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價值觀是什麼
中國是缺乏價值觀的
㈡ 中國傳統的價值觀是什麼
我國的傳統價值觀,主要有:
1、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2、知行合一觀。
3、重視人的精神生活。
4、愛國主義精神。
5、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
6、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等。
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特徵簡單地說就是道德至上,以倫理為中心,重群體輕個體,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重道輕術,以宗法為主導,重義輕利,家國一體。其中,道德至上是中國傳統價值觀最根本的特徵。
(2)中國的價值觀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中國傳統價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實踐是一以貫之的主線。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為中國人啟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條。其次,善是立身之基。《中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的核心在養善。最後,善是宇宙之理。「黃天無親,唯德是輔」。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規律而行事。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的天道觀即是良心觀,天人合一是在這一價值層面得到普遍的認同與實踐的。
中國傳統道德要求必須將善在個體及群體的現實生活中全面推進,以實現人道之本。在個體層面,善是愛人和利人的修為和行動。首先要學會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善與愛相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泛愛眾」;再進一步便是「民胞物與」。善與愛的情懷在人類社會的實踐推進就是追求大同社會的實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是個體社會價值觀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勵無數志士仁人不斷為之奮斗的目標。
㈢ 中國囍聯的價值觀是什麼
善喜有道 天地無我
㈣ 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經過這么些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注目的成就。然而,與此同時,人們卻普遍感覺到了迷茫。很多原來被嗤之為腐朽墮落的生活方式如今不僅死灰復燃,甚至還為人們竟相效仿。原本被人推崇的英雄形象現在卻被「惡搞」而變得面目全非。變革中的中國究竟會走向何方?什麼才是人們真正追逐的目標呢?這些問題不光拷問著還在追逐著夢想的普通百姓,也許也纏繞在許多尚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心中。 要問答這些問題,就要搞清楚什麼是現時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或者,搞清楚現時中國文化的特徵是什麼。所謂文化,就「是人類主體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界客體而逐步實現自身價值觀念的過程。」(申漳,1982)「價值觀是文化中最深層的部分,它是人們關於什麼是最好的行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它是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獲得的,它支配著人們的信念、態度、看法和行動,成為人們行動的指南。」(郭蓮,2002)文化與價值觀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
對中國文化的特徵,張岱年歸納為四點:即是㈠天人合一,㈡以人為本,㈢剛健自強,㈣以和為貴。(張岱年,2000)這四點總體上給人的感覺就是中國文化是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是講究和諧和睦的。這樣的總結讓國人感覺很好,但不能說明現時生活中所出現的種種現象,比如說環境污染問題,醫療教育費用逐年上漲問題等等。 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對中國文化特點的總結為:「㈠自私自利,此指身家念重、不講公德、一盤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組織能力,對國家及公共團體缺乏責任感,徇私廢公及貪私等。㈡勤儉,此指習性勤儉、刻苦耐勞、孜孜不倦、好節省以至於吝嗇、極有實利主義實用主義之精神等。㈢愛講禮貌,此一面指繁文縟節、虛情客套、重形式、愛面子以至於欺偽;一面亦指寧犧牲實利而要面子,為爭一口氣而傾家盪產等。㈣和平文弱,此指溫順和平、恥於用暴、重文輕武、文雅而不免纖弱、特喜調和妥協;中庸及均衡、不為己甚、適可而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㈤ 中國人的價值觀是什麼
中國人傳統的價值觀念,很早之前就在詩詞中嚴格體現了。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天欲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四維即禮、義、廉、恥。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是中國人傳統道德規范和人生價值取向。
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觀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歷史性與選擇性、主觀性的特點。價值觀對動機有導向的作用,同時反映人們的認知和需求狀況。對於價值觀較著名的研究包括G.奧爾波特等人的價值觀研究、M.莫里斯的生活方式問卷、M.羅基奇的價值調查表等。
㈥ 中國的基本價值觀是什麼
