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經濟為什麼轉型

中國經濟為什麼轉型

發布時間:2023-08-24 22:29:08

① 中國經濟轉型是什麼意思

我國從九五計劃開始即提出了經濟轉型問題。

1、1978年前,中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其經濟狀況處於相當困窘的局面。鄧小平同志精闢地概括了「貧窮不等於社會主義」;表現了改革開放的政策高度,被中共中央的決議界定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的基本國策。

2、從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來看,這個主題基本貫穿了轉型和改革的整個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從一開始就是服務於這個主題;而最終衡量轉型成敗的標志仍然是這個主題。

3、轉型的方向是發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帶動產業化。當前的世界經濟是高科技主導下全球一體化經濟,高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因此,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提高高科技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使高科技產業化是經濟轉型的必然方向。

(1)中國經濟為什麼轉型擴展閱讀:

從四個維度入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1、從速度型效益轉向質量型效益;

2、從行業之間轉向行業內部生產要素再配置;

3、從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轉向自主創新;

4、從以工業製造業開放為主轉向以服務業的全面對外開放為主。

在需求結構中,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現在主要依靠消費,所謂轉型升級就是從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推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消費的擴張。

在供給結構中,在工業化快速推進階段,工業製造業的增長決定了經濟增長,現在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服務業發展。

② 請問為什麼中國經濟要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啊還有怎樣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呢

中國經濟這駕疾馳30年的馬車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結構長期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現在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失衡;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城鎮化、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後。

資源消耗偏高,環境壓力加大等。專家指出,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結構大調整時期,無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希望通過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也要抓住這次機遇,完成自身的經濟結構轉型和升級。

(2)中國經濟為什麼轉型擴展閱讀:

(1)從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來考察,則主要通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經濟成分的比重和構成來表現。

(2)從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的組成和構造考察,則包括產業結構(如一、二、三次產業的構成,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構成等)、分配結構(如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及其內部的結構等)、交換結構(如價格結構、進出口結構等)、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

(3)從所包含的范圍來考察,則可分為國民經濟總體結構、部門結構、地區結構,以及企業結構等。

(4)從不同角度進行專門研究的需要來考察,又可分為經濟組織結構、產品結構、人員結構、就業結構、投資結構、能源結構、材料結構,等等。

③ 我國經濟為什麼要轉向高質量發展

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趨勢性特徵之一是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向適度增長。

經過30餘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我們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同時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唯一一個長期維持高達9.8%的經濟增長的國家。但同時我們也積累了很多問題,資源耗竭、環境惡化、發展失調等問題突出。

因此長遠來看,中國還要保持像前30年那樣長期高達10%的高速經濟增長,缺乏可能性和現實性。而轉向適度增長,是中國全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基礎。



高質量發展的定位:

高質量發展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動選擇。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要立足大局、抓住根本,看清長期趨勢、遵循經濟規律,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簡單以GDP論英雄,不被短期經濟指標的波動所左右。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④ 為什麼說 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

1、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2、從投資需求看,空間是人類從事經濟社會活動的載體,經濟客體在空間中的相互關系和布局結構便構成了空間經濟。基於課題組前期的研究及判斷,中國將逐漸形成以多中心網群化城市體系為支撐的「一網五帶」巨手型城市中國經濟空間新格局。

3、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4、從城市層面GDP空間分布及變化來看,中國東中一體與「一網五帶」經濟空間新格局進一步顯示。主要表現在:

第一,中心城市的經濟集聚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28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的前20%(57個城市)集聚全國近3/5的財富。第二,中部地區憑借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撐正在不斷崛起,東北地區由於中心城市支撐作用下降而出現持續下滑。

⑤ 中國經濟為什麼轉型

雖然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巨大,但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長期積累,付出了很大的發展代價,突出表現在需求結構失衡、供給結構不協調、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損害大、空間布局不夠合理等方面。從需求結構看,主要是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失衡。從產業結構看,主要是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從城鄉和區域結構看,主要是城鎮化發展滯後、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後、城鄉和區域之間生活條件和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較大。從要素投入結構看,主要是資源消耗偏高,環境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的約束日益突出。

