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講述中國故事與中國經驗
風起雲涌的歷史變遷與傳統的塌陷和人倫的激烈改變,便是中國文學講述的中國大故事,這樣的大故事對世界文學構成了獨特的貢獻
建立中國文藝自己的魂魄,在精神上站立起來,將中華民族幾千年凝練而成的精神遺產繼承下去,同時,在當代中國故事中提煉當代精神核心,構築中國文藝的內在支撐
不了解中國當下發生的一切、沒有把握中國問題的思想能力,我們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個優秀的作家
今天的中國、今天的我們,有責任、有使命讓世界聽到、讀到、看到中國故事,讓凸顯東方智慧的中國故事滋養和修復曾偏斜、西化的人類文明,讓全球共同享有這份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張江:講述中國故事,提供中國經驗,這是近年來文藝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這個話題的價值和意義不容置疑。不過,這個話題包含了一些更為復雜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比如,現實的中國故事如何進入文學藝術?文學藝術又如何在中國故事中提取中國經驗?
㈡ 如何理解社會組織所說的中國經驗的核心是速度資金想像力和政治勇氣
1、一切都在於速度。尋找並隔離確診病例、追蹤密切接觸對象的速度越快,抗疫就越成功。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一方面充分運用社區基層工作者、道路卡口檢測員等一線力量做好疑似病例檢測,另一方面利用5G、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流動人員疫情監測。
2、速度也體現在提升檢測效率。艾爾沃德在采訪中說:「中國每台(CT)機器一天大概做200次,一次掃描5到10分鍾。甚至可能是部分掃描。
在西方,一家醫院一般每小時掃描一到兩次。」另外,中國把給疑似病人取拭子做PCR測試的時間縮短到了4個小時,而在美國,直到前不久還需要把所有樣本都送到亞特蘭大接受檢測。
3、科學施策,採取「差異化」防控措施。中國針對不同地區採取了分級防控措施,疫情發生之後武漢迅速「封城」,湖北以外的各省市根據疫情傳播情況採取了不同等級的響應和防控措施,在春運期間有效控制住了人員流動。
4、用科技驅動疫情防控。中國疫情防控措施的一大特點是堅持科研攻關。不管是核酸檢測能力從每天300人份提高到2萬人份,還是進行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或是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都是中國發揮制度優勢、統籌科研力量的重要成果。
5、財政和醫療政策為疫情防控「兜底」。截至3月4日,各級財政共安排資金1104.8億元用於疫情防控。為防止醫療費用成為病人接受診療的障礙,中央財政對確診患者個人負擔費用進行60%的補助。對疑似患者,由就醫地制定財政補助政策,中央財政視情給予適當補助。
(2)中國經驗是什麼擴展閱讀
學習中國的抗疫模式,需要強大的國力支持和「不贏不休」的莫大勇氣。正如艾爾沃德在接受《紐約日報》采訪時所說,面對目前危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必須尊重中國和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
中國的防控成效也表明,只要其他國家能夠針對疫情採取嚴格措施,將中國的經驗做法充分運用、用到實處,那麼世界范圍內的疫情就有望得到控制。
㈢ 中國戰疫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中國戰疫的基本經驗:建立機構,全國一盤棋。每一次疫情爆發,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機構迅速成立,統一制訂計劃,統一調配人員和物資,全國一盤棋。集中攻堅、綜合防治,穩步推進抗疫工作,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
集中力量,統一領導。抗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必須組織、動員全社會共同出力。需要統一領導各項防控措施逐步、有力落實,特別是黨中央的各項決策,為疫情防控指明了重要方向。
集中力量辦大事和統一領導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之一,也體現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3)中國經驗是什麼擴展閱讀:
戰勝疫情為了人民,也需要依靠人民。消滅血吸蟲病的最好辦法是把河流、水塘里的水抽干再用土填充,沒有億萬人民的參與是做不到的;消除「四害」是全民的愛國衛生運動。
抗擊「非典」和新冠肺炎中,千萬醫護人員、人民子弟兵、建築工人、科研人員不分晝夜努力工作,各級各類人員堅守崗位,全民參與、全民配合,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彰顯了人民的無窮力量。
人類與疫病的抗爭史同時也是一部科技發展進步史。從歷史看,由於疫苗的研發和廣泛應用,才徹底消滅了天花這種古老的烈性傳染病,麻疹、脊髓灰質炎、乙肝等曾肆虐全球的傳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㈣ 什麼是中國經驗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人們對國有資產流失、工傷礦難等現象的普遍關注中,很少有人從研究現有企業治理結構和制度安排方面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本書作者們,歷時三年用對八個中國企業的深入調查表明: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運作,正是此類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一種制度性和文化性資源所在。通常,在對中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批評中,有一種基於發達國家勞動關系模式和企業治理模式的非現實主義的期望。而本書的實證描述和理論概括,則力求基於中國的現實語境,著眼於中國企業生成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使用與之相契合的概念和規范。本書的作者們,力求描述「中國現象」,概括「中國經驗」。
㈤ 「中國模式」的成功經驗有哪些
關於「中國模式」,我們可以從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得到一些深刻的認識。概括地說,十七大報告最重要的精神是三個「一」: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體系,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果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可以稱作「中國道路」、「中國經驗」或「中國模式」,是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系列戰略策略。可以從成功的經驗和鑒戒的教訓兩個方面來概括「中國模式」的基本要素———以經濟發展為核心追求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堅持市場導向的經濟改革,同時輔之以強有力的政府調控:把效率和公平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追求人與人、地區與地區、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平衡發展;將對國內的改革與對外部世界的開放有機地結合;根據自己的國情,主動積極地參與全球化進程,同時始終保持自己的特色和自主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推行增量的經濟與政治改革,以漸進改革為主要的發展策略,同時進行必要的突破性改革;在全面推行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的同時,適時進行以民主治理和善政為目標的政府自身改革和治理改革。
㈥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驗是什麼
新民主主義理論科學地回答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問題,以獨創性的內容和鮮明的中國特色,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麼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要麼是社會主義革命兩種模式,創造了第三種革命類型,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後國家,無產階級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課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關於中國革命分兩步走,以新民主主義社會和國家為中間站實現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構想,解決了經濟落後國家在奪取政權後,如何建設新國家,創造條件,以最小的代價和平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難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不斷革命論和革命轉變論。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如何進行共產主義運動,如何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為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架起一座橋梁,打開一個通道。
㈦ 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艱難險阻,無往而不勝
㈧ 新中國取得偉大成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新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基本經驗:
1、廉價的勞動力輸出,吸引外資投資。
2、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使中國人常常抱著一種多學、多看的優良傳統,導致了現在的中國製造。
正是在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命題。
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驗包含什麼
十八大的論述如下:
——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堅持已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 平正 義是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 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 平、機會公 平、規則公 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 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 等參與、平等 發展權利。
——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要堅持社 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 距 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體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 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 定關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必須堅持和 平發展。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的必然選擇。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 產黨是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㈩ 中國革命基本經驗是什麼
第一,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
第二,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
第三,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