中國人的價值觀 1、「富貴富貴富貴富貴」。 就是指金錢美女、權力地位名譽。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先賢的這句格言一語道出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真實的人生追求,這是最現實的問題。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謂「以祿取人,人可竭」,歷代讀書人十年寒窗,謀臣武士「修得文武術,賣與帝王家」,為的也無不是富貴二字。多少英雄豪傑拎著腦袋打天下,也是被「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所激勵,背後的動機都是富貴二字。孟子衡量大丈夫,也是把「富貴不能淫」放在第一位,可見這富貴二字在中國人心中的意義。而且不管從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來看,這都是符合人性特點的。 從現實來看也最契合實際。在當下中國,成功與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就算不是唯一也是首要的標准。不但是社會衡量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標准,也是個人衡量其自身人生價值的標准。而當今所謂的成功,無非就是富貴這種價值觀含蓄文雅一點的說法而已。一個人拿到了世界金牌,但是淪為搓澡工,沒有人會認為她是成功的。鄧稼軒為國家造出了原子彈氫彈,但最後貧病交加而死,也為有識者戒。所以說,如果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富貴是否為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還有待商榷,那麼作為當下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卻應該沒有多少疑義。 2、、、、太平太平太平太平。。。。 也是舉國一致追求的理想,包括平安,平靜以及和等意思。 太平是治理國家的第一法則,是衡量政治的最高標准。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太平盛世等。太平也是生活的第一法則。對老百姓,普遍的生活追求也是安居樂業,安享太平歲月。有俗話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離人」,「老百姓求的就是太平」,「平安就好」,「好人一生平安」等等;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等格言,其本質都是追求太平;在生活中,人們對那些不安分動不動就想求變求新的人,也往往加以斥責:「太平日子不過,為什麼要左搞右搞!」「又要搞什麼名堂!」,「好好的日子不過,搞什麼搞!」等等。 3、、、、忠孝忠孝忠孝忠孝。。。。 在中國社會的地位可說無與倫比,所謂「以孝治天下」,「百善孝為先」,孝的地位是無可復加的。在中國社會,如果一個人被指責為不忠,還可以出來見人,如果被指為不孝,那就沒法做人了。所以,哪怕是無惡不作之徒,只要還能盡孝,就可以獲得最後的道德庇護所,靈魂也可以得到最終救贖。我們看到很多故事,某人姦淫燒殺,做下無數滅絕人性之事,人人慾食其肉,但只要最後有一句:「不過此人是個大孝子」或:「此人事母至孝」,大家就會給與一絲原諒,覺得此人本性並不是那麼壞,還有救。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文化心理,就像西方人,只要最後有一句:「不管如何,此人信仰上帝」,那他的靈魂就可以得到拯救,而不管他身前有多少罪惡。 忠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三綱之中的第一綱——君為臣綱,講的就是忠。民間崇拜第一人——關羽,也是忠義的化身。忠孝忠孝,從來都是忠在孝前,忠孝不能兩全時,要優先考慮忠,從這個角度,似乎忠的地位還要高過孝。關於忠,中國人同時存在兩個互相對立的觀點:一是「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一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符合辯證法,左右逢源,提供靈活性;弊端則是可以各取所需,人為取捨,損害原則性。 4、、、、仁義仁義仁義仁義 仁是儒家的核心概念,為五常之首,儒家文化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所謂「仁本第一」,所以應該夠格入選核心價值觀。義」的概念,包含的范圍則比較廣泛,義除了本身有他的內涵,同時也可以涵蓋仁、孝、忠、節等方面,比如可以認為仁也是一種義,叫仁義;孝也是一種義,叫孝義;忠叫忠義;節為節義;德是德義;信是信義等等。所謂「孔子重仁,孟子尚義」,義和仁同為儒家的兩大核心概念之一,地位雖略低於仁,但對中國社會普通民眾的影響,則要遠遠超過仁。 中國人在官本位思想影響下,普通中國人的價值觀就是——陞官發財,討好上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提拔一下我。於是乎,就見到許多下層、沒錢沒背景的中國人拼了命地入黨,為了入黨什麼臉皮都不要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是還是有人喜歡跪著……
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為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㈧ 中國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能否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范疇。
黨的十九大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新要求,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
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弘揚,凝聚了團結一致、奮發進取的強大力量。
(8)中國的價值觀是什麼擴展閱讀:
宣傳
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行政部門下達通知文件,要求各個學校、醫院、企業、網吧、商鋪、購物中心、公交車公司等單位通過宣傳展板、橫幅或電子顯示屏等媒介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的全文。
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已經遍布中國大陸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