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近代中國人民提出了哪些救國方案結果怎樣
1.地主階級抵抗派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沒有實行。
2農民階級洪仁玕提出資產階級治國方案《資政新篇》,結果沒有執行。
3.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失敗告終。
4維新派的君主立憲之路,結果還是失敗。
5.辛亥革命,走資本主義民主革命道路,因為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失敗。
資產階級實業派提出:實業救國思想,結果失敗。
6.新文化運動,資產階級激進主義者提出「MZ,科學」救國,失敗。
7.社會主義道路,經過28年奮斗,成功建立新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逐漸富強起來
B. 急~近代先進中國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努力及其實踐
1 .農民階級的抗爭
( l )太平天國運動(1851 一1864 年)
①背景:發生在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
②主要原因:封建剝削沉重,導致階級矛盾尖銳;
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加重人民負擔,加劇階級矛盾。
③新特點:①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的需求,肩負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②一些領導人開始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③是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 2 )義和團運動(1898 一1900 年)。
①背景:甲午戰敗,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興起原因:【根本原因】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導致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直接原因】洋教勢力的猖獗
②特點:主要反對外國侵略,且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後性。
③反抗表現;抗擊八國聯軍侵華。
④性質(任務):農民階級反帝愛國運動。
⑤結果: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
⑥意義:①農民反帝愛國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企圖。②暴露了請政府腐朽、反動的本質,促進中國人民的覺醒,為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2 .地主階級的抗爭與探索
( 1 )近代前期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
① 邊疆地區危機時,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整個新疆。
② 甲午中日戰爭期間,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英勇戰斗,壯烈殉國
2 )鴉片戰爭時期地主階級抵抗派的探索。
① 背景:鴉片戰爭的炮聲,使一些封建士大夫開始放眼世界,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萌發了。
② 代表:林則徐、魏源。
③ 思想:放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
④ 結果:其理論沒能徹底付諸實踐,後來的洋務運動實踐了他們的主張。
⑤ 影響:是對閉關自守的傳統觀念的挑戰,開啟了向西方學習以救國的大門,為中國早期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備。
☆新思潮的萌發: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張謇提出「實業救國」。
( 3 ) 19 世紀60 一90 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的探索。
① 背景:清政府面臨內外交困。
② 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③ 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
④ 代表人物:奕訴、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
⑤口號:"師夷長技以自強""自強、求富"。
⑥內容:在不改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師夷長技以自強」― 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用以維護清朝封建統治,並先後創辦軍事、民用工業,組建新式海軍,開辦新式學堂,派人出國留學。
A、前期--以"自強"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目的: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秩序,鎮壓人民,抵禦外辱。
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情況表
企業名稱 創辦時間 地址 創辦人 特點
安慶軍械所 1861 安慶 曾國藩 近代最早的兵工廠
江南製造總局 1865 上海 曾國藩、李鴻章 規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 1866 福州馬尾 左宗棠 設備最齊全
天津機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北方最大的軍事工業
B、 後期--以"求富"為旗號,開辦了一批民用工業:
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各軍工企業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為了獲取利潤,
洋務派開辦的民用工業情況表
企業名稱 創辦時間 地址 創辦人 特點
輪船招商局 1872 上海 李鴻章
開平煤礦 1877 唐山 李鴻章
湖北織造局 1888 廣東---武昌 張之洞
漢陽鐵廠 1890 湖北漢陽 張之洞 最大的鋼鐵廠
C、 還興辦了新式學校,設立翻譯館,派留學生出國深造。
目的: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
概況:1862年成立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影響: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在溝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開了窗口。
D、(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籌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建立海軍衙門
籌建海軍的目的和作用:擔負著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秩序,鎮壓國內一切反抗勢力的使命;
又負有抵抗外侮的責任。
⑦影響:洋務運動是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中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其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既不能挽救腐朽的封建統治,也不能拯救中華民族的災難;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3 .資產階級的抗爭與探索
( l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主張走日本的路,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政治體制。
開始標志:從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實行變法,
高潮:戊戌變法(百日維新,1898 年6 月11 日一9 月21 日);
失敗:戊戌政變。
