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為什麼中國人自卑

為什麼中國人自卑

發布時間:2023-09-02 22:32:32

『壹』 面對外國人 為什麼不少中國學生不自信

如今,國人越來越能感受到國家崛起帶來的榮耀和光芒,但是,面對外國人,依然還有不少中國人很難表現出應有的自信心。
為什麼中國學生不自信
作為教師,體會很深的是,就多數而言,我的中國學生遠不如歐美國家的學生表現得那麼自信,那麼敢於提問甚至挑戰老師,即使在同一個課堂上也是如此。我對國民自信問題的議論,就從這里說起。
中國學生缺乏自信,是因為他們的智力或水平不高?顯然不是。有些外國學生哪怕僅讀到一份資料、一篇文章,如果發現其觀點同老師不合,就敢拿來當面質疑。也許是中國學生比外國學生更崇拜老師?也不是。中國學生私下對某些老師很不服氣,是常有的事,只是不敢當面表露而已。
據我觀察,中國學生在老師面前之所以不自信,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感到自己同老師在知識面前是平等的,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一個學生對老師傳授的知識和觀點如果持懷疑態度,那就是「不聽話」,就得不到好分數。而聽不聽話,在班級里的分數排名高低,是衡量好學生的首要標准。在如何把握這些標准方面,老師有很大權力。學生在老師面前不敢自信,由此而來。
在歐美的現代教育中,學生能否獨立思考,是否對知識刨根問底,以至是否自信,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准。同時,能否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挑戰固有結論,也是衡量老師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有意思的是,在歐美的中國留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耳濡目染,很多人都能跟當地學生同樣自信,同樣敢於發表不同意見。因為在那裡,如果學生(特別是大學生、研究生)不能發表獨立見解,反而會得不到高分數。此外,學生不必懼怕老師,老師反倒有幾分怕學生,因為學生也要給老師打分數。在大學里,學生評價不高的老師,選他的課的人數就少。長此以往,老師晉升職稱就成問題,甚至保不住飯碗。
可見,所謂中國學生不自信的問題,主要不在學生本身,而在於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人格關系是否平等, 在於對人(包括老師和學生)的評價體系,在於培育學生的社會環境。
真正的病根在社會內部
將中國學生的例子放到更廣闊的背景上,可以看到,部分國民在外國人面前缺乏自信,只是表象,真正的病根在社會內部。自信產生於自尊,而自尊又以相互尊重為基礎。人與人之間固有天資和能力上的差異,但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在不平等的社會里,國民性格必然被扭曲。魯迅筆下的阿Q,描繪的是近百年前國人在內亂外患之下那種無奈的沉淪。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揍,受了屈辱,回過頭來卻向柔弱小尼姑報仇發泄。在我們國家,兩千多年的專制等級觀念還遠遠沒有肅清,而今社會上嫌貧愛富之風又在污染一些人的靈魂。在下級、「層次低」的人面前頤指氣使、不屑一顧的人,轉過臉去就會在長官、富豪面前低三下四,自信全無。
如果在社會內部用地位、權勢、財富來衡量個人和群體的價值,在國際上也會用不平等的勢利眼光去評判事物。清末朝廷對內不講民族平等,對外不講國際平等。先是用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拒絕開放;後來在洋槍洋炮下敗退,又欲「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喪權辱國。他們對百姓趾高氣揚,在洋人面前則卑躬屈膝。對內沒有人權,對外喪失國權,何來民族的自尊自信!
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民族屈辱的歷史。中國在國際上一貫倡導國家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但是,一項響亮的外交原則,卻不能掃除沉積於部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自卑-自大情結。走入開放時代,我們猛然意識到本國還很貧困落後,一些人不免在發達國家面前產生自卑感,心嚮往之。另一方面,這種自卑感常常以自傲的面目出現,就像阿Q那樣聲稱:「我們先前———比你闊得多啦」。
