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印度什麼東西是中國的

印度什麼東西是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3-09-08 04:27:18

㈠ 印度有絲綢嗎

印度肯定是有絲綢的。
1、印度是繼中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蠶絲生產國 ,又是世界最大的生絲進口國。在中印貿易中 ,生絲是排在從華進口額達 1 0億盧比以上的「大宗從華進口商品」的第一位。單從這條數據就可以知道印度肯定是有絲綢的。
2、絲綢起源於中國。關於起源的時間其說不一。根據歷史文獻,比較普遍的有兩種說法:一為自伏羲開始化蠶桑為帛;一為黃帝時始有養蠶。據推算,伏羲是舊石器時代的人,而黃帝則是新石器時代的部落聯盟領袖。因此,前者可能是指野肆吵蠶繭開始被利用,後者可能是指蠶開始被馴化家養。
3、印度的絲綢是從中國絲綢之路開始傳入印度的,在兩千多年前,在中國,有一條從內地長安經河西走廊和西域到印度、中亞、歐洲的通商貿易道路。中國的許多商品,尤其是絲綢都通過這條路運往國外,塌念所以人們把它稱為「絲綢之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條路不僅對溝通亞歐大陸的經濟貿易起過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也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4、傳說遠在黃帝時期,元妃始祖就開始馴養野蠶為家蠶,取蠶絲織成做衣服的錦帛。在古老的耕織圖上,已詳盡地記錄了古代蠶農育蠶、養蠶、繞絲、織綢的整個過程。中國是蠶桑的原產地,是世界絲綢大國,素有「東方絲國」的美稱。
5、絲綢已經成為了印度老百姓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雖然印度生產各類絲綢產品,例如。服裝面料,領帶/女用披肩,成衣等等,還有唯一在印度生產的紗麗服。紗麗幾乎是和絲綢這個詞同義的。它是從古以來印度婦女的傳統服裝。團雹困有無數的印度文獻資料提到了這種打褶形的衣服和它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的各種著裝式樣。印度的紗麗服是個例子生動的展現了織布工的傑出技術。

㈡ 中國從印度進口什麼

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商品:大宗商品:鐵礦石、稻米、棉花、糖等; 小宗商品:食品、香料、服飾,比如香薰香料、蠟燭,羊毛羊絨圍巾、手工毯子、草本香皂、草本化妝品、特色工藝品、小葉紫檀等。還有一些抗癌葯,英國發明的,印度有賣的,價格低很多。
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一般都是日用小商品,另外,海爾和聯想進口的也比較多,但是銷量並不出色,真正值得一提的就是汽輪發電機組及相關產品,由於印度非常缺電,所以近幾年瘋狂的興建電廠,中國五大發電集團全部都已經進入印度電力市場,在電廠建設方面,中國已經有了壟斷勢頭。

㈢ 印度飛餅紅遍中國,在印度卻無人知曉,這是啥原因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許多“土特產”在海外享有聲譽,例如無處不在的印度咖喱、治療風濕的印度神油、以及風靡於中國美食街的印度飛餅。在我們看來,“印度飛餅”就應該是印度街頭最常見的小吃,然而在印度,其實根本就沒有“飛餅”這種食物,當地人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

印度飛餅在國內具有10多個口味,各式水果味、巧克力味、甚至還有辣味的飛餅。所以在我國,印度飛餅越來越受歡迎,街上售賣飛餅的小攤,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㈣ 中國文化流入印度是啥

中國文化在印度

中國和印度是兩個毗鄰的文明古國,兩國的文化交流更是源遠流長。在過去兩千多年中,印度文化跟隨佛教大量的、長時間的傳入中國,反觀中國文化對印度的影響在印度卻難以找到具體的痕跡,原因在哪裡呢?

北京大學教授 季羨林
在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中,最愛歷史的是中國,最不愛歷史的是印度。馬克思有一句話講「印度沒有歷史」。

古代印度不重視歷史,印度可以稱得上史書的典籍極少。為此僅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一些歷史學家和學者翻閱了大量的中國古代文獻和印度的一些典籍,在中國和印度的考古發現中終於獲得了中國文化傳入印度的事實依據。比如白糖,在公元七世紀,中國熬制出的糖比印度的糖又白又甜,後來這種方法傳到印度。

北京大學教授 季羨林
印度叫「中國」cina,這是名詞,形容詞是cini「中國的」。後來在孟加拉文里邊「白糖」就叫cini,就說明這「白糖」是中國傳過去的。

中國蠶絲的向外傳播可能是在公元前三四世紀以前,絲的貿易造就了一條橫亘歐亞的絲綢之路。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在輸送到羅馬的過程中就傳到了印度。英國的斯坦因在敦煌千佛洞中發現了沒有染色的生絲,後又找到了寫有印度字的絲的殘葉。

