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如何引領世界

中國如何引領世界

發布時間:2023-09-12 18:51:18

中國如何主導世界

世界的組織是需要一個體系的,對世界的管理和領導是需要一種機制的,而世界的主導權就是這個體系與機制的頂點權力。但這個世界有各種類型的人,各種類型的思想,所以管理的機制必須是需要在這個頂點權力之下建立起一些能夠將頂點的意志表達下去同時又能充分吸收其他國家的不同意見和不滿的中間結構。只通過一個頭而沒有中間的緩沖和銜接是不可能實現有效的管理的,從而這個中間結構也是頂點權力的基礎和實現的方式。
最好的參照是當下的美國體系,如果說當年英國只是第一個為世界體系進行自己純粹受利益驅動的探索的先鋒的話,美國就是逐步建立起一個相對成熟的世界體系的國家。這個體系即美國通過美歐集團以及在各地的代理人,採用以這些國家為基礎的世界組織機構和工具來實現對世界的管理。為什麼G7變成G20好像美國就沒有辦法很好的協調世界了?這也是受制於美國國勢衰弱的影響,當年美歐集團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上全面主導世界誒的時候,世界也相對在一個穩定的管理機制下平穩發展。當然著看起來好像讓一個國家長期的占據這個主導權而不衰退似乎還更為有利,但是實情卻是這種主導權不僅僅有對全局的穩定作用還帶著主導者對被主導者的欺壓和剝削,千百年來這種關系改變的只是具體方式而已。這種主導權與在這個體系中的位置就決定著世界利益的分配格局與方式,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與集團私利而對海灣和中亞進行的戰爭、挑起遺留的世界各地的矛盾、利用經濟與貨幣霸權肆意的做出只為美國利益而有損世界利益的事情就是就是這個關系的體現,而被壓迫者怎麼可以長期的受這種折磨而心甘情願呢?
不用說任何有雄心的國家的最高利益肯定是這個世界的頂點,且不論這個世界將來是以統一的方式還是繼續以這種霸權的狀態存在,這只是這種體系的具體形式而已,世界的主導權與相應以這個頂點為中心的管理體系才是根本。但是當下人們多夢想於將來中國強大了自然而然的成為強權而無視尋找一條主動謀取的道路,好像現在的既得利益者會自己收拾東西回家然後把中國請到世界的中心的位置上似地。美國倒是好像是英國請去的,但是在此之前英國受到德國的威脅的時候不依然是通過遏制和戰爭來解決的,而現在看來中國更像是當年崛起的德國,在有足夠能力遏制的美國面前當然會選擇不擇手段的遏制。假設不是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將英國消耗得體無完膚英國照樣會全面遏制美國的崛起,我們今天難道是要做夢的等待另一個大國來填平道路嗎?這樣恐怕我們只有為別人填平道路而已吧!再者,就算你富裕了,就算你軍事強大了,也不代表你必然能主導世界,這雖然是一個順水推舟的過程但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如果你的對手設計得足夠好就算你個人強大得很卻最終會被其他國家的聯合反對而毀滅。(今天美國進亞洲很值得警惕,因為如果說世界還有什麼新生力量能夠充當新世界體系的基石的話那就在亞洲了,如果這個基礎被美國占據或者拉攏那自然對其霸權的挑戰就變得空中樓閣了。)要主導世界除了能排在世界前幾名的實力,還需要有自己的戰略與體系,一種可行的、讓世界其他各國支持的道路,至少是讓對你的管理機制起主要的支點作用的國家支持的道路。而也就是我們沒有這種意識才會在周邊遇到問題時感到有力不好使,在面臨復雜的世界時有些手足無措。