說到底,部分中國人在國際上缺乏自信,就像一些低分學生缺乏自信一樣,是評價體系出了問題。改革開放之初,經濟無可避免地置於一切之首。隨之而產生的一種心態,是以金錢來衡量人的尊卑。這種心態放到國際上,則是以財富多少來衡量本國和他國,誤將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硬實力,即「闊」或「不闊」,視為國際地位高低的主要象徵。雖然今天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但在很長時期里仍將是窮國。若僅以「財大氣粗」來建立自信,那麼中國的自信就遙遙無期了。其實,就像達官貴人、高才生以外的國民也有資格自尊一樣,物質實力不那麼強大的民族,同樣應當以自尊的姿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一些人想以同發達國家比肩的方式,按照他們心目中的「國際標准」來確立自信,其結果往往是東施效顰。爭建亞洲第一高樓,以洋詞命名奢華住宅,以洋文標注國內自銷產品(更不消說偽造洋貨),花高價換取有名無實的洋學位,巧立名目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出高租包場到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而自詡「征服歐洲觀眾」……如此種種,都不過是向國人顯示自己的驕人之處,以此掩飾內心深處的自卑。
既要轉變觀念,也要改變某些隱性標准
要讓國民真正感覺到同外國人是平等的,而不是低人一頭,既要轉變觀念,也要改變某些隱性標准。直至今日,我們許多單位接待外賓的規格還是高於內賓,而在外賓里,又是接待富豪和西方人的規格高於其他人。剛剛發表的我國食品安全白皮書里說,全國食品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從去年的77.9%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5.1%,多年來中國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我們有理由期待,國內的食品消費者將能夠和吃中國出口食品的外國人,享有同等的安全感,而不必等到外國人批評抵制,才開始密切審視食品安全。
中國人要自信,平等的文化觀也是不可缺少的。由於逼迫中國打開國門的是西方列強,隨之而來的是西方文化的滲透,中國人難以避免地以「中西文化」之辨,取代對豐富多彩的世界文明的深入體察,對於西方文明以外的他種文明,更是知之甚少。所謂的「東方文化」,其實指的是中國文化,而所謂中國文化,指的僅僅是漢文化甚至儒家文化。同時,正如余秋雨先生所指出的:「我們又常常有一個誤會,把許多人類的共同精神價值看成是西方文化,而一說西方文化又立即產生民族主義的防範心理。」這個背景,阻礙了以平等態度對待外來文化,讓人難以欣賞各種文化中的精華,而割捨其糟粕。在中國貧窮積弱的時候,有人看到的是中華文明中的落後部分,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在中國剛開始強大的今天,又有人提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華文明優於西方文明,顯露出一種文化自傲。
許多人看到國際政治中比比皆是的弱肉強食現象,便以為國際社會中沒有任何平等道義可言,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在中國面臨亡國威脅的年代,當大國爭霸仍是世界政治的主要特徵時,產生這種想法情有可原。但是,既然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平等一員,國力又有所增加,就應當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為國際公道,為保護人類共同擁有的家園———地球,作出自己的貢獻。抱著「西方過去做過的事,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做」的態度,以破壞生態平衡來攫取資源,以傲視的姿態對待窮國,為獲利而不擇手段,是不會贏得國際尊重的。
提高國民自信的根本,在於建設一個平等、公正、民主、和諧的社會環境,讓人民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在認同祖國、熱愛民族文化的同時,以平等之心對待他國,遵從人類的共同精神價值,才能繼承從孔子到馬克思的寬闊胸懷,在包容中樹立民族尊嚴。

