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怎麼樣發展農業
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
(1) 低碳經濟模式是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
從農產品生產的產業鏈分析,農業生產消耗用碳大致有三種途徑:①化學性農業投入品的生產和使用,如化肥、農葯、農用薄膜等;②農業機械的製造和使用,如拖拉機、耕地機械、水泵等;③農產品的加工流通過程中能源使用,如加工過程、運輸和包裝等。那麼就需要針對性的改變原有高碳的農業生產方式,向低碳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2)節約資源能源的耕作技術
(1)保護性耕作技術。中國傳統農作制度中精耕細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好的耕作習慣,
但過分的精耕細作不但消耗大量能源,也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有負面作用。
(2)節水抗旱技術的推廣。
由於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挑戰,由此而來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深刻的影響了世界各國。農業作為依賴自然再生產提供產品的重要產業部門,與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之間發生雙向影響關系,即農業生產活動影響全球氣候變化,而氣候變化又對農業生產活動帶來直接的影響。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和理念,在這種模式和理念下農業生產方式和活動發生改變,改變的方向是「低碳化」,改變的內容是在盡量不減少農業產出和收益的前提下,各種農業活動減少含碳能源和自然資源的使用消耗。本研究以產業鏈和技術的視角,討論了耕作技術、農用化學品投入、農業生物技術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的低碳化發展方向,以及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演化和產業鏈末端的農產品加工流通環節的低碳化發展趨勢。可以預見,傳統的以高碳、高耗能、不節約資源、環境不友好的現行農業生產方式已經走向末路,以低碳、節約資源能源、環境友好為顯著特點的低碳經濟模式必將成為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這將會對未來中國農業生產方式和技術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2. 我國農業的發展歷程分為哪幾個階段
一、創新型農業的准備期(1949~1977年)
新中國成立之處,農業的生產水平特別低下,生產效率也不高,農業基礎薄弱,處於自我封鎖的小農經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農業生產力落後,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黨中央帶領廣大農民朋友變更了土地所有權,進行了著名的土改運動,緊接著,國家又在農業生產要素方面進行了改革,在這個基礎上還改進了農業生產技術,研製新式農具,大幅度推廣優良品種,在這些措施的積極推動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勞動效率提高,創造了豐富的勞動成果,為之後的創新農業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實行改革開放後,我國高度重視農業生產,致力於提高農業技術水平。為了實現農業科技創新,黨中央舉辦了全國科學大會,在會議中指出農業科技水平是發展新型農業的第一要素,為了早日實現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國應把發展農業科技作為首要任務,鼓勵農業科技人才自主研發。在政策的鼓勵下,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迅速提升,標志著我國農業創新體系正式進入探索階段。
1978年3月我國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大會的召開成為國家開始重視科技創新的標志,為農業科技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會議中,鄧小平同志提出理論「科技人員也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極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員的研發積極性。同年我國舉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會議中指出專業的科研機構對提高科研水平的積極作用。1979年6月,農牧漁業部頒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在文件中指出當前農業科研的任務是找出工作中的重點,明白工作中的側重方面,突出各項科學項目的差異性,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創新發展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型農業。建新型農業體系提供了物質條件。
3. 中國農業起源、發展史
中國農業的起源
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
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已有脫離動物界的原始人類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
當時尚末產生農業,原始人類依靠採集和漁獵為生,史稱舊石器時代,相當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漁」的時代。
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採集漁獵的強化,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
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來源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
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創始了農業。
一般認為,採集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種植業,狩獵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畜牧業。
中國古代有關「神農氏」的傳說就反映了原始農業發生的那個時代。
僅供參考。
4.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農業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在品種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優異種質資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基因圖譜繪制和測序工作,以及豬、牛、羊等動物的基因組測序,建立了中國荷斯坦牛分子育種技術體系。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和80年代以來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以1985年與1952年相比,農業總產值從46.5億元增至368.3億元;糧食從1582萬噸增至4006萬噸,大牲畜(年底頭數)從2439萬頭增至4749萬頭。
3、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生產經營活動單一、收入來源單一,農民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體、以糧食收入為主體,實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就業結構的變化和體制改革深化,農民收入來源市場化、多元化和非農化的趨勢明顯,農民收入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
4、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方針,以鄉鎮企業為主體、小城鎮建設為依託的農村非農產業快速發展。各地更加註重農產品加工轉化和突出綠色品牌,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成為鄉鎮企業發展新亮點。
5、改革開放後,農民獲得了自主進行擇業和進城務工的權利,非農產業就業人數和比重迅速增長,進城務工農民穩步增加,農村勞動力供求關系和就業呈現新格局。
6、在技術研發方面,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動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重大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體系趨於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發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5. 中國農業如何發展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明確目標、制定規劃、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辦好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為此,要:(1)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3)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4)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推廣節水灌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5)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6)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7)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