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疫情是對中國的一個大考驗
第一,如此嚴峻的疫情,首先會對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響應及時性和准確性提出挑戰。我們應對疫情的速度能否勝過病毒傳播的速度?我們能否在病人收治率和治癒率方面勝過病毒感染率和由此造成的死亡率?我國要取得這場疫情阻擊戰的勝利,就必須依賴現有的公共衛生體系、應急管理體系、葯物研發能力以及與國際社會的密切合作。而這對我們響應的及時性、准確性均提出了挑戰。
第二,疫情考驗著我國國家治理體系自上而下的協調能力和執行能力,以及自下而上的信息傳遞效率。地方收到疫情報告時,醫療衛生系統能否准確判斷疫情?在上報疫情時,是需要多個環節層層審批,還是第一時間就能直接、及時、准確地上報?反過來,中央作出的各種疫情防控部署,從省、市、縣、鄉鎮到村是否能夠及時、有力、完整地執行?這些都必須經受這次疫情的嚴峻考驗。
第三,疫情發生後,少數省市成為重災區,疫情隨時存在著向外傳播的風險。在這種背景下,重點地區的疫情防控肯定是頭等大事。而非重點地區在應對疫情時,應如何平衡工作重點?怎樣做到既很好地防控疫情擴散,又很好地完成既定的工作安排?很顯然,這次疫情也考驗著我國國家治理、地方治理、基層治理如何在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重點目標與一般目標之間進行平衡的能力。
第四,疫情發生後,我們如何准確、及時地宣傳報道這次疫情?如何與世界衛生組織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協調?如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協同防控疫情、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這考驗著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開放性、靈活性與全面性。
第五,這次疫情還會暴露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一些不足。例如,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在處理急難險重任務方面存在的短板;我國在公共衛生環境方面的不完善之處;我國針對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在監管、防疫上存在的缺陷;另外,還有國家儲備體系的短板、儲備效能的不足,乃至關鍵物資生產力在區域布局上的不均衡、不匹配問題等。
❷ 2020疫情給中國帶來哪些正面影響
2020疫情給中國帶來的正面影響總結如下:
1、考驗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雖然前期有些手忙腳亂,但及時止損,痛定思痛,最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值得肯定。中國最先抓到一副爛牌,孤立無援,年初部分國家迅速從武漢撤僑,採取斷航等過度反應措施。
2、多方聯動讓疫情迅速被控制。軍委立刻派出軍醫軍機,衛健委派出專家組,各省市派出醫療隊、志願者和民工,各企業捐贈物資,調整生產線,加快生產口罩,遇到「三不知」官員,立刻成立調查組,普通百姓,按照要求統一居家隔離。
3、中國人民的團結得以體現。2020年的這兩個月,14億中國人民都沒有閑著,都在為這個國家默默付出,做貢獻,做努力,從上到下,各司其職,捏成一股繩。兩個月,疫情控制住了。雖然平時我們對這個國家有抱怨,有不滿,但關鍵時刻,我們團結一致,共域外敵,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之處。
4、民族形象崛起。大環境下,歐美國家應對疫情時的不作為,不負責,會倒逼歐美國家改革、反省,無疑讓中國形象崛起,而這種崛起是建立於普通民眾心中。
5、體現了大國風范。中國主動參與,主動幫助,為西方國家捐贈醫療物資,派遣專家組,出謀劃策,主動承擔救援任務,宣導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大國擔當,人道主義,這也是成為一個大國強國的根本與核心力量。
6、長遠影響。這些參與、這些幫助對未來中國的發展有利,在改革開放、一帶一路、吸引外資、引進人才,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中國更容易取得他們的信任,加強聯系。平易近民,民必歸之。這次疫情,我們算是亮了底牌,讓世界各族人民看到了中國的實力與人民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