『貳』 中國人太自卑了

中國專制極其嚴重。毛澤東刻意破壞中國古典文化,磨滅中國人信仰。把他自己當成神來信仰。他死後中國人又進行了改革開放,在開放潮流中,中國是一個失去信仰的集體,之後在沒有信仰的潮流沖刷下。中國人自然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懂得尊重。這是真理。

『叄』 為何中國國會有民族自卑心理呢這是怎樣造成呢

OOOOOOOOOOOOOOOOOO順便講一下歷史:

中國最早的文化心理是「華夏自豪心理」——很正常,尤其是當炎黃聯盟打敗南方的蚩尤(東南族裔)和南方的祝融(炎帝部落南遷與有苗族裔融合後的部落聯盟)之後,建立了從堯舜禹到夏商周的強大國家,擁有文字來敘述自己悠久的歷史和血緣世系,這時的文化是一種貴族的自豪心理。類比一下西方,相當於羅馬帝國征服希臘和迦太基帝國之後,俯視周邊的法蘭克部落、高盧部落、迦太基遺民和北非的各種小部落一樣,直到漢初,我們都以為我們是唯一有文明可言的族群。

然後,是「中央自豪心理」。隨著漢朝建立,一些其他文明的發展,我們有了文明層面上的交流——通西域,是打通了大漢與羅馬的道路,我們的文化概念中多了安息(古波斯帝國)、身毒(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大秦(古羅馬帝國)的種種異質文明的認識,但是,我們本身的高度發展使我們仍然是自豪的,獨樹一幟的。不過,春秋大一統觀念的形成和秦漢的拓土開疆,對於「中華」的概念已經不僅限於「華夏」(所謂華夏,是春秋時期之前的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即炎黃後裔。此概念主要區別於「四夷」,即挑戰炎黃部落聯盟戰敗的東南裔、苗裔以及發展更晚而未曾挑戰炎黃部落的北狄、東戎、山戎、肅慎等等族裔,也包括與炎帝同根而後來分道的羌族裔),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化自豪心理」有了更深的含義——不只以華夏族的古老文明為榮,更為秦漢王朝的恢弘大氣、邦有法度而自豪。如果說前一段的文化自豪是建立在華夏族的先天性高度發展基礎之上的,那麼這一時期的文化自豪就離不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穩定與促進作用。

接著,是「文化憂郁時期」。南北朝長期分裂,五胡亂華,這些都嚴重打擊了建立在華夏文明和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有秩序的統治之上的文化自豪感,但是門閥士族們又保留著一種精神上的「貴族式思考」,所以,文化上表現出迷茫、憂郁悲觀的情緒。當然,憂郁不等於絕望,更不等於放棄,中國文化階層在心底里還是推崇固有文化的價值的,只是現狀讓他們憂慮,進而難以繼續維持以往的底氣十足的自豪。其實,憂郁本身還是一種自豪,有著一種「舉世皆濁我獨清」的疏離感,正是貴族精神的印記。

接著,迎來一次高峰、盛唐的「文化自信時期」。憂郁是一種變相的自尊,過分的自尊又掩飾著不自信。盛唐的經濟、軍事、法律、行政、執政和社會風氣都高度繁榮,反過來給文化打了一劑強心針,這時的文化心理不僅擺脫了「憂郁」的低谷,比「自豪」還更進了一步——「自豪」是認為只有自己是最好的,容易成為偏見;而「自信」則是了解並正視所有的存在,而不關注無意義的比較(畢竟,價值是根植於文化觀念中的,很多情況下異質的文明間無法進行不同類的比較),有一種兼容並蓄而自成一家的氣度。(這其實給我們今天也提了個醒:不要總是爭高低,而是我們要在自己的范圍內做好、做踏實。當我們不關注風格的同時,自己的風格就出來了)

之後,隨著貴族(這里指西方說的「貴族」,對應於我們這里,更為准確的概念應該是「門閥士族」;而後來因科舉興起而逐漸產生的官僚階層,在西方並沒有相應的准確概念,因此以西方歷史的研究方法是無法全面觀察我國歷史的。)階層式微,五代十國、乃至宋的局部統一,元的大一統,我們的民族精神第一次有了兩條分庭抗禮的方向——市民精神興起了,代表著一種俗文化,有著輕松、愉快、向善、享樂的特徵;上層則把春秋起一直隱隱存在的嚴肅性、自省性精神發揚起來,成為了宋明理學和陸王心學的主要特徵。(這種分層一直延續至今,其中,民國時期官場的江湖文化也是市民文化的表現)這時,我們的民族文化仍然與民族自卑心沒有聯系。

OOOOOOOOOOOOOOOOOO現在切入正題:

