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中國的人口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優勢。美國是3億人,歐盟是5億人。中國13億人比歐美的總人口還要多出5億人。中國的崛起相當於整個歐美國家的崛起,中國的市場相當於整個歐美的市場。如此多的人口,一個國家便是一相巨無霸的大市場,可以確保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會受困於歐美國家。中國最大的優勢是政治制度
中國的政治可以確保專家治國,避免了完全民主的盲目性。 仔細想來,幾個大國相比,中國的優勢主要在於政治制度和人口規模。美國的優勢是軍事和科技。俄國的優勢是能源。如果中國放棄這種政治制度的優勢,可能便沒有什麼優勢。
中國的政治優勢還體現在,全國上下一心,各省可以統一號令。整個國家是一個目標一致,紀律一致,命令一致的整體。全國一盤棋。今年初戰勝雪災和五月份的抗震救災,就體現了這種優勢。
而西方多是聯邦制,地方各自為政,政黨天天斗爭,很難形成統一號令。完全是一盤散沙。美國的救市方案,本以為很容易在眾議院通過,結果第一次沒有通過。國家面臨很大災難,但總有一些人,關心的是政治斗爭而不是拯救美國。在如此大災面前,仍然不能團結一心拯救美國。
中國的政治優勢還體現在確保社會不會發生大動亂。不會出現民族分裂。
中國的政治優勢還體現在人的觀念上。務實,高效,靈活多變。
在中國沒有變不了的事情。從改革開放前,到改革開放後,如此大的體制、思想、利益的大轉變,如是在其它國家,可能要經歷上百年,要流很多血。在中國說變就變了。有人批評中國是威權政治,這大概就是威權政治的好處。
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民意綁架了政府。而民意注重的是個人利益,短期利益,眼前的事情。民意不可能體現全局利益,長遠利益。因此西方的民主政治,不可能著眼於長遠的事情。很多關系全局利益的事情,因為可能傷害了少數人的利益,便被耽誤,或是實行不成,比如城市建設經常受制於釘子戶。美國的救市政策在眾議院沒有通過,也是這個問題。
前面說,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民意綁架了政府,後面還應再加一句,局部利益可以綁架全局利益。
西方的政治體制從本質上來說,是重眼前不重長遠,重局部不重全局,重個體不重全體。
中國人重集體主義,西方人重個人主義。西方的政治是一盤散沙,中國的政治是團結一致。團結才有力量。這就是中國政治優勢的根本所在。
『貳』 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在哪
第一,大人口優勢。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提供的數據,2014年末中國人口總數達到13.68億,由於「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2014年出生人口1687萬,比2013年增加47萬,2015年與2014年相比將繼續有所增加。中國一直穩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地位。人口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方面得益於巨大人口基數產生的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得益於巨量人口形成的規模市場對全世界投資者的吸引力。
第二,大市場優勢。市場包括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從產品市場來看,中國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一則因為人口數量巨大,二則因為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6239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0%,實際增長10.9%,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33179億元,增長9.3%。從要素市場來看,中國的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能源市場、土地市場逐步形成,特別是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優勢明顯。大市場優勢還體現在多層次上,由於國土面積廣闊,各地發展不平衡,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都能在大市場中找到銷路,各個層次的勞動力都能找到出路。必須指出的是,目前中國的要素市場發展還嚴重滯後,今後改進的潛力還很大。
第三,大產業優勢。由於人口多、面積廣、各地差異大、發展快,中國已擁有全世界最豐富多樣的產業。第一產業中的農林牧副漁齊全,第二產業中的輕工業、重工業或採掘業、加工製造業、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齊全,第三產業中的傳統服務業、現代服務業齊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經驗是園區多且發展快,各地各種形式的園區,面向全世界進行大力度的招商引資,吸引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優秀企業前來投資、生產、經營。由此形成了多層次的產業集群,產業體系完整,產業鏈長,分工協作發達,區域產業整體競爭力日益提高。並且,中國的產業發展的迴旋空間較大,即使有產業遇到困難,但總有產業在成長。大產業優勢,使得中國的產業配套條件較好,深深地吸引著國內外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