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應持有的正確態度: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2、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內容,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4、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拓展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② 怎樣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特徵是其支配地位長期被儒家倫理文化的價值取向占據著。上至華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會,上下五千年,儒家倫理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除此以外,我們還能從以下幾方面特徵加以認識: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封閉的生態環境條件下,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的產物。是以漢族為主體,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創造的,這一特定區域特定人類圈的社會精神形態,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是歷時五千年形成的一個完整而龐大的體系,從哲學思想、思維方式到心理傾向,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豐富,具有內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為文化傳統,世世代代傳播延續下去,還將繼續傳承下去,無論是自然傳承,還是選擇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不停止。教育的傳承屬於選擇傳承,即把優秀部分傳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傳承性。
第四,傳統文化屬於舊的時代,受著時代的局限,總是一分為二的,其中精華與糟粕並存,養料與毒素同在。對教育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消極的效應,具有影響的雙重性。
③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你是怎麼認識它的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認識它是從出生開始,也是我們一生中不斷學習不斷了解的過程。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以出色的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社會價值觀,最先必須確定什麼叫出色的我國中華傳統文化,即出色的我國中華傳統文化所說是啥,包括什麼關鍵含義。
僅有弄清楚了優異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才可以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價值觀所包括的繁榮富強、民主化、文明行為、和睦,隨意、公平、公平、法制,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好十二個關鍵字的含義。
學習團中華傳統文化是因為基本建設具備文明行為使用價值的價值觀。這就需要全社會發展詳細地領悟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塑造「能一日三省吾身」的「知止」觀,做一個堅持不懈中華傳統「堅毅有能量,壁立千仞」的人。
或許目前也有很多人沒有認知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總覺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去其糟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是中華人民的國粹。大家每一個人都應當努力學習。
④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
倡導天人合一、民胞物與,重視人生和入世的人文思想;追求厚德載物、內聖外王,推崇倫理綱常的道德教化;提倡兼容並蓄、和而不同,奉行中庸和諧的處世哲學;強調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彰顯堅韌頑強的文化性格。
凡此種種,都蘊含在國人的德行性情之中。我們需要努力發掘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精神基因,並不斷激活和復制,重新架構民族精神譜系,實現當代中國精神的重鑄和再生。
⑤ 怎樣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蘊藏著許多哲學思想和道理,對我國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⑥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國家如此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呢?其根本原因是,傳統文化在今天遇到了傳承的危機。葛劍雄教授認為,隨著社會基礎的變化,過去正確的文化觀念,到了今天可能並不正確或者只是部分正確。當代中國這40年,發生了過去三千年從未有過的巨變,傳統文化所依託的社會基礎大多已經改變,有的甚至已經消失,所以處在激盪社會變革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正面臨空前嚴峻的傳承危機。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因為面臨危機,所以需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傳」與「承」是兩個概念,「傳」是無條件的完全保留。對於中華傳統文化,葛劍雄教授認為我們應當無條件地先把它原原本本地保存下來,不致讓傳統文化失存,其中包括落後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人類記憶和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可能蘊含著今人還無從知曉的智慧,再加上由於失去了存在的物質基礎而正面臨消亡的危機,所以我們應該無條件地、盡最大可能地把傳統文化先保存下來,這就是傳統文化現代傳承當中的「傳」。
⑦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倫理為中心,政治為本位,即倫理政治型文化,中國文化的倫理特徵,主要源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制度。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中國是在血緣紐帶解體不充分的情況下步人階級社會的。由家庭形成家族,由家族形成宗族,由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因此,整個社會血緣親情意識是相當濃厚的。宗法制度土壤里孕育出來的中國文化因而帶上了濃厚的倫理文化色彩,比如孔孟儒學,其整個體系都是圍繞著人倫道德而展開的。中國倫理政治型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積極方面表現在重人倫道德,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能培養人們的道德覺悟。加強道德修養,使中國素來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而消極面主要體現在:一是重人倫,輕自然,這使得中國長期以來不大注重對客觀自然規律的探索與研究,自然科學始終處於落後發展狀態;二是重禮治,輕法制,在這樣的文化土壤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重群體,輕個體,個人在家庭、宗族和國家中的地位是極其卑微的,一言一行均得符合家族和國家意志,處處都得體現群體的絕對「義務」,否則便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雖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也有大量的精華,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優秀遺產,使之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服務。我認為用於我們今天經濟建設的傳統文化精華是:1、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2、先義後利的精神。3、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4、實事求是的精神。
⑧ 如何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她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她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
⑨ 今天我們怎樣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應持有的正確態度: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2、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內容,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4、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轉自網路知友 汕頭人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