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山有什麼用

中國的山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2023-08-24 00:15:50

1. 中國多山地,對國家有什麼影響

中國的山地(mountains in China) 中國是多山之國。據統計,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積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69%。就海拔而言,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14座,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的中國國境線上和國境內者即達9座。世界第1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第2高峰——喬戈里峰(8611米),第3高峰——干城章嘉峰(8586米),第5高峰——馬卡魯峰(8463米),第7高峰——卓奧友峰(8204米)均位於中國國境線上,第14高峰——希夏邦馬峰(8012米)位於中國西藏境內。至於海拔超過5000米的高峰,在喜馬拉雅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唐古拉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大雪山、岷山等山地中數以千百計,無論是山峰的高度和數量都是其他國家無可倫比的。

山地是中國地貌的格架。中國大地貌單元如大高原、大盆地的四周都被山脈環繞。青藏高原是中國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5000米,環繞高原的山脈有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等。西南部的雲貴高原海拔降至2000~1000米,周圍的山脈有哀牢山、苗嶺、烏蒙山、大婁山、武陵山等。西北部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邊緣的山脈有秦嶺山脈、太行山脈、賀蘭山、陰山山脈、大興安嶺等。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最低處羅布泊窪地的海拔780米。而周圍的天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等山脈,一般海拔在4000~5000米。新疆准噶爾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四周都為高大山脈所封閉。就是在中國東部和東北部的大平原和島嶼上也可見到大片的中、低山和丘陵,如松遼平原東部的張廣才嶺和長白山脈,黃淮海平原東部的山東丘陵和長江中下游的低山丘陵。台灣島的玉山海拔3997米,海南島的五指山海拔1867米。

形成時期中國造山運動劃分為5幕:即加里東運動、華力西運動、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

①加里東運動指發生在早古生代的造山運動。在這次造山運動中,主要褶皺隆起的有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的山脈。

②華力西運動指古生代石炭紀至二疊紀的造山運動。這一運動使中國北部阿爾泰山、天山、大興安嶺、陰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秦嶺等山脈隆起,並伴有大量的花崗岩侵入。

③印支運動指中生代三疊紀至侏羅紀的造山運動。這一運動使川西、滇西北一帶隆起成為山地,如岷山、邛崍山、大雪山、雲嶺等。

④燕山運動指中生代白堊紀的造山運動。這一運動不僅產生燕山山脈、太行山脈、賀蘭山、雪峰山、橫斷山脈、唐古拉山、喀喇昆侖山等山脈,而且形成許多山間斷陷盆地,並在盆地內堆積了巨厚的砂頁岩層。

⑤喜馬拉雅運動是發生在新生代的最年輕的造山運動。分為兩幕:第一幕是在漸新世至中新世,使喜馬拉雅山主體、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長白山、武夷山脈等大幅度隆起;第二幕發生於上新世至更新世,這時,喜馬拉雅山南面的西瓦里克丘陵隆起,西藏高原大幅度上升,台灣山地露出海面。喜馬拉雅運動對那些古老的山脈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對大興安嶺—陰山一線以北的地區比較微弱。所以中國的山脈雖然形成的地質時代有先有後,但並非都是前幾次造山運動所形成的面貌。根據板塊構造的理論,中國是由若干個古板塊拼接鑲嵌而成的。但如何與板塊構造的理論具體相聯系,尚待進一步探索。可以肯定,每一次造山運動就是由於古大陸板塊在移動時,古板塊邊界發生碰撞所造成的。

分類根據中國1:100萬地貌圖制圖規范(試行稿)提出的山地按海拔劃分原則(見表),以海拔1000米作

山地高度劃分指標表

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地的一般高度。海拔3500米大致相當於中國山地森林上限。雪線高度各山脈不一,一般約在海拔5000米。這一指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山地的垂直自然帶的界線。

中國東西部地勢差別懸殊。僅用海拔還不足以反映這種差別,如四川峨眉山金頂海拔3099米,而西藏拉薩平原海拔為3650米。所以劃分山地還必須輔以相對高度指標。表中的相對高度指標是四川省地貌圖的劃分指標。中國幅員廣大,各省區山地條件不同,故劃分的指標目前尚未取得一致。

主要山系山地系統是指山脈、山塊、山鏈及其大小分支的總稱。它具有復雜的地質發展史和包括不同年代、不同類型的山地。

中國的主要山系如下:①天山—阿爾泰山系,②帕米爾—昆侖—祁連山系,③大興安嶺—陰山山系,④燕祁連山脈山—太行山系,⑤長白山系,⑥喀喇昆侖—唐古拉山系,⑦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系,⑧喜馬拉雅山系,⑨橫斷山系,⑩巴顏喀拉山系,(11)秦嶺—大巴山系,(12)烏蒙—武陵山系,(13)東南沿海山系,(14)台灣山系,(15)海南山系。