北京大學教授 季羨林
一個名叫Kautiliya(僑胝厘耶),他的一本書叫Arthasastra。傳說是公元前四世紀Candragupta大帝,他的宰相作的。cinapattn就是「中國成捆的絲」,它說明「絲」這東西是中國來的,證明公元前四世紀中國的蠶絲已經到了印度。

除此之外,根據《史書》的記載和考古發現,古代印度的紙和造紙術,青花白瓷和燒制瓷器的技術都是從中國傳到印度的。

北京大學教授 季羨林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是一個很偉大的民族,它絕對不會墨守成規,它一定要發展(又傳回印度),這就是「佛教的倒流」。

唐代的高僧玄奘在印度留學13年中寫下了許多佛教論著,名揚天竺。玄奘把《大成起信論》譯為梵文,這都屬於佛教倒流的范疇。據說玄奘還把老子的《道德經》譯成梵文傳到印度,至於他寫的《大唐西域記》則是研究印度的歷史、哲學、宗教、文學等等的重要文獻。正如印度歷史學家阿里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將永遠繼續下去,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也將永遠繼續下去,以促進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另外提到,印度的歷史是斷斷續續的,當代印度人了解自己的歷史大多是從中國,波斯,阿拉伯的歷史記錄中得到的,尤其是中國對古代印度的記載。

㈤ 絲綢之路時印度的什麼傳到了中國

唐朝時期,玄奘一路西行,從長安到印度,歷經17年,5萬公里,138個國家,帶回了佛教經典657部,寫下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然而還有一條鮮為人知的南絲綢之路,起點四川,經過雲南、西藏到達印度,蜀地商隊經大理、騰沖、緬甸或西藏到達印度,之後到達阿富汗及歐洲。蜀身毒道,自公元2世紀開始,此道與長安通印度的道路並存,戰國至漢晉時期以雲南為中印樞紐。根據英國人哈維的《緬甸史》,霍爾《東南亞歷史》等記載,這條道路來自印度的犀牛角、象牙運往中國。
通過戰國墓出土的「料珠」中推斷應該來自印度,大量的琉璃珠、棉花、琥珀、瑪瑙通過南絲綢之路從印度傳入。
中印交往史上還有一件特別的事,唐朝曾派人專程前往印度學習熬湯技術,用蔗糖熬制砂糖的技術實際來自印度。

㈥ 印度恆河上游是中國的什麼河

印度恆河上游是中國的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是中國最長的高原河流,位於西藏自治區境內,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發源於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上游稱為馬泉河,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經巴昔卡出中國境。水能蘊藏量豐富,在中國僅次於長江。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獲得中國世界紀錄協會的世界最深大峽谷、世界最長大峽谷兩項世界紀錄的認證。

水文特徵:

雅魯藏布江流域下游地區高溫多雨,巴昔卡附近年均降雨量超過4 000毫米,個別地區達到5 000毫米,是中國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中游地區屬於高原溫帶氣候,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上游地區谷地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雅魯藏布江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小,年內分配很不均勻。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達到全年降水量的50%~80%。月均最高溫度出現在6月,下游地區多出現在7月,月均溫度最低出現在1月。下游地區巴昔卡一帶的年徑流深可達3 000毫米以上,而上游地區則不足100毫米。徑流的年際變化小,年內分配不均勻。降水最多的月份,其冰雪融水補給河流的水量也大。此外,該流域還具有枯水期水量較大、懸移質泥沙含量少、河水溫度低、河水礦化度小、總硬度低等特點。

㈦ 印度佛教如何傳入中國

漢代,印度佛教傳人了中國。在印度,自阿育王於公元前三至二世紀把佛教立為國教之後,佛教便取得了統攝印度思想學術的地位。佛教在中國初傳,主要是作為信仰和方術(舊時指醫、卜、星、相、煉丹等技術)流行於民間的。佛教被廣大知識分子所接受,是從兩晉(公元265年至316年為西晉,公元317年至420年為東晉)時期開始的。知識分子特別感興趣的是佛教的思想理論,尤其是佛教提出的一些中國傳統學術較少研究的理論問題。到了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時期,佛教的影響越來越大,幾乎遍及整個中國。

