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數十次的王朝更替,中國仍在封建社會走了長達2000年
1、中國的封建社會為什麼持續2000多年的時間。
中國的封建社會起源於戰國時期,秦朝建立後正式形成相應的封建制度。此後各代相繼沿襲。
2、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00年左右的歐洲歷史,被西方史學家稱為「中世紀」,其中從十世紀開始到十四世紀為止約四百年被看作是嚴格意義上的封建社會。它是古代希臘羅馬文明與近代資本主義社會之間的一段過渡式的歷史。習慣上稱之為西歐封建社會。
3、中國一直常年處於戰爭中,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中國是經過2000多年戰爭的洗禮才能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西方出現幾個帝國文化,通過戰爭,舊的帝國滅亡,新的帝國的出現,在加上西方出現多次的文化革命,這也促使了西方封建王朝迅速的消亡。這也是我覺得中國封建社會要長於西方的主要原因。
② 中國近代前期危難之時,各階層如何探索救國之路
中國近代史,既是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勾結中國封建統治者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史;也是中國人民不斷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抗本國的封建統治的抗爭史;同時更是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各政治派別探索國家出路的探索史。這種抗爭與探索,對外以反侵略、捍衛民族獨立為旗幟;對內以反專制獨裁、爭取社會進步為核心,抗爭與探索互相交織,推動中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1.地主階級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張: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一些地主階級的愛國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開始注目世界、關心時局、尋求強國禦侮之道其主張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結果:因清政府腐敗、閉關政策和地主階級的局限性而沒明顯實效。
評價:地主階級抵抗派主張的提出使中國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激勵著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亡積極探索強國禦侮之道。由於實踐有限,沒有產生實際的效果。
2.地主階級洋務派
背景和主張:在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打擊下,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統治集團在如何解決內政外交上的眾多危機時發生分歧,形成了洋務派和頑固派。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即「師夷長技以自強」。
結果:由於外國阻撓,封建頑固勢力的破壞、力量分散等導致洋務運動破產。
評價:洋務運動由於以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為目的,沒有從政治制度上學習西方,決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是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但是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第一次把學習西方的思想主張具體實踐化。它引進了西方近代科學和生產技術,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並誘導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舉辦新式學堂,開始了中國的近代教育;促進了西方政治學說、民主思想的傳播;民用企業的創辦對外國經濟侵略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
3.農民階級
背景和主張: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為了調動農民革命的積極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頒布《天朝田畝制度》。通過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結果: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戰爭環境的緊張和平均分配土地與生產、生活資料統歸聖庫等規定,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而使這一方案沒有真正實行過。
評價:廢除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張小私有制,廢除商品經濟,具有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落後性;平均分配土地與生產、生活資料統歸聖庫等都是無法實施的,有空想性。
4.資產階級維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張:早期維新思想提供了理論基礎;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提供了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民族危機的加深刺激了這一思想的產生。主張君主立憲來救國,具體為:要求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擺脫民族危機;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主張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學習和傳播西方科學文化。
實踐效果:從「公車上書」演化為社會政治運動到百日維新失敗,說明資本主義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其最大功績在於起了資產階級思想啟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識分子接受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思想。
評價:維新變法思想是當時中國社會最進步的思想,因為它要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也是愛國的,因為它把維新思想與挽救民族危亡結合起來。但是其思想主張沒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內容,沒有明確的反帝綱領,這必然導致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推行維新變法主張依靠的階級基礎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開明紳士,失敗是必然的。
5.資產階級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為了加緊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和角逐,民族危機更加嚴重;《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此時民族資本主義又有所發展,但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限制和阻礙。
主張:資產階級革命派以西方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作為革命的思想武器,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三民主義的理論綱領。其基本主張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結果: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和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統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實最終被袁世凱所篡奪。
評價: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但是三民主義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辛亥革命的最終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6.資產階級激進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維新派和革命派沒有徹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軍閥政府在思想領域推行尊孔復古逆流;一戰期間,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主張方案為「民主"「科學"。具體為:資產階級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以西方的民權、平等思想和達爾文進化論為指導思想,大力宣傳資產階級的新文化,主要內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迷信;提倡新文學和新道德,反對舊文學和舊道德。
結果和意義: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巾受到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7.資產階級實業救國派
背景:辛亥革命的推動和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的出現。
主張:「實業救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建立資產階級專政。
結果: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制,「實業救國"的道路不可能實現。
評價:民族工商業進一步發展,促使無產階級隊伍壯大;對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起了一些抵製作用,因而具有愛國和進步意義。但其畢竟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夾縫中,不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束縛,中國國民經濟就不可能正常發展,「實業救國"也只是一種空想。
壓縮版:
1地主階級:林則徐,魏源等有識之士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的軍事科學技術; 洋務運動中,地主階級主張自強求富,中體西用;
2早期維新人士,以王韜,鄭觀應為代表,提出商戰,主張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資產階級改良派: 掀起戊戌變法,主張君主立憲,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改革;
4資產階級革命派: 學習美國,民主共和,爆發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