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喀喇昆侖走廊的中國在建喀喇昆侖走廊
印度知名的主流周刊網站23日文章指出,中國正在西藏和新疆等靠近印度的邊境地區大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喀喇昆侖走廊」項目以及一些石油天然氣管線。這些項目完工後,將彌補解放軍此前在邊境地區作戰欠缺的遠程後勤保障能力,使其得以在武裝沖突爆發時繞過印度在拉達克部署的嚴密軍事防線長驅直入,瓦解印度軍隊此前的地理軍事優勢。
文章稱,許多人覺得,中國派大批軍隊進入巴基斯坦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Gilgit-Baltistan)地區修建鐵路的行動會引起麻煩。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應全面了解中國此舉對該地區以及參與方已經還有將會產生的影響。不過,了解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目的和看法才是最重要的。此外,這一特殊行動不但會直接影響到這些國家,還會間接影響到美國。那麼,中國的「宏偉戰略」是什麼?考慮一下中國的「西部大開發運動」(促進新疆等邊遠地區的發展),這種說法確有一些道理。但正如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博士所言:「平心而論這很讓人驚訝。基礎設施並不一定是單純的舉動」。
例如,「喀喇昆侖走廊」建設項目及其所涉及的一切都表明,中國在該地區有著深遠的利益。該項目連接俾路支省(巴基斯坦)的瓜達爾和新疆喀什葛爾,這意味著運輸物資所需的時間會大幅度縮小為兩天,與最長需要的25天相比是一個質的飛躍。這線路將為中國提供進入中亞、波斯灣以及北阿拉伯海的機會,從而有效擴大中國的影響范圍。而且,這還將幫助中國繼續追求經濟大國地位和國際聲望。
此外,南亞分析集團薩伯哈什·卡皮拉博士指出,中國此舉還會產生重大的軍事影響。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國可能發生軍事對峙的情況下。或許,中國此舉是為了分散印度的精力,迫使新德里集中關注一些分裂問題,如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阿克賽欽以及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這可能會使中國更自由地追求其他的國家目標,而印度則必須處理這些緊迫的安全威脅。此外,這還可能意味著中國和巴基斯坦陸軍可以自由開展進一步的合作。
文章指出,這對無法應對聯合攻擊的印度來說顯然是個難題。一旦中國建成上述基礎設施,所有這些擔憂很可能都會變成現實。這些基礎設施能彌補解放軍此前在邊境地區作戰欠缺的遠程後勤保障能力,並且使中國在武裝沖突爆發時,繞過印度在拉達克(西藏對面)部署的嚴密軍事防線,直接沿印度河流域,進入達拉克地區的首府列城(素有「印度的西藏」之稱),從而瓦解印度軍隊此前的地理軍事優勢。
此外,「喀喇昆侖走廊」與在建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還能使中國軍隊的後勤得以持續。而且,在這些地區建造基礎設施還將提升中國在西藏西部和新疆應對印度和北約的軍事態勢。此外,中國對巴基斯坦鐵路支線和橋梁的援建,也會幫助巴基斯坦軍隊獲得在達拉克地區應對印度的主動權。除此之外,中國還在巴基斯坦建造了大量水壩。考慮到水也是印巴沖突的另一起因,所以這一舉動也很重要。
文章稱,所有這些「加強和鞏固中巴關系」的措施似乎都有著多重政治意義。通過進入該區,中國也許正努力對巴基斯坦產生影響。中國似乎正在參與印巴克什米爾爭端,並表明中國在此事上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場。而且,從中國駐扎的地區來看,這意味著其有能力干預該流域的內部政治問題。這再次體現了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親密關系。這種戰略重點似乎是向印度施壓,使其放棄西藏的一種方法,表明如果中國和巴基斯坦願意,就可以讓克什米爾問題變得更糟糕。
受巴基斯坦安全威脅的影響,中國越來越關注其在巴國的資產及人員。如果巴基斯坦國內的問題激化,中國在巴國的投資必定會遭遇損失。正因為如此,中國決定通過支持巴基斯坦來獲取利益,而且人們懷疑中國可能會忽視關於防止核武器擴散的國際義務,以確保巴基斯坦利益,從而保護中國在巴國的資產。
而這再次突出了中印之間的緊張關系。中國拒絕為負責克什米爾地區軍事行動賈斯瓦爾(B.S.Jaswal)將軍發放簽證之事,被當成毫無根據的謠言消散了,北京政府堅稱中國無意將自己捲入克什米爾問題。中國認為這個問題需要歸入由印度與巴基斯坦通過雙方對話解決的問題之列。不過,在這種新形勢下,中國的政治可能會輕易改變這個問題的附帶結果。盡管如此中國仍聲稱自己是破壞印度-中國-巴基斯坦關系的陰謀的受害者,並且確信這個陰謀不會得逞。
本月初,巴基斯坦方面明確否認中國向巴國部署11000名官兵之事,稱中國的「人道主義」救援小組來巴國只是為了對其水災後的行動提供幫助。在此之前,紐約時報曾報道稱,中國向巴基斯坦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派兵,試圖控制該地區。不管怎樣,許多巴基斯坦人都對這一部署表示歡迎,他們聲稱中國人對他們存有善意,中國人在該地區所做之事必定會讓他們受益。文章指出,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對巴國經濟存在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它的能源需求正在穩定增長。迄今為止,中國一直是巴國與這些領域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少數主要貢獻者之一。
文章稱,中國在亞洲地區的信心一直處於增長狀態。南中國海沖突以及「喀喇昆侖走廊」項目只是這種本質的最新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正試圖向前推進美中軍事關系,與此同時密切留意中國海軍的擴張趨勢。美國一直聲稱他們正試圖理解中國的目標、目的以及促進地區穩定的全部願望。此外,美國還與印度在位於日本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地基地開展了聯合兩棲演習。美國似乎對阿富汗、南亞地區以及全球力量的轉移感到不快。而中國在巴基斯坦的計劃加劇了這種不快,因為這擾亂了美國在全部以上三個地區的戰略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與印度尋求更廣泛的合作,共同考慮如何應對中國「威脅」,而中國與巴基斯坦則在盡其所能阻止美印間的這種接觸。繼美印簽署民用核協議後,中巴也簽署了類似的協議。中巴在有關威脅的感知中,都將印度視為該地區的最大的問題。
文章最後指出,印度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南亞地區之外。印度的政策反映出了這樣一種事實:新德里不可能被包圍,因此從這個程度上講,印度在與中國競爭中一直都是成功的。不過,印度或許應該考慮在其他戰略地區開展類似的戰略,不要把太多時間浪費在這個問題上。誠然,這的確是對地區安全的重要刺激。