對於體系的中心或者是世界的主導者而言,要建立自己的體系,那誰是你的中間結構和怎麼取得這個中間機構的支持就是最核心的問題。要想取代現有體系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對中間結構基本原封不動的只取代頂點,一個是從上到下全面換掉。中國要想取代美國不可能走第一條道路,因為美歐集團源自於同根同源且利益的長期的相互交織已經不可能將美國換做中國了,要是算起來肯定不如全換掉劃算。要全換掉那誰是候選?肯定是現有體制下處於被壓迫狀態的國家,只有他們才有這種動力,以及並不是處於核心得利者的國家,如果給他們更多的好處他們也有變革的需求,像美歐體系中的日韓等國始終處於二等公民的位置也是可以聯合的力量。而且為了使這個過程盡量減少成本和獲得現有體制的低端得利者的支持最好選擇就是將低端得利者變成高端得利者,把可以聯合的高端得利者變成核心得利者,而不得利者變成低端得利者,以前的高端得利者中的一定不可能聯合的變成被壓迫者。這樣才能使支持變革的人最多而需要打擊的人最少,才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我們環顧世界,歐洲是一個上一個時代和當下來講都比較理想的次級結構,但是無論是文化與利益包括經濟結構上我們都存在很大的差別,而且其又是美國世界體系的核心支撐,其不可能放棄美國而轉而支持中國取而代之。而非洲、南美以及亞洲中西部無論從經濟、政治、軍事上都不足以對世界進行有效的治理,其只能作為參與者而難以作為主要的依靠者。所以當下可選的、將來有這個潛力的、又與中國有共同的基礎和相似的利益訴求的就只有東亞集團了,當然現在這個地區離一個團結的東亞集團還差很遠。這也才存在中國可以活動的空間和可以利用的機會。
進一步設想,東亞或者亞洲集團可能的形態及主要的勢力可以是中國一個強大得足以支撐世界的中國、一個統一的自主的朝鮮半島不論是南、北哪方實現,核心是不能在美國的主導下實現甚至不能在美國的參與下實現才是亞洲和中國的朝鮮半島利益所在、日本一個擺脫美國控制,實現正常國家的日本、俄羅斯一個經濟恢復並獲得東亞經濟支援的俄羅斯以及一個經濟、政治、軍事上一體化的東南亞聯盟和一個中亞集團。至於印度是我們需要留下來給美國的最後的立足點,要將美國的一切力量都趕到印度去,因為印度是亞洲中將來最容易可以在各方面與中國競爭主導地位的國家,而且必將成為美歐集團的最後一招,並且我們如果真的要與美歐集團開戰當然最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而不是遠渡重洋或者跋涉千里去西方。而這幾個主要力量足以對抗就算是奮力一撲的美歐集團,何況是經過斗爭比現在更為衰弱的美歐集團。
所以中國要主導世界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讓東亞集團有戰勝美歐集團的能力,並且有與美歐集團爭奪世界主導權的需求。而不是現在只困於周邊的沖突而在內部消耗,當我們共同主導世界的時候我們需要討論的將是美洲與歐洲市場和資源的分配、太平洋與大西洋勢力范圍的劃分而不是幾個小島的歸屬和東海、南海的尺寸之利。看得長遠一點就要發現首先要排除美國對東亞進一步的深入而將美國的主要勢力引向印度,並解除美國對韓國和日本的控制。要一邊排擠,一邊打開一個出口來泄洪,而只有引導才能使一股力量處於對自己有利的狀態中。而如果美國成為了亞洲利益的理所當然的裁判的時候亞洲就將永遠處於內亂和消耗之中,並一邊為美國提供廉價商品一邊為其提供武器出口的市場,還要低三下四的求其調解我們內部的矛盾。要看到美國利益與亞洲利益不可調和的矛盾,說不定美國還將拋棄歐洲而整合亞洲成為其繼續維持霸權的基礎,到時候中國就算你GDP高到天上去也只是一隻不斷生產優質羊毛的羊而已了。而亞洲中的少數國家可能會從本來的二等公民升格一點,但是任然是作為核心層的局外人,因為世界利益分過美國和歐洲之後還能留下多少呢?相比於自己成為主動且成為絕對核心的利益分配者而言哪個更值得追求呢?而且干出賣自己同源同宗還要搖尾乞憐來討好他人的事和自立自強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爭取自己應該的利益的事哪個更值得寫進歷史?而絕大多數亞洲國家則會長期處於被壓迫和剝削的地位。