對於已經取得了相當成就的中國經濟來說,要長久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避免經濟出現大的波動,就必須改弦易轍,擯棄靠自然資源和要素投入驅動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把經濟發展引導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各類創新活動上來,讓民眾能夠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實現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到現代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使得經濟發展與民眾幸福共同提升,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

中國經濟轉型,不僅將為國內發展奠定基礎,對推動世界經濟健康發展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也具有深遠意義。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以「擴內需,調結構」為宗旨的經濟轉型,將增加國內市場需求,擴大進口貿易,進而對推動世界金融和貿易體系調整、生產格局變化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經濟轉型的意義還在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將大幅減少碳排放量,從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做出重要貢獻。

⑥ 什麼是經濟轉型為什麼要經濟轉型

經濟轉型指的是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包括發展模式、發展要素、發展路徑等等轉變。從國際經驗看,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型工業化國家,無一不是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的。我國從九五計劃開始即提出了經濟轉型問題。
主要是中國GDP目前主要由出口拉動,要轉變為主要由消費拉動,這樣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增強自身抵抗其他國家經濟沖擊的能力,如果別過發生經濟危機,進口需求降低,我國經濟如果內需較強,則對我國影響就較小。
2、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我國出口附加值較低,轉型迫使出口企業提高自身附加值,使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促進本國居民消費還可以提高本國福利水平。
以上是我之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⑦ 為什麼我國要進行經濟體制轉變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這一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快改革步伐。

確定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是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獲得的科學結論,是改革開放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一個較長時期,我國實行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過重要作用。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聯系的愈益復雜,這一體制統得過多過死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阻礙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種情況迫使我們進行改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從農村到城市的不斷深入,鄧小平深刻分析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總結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明確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特別是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對社會主義可不可以搞市場經濟的問題,作了透徹、精闢的總回答,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就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黨的十四大明確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實踐證明,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進入社會主義以後,必須經歷一個相當長的初級階段,去實現工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這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我們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黨的十五大對這幾年探索的實踐和理論成果進行了全面總結,回答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鮮明地指出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改革實踐,既有效地發揮了市場經濟的優勢,又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社會全面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不斷推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十四大以來,大力推進財政、稅收、金融、外貿、外匯、計劃、投資、價格、流通、住房和社會保障等體制改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宏觀調控體系的框架初步建立。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下,我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七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增長速度居世界第一位,並成功地抑制了一度出現的通貨膨脹;一九九七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772億元,是一九九二年26638億元的2.8倍;一九九七年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399億美元,是一九九二年194億美元的7.2倍,居世界第二位;外貿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251億美元,比一九九二年的1655億美元將近翻了一番。與此同時,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可喜成績,宣傳輿論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踐已經證明並將進一步證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通往富裕和繁榮的必由之路。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必須充分認識這場根本性變革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結合在一起的,這就要解決如何把市場經濟同社會主義公有制很好地結合起來、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很好地結合起來、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很好地結合起來等復雜課題。由於我國尚處在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過程中,體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各類經濟活動主體也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由於市場有其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處理不當,它的消極方面也會反映出來。因此,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過一二百年的發展才逐步建立完善。我們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進行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才十多年,從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才幾年,在建立這一體制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一些問題和困難,難以完全避免;完善這一體制,更加任重道遠。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到二OOO年,初步建立起這一新經濟體制;到二O一O年,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二O二O年,這一新經濟體制更加成熟、定型。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的許多問題和困難將會在深化改革中得到妥善處理和解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一定能在我們長期不懈的奮斗中實現。

科學看待中國的經濟改革

-------------------------------------------------------------------

光明觀察刊發時間: 2006-5-13 http://guancha.gmw.cn

近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學界圍繞著如何看待經濟改革中的問題和進一步改革的方向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本文擬就此問題談一些看法。

一、 正確認識當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如生態環境惡化,失業壓力增強,收入差距擴大,自主創新水平低,社會事業發展滯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等等。針對上述問題,當前學術界出現了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當前經濟中的問題是主要是因為改革中出現了泛市場化的傾向,在改革的方向上存在著過份迷信和依賴市場的問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問題的根子在於市場化不足,政府幹預過多,因此,應當盡快減少和取消政府幹預,加快非國有化的進程。