佛教東傳中國,是一種外來宗教向另一個文化高度發達國家的傳人。比起佛教來,中國人固有的意識,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許多明顯的優越之處,這就決定了佛教思想對中國人的意識不是「征服」,而只能是「融匯」,即發揚它本身獨特的思想內容,補充到中國人的思想、文化中去。經歷了近2000年的漫長歲月,佛教已融匯、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哲學本身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字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各種概念的分析,都有其獨特與獨到之處。在世界觀上,佛教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是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路之中;在人生觀上,佛教強調主體的自覺,並把一己的解脫與拯救人類聯系起來。佛學和中國古典哲學交互影響,推動了哲學提出新的命題和新的方法,並以其獨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給予了人們以新的啟發,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

隋唐時期,佛教的思想體系已發展、演變成十多個派別,比如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禪宗、凈土宗、密宗等等,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文學方面,學術界有「佛教文學」這一概念。數千卷譯自梵文的佛教經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瑰麗、典雅的文學作品,如《維摩詰經》、《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等尤為歷代文人所喜愛,甚至被人們作為純粹的文學作品來研讀。佛教還為中國文學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遣詞方法。《法華經》、《維摩詰經》、《百喻經》等直接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影響了陶淵明(公元365~427年,東晉詩人)、王維(公元701~761年。唐詩人)、白居易、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宋代政治家、思想家、詩人)、蘇軾(公元1037~1101年,宋詩人)等大文學家的詩歌創作,大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一些詩篇、特別是人蜀(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杜甫棄官,經秦州、同穀人。蜀,投奔嚴武,定居成都草堂。嚴武死後,又漂泊夔州)後期的詩作所表現出來的心境,也顯然是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唐人傳奇(當時興起的短篇小說)和宋人話本(當時興起的白話小說)中常講因果報應、人冥轉世、南柯黃粱,這裡面的許多東西都不是中國人固有的思想,而攙雜著不少印度人的觀念,因此在文學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情調。

唐代文學中,受印度影響的,除了傳奇之外,還有變文。變文是這一時期興起的一種說唱文學,由韻文和散文交錯組成,內容原為佛經故事,後來范圍擴大,也講中國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在中國敦煌石窟中發現的大量變文中,除佛經故事外,就有《孟姜女變文》、《漢將王陵變文》、《伍子胥變文》等等。變文的產生與印度的影響密切相關,變文這種體裁來自印度已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語言是一種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因素,我們今天仍然廣泛使用的許多用語都來自佛教,比如世界、如實、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由於介紹新概念,很自然地輸入了許多新詞,比如反應佛教基本概念的蘊、諦、因緣、境界、真如、法界、大乘、小乘、業、果、報等等,這一類詞中有些是漢語原有的,但在佛典中使用時便賦予了它們全新的含義,應視為新詞;有些是外來語的音譯詞,如佛陀、菩薩、沙門、般若、菩提、波羅蜜、瑜伽、禪、劫等等。除此而外,還有一些佛教的專用詞語(包括短語),如真諦、法門、頓悟、化身、變相、不可思議、打成一片、心心相印、舉手投足。一針見血等等。其中有些詞已經完全融會到漢語中,很難看出外來語的痕跡,比如實際、希望、安樂、形象、消化、傲慢。在唐宋文人的詩文中,使用佛教詞語、典故成為一時風氣。

由此可見,要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學、歷史、哲學、藝術,不搞清它們與佛教文化的關系及所受影響,就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也不可能總結出符合歷史實際的規律;若要研究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文化史,也不能不研究佛教。事實上,從公元148年安息僧人安世高來華譯經(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文化運動即佛學的開始)算起,至公元1175年朱熹(公元1130~1200年,宋代唯心主義哲學家)、陸九淵(公元1139~1193年,宋代哲學家)鵝湖之會(宋孝宗淳熙二年即公元1175年,朱善和陸九淵的一個共同朋友呂祖謙,邀請朱、陸二人和兩派其他人物在江西的一個名勝鵝湖寺相會,討論兩人思想的異同。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文化運動即理學的創立)的這1000餘年間,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期,也就是中外學者盛贊的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化。這一時期,作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主流是佛學,其時間之長,聲勢之大,影響之廣,都遠非兩漢經學(中國的一門包含有豐富哲學內容的古老的學問,它的研究對象是儒家經典,即《易》、《詩》、《書》、《禮》、《樂》、《春秋》等「六經」。《樂》有聲無書,所謂「六經」實際上只有「五經」)和宋明理學(宋元明清時期以討論理氣、心性等問題為中心的哲學思潮,又稱「道學」)所能比擬(bǐnǐ,比較)。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壤上生根、成長的佛教,不光結構獨特,宗派體系各異,而且呈現出不同於印度的氣象和特質。有人把中國佛教的特質歸納為:調和性、融攝性和簡易性。所謂調和性,是指對佛教外部的不同思想、觀點的妥協、依從、迎合、附會,自然更包括對某些類似或一致的觀點的贊同、推崇、吸取和融合。所謂融攝性,是指中國佛教統攝內部各類經典和各派學說、統一各地各派學風的特性。中國佛教中真正綿延不絕的是在印度也沒有成宗的禪宗和凈土宗,尤其是禪宗,更是唐代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禪宗和凈土宗的久遠流傳是與它們的教義和修行方法的簡易分不開的,所以,簡易性也是中國佛教區別於印度佛教的重要特色之一。