這條道路的起點便是尋找與韓、日、東南亞的共同利益並在這個階段盡量讓其強大起來。不要怕日韓強大起來了中國周邊就不安全,就會對中國有野心,當然這是需要中國的強大和實力為保證的。如果日韓能擺脫美國而獨立,我們就能更好的共同整合東亞經濟,中國也將因此而獲得更大的經濟空間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沒有經濟增長點的瘋狂折磨自己。為了他們有爭霸世界的野心我們不僅僅要讓其強大還要讓其強大到足以叫板美國,而那個時候韓國還會心甘情願的接受美國的戰時軍事指揮,日本還能忍受什麼和平憲法嗎?他們還會不顧一切的去爭奪東亞的幾個小島,而跟可以與其合作共同瓜分世界的同盟打的不可開交而失去爭奪世界的機會嗎?對中國利益也是這樣,當我們聯合起來強大到足以掛分美歐的世界利益的時候,我們還需要這么急於解決中日、中韓領土問題嗎?就讓那些相對而言利益較少的問題排在日程表的後面吧。反之如果一直拘泥於眼前的利益與沖突怕日韓稍一強大就傷害中國的眼前利益,希望中國周邊都是小矮人的話,中國就將不可避免的被美歐集團困在東亞迷局中,沒有繼續發展的空間,而至於那些天真的發展好了之後再開打的想法也會在沒有發展空間和機會之下的經濟的停滯和被敲詐中變成黃粱一夢!
這里就要講講中國怎麼才能繼續發展的問題了。發展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嗎,還是上帝的眷顧?不是。發展是創造發展的機會與條件下奮力的經營自己的結果,所以能不能發展不是在於你天生有沒有發展的基因而是在於你能不能創造發展的條件和發展的空間。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就是改革開放,這個發展機會與條件是有極限的,其極限是美歐的消費需求程度。也就是這個發展機會到現在已經到頭了,如果我們不去想辦法創造和改變發展的機會和條件的話發展就到此為止了,而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什麼都不做的話就是發展自然而然的產生所需要的。那麼我們還能向哪裡發展去呢?搞內需,調結構?這條路一定走不通,就算成功了也只是用中國人的積蓄來養全世界而已。中國的那點需求根本不足以支撐世界經濟的進一步運轉,只能是解一時之渴,之後中國窮了,世界也沒有其他出路了。
那麼我們可以向哪方面發展呢?只有經濟的更有效的整合,只有進一步的全球化才能實現。前30年經濟之所以能發展的核心就是經濟全球化,中國之所以能如此巨變也是因為這個。而進一步的深化之就是世界賦予下一個領導者的重任,而成果中最大的一份你可以分給自己,這是世界應該給予的獎勵。有如世界因為美國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開啟和推進而讓其肆意的享受這個進程中最美好的一份一樣,但它過於貪婪了。因為能夠在不影響主要框架的情況下實現的全球化已經實現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就是改變世界的政治和軍事框架了,美國對離自己十萬八千里的地方開戰不就是受這個利益的驅動嗎?所以這其實是個硬骨頭。但是美國國家利益與世界利益重合的地方已經基本到頭了,而美國也無能力繼續在過於反對自己的地方推進世界的一體化進程。近的美國不會進一步在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推進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太強大了對美國不好;遠的美國不願意花比收益更加高昂的成本來推進。那麼我們只有選擇換人了,這是世界在實力之外的對世界的領導者的要求,而政治和軍事的格局從來都是受經濟利益驅動才發生改變的,其改變也從來都是為了滿足經濟利益的需要。
那中國如何推進有利於中國的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呢?這其實與中國掌握世界的主導權的道路是重合的,先整合東亞再進一步組織世界。對美國,其絕不願意一個團結的亞洲或東亞的形成,所以它喜歡這樣分散的局面;而中國的利益則是在中國主導和推動下的東亞的強大和整合,這與亞洲甚至是世界的需要是一致的。而我們經濟的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條件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故我們利益的保證是一個強大的中國,這會隨著我們不斷整合東亞與分配世界而變得日益明顯。一個主導變革的力量,除非自己願意,否則一定是變革的最大獲益者。