正確認識當前的改革中出現問題需要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狀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關於這一點,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有明確的論斷,《決定》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也證實了上述論斷[1]。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國經濟轉型並沒有結束,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突出表現在:城鄉體制分割,產權制度不健全,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經濟布局調整的任務還未完成,資本等要素市場發育滯後,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薄弱,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體制還不完善等。這些體制性問題的存在,不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也不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加快的國際環境。

從上述判斷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三個重要的結論:

第一,雖然經濟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已經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不完善,因此,從總體上說,不能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出現了泛市場化或過度市場化的問題,繼續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仍然是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

第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確立,市場經濟所固有的內在缺陷也

逐步顯露出來,這種缺陷既使在比較完善和發達的市場經濟中也不可避免。在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已在經濟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條件下,我們就沒有理由再把經濟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的主要根源都歸結為計劃經濟的殘余或者市場化程度不足,相反,失業、經濟波動、收入差距的擴大以及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等問題正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屬於市場失靈或市場缺陷的范疇。解決這類市場失靈的問題需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完善各種社會調節機制,寄希望於進一步的市場化來解決市場化的本身的缺陷,無異於緣木求魚。

第三,當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有市場化不足的問題,如企業制度不完善、市場體系不健全、政府職能不到位等,這是主要矛盾;也有市場化過度的問題,即所謂的泛市場化問題,如公共部門亂收費、公共服務產業化、權錢交易現象的蔓延等,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人民群眾的普遍不滿;還有法律、法規、政策和管理上不完善的問題;更多的問題則是發展中的問題,如科技水平落後、自主創新能力低、城鄉二元結構、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這些問題雖然也與體制上的缺陷有關,但從根本上說只能通過不斷發展來加以解決。在許多情況下,上述各種因素交織在了一起,使問題變得錯綜復雜。以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醫療問題為例,就既存在著市場調節不夠的問題,也在存在泛市場化的問題,也有政策和管理上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則是發展水平的問題。對於這些復雜問題的認識尤其需要科學理性的態度,而不能簡單化。

因此,對於當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具體分析,用統籌協調綜合治理的辦法逐步加以解決,簡單地把問題歸結為市場化過度或是歸結為市場化不足都是片面的。

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對於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歷來就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認識:持「左」觀點的人認為,社會主義是與市場經濟根本對立的,對於市場關系必須加以限制,使其逐步消亡;持「右」的觀點的人則認為,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水火不容,只有全面實行私有化和自由化,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市場經濟。兩極相通,這兩種觀點從表面看是對立,但他們的思維邏輯卻是完全一致的,即,或者是社會主義,或者是市場經濟,二者必居其一。當前理論界對於改革方向認識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可以看作是這兩種對立觀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中國經濟改革的一個基本經驗就是不斷超越這種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的思維邏輯,努力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並因此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首先是因為選擇了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的突破,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市場取向改革的不斷深化,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繼續深化市場取向的經濟改革,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走向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和大勢所趨勢,這一點任何人都無法動搖。

但是,在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的同時,我們也絕不能忘記,中國實行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就是要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把社會主義的目標、價值與制度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場機制的自身弱點和消極方面,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使市場經濟的發展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服務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在社會主義憲法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市場經濟,這是中國的經濟改革不同於蘇東改革模式根本特點和獲得成功的基本經驗,對於這一點我們也必須堅定不移。

在當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就必須正確處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關系,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必須正確處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系,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同時要更加註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實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須正確處理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系,堅持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要加強和改善國家宏觀調控,促進國民經濟充滿活力、富有效率、健康運行。必須按照統籌兼顧,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推進改革開放。