實施將印度與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以及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連接在一起的類似戰略,可能才是明智之舉。而且,這可能有助於迅速構建人際關系,這樣印度或許便能開展積極的外交而非存在壓力的外交。此外,加入擴展後的G8,以及印度的「東望」政策或許能讓印度在東亞產生一定的影響力。鑒於國際關系需要花費數年進行鞏固,因此越早開始這個進程,印度就能越快推動自己向前邁進。
B. 中國會幫助連年旱災的印度修建水庫嗎
中國的基建在世界范圍內可以說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印度高溫天氣頻發,旱災連年發生
一直以來,印度都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每年在印度都會出現4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甚至在一些特殊的年份里,印度一些地區的溫度超過50度。在印度,每年都會有因為高溫乾旱而死亡的人。
而印度之所以高溫天氣頻發的主要原因與當地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系。印度大部分國土都位於熱帶地區,受到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每年分為干濕兩季且旱雨兩季的時間都很長。
這也是為什麼當地人,總是想要中國來幫忙,畢竟我們國家的基建很多時候就意味著保障和靠譜。
C. 日本後悔從中國手中搶走印度高鐵訂單,目前建設的怎麼樣了
大家也都知道,我們中國作為世界的基建狂魔,在國際上也是享有盛譽,特別是中國的高鐵製造技術在國際上也是一張能夠拿得出手響當當的名牌。曾經,我們的鄰國也同樣是要朝著亞洲強國奮進的印度向中國政府提出要建第一條高鐵的宏偉計劃,那就是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高鐵走廊。
如今的日本也真的是進退兩難,當初之所以搶下高鐵項目,就是為了能夠牽制中國,想不到到最後終究還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D. 印度專家稱「根據歷史規律,中國能建空間站,印度也能」,如何評價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觀規律。這一點,是毫無意義的。
在建設空間站這件事情上面,同樣要遵循客觀規律。
具體來說,要想成功建設空間站,就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條件:
1,強大的經濟實力。
建設空間站,需要大量資金。……因此,要想建設空間站就必須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做依託。……這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後續的工作才能順利實施。……缺乏這個基礎,後續的工作就無從談起了。
2,豐厚的人才儲備。
建設空間站,是一項高技術領域的工作。……這需要大量高技術人才的參與。
因此,成功建設空間站,必須擁有一支人才梯隊,形成豐厚的人才儲備,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最終獲得成功。
3,高超的技術水平。
空間站是高技術系統,需要高技術的加持。……只有掌握了高技術,才能建設成功空間站。
4,長期有效的規劃。
建設空間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這是需要堅持不懈多年才可能取得成功的大工程。
因此,要想成功建設空間站,就必須進行長期規劃,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具體落實,這樣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5,勇於探索的精神。
建設空間站,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環境,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因此需要不斷探索,才可能最終成功。……在此過程中,需要勇於探索的精神,不斷進取,才可以最終取得空間站建設的成功。
因此,建設空間站絕不是口頭上一句話就能建成的,而應該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去做,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只能一事無成。
E. 印度打破中國記錄,建造出世界最高雕像,為何卻被指出是「中國製造」
為了打破中國中原大佛記錄而建造的薩達爾帕特爾雕像,由於建造時候有中國公司以及技術的加入,導致很多人都說這個雕像應該屬於「中國製作」而非「印度製作」。或者當初印度的決心是很高的,但是從事件的發生讓我們看到,這座獨特的雕像確實並非印度自己建設,那麼自然不能說是印度製造了。
對於薩達爾帕特爾雕像,只能說是印度人出資,而不是印度製造。
F. 中國紅十字會向印度提供援助,此次援助了哪些物資
此次援助了100台制氧機,還有20台有創呼吸機和20台無創呼吸機,還有其他的一些物資,其實中國已經不止一次地援助了印度,希望他們能夠早日渡過難關。
G. 印度與中國的關系,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及一帶一路給印度帶來什麼變革
印度反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三年多了,南亞國家學術界對「一帶一路」已經有很深入的研究,同時也有很多爭論和誤解。對於「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學者有必要進行解疑釋惑。
首先,「一帶一路」具有雙重內涵,它既是一項戰略,也是一項倡議。
對內,它是中國國內經濟調整與區域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旨在改變中國產業發展不均衡、區域發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區參與全球市場的程度不高,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狀況,通過促進中西部地區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提高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開放水平,使之融入全球分工和價值鏈體系;
而對外,「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是中國針對世界和平發展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它是一項開放、包容、平等的國際合作倡議,希望得到沿線國家的支持和參與,也希望能夠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計劃和地區經濟一體化計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