而方式就是走中國東亞集團的道路來實現。具體就是在排擠美國出東亞的情況下讓朝韓統一起與讓日本實現獨立自主,如果朝韓不是在美國而是在中國的主導下實現統一的才是中國在朝鮮半島的最大利益所在,而不論南北誰掌握統治權。日本的阻礙不是中國的強大所產生的挑戰,而是美國的限制所帶來的負擔,如果日本頭上沒有玻璃天花板以今天世界第二的經濟實力集中於只有中國一個省大的地方的建設,日本需要擔心的只有美國的威脅而已。而東南亞之所以畏懼東畏懼西的也在於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而美國利益不會讓東南亞擁有強大的實力,所以連美抗中短期好像自己掌握主動實則是永遠的被限制在美國的制中戰略之中了。東南亞強大的途徑就是政治和軍事的一體化,只有自己掌握的強大才是真正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的強大,為了共同對抗美國,中國可以幫助這些因為實力原因而不得不反復無常的小人。如果這些個主要勢力實現強大,我們會選擇內斗呢還是一致對外呢?那就要看中國在推進這個進程中有沒有留下足夠的後招和是否獲得更為強大的發展了。而孤立印度與將美歐勢力趕向他們素來青睞的印度是另一個重要的設計,中印的各種特點都決定了中印之間不可調和的競爭,所以印度一定要被劃到美歐的體系中去,而估計美歐也會很同意的,這也能減少我們在將美歐排除出東亞的過程中的阻力和作為一個緩沖調節劑。一邊堵,另一邊就要引,否則力量之間就只能是硬碰硬了。
美國在東亞的利益就是不斷的讓東亞陷入內斗與內耗之中,於是利用東亞的各種本來就產生於美國的歷史遺留問題和矛盾搞風搞雨,從而一邊阻止東亞勢力的興起一邊用調解人的姿態來利用東亞輸出自己的危機、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與東亞的根本利益向背的,如果各國自甘為其工具那就敗得太可悲了。當下韓國最高目標是實現半島統一,這是其如此依賴美國的原因;日本是被奴化得自己需要什麼都不知道,政治一片混亂,這反而導致其看起來更需要美國,而其實恰恰是因為美國其才會處於這種境地,所以擺脫美國是日本從根本上解決國內迷局成為與自己的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正常國家的唯一選擇;東南亞是因為弱小所以畏懼,這也是其需要美國這個強大的形象的原因,我們需要實現的是其不需要畏懼的程度,而一個外力撮合的集團就算在面臨外部壓力時有些力量但是不足以對真正的大國構成威脅;而俄羅斯有大國的身段有大國的氣勢,唯一的短板是經濟,這一點美歐不會給。我們如何在這中間從新謀劃新的東亞呢?韓國自己也很清楚在東亞不可能繞開大國而實現統一,中國的崛起表明的態度就是如果美國參與進來那韓國就永遠別想實現統一;對於日本則是要挑動其國內被限制的聲音讓其從一個亞洲國家的角度去反思考日美的未來,對內要解決國內混亂只有拜託美國控制而能獨立的確定自己的國家目標,前幾任首相不是說錯話而下台的是因為鎖定的目標雖然有利於日本但是美國老闆不喜歡才陷入困境的,而對外我們的態度應是歡迎日本重回亞洲,幫助日本擺脫美國控制;對東南亞則是進一步介入其內部去,但是是促進其經濟和政治的一體化進程,我們要讓美國在東南亞失去價值,想讓東南亞在弱小的情況下接受中國不可能,倒不如讓他強大起來(我們在東南亞的核心利益和長遠利益是現在因為幾個島讓美國有機可趁還是先把美國排擠出東南亞呢?島在那裡只要你不急就算東南亞強大一點也不會沒有,只是讓其更有利於維持現狀,所以看穿問題其實是讓東南亞在美國的參與下維持現狀還是讓東南亞國家自己維持現狀。會不會東南亞強大之後聯合美國對中國不利呢?這要看我們能不能把握這個度和有沒有這種自信了,如果我們不急於去改變現實它們也沒有理由為了幾個島為美國賣命與中國大打一場。);對俄羅斯則是在亞洲為其經濟尋找一個增長點,這將全面改變俄羅斯的頹勢,好比水桶終於填平了最短的那塊木板一樣,但是畏懼其對中國的威脅卻也不急,因為長期的發展停滯俄羅斯有很多自己的事需要解決,而且我們無論從地理上還是經濟結構上都可以掐著俄羅斯與東亞主要經濟體的動脈,俄羅斯的對中態度將是受我們決定的。發展俄羅斯會不會養虎為患?倒是有那個可能,但是俄羅斯究其國家條件特點(資

