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讀中國歷史,先讀什麼在讀什麼
先讀正史,比如史記,二十四史,中國通史,對整個歷史有了一定了解,再讀古代人寫的小說,散文,詩歌。注意:不要讀野史,野史會誤導你,野史通常是吸引人眼球的噱頭。
根據我的經驗,讀古人所作小說,詩歌,散文是最真切了解實際的最佳選擇。
以杜甫為例:看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再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是唐盛世時期人物,卻是這番慘景,可想而知當時是什麼狀況了。
類似的捕蛇者說,賣碳翁等等作品也反映草根生活。
紅樓夢,水滸傳也有很強的歷史現實意義。
文藝作品往往是當時歷史狀況最一針見血的描述載體。其它作品推薦看三言二拍,笑林廣記等等。在看文藝作品時一定把作者的生活背景拿來看一遍,與正史結合著看,你就能推論出歷史的真正侖廓了。
B. 兒童中國歷史 怎樣教孩子讀懂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興趣 其次要尋找合適的方法 最後要堅持
C. 適合孩子讀的《中國近代史》
初二的孩子即將面臨中國近代史的學習。很多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感覺歷史特別難,原因是:對於這段復雜的時期,需要記憶的歷史點和事件特別多,孩子們無法依靠單純的背記來梳理知識點。也無法對這段歷史有一個整體的評價。
針對這個問題,歷史老師給了一個我非常認同的方法,那就是通過課外閱讀來彌補課內知識點的單純背誦。
於是,歷史老師推薦了一本來自國內歷史領域權威專家的著作,讓孩子們在假期自行閱讀。
對於一個歷史小白的媽媽,我無法確認這本書的可讀性。再想到,上學期歷史老師推薦的另外一本歷史題材的書,孩子並不太感興趣,侍槐並沒有完成閱讀任務的前車之鑒。
為了,讓孩子能夠將假期作業順利完成。一個閱讀愛好者,能做的就是一口氣借了四個版本的《中國近代史》,希望能夠從中尋找適合孩子閱讀,又有知識獲取價值的版本。
其中兩本都是來自歷史老師推薦的作者 — 原清華歷史系主任、國內近代史研究專家 蔣廷黻。一本是由中國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插畫珍藏版,一本是由北京出版集團編輯出版的「大家小書」系列之一。
既然是老師的推薦,那麼被首先關注的也就是這兩本了。通過對作者的背景了解,發現作者蔣先生是1895-1965年期間,親生經歷過近代歷史的人,對這段歷史他應該有著身受感同的深刻印象,所以從書中文字里也能發現,他在書里提到了很多自己對這段歷史的觀點以及對這個時期歷史人物的評價,極具個人色彩。
在寫作風格上,作者沿用了半白半文的語言,並且書中提到人物時,一時用名一時用字。雖符合民國時期的寫作風格,卻給現代讀者造成閱讀障礙。
而兩個版本的正文部分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附錄中收錄的文章插圖版比較多,而大家小書版更為精簡。但,大家小書版在正文前的一篇馬勇的評論,對於初讀者來說,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毀螞。
如果非要我在這兩個版本中選擇的話,我會把「大家小書」版本推薦給初中的孩子。
再說呂思勉的這版,翻到書衣內縫的作者簡介(1884 - 1957),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看到這,再翻看正文。忽然有一種讀史記的感覺,整個回到古文閱讀課。
至此,也就沒有了繼續讀下去的動力。作為非專業人士,對於這種大部頭非現代文作品,看到只想逃。
看來,這也不是我要找的。
最後一個版本,打開前並不對它抱有希望,讀到自序,知道作者李喜所是1946年出生,任職於南開大學歷史系,並且是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而他編著此書本身就是為了作為教材使用。我想,這應該是四本中比較契合要求的一本了吧。
本書沒有太多作者個人觀點,主要以記錄歷史事件為主,對於客觀了解歷史比較合適。同時在書尾附錄,作者提供了有公元紀年和中國紀年兩種對比的「大事年表」,以及「清代帝系表」、「中華民國總統表」。對於學生來說,這是教科書的詳細升級版。
而書中也沒有艱澀難懂的古文體裁,現代文的文字寫作是適合學生閱讀理解的版本。若作為教材補充,我會推薦這個版本。
總結:通過四本書的略讀老余友,得出個人建議。作為教材的補充材料,可以讀「版本四」,想要了解歷史學者對於近代史的看法和個人觀點,可以讀「大家小書」版本。
關於中國近代史還有很多版本,無法一一拜讀完。在沒有讀過的版本中,如果還有更好的適合孩子作為課外補充閱讀的版本,也希望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