有學者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不同國家和不同制度下的市場經濟都應該是一樣的,既然這樣,為什麼要強調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和中國特色呢?正確認識這一問題需要把握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市場機制是存在於許多社會形態中的一種普遍的經濟現象,並不為某種社會制度所獨有,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中性的,既不姓「資」,也不姓「社」。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市場機制是一種可以脫離開特殊的歷史環境和社會的整體結構而獨立存在和技術性工具。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面臨著種一系列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或國情,主要有: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實行社會主義的經濟和政治制度;處於工業化與信息化的雙重轉型過程之中;人口眾多而資源相對稀缺;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處於相對落後的地位;地域遼闊且區域差異巨大。正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與中國的特殊國情相結合,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即所謂的中國模式。這一模式的主要特點和基本思路是:1、公有制與市場經濟不是對立的,中國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又要符合中國的基本制度和具體國情的要求。3、在堅持公有制主體性和國有經濟主導性的同時,積極發展非公有制和非國有制經濟。4、把市場機制的基礎性調節作用與政府的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5、市場經濟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它的內容和形式要隨著制度環境、技術基礎和文化傳統的發展而變化。6、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是一個包括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深刻變化的長期而復雜的整體性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7、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同時,堅持獨立自主,把立足點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礎上。8、把改革、發展與穩定統一起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服從以人為本的目標。9、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實行西方式的政治體制。10、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顯然,中國經濟改革模式的豐富內含絕不是「市場化」一詞所能概括的,從本質上來說,它是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以實現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宗旨的經濟轉型與發展模式。走自己的道路,這是中國革命成功的根本經驗,也是中國改革成功的根本經驗。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的中國道路或中國模式的成功不僅會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理想得以實現,同時也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大貢獻。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創新改革的思路

改革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和廉價的標簽,而是一個復雜、深刻、全面的社會變遷過程,是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歷史創造過程,與時俱進是改革的本質所在。事實上,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改革的歷史,就是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地創新改革思路的歷史。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從「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經濟改革的思路在不斷的反思和創新中向前發展著。

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呈現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階段性特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還不完善,存在許多體制的障礙;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人口、資源、環境、就業等的壓力也不斷加大,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資源和能源的瓶頸問題更為嚴峻;在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城鄉之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斷擴大;在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時,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卻沒有根本的提高;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低收入人口和貧困人口仍有相當數量,兩極分化的危險日益成為現實;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事業的發展相對滯後,群眾看病難、上學難和就業難的問題十分突出;等等。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必須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客觀要求,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正確的改革目標、任務、方針和政策,使改革沿著正確的道路更好地向前推進。中共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結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經驗,准確分析了改革和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關系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思想,包括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這些戰略思想對於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體現為以下重要原則:

1.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堅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積極推進改革開放。

2.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3.改革必須把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目的,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4.注重社會公平,特別要關注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強化對分配結果的監管。

5.注重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使改革兼顧到各方面、照顧到各方面關切,真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

6.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推進改革與發展,突出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等問題

7.提高發展質量,轉變增長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建立創新型國家。

8.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9.著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重點是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

10.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更加註重加快社會發展,加快社會領域改革和體制創新,增強社會發展的活力,等等。

黨中央提出的這些關於改革的重要原則,從改革的方向、原則、動力、目的、步驟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理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的不斷深化,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地推進經濟改革的根本指針。

四、樹立科學的改革觀是健康推進改革的重要保證

當前中國經濟學界關於改革問題的分歧歸根到底是由於人們認識市場經濟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沒有正確的理論,就沒有正確的實踐,也不可能形成關於改革的良性的「社會共識」。雖然在二十世紀90年代以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成為了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對於市場經濟的實質、意義和發展規律,不同的經濟學理論有著不同的認識,在市場經濟的旗幟和口號下面,可能包含著內容各異甚至是相互對立的改革理念。因此,對於進一步深化改革來說,重要的不僅在於繼續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更重要的在於科學認識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的改革觀,並以此為指導不斷深化經濟改革,促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樹立科學的改革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觀、正確的政治立場和科學的分析方法,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相結合而形成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基礎,這一理論的內容主要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努力實現公平與效率統一的理論;走新型工業化和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的理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論;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在積極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同時堅持獨立自主的理論,等等。沒有這些正確理論,就不可能取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建設巨大成就,也不可能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模式。根據實踐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和創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進一步深化經濟改革的重要保證。