❷ 中國在各個領域是如何走向世界第一的

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像過去的大清帝國,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世界舞台具有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隨著中國整體國力的整體提升,很多領域也走向了世界的前列,對世界的影響也日益擴大。


❸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如何提升國際影響力

致力於平等相待,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才能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中國政府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貢獻。中國承諾,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都不會威脅誰,都不會顛覆現行國際體系,都不會謀求建立勢力范圍。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致力於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中國人民始終認為,安全應該是普遍的。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中國主張通過對話協商共擔責任,促進不同安全機制間協調包容、互補合作,實現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為此,中國向一些不發達國家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加大對國際刑警組織執法能力建設支持力度,支持建立全球培訓體系,幫助發展中國家培訓執法人員。

致力於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中國堅持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贏之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一帶一路」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國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積極推動「金磚+」合作模式,讓更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參與到共同合作、互利共贏的事業中來。

致力於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始終認為,只有在多樣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鑒、和諧共存,這個世界才能豐富多彩、欣欣向榮。中國積極推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比如,為了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民心相通,邀請專家學者互訪,提供獎學金名額和培訓名額,落實藝術家互訪,等等。

致力於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2015年,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巨大努力,同時還積極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大大提高了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引導力。中國在國際社會樹立起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與某些國家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的利己主義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國際社會給予中國高度評價。中國還認真落實氣候變化領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為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重大貢獻。

❹ 中國是怎樣藉助主場外交對世界發揮更大引領作用的

中國主場外交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增強國際話語權。利用主場外交的便利,中國有更多的機會來表達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國際話語的提供者和塑造者,從而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十八大以來的中國主場外交,在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方面產生了積極作用。如2014年的亞信峰會,中國倡導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新安全念枝廳觀產生很大影響,提升了中國在亞洲安全事務中的話語權。2014年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把「互聯互通」理念納入領導人宣言。中國還在博鰲亞洲論壇、中非合作論壇等主場外交場合提出了「亞洲命運共同體」「中非命運共同體」。總之,利用主場外交優勢,中國掌握國際話語權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不過國際話語權的效果如何也需要考慮其與國際受眾利益的相關度、話語的共鳴度和中國對承諾的落實度等因素。
二是增強對國際制度演進的影響力。利用主場外交的東道國優勢,中國可以在既有國際制度中通過議程設置來促進規則改革,或者倡導創建新的國際制度、提供新的國際合作平台,使中國在國際制度領域擁有更仔隱大影響力。不過中國的這方面努力也可能被視為反霸權主義舉措,受到某些國家的猜忌和打壓。增強在國際制度領域的影響力,有助於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引領作用,緩解全球治理領導力缺乏的困境,但也無法迴避因大國博弈而引發的領導力競爭問題。基於此,中國對於主場外交所涉及的國際制度,要有所針對地加以利用,平衡制度改革與制度競爭之間的張力。
三是優化國際形象。主場外交是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窗口,有助於減少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一些誤解和負面認知,增強中國的吸引力、親和力和感召力。主場外交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優化中國國際形象。一方面是通過中國領導人對政策的權威解讀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減少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誤解與誤判;另一方面是通過展示文化、藝術等軟實力來獲得國際好感。當然,中國國際形象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也需要持續的努力,對此需要保持信心、耐心和恆心。
四是成為中國增加國際貢獻的重要途徑。中國積極舉辦主場外交,也是不斷承擔國際責任、增加國際貢獻的重要體現。主場外交提供了國際溝通與協調的重要平台,通過主場外交的開展,有助於凝聚國際共識、改革制度乏力、緩解制度供應不足和提供國際援助,促進全球治理的更加完善,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國際認可與國內支持是影響中國國際貢獻的重要變數,中國通過凝聚共識、盤活國際制度來促進全球治理的變革與完善,需要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與此同時,中國還是成長中的大國,國內民眾對於中搭歲國不斷增加國際貢獻也需逐漸理解與適應。
除以上之外,主場外交的成效還體現兩個方面。一是有助於豐富中國的大國外交經驗。盡管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大國外交經驗還需不斷積累。大國外交需要在多邊外交舞台長袖善舞,主場外交必不可少。相對而言,中國的主場外交經驗還有所不足,需要繼續學習和改進。二是有助於提高民眾的國際認知水平。在主場外交的「大外交」當中,中國民眾也成為外交主體之一,其國際認知水平日益重要。通過主場外交熏陶或參與,中國民眾的國際認知水平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培養更加積極健康的大國心態,有利於增強中國民眾對中國國際責任承擔和大國外交等的認同與支持。

