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偉大工程有哪些
1、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 2000 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 50000 多千米。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
2、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3、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 5 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 2000 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4、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 25 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 1600 多米 ,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 年 12 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5、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 " 天府之國 "。它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6、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 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 年),歷時約九十年。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 71 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7、靈渠
靈渠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 214 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 " 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 的美譽。
8、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 72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 15 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貳』 中國五大工程分別是什麼
中國五大工程包括「雜交水稻」工程、「毛烏素沙漠」工程、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盤江大橋,另外四藏鐵路、南水北調工程有時也被稱為中國五大工程。
中國五大工程基本介紹如下:
「雜交水稻」工程解決了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也是一個人口大國,雜交水稻的成功使有限的耕地養活了龐大的人口,解決了最基本的溫飽問題。
「毛烏素沙漠」工程毛烏素沙漠又被稱為鄂爾多斯沙地,位於陝西、內蒙兩省交界,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在中國人經過40年的頑強對戰之後終於被成功制服。
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作為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橋被視為是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脊樑」,對大灣區建設發揮有著重要作用。
北盤江大橋北盤江大橋是現今世界上最高的大橋。橫跨雲貴兩省,全長1341.4米,從橋面到河谷,垂直距離565米。北盤江大橋榮獲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古斯塔夫斯金獎。經世界紀錄認證機構—吉尼斯世界紀錄有限公司認證,北盤江大橋橋面距江面垂直高度達565.4米,榮獲「世界最高橋」之稱,載入世界紀錄大全史冊。
『叄』 中國的四大古代工程是什麼
古代四大工程是指:長城、都江堰、靈渠、大運河。
1、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
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2、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岩寺等。
3、靈渠
靈渠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境內。
靈渠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東北60公里處興安縣境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並稱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4、大運河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建、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為發展南北交通,溝通南北之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中國最有名的工程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1、長城的影響意義: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
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有近千萬之眾。
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
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並將華夏文化遠播四方。
2、都江堰的歷史意義:
都江堰的創建,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
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3、靈渠的歷史意義: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4、大運河的歷史意義:
大運河充當中國漕運的重要通道歷時1200多年。清代中葉後,山東北運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江南糧米便改由海運至天津,再轉北京。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大運河就逐漸湮廢。到1949年前山東境內河段和中運河已不能通航。里運河水位不穩,時常決堤成災。
1949年後對里運河進行了全面整治,興建船閘和節制閘,並開辟新河道使河湖分開。在里運河的南段開辟瓦鋪至六圩港間的入江新航道,縮短了與江南運河間的航程。中運河也經過拓浚和改建。為便利徐州煤炭南運,沿微山湖西側辟了新航道。
江南運河原由鎮江市區入江,由於河道狹窄淤淺,已改由諫壁口入江,在諫壁建有大型船閘控制水位。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的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肆』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是哪幾個
四大水利工程是: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一、它山堰
它(tuō)山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屬於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樞紐工程。
位於浙江寧波市海曙區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西南,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縣令王元瑋創建。
它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二、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
三、靈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四、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
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四大水利工程的歷史意義:
一、鄭國渠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 (《史記·河渠書》)。
二、它山堰
如今堰身大部分埋在沙土下,已無引灌作用。它山廟經重新修築後,增設了「它山堰水利陳列館」且在每年的農歷三月三和十月十(傳說王元偉築堰那年正好33歲,十月十日為他的生辰)恢復古廟會。
2015年10月13日凌晨,當地時間12日晚,在法國蒙彼利埃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6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2015年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
三、靈渠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
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四、都江堰
都江堰的創建,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