攝像機與電視塔--用於電視轉播。
大屏幕電視--置於看台對面,便於看台上的觀眾了解全部比賽情況。
安全人員觀察站--位於相對危險地段,以供安全人員保持跑道暢通、處理各種事故、向車手發出存在潛在危險的警告信號等。
直升飛機--准備對受傷車手進行緊急救護。
醫療站--位於修理站旁邊的防護地點,設有手術室及急救室。
修理站--每隊配備一個,屬永久性設施。
贊助商接待看台--位於修理站後方的高台上,可俯瞅修理站。
圍場--為運輸車及宿營車停車處。
比賽控制塔--位於整個控制塔的第二層,可以俯瞅修理站入口,指揮人員在此通過無線電裝置與安全人員取得聯系,控制比賽的進行。
F-1賽場大多位於歐洲,在1950-1995年間,F-l大賽共進行了580場,其中在五大洲舉辦的次數分別為:歐洲407次(佔了70%);美洲125次(佔22%);非洲24次(佔4%);亞洲13次(佔2%);大洋洲11次(佔2%)。在歐洲,舉辦F-l比賽最多的賽場是:義大利的蒙扎45次,摩納哥42次,荷蘭的贊德沃特30次,比利時的斯帕30次,英國的銀石29次,德國的紐倫堡24次。
三 排位賽與決賽
正式比賽分計時排位賽和決賽兩個階段。
每場比賽只能有26輛賽車參加決賽,如果報名者超過26輛,則對以往成績較差的車手進行一次預賽,取出前4名與上一場的26輛賽車一起編組進行計時排位賽,最後確定26輛參加決賽。計時排位賽安排在決賽前兩日進行,通過60分鍾的跑車,分別計得每部賽車跑得最快一圈所用的時間,用時最 少的賽車在決賽中將排在賽道的最前面(如果賽道的第一個彎道是右彎,頭位車就排在右邊;反之則位於左邊),其他依次類推。如果兩部以上的車子最快圈所用時間相同,則率先跑完計時賽的車手佔先。賽車在賽道上的排位相當重要,排在前面的車手將有搶先拐第一個彎道(優先使用內彎)的優勢。決賽當天,車手先有23圈自由練習機會(上午9:30-10:15及11:30-11:15),用以檢查車子各部位的工作情況。賽前半小時所有賽車必須進入排定 位置(兩輛車一排,每排相距25英--7,6米),開賽前5分鍾開始倒計數,當剩下最後l分鍾時,發動機開始起動。一旦綠旗出現,賽車便起步進行最後一圈熱身賽,但中途不準超車,也不準更換賽車(練習賽時可以更換)。一圈之後仍按原順序排好,靜待即將開始的決戰。幾秒鍾之後,信號一發,決賽正式開始,賽車似脫僵的野馬,拼盡全力向前沖去。賽車在比賽中可以更換輪胎,出了故障也可以迸修理站維修,但需佔用比賽時間。所以,當車手 發現賽車發生故障後,要預先用通訊設備通知維修站做好准備。如果賽車因發生故障而停在賽道,將被賽場工作人員(不是車隊維修人員)推走,並因此失去比賽資格。
一般情況下,F-l大賽即使在雨天也要進行。如果雨下得實在太大,出於安全考慮,比賽組織者也有可能暫停或取消比賽。冒雨進行比賽的最大危險不是來自於車手對賽車的控制能力,而是寬闊的車胎甩起的水霧使賽場能見度大為降低。基於這一點,賽車尾部必須安裝一隻紅色信號燈,而且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一直開著。關於比賽途中是否允許加油,各時期的規定不盡相同,起初無任何規定,後來為防止車手在比賽臨近結束時給可能太輕的 賽車增加質量以求增大輪胎與地面的附著力,自1986年起規定不允許在比賽過程中加油。但這一規定受到了各參賽車隊的一致反對,再加之有時因下雨等原因而不得不降低車速等,往往比賽尚未結束,油箱中的燃料就消耗殆盡,這樣,組織者經常需要在比賽中途強行中止,平添了許多麻煩。1994年1月1日,經FIA批准,修改後的新規則允許賽車中途加油。
四 修理站
為保證比賽順利進行,並贏得勝利,每一支F-l車隊必須配備由高素質人員組成的賽車維修隊伍。由於賽車允許中途更換輪胎及加油,這就意味著修理站內維修人員的工作配合必須無懈可擊,目的不僅僅是使時間的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更重要的是減小與此相關的致命危險--只要有一滴汽油滴到熾熱的排氣管上,賽車就有遭受失火的巨大危險。
在維修站內,發動機技術員的面前有三台電腦屏幕供他使用:第一台用來顯示發動機的各種性能數據;第二台用來觀察比賽的全部過程;第三台用來顯示賽車在各圈所處位置及所用時間。
任何車隊的修理站都至少需配備17名機械師:拆卸和更換每隻車輪3人(1人拆下和擰緊螺母,1人拆舊輪胎,1人換新車輪);2人操作前後快速干斤頂;2人加油;再加l位手持指揮標志的總機械師。除這17位機械師以外,有時再加1位加油助理員,1名發動機技術員和2位機械師,他們分別負責擦拭車手的遮陽板和清除側艙進氣口內的紙張或雜物,以保證散熱器的最佳工作效果。
當賽車在比賽中發生故障時,車手首先利用無線電裝置與維修站內的總機械師取得聯系,請求入站修理。接到總機械師"修理站一切准備就緒"的通知後,車手駕車來到修理站,正好停在快速千斤頂的前面。當賽車即將停穩的一剎那,總機械師將長柄圓形牌子舉在車手的前面,通知他一直踩住制動踏板(Brakes on)。操縱前後千斤頂的兩人一起動作,將賽車頂起離開地面。當賽車頂後,12人分成三組奔向四個車輪,利用手中的高效氣動工具,迅速將舊胎拆下、新胎換上。而負責加油的2位機械師則將加壓後的汽油以每秒9升的速度注入油箱。由於訓練有素、動作熟練,一次成功的換胎只需6-8秒(1993年英國大獎賽期間,麥那倫車隊為塞納換胎時間為5.11秒;威廉姆斯車隊為普羅斯特換胎的時間為8.02秒) 。一般說來,賽車在維修站停留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加油時間,因為加油速度幾乎已被壓縮到了極限。當加油工作結束以後,總機械師將手中一直舉著的長柄圓形牌子翻到可以開走的一面(G0),車手鬆開制動踏板,賽車又如離弦之箭一般重新進入激烈競爭的賽道。
由於高速賽車的幾乎每一個部位(尤其是發動機排氣管、車輪、輪胎、制動鉗等處)溫度都很高,機械師在維修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燙傷。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除要求機械師維修時應十分小心外,換胎機械師還必須佩帶毛絨手套。另外,為防止意外失火,機械師們均穿著防火的連衣褲,並佩戴頭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