❺ 從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是哪些因素讓中國崛起為世界強國

中國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上也在日益增強。從曾經的「東亞病夫」到如今的世界強國,新中國只用了70年的時間。

如今的中國已經擁有世界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值超過了美國、日本、德國三國總和。新中國立國之初,沒有重工業基礎,輕工業也很薄弱,但中國的精英階層們也意識到了製造業是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基礎,掌握了現代製造業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於是,在鄧公的領導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浪潮。今天的中國正在向各個領域發揮自己的勢力,醫療,電子,軍工,衛星等等幾乎所有的領域中國都在涉足,中國已不滿足於在中低端產業所取得的成就了,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勢在高端科技領域上與歐美國家競爭與角逐,該計劃幾乎涵蓋所有高新技術產業,中國想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霸主就連美國也無法設足如此眾多的領域並在該領域上取得相應的成就但是如今的中國做到了!

如今的世界正在步入一個「中國化」的時代,她將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民眾特徵:更為富有、健康,更為國際化、聚焦全球視野,更能體會他者感受,更加自信,受教育程度更高,思維更開闊,更為注重環保。而這些內向型轉變都將決定中國有能力引領世界新秩序的未來。

中國夢並非只有經濟一個維度,與其他所有夢想一樣,中國夢是對中國人民生活的多方位設想——它不僅是關於中國的夢,還是關於民族的夢,是中國破繭成蝶的夢。

閱讀全文

與中國如何引領世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芒果什麼時候才能出國 瀏覽:419
漢朝時期的中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618
去越南入境能帶多少錢 瀏覽:972
印尼一方沙子多少錢 瀏覽:87
印度的瑜伽術怎麼來的 瀏覽:569
英國皇室錢哪裡來的 瀏覽:1000
辦中國信用卡多久能審核通過 瀏覽:39
越南dunk怎麼辨別真假 瀏覽:533
義大利語gratis是什麼意思 瀏覽:518
印度政府為什麼治理貧民窟 瀏覽:932
中國同印度交界是哪個省 瀏覽:471
印度疫情怎麼傳入廣州 瀏覽:208
印尼炒飯英文怎麼說 瀏覽:988
去越南販牛到中山需要多少關稅 瀏覽:228
蚌埠市中國印總共多少戶 瀏覽:948
印尼野生白花膠是什麼魚 瀏覽:164
申洲為什麼要選擇越南 瀏覽:329
印尼虎是什麼科 瀏覽:315
當下的印度應該怎麼做 瀏覽:625
越南人說中國話是什麼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