樹立科學的改革觀必須正確借鑒西方經濟學。有一種流行的觀念認為,馬克思的經濟學主張實行計劃經濟,西方經濟學則主張的是市場經濟,因此,搞市場經濟就要以西方經濟學為基礎,甚至有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混為一談。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馬克思的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根本分歧不在於要不要研究市場經濟(實際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經典著作《資本論》就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運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而在於如何研究市場經濟。應當承認,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各個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和資源配置的一般要求。正確借鑒西方的經濟理論,有助於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但是,需要強調的是,西方經濟學理論是以一定的假設條件、歷史經驗、價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邏輯結構為前提的。脫離開這些前提,這些理論就失去它的科學價值。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經濟理論歷來具有二重性,除了科學的一面之外,它還具有不可否認的意識形態色彩,往往體現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特殊的價值觀和利益要求,因此,僅僅滿足於照抄照搬和全盤引進西方的經濟理論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的特殊國情,甚至還會使中國的改革開放走上邪路。

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和不可逾越的一種經濟形態,不同社會條件下的市場必然存在一般的共有的要素,因此,在對市場經濟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認識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許多其它的經濟學理論包括有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之間是會有某些「共識」的,如產權的獨立化、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經濟的開放化等,但是,正如馬克思曾經強調那樣,之所以要把「一般」抽象出來,正是為了不致因為有了統一而忘記了差別。就改革的方向、原則、目標和內容來說,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理論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區別:

1.前者認為,市場經濟是與一定的社會結構相聯系的歷史現象;後者則相反,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抽象的適合於任何時代和國家的資源配置方式。

2.前者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後者則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獨有的專利。

3.前者認為,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對於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後者則把私有化當作解決一切經濟社會問題的萬能鑰匙。

4.前者認為,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和有效的宏觀調控都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而後者則否認政府調節的合理性,把市場是唯一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

5.前者崇拜以個人間自發互動為基礎的演進式的制度變遷方式;後者則強調國家的統籌兼顧、總體協調在制度變遷中的重要作用。

6.前者鼓吹「市場經濟無國界」和「民族國家崩潰說」,後者則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同時,堅持國家的獨立性和發展的自主性。

7.前者認為,個人自由既是效率的源泉又是最高的價值標准,後者則強調公平與效率之間的統一性和社會利益的重要價值。

8.前者把市場化與民主化混為一談,竭力鼓吹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後者則努力使市場經濟的發展服從以人為本的目標。

簡而言之,新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觀和改革觀鼓吹的是無條件地推進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化,認為建立市場經濟必須徹底放棄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否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和經濟發展道路的歷史合理性。而馬克思主義的市場經濟觀和改革觀則把市場經濟看作是一種整體的歷史的和復雜的社會結構,力圖把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中國的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要求深刻地結合在一起,在推進資源配置市場化、企業經營自主化和經濟運動全球化的同時,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國情的市場經濟模式和經濟發展道路,堅持把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國家的主導作用和自主發展的道路。顯然,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改革觀與新自由主義的片面的改革觀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差別。只有堅持科學的改革觀,中國的改革開放才能不斷排除「左」的教條主義和「全盤西化」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干擾,沿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不斷前進。

[1]根據有的學者的分析,2003年中國的市場化指數已近74%,非國有經濟對GDP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69%,90%以上的產品價格完全由市場來確定,關稅稅率已經降到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參見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2005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第153頁,中國商務出版社2005年版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為什麼轉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到義大利飛機怎麼坐 瀏覽:882
激光中國風冰箱貼有哪些種類 瀏覽:410
北海哪裡有印尼5號魷魚批發 瀏覽:687
越南大米604怎麼樣 瀏覽:262
印度洋一斤多少魚 瀏覽:137
越南商鋪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885
中國的多少人口是世界第一 瀏覽:167
越南升旗儀式是什麼 瀏覽:276
伊朗的氣溫現在多少度 瀏覽:963
越南河內有多少年歷史 瀏覽:166
安來和義大利哪個好 瀏覽:661
養印尼虎配什麼顏色的燈光好 瀏覽:193
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哪個好 瀏覽:771
義大利面用什麼酒好吃 瀏覽:193
在哪裡買正宗的義大利小提琴 瀏覽:981
印度牛糞多少人民幣一斤 瀏覽:768
在伊朗微信怎麼不能轉賬 瀏覽:838
中國到英國怎麼飛最省錢 瀏覽:58
怎麼看尼泊爾擊落一架印度戰機 瀏覽:782
衣服上粘到印尼怎麼辦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