佛教日益中國化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所吸收和改造的過程。因此,中國佛教的特質,歸根結蒂由中國國情所制約和決定。中國佛教特質的形成,自有其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

社會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嚴密統治。中國自秦漢以來,直到清朝滅亡,所實行的始終是專制主義的國家政權,皇帝及其所屬的官僚統治機構是地主階級利益的集中體現,掌握著絕對的政治權力。中國最高的封建統治者往往出於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提倡、扶植佛教,也可以出於同樣的需要限制甚至毀滅佛教。就是說,封建統治者的佛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佛教的命運、方向、軌道和特點。

2.以家庭宗法制度為基礎的封建倫理關系。「父為子綱,君為巨綱,夫為妻綱」等等綱常名教,形成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一整套道德規范。「忠」、「孝」是封建社會政治道德領域的兩面最高旗幟,是人們生活和行為的最高准則。中國封建社會巨大的倫理關系網路、根深蒂固的道德觀念,既是抵制佛教流傳的核心力量,也是融化佛教信仰的消融劑。

3.政治上的統一和各民族的融合。這種統一和融合直接推動了統一的佛教的形成。

4.封建統治階級的變遷和頻繁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中國封建地主階級有一個演變、發展的過程,到隋唐時代,士族(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地主階級內部逐漸形成的世代讀書做官的大族,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享有特權)地主漸趨沒落,庶族(封建社會里世代平民身份的家族)地主日益興起,這就促使貴族化色彩較少的佛教宗派得以形成和流傳。中國農民人數眾多,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也不斷遭到失敗;農民文化落後,居住分散,勞動繁重,因此,直指心性、頓悟成佛的禪宗和口念阿彌陀佛的凈土宗,由於其簡易性,很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並產生廣泛影響。

㈧ 印度「偷」回我國特產,自己種植後造成泛濫,現狀如何

大家都知道,印度和我國都是一個農業大國,兩國百姓大多都是以種植農作物為生,除了種植最基礎的農作物之外,還種植了很多可以帶來經濟價值的植物,其中有一種植物果實在中國十分受歡迎,這種果實叫做菱角,可能很多北方的人沒吃過,但卻在南方非常流行,可以說是南方的土特產了,而印度人當年嘗到這種果實之後,感覺非常好吃,就偷偷帶回自己國家種植,結果泛濫成災,我國網友非常不理解,但也紛紛表示:絕不回收。

結語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從這件事中,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有個度,不然後果自己都控制不住,另外也不要將別人當成傻子,做那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這樣走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反而會影響自己的聲譽,對於印度的這種「小聰明」,廣大觀眾是如何看待的呢?大家有沒有吃過文中所說的菱角呢?可以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評論,留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向了解更多古今中外歷史趣事,記得點贊和關注喲,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名利場》《最後的日記》

閱讀全文

與印度什麼東西是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和中國隔著什麼洋 瀏覽:906
義大利白話怎麼說 瀏覽:361
錢包用義大利語怎麼寫 瀏覽:234
低條件怎麼培養好中國斗魚 瀏覽:477
印尼孕婦吃燕窩飲品怎麼買 瀏覽:268
印度網吧和中國網咖哪個好 瀏覽:702
印尼虎內寄有什麼表現 瀏覽:515
伊朗什麼時候復網 瀏覽:463
瑞士的義大利語怎麼拼 瀏覽:301
伊朗什麼全球領先 瀏覽:215
印尼買什麼商品 瀏覽:820
印度舞肩膀疼痛怎麼辦 瀏覽:324
流入印度的恆河在中國叫什麼 瀏覽:362
八月份伊朗有什麼節日 瀏覽:393
伊朗你好salam怎麼讀 瀏覽:604
中國哪個城市有鴿子 瀏覽:837
在印尼怎麼用餐 瀏覽:487
越南芒果什麼時候才能出國 瀏覽:425
漢朝時期的中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624
去越南入境能帶多少錢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