經濟意義中國山地區的縣級行政區數要佔全國的2/3,人口和耕地分別佔1/3與2/5,糧食佔1/3。中國90%以上的木材產量也取之於山地區。中國的礦產資源和水力資源大部分也集中於山地區。中國的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也以山地區最多和最壯觀。同時,中國山地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中國目前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絕大部分都分布於山地區。此外,中國山地是中國各少數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又是中國革命的老根據地。因此,合理地開發與利用中國山地並積極地進行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2. 中國有哪些名山他們分別在哪兒有什麼特點

中國名山名水

山以氣而靈,以人而勝.中國的名山,講究的是人氣.中華名山,不是地理坐標,而是文化家園和精神象徵.
一、了解名山: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
道教四大名山:武當山、青城山、龍虎山、齊雲山
五嶽:北嶽恆山、西嶽華山、東岳泰山、南嶽衡山、中嶽蒿山
二、巧記名山:(中國名山順口溜)
飛雪長白山;避暑往廬山;日出佇泰山;晚霞嶽麓山;奇秀峨眉山;奇險數華山;
道場武當山;寺群五台山;水中普陀山;迷地虎丘山;少林卧嵩山;偉人出韶山;
探寶祁連山;仙水落天山;雲海戀黃山;紅葉賞香山;世界最高點:喜馬拉雅山.
注釋:
1、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每至冬季,白雪茫茫,是冬季運動及賞雪佳地.
2、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是中國最著名的避暑勝地,山間植物達三千多種.唐代詩仙李白曾有詩句贊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有五嶽獨尊之稱.玉皇頂上的鷹嘴石,是觀日出最佳地點.晨曦,雲海翻騰,黃河繞山東去,旭日東升,好一片祖國山河.
4、嶽麓山在湖南省長沙市.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就在其山腳下,每當夕陽西去,晚霞把個叢林盡染,許多讀書人來此,自得其樂.著名的愛晚亭就立於山間.
5、峨眉山在四川省樂山地區.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遊人上至金頂,幸運時會看到時隱時現的神奇「佛光」.
6、華山在陝西省華陰縣.是五嶽中的西嶽,也是五嶽中最險峻的一座山峰.號稱:自古華山一條路,可想山之奇險了.不過今日黃埔峪盤山公路修通,使險山峻嶺出現一條環形觀覽線.遊人無不歡顏.
7、武當山在湖北省.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的道家丹田心功,既緣於此山.
8、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台懷鎮.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東、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的項部平坦、寬闊,均建有寺廟,故稱五台山.
9、普陀山是浙江省舟山群島的一個小島.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整座島嶼寺廟建築占盡,使得普陀山有如瓊樓玉宇一般點映在大海上.
10、虎丘山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是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墓山及沉劍之地.但二千多年來,人們在此王墓難尋,利劍未蹤,成了歷史一大迷山.山上的中國第一斜塔:虎丘塔,成為蘇州市的標志.
11、嵩山是五嶽之中嶽,位於河南省.因蜚聲中外的少林寺及武術而使嵩山名震天下.
12、韶山位於湖南省湘潭市.是人文與山水相結合的勝地.因一代偉人毛澤東從韶山沖「升起」使其成為非同一般的紀念地.
13、祁連山在甘肅省境內,綿延數千里,它除了有終年不化的雪山、冰川外,更有取之不盡的各種礦石寶藏.1991年在其山間,發掘出一塊中國最好的綠寶石:綠松石.其山腳下又是中國四大牧場之一.
14、天山,位於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境內,自然風光極其獨特,更有那一泓清水:「天池」,落於博格達峰間,使其成為新疆第一旅遊聖地.
15、黃山在安徽省黃山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想黃山之景色.黃山已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16、香山在北京市西郊,是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之處.山峰上因有清朝乾隆年間始種的片片黃櫨樹林,每至深秋,丹霞般的紅葉把層林盡染,使其成為百姓秋遊首選之地.
17、喜馬拉雅山:在中國西藏與尼泊爾王國交界處.是世界第一高地,更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達8848米.它已成為世界登山愛好者心神馳往之地.
18、青城山,成都市都江堰.
19、晉紜山,重慶市北碚區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山有什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辦理越南遊戲版號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380
印度為什麼叫文化樂園 瀏覽:844
有哪些食用油為中國的 瀏覽:783
印尼人最喜歡什麼動物 瀏覽:757
中國到義大利飛機怎麼坐 瀏覽:884
激光中國風冰箱貼有哪些種類 瀏覽:412
北海哪裡有印尼5號魷魚批發 瀏覽:689
越南大米604怎麼樣 瀏覽:264
印度洋一斤多少魚 瀏覽:139
越南商鋪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887
中國的多少人口是世界第一 瀏覽:169
越南升旗儀式是什麼 瀏覽:278
伊朗的氣溫現在多少度 瀏覽:965
越南河內有多少年歷史 瀏覽:168
安來和義大利哪個好 瀏覽:663
養印尼虎配什麼顏色的燈光好 瀏覽:195
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哪個好 瀏覽:773
義大利面用什麼酒好吃 瀏覽:195
在哪裡買正宗的義大利小提琴 瀏覽:983
印度牛糞多少人民幣一斤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