2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政治探索:自下而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主張走美國人的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 3 )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探索: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
① 背景:國內尊孔復古思潮的泛濫;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帝國主義加緊侵華;軍閥統治黑暗。
② 標志:1 915 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 新青年》 。
③ 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④ 口號:民主(指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科學(指自然科學,也包括西方傳入的某些唯心主義社會科學理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
1 .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原因:①國際上: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②國內上:北洋軍閥黑暗統治,使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根本原因);民族工業的發展,工人階級力量壯大;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人們思想解放;
③導火線: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 .無產階級政黨的探索
中國共產黨通過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找到了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近代前期中國人民探索救國強國之路的主要特點
1 .探索具有廣泛性
( l )表現:近代前期主要社會階級,包括地主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中的許多政治派別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斗爭和探索。
( 2 )原因:由於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外國的侵略對中國各階級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各階級在反侵略、維護國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
2 .普遍具有向西方學習,尋求救國道路的特點(義和團運動除外)。
這是因為外國的侵略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也開闊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從閉關鎖國和妄自尊大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悟到了西方先進和中國落後的現實。
3 ,探索具有一定的層次性
( 1 )表現:體現在學習西方的內容上有不同的層次,從學習經濟、政治再到思想,從學習君主立憲再到民主共和,具有層層提高的特點。
( 2 )原因:不僅存在時間的差異和對西方認識上的差異,更主要的是階級地位的差異。
4 .探索具有繼承性
前後提出的救國方案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既有量變,也有質的飛躍。例如,地主階級的洋務派就繼承了地主階級的抵抗派林則徐、魏源的「師夷長技」的思想而又有一定的變化,但在維護封建統治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變。早期的維新派又由洋務派轉化而來,他們也繼承了洋務派學習西方科技的思想,同時在此基礎上又發展為學習西方的政治和經濟。他們不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而是反對封建統治,這是質的飛躍。
5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一方面是由於資產階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C.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救國救民的道路探索有哪些
1、農民階級起義
太平天國的《資政新篇》中,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義和團發起了扶清滅洋的運動。
2、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
鴉片戰爭之後,官僚知識分子中的開明人士,在西方堅船利炮的震撼下,認識到了西學的重要,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為代表的洋務派,開始了著名的洋務運動。
3、資產階級維新派改良運動
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為代表的維新派,想要走資本主義改良的道路,如曇花一現的百日維新,最終在頑固實力的絞殺下,胎死腹中了。
4、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堅持資產階級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王朝,但勝利果實卻為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閥篡奪,中國仍然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革命仍然未獲得成功。
5、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
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走自己的路,逐漸開創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引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
(3)先進中國人提出了哪些救國方案擴展閱讀:
近代中國人民探索救國強國之路的主要特點 :
1、探索具有廣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會階級,包括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中的許多政治派別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探索。
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這是因為外國的侵略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也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從閉關鎖國和妄自尊大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看到了西方的先進和中國落後的現實。
3、探索具有層次性。在學習西方的內容上有所不同,原因不僅在於時間上的差異和對西方認識上的差異,更主要的是階級地位的差異。
D. 近代中國有哪幾種救國方案
大概記得的是四種方案:1、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迭多數是通過農民起義的形式來完成的,但是這樣的形式到了近代太具有局限性,已經不適應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勉強算是一種吧;2、洋務運動。以張之洞等洋務派為代表推動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救國運動,核心思想是「中體西用」「師夷制夷」,不過封建制度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國際形勢,所以也是王朝余暉,以甲午海戰的失敗而告終;3、資產階級革命。孫中山領導下的資產階級革命,總體來講還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運動,一開始所帶動的革命人士也多是社會的中上層,極少發動佔中國社會多數的底層群眾,基因決定了其缺乏廣泛的支持(當然是對比TG);4、最後一種我就不具體寫了,不過對比之前的三種,其所具有的更先進的革命思想、能最大程度發動的群眾隊伍,戰鬥力已經爆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