我們華族的民族自卑心理,不產生於民族本身,而是受各種政治思想左右的、是政權斗爭中民族作為犧牲品的烙印。

關於這一點,徐復觀論的極為精闢:「(近百年來中國文化思想有兩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有中外政治的沖突,而形成中西思想文化的沖突。)反對西方文化者多出於民族的感情,並非出於對西方文化本身的批判。反對中國文化者亦多處於對西洋勢力的羨慕,而非出於對中國文化自身的反省。此一沖突,到五四運動而達到高峰;亦在此中國文化吃了決定性敗仗。然深刻地加以觀察,則中國文化之吃敗仗,並非由於西化運動的成功使中國文化成功地「現代化」;實際上,此一勝負,只是意味著西方的經濟政治軍事的侵略勢力在中國得到了壓倒的勝利。」

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十分真切,中國當代的民族自卑心理,也起於近代清政府腐敗軟弱,敗壞國際形象的慘痛歷史。而中國自古的思想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於是在眾多各界人士紛紛思索的同時,由於羨慕西方,誤在學習興國之路的時候也中了「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毒——由痛恨國之不興,到痛恨清政府,到痛恨清政府手下大小無能官員,再到痛恨選出這些官員的科舉,再到科舉制所綁定的官方儒家文化,再到傳統文化,這樣一個「華麗的轉身」,正是當時侵略者所喜聞樂見的,也是他們大力灌輸的「『殖民地』精神文化落後風貌」的印象。他們利用經濟政治優勢,在文化上瓦解中國人的精神,從而破壞中國社會原有結構,以利於其殖民活動的展開。(歐洲殖民者稱:「白人的子孫,到世界各地去吧,以上帝的名義去教導它的人民,把你們優秀的東西傳遍。」所以,很多殖民對象都被灌輸了落後、愚昧、「需要白人教導」的思想,為他們的殖民活動創造了合理性)。中國文化上民族自卑心理的形成,是與殖民主義的思想灌輸脫不開關系的。

此外,徐復觀認為,近百年來中華文化的第二個特徵是「正當中國社會大變動時期,所有凡是有力的思想文化,沒有不關心到社會政治問題的;而社會政治問題,也沒有不影響到文化思想的——於是,文化思想與現實政治結下不解之緣;純學術性活動,僅退居於不重要的地位。而現實政治的分野,也常常即是文化思想的分野。」

除了中外矛盾,中國社會內部的種種矛盾,也牽扯著各方的政治斗爭。我國文化講究「師出有名」,於是「民族文化」再一次成了炮彈——其實,中西文化優劣的爭論,不就和「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是一樣的性質嗎?當年,也有不少知識分子在被輿論洗腦後,心甘情願地「承認錯誤」、「自我批判」。

我國的民族自卑心理來自於文化自卑心理,而文化自卑心理,和近代遭受的侵略脫不開關系,也和中國人本身文化政治不分家的思維邏輯有關系(這里沒法子,是自古有之的。傳說中聖人一出,先立文字;商周時期,也是戰前動員做得很充分,像《尚書》里記載夏啟伐有扈的《甘誓》、商湯伐桀的《湯誓》就是他們的戰前動員。由於清xx輸了,傳統文化輸了;由於國xx輸了,資本主義輸了),這是外部環境加上我們特有的民族心理形成的。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人自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少將是什麼人物 瀏覽:295
去越南治安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419
國足什麼時候對陣越南 瀏覽:35
怎麼看中國人才引進 瀏覽:81
印度女人為什麼手染紅 瀏覽:694
印度產的樹黃金辣木片多少錢一瓶 瀏覽:368
越南機場服務員怎麼樣 瀏覽:285
印尼來香港需要准備什麼證件 瀏覽:762
10萬印尼幣什麼概念 瀏覽:486
印度直郵葯品怎麼樣 瀏覽:68
美國怎麼寄回中國 瀏覽:940
印度女人為什麼喜歡穿涼鞋 瀏覽:61
halo印尼語什麼意思 瀏覽:31
英國曼大讀研機械專業學費多少 瀏覽:661
如何注冊英國r標 瀏覽:917
印尼為什麼會有海嘯 瀏覽:982
美國8號鞋女鞋中國多少號 瀏覽:586
ula是英國的什麼大學 瀏覽:73
哪些藝術是發源於義大利 瀏覽:296
英國人喝的紅茶有多少種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