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海是哪個地方
南海,亞洲三大邊緣海之一。北接中國廣東、廣西,屬中國海南省管轄。南緣曾母暗沙為中國領海的最南端。東面和南面分別隔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與太平洋、印度洋為鄰,西臨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為面積3,500,000平方公里(1,351,350平方哩)的深海盆。四周較淺,中間深陷;平均深度1,212公尺,最深處達5,559公尺。西部有北部灣和泰國灣兩個大型海灣。匯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紅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中國在南海中的重要島嶼有海南島和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島以及黃岩島等。南海海區主要屬熱帶、赤道帶氣候,溫度高,年變化小,生物種類豐富。沿海河口一帶為良好漁場,稚魚成長後又向近海洄遊。在深海區有隨海流前來的金槍魚、旗魚、鰹魚、鯊魚等遠洋性魚類。近年來在珠江口、鶯歌海、西沙群島等海域海底均已發現石油。南海為太平洋與印度洋間的交通要沖,但島礁眾多,水深變化大,有些海域是航行上的危險地帶。
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北接中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和台灣等省區,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東海分界。東南至菲律賓,南至加里曼丹島,西南至越南和馬來半島等地。面積350多萬平方公里。北部有珠江、紅河、湄公河、湄南河等注入。平均水深1,212米。位居熱帶,海底高台上多珊瑚礁,大陸架富石油。盛產魚、蝦和名貴海產。
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洶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也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沖,在經濟上、國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島和島嶼,陸地面積與海洋相比,顯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於北部,主要有珠江、紅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於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闊水深的南海總是呈現碧綠或深藍色。南海地處低緯度地域,是我國海區中氣候最暖和的熱帶深海。南海海水表層水溫高(25℃~28℃),年溫差小(3℃-4℃),終年高溫高濕,長夏無冬。南海鹽度最大(35%),潮差2米。
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適於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風光綺麗的珊瑚島,如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南海諸島很早就為我國勞動人民發現與開發,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土包括大陸、島嶼和干出礁這些陸地及其沿岸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水域,這些水域有人叫作「藍色的國土」。國土范圍和面積均應以國家權威機關公布為准。南海諸島的島嶼和干出礁的陸地面積,國家或海南省國土部門似未公布。南海諸島的領海基線,國家只公布了一部分,大部分未公布,領海和毗連區的范圍和面積自然也未宣布。根據掌握的圖件(可能不是最新的、比例尺不是最大的),初步量算出南海諸島陸地面積(表1),僅供政府公布前作參考。南海諸島陸地面積小,為5286.5平方公里,但散布范圍廣,擁有大量「藍色的國土」。據《海洋法公約》而測算,1個遠離大陸的珊瑚礁干出礁或小島,至少可以擁有1543km2的領海和431015km2的專屬經濟區海域。」(參考中科院趙煥庭的論文「南海諸島的主權、資源與開發」)
中國最大的外海——南海
中國南海
南海是中國最大的外海。
南海的面積約為350萬平方千米,約等於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2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700米的距離。
南海是我國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面是中南半島,東面是菲律賓群島。整個南海幾乎被大陸、半島和島嶼所包圍。南海東北部經台灣海峽和東海與太平洋相通,南部經馬六甲海峽與爪哇海、安達曼海、印度洋相通,東部經巴士海峽通蘇祿海。
南海地處熱帶,海中分布著許許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島,它們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湛藍的海面上。這些島碓總稱南海諸島,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曾母暗沙、南沙群島和黃岩島。
東沙群島有著豐富的水產,如海龜、墨魚和海參等。西沙群島是一個鳥兒的世界,島上堆積著厚厚的一層鳥糞,可以作肥料。中沙群島和其他群島不同,還是一群沒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碓。南沙群島是南海中面積最大、島碓最多的群島,屬海南省管轄;它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是我國領土的最南端。
南海是一個豐饒的漁場,海中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鮐魚、墨魚、海龜、紅魚等。其中的大黃魚是一種重要的海產資源。這里的魚類從不游往外國的海域,似乎戀著自己的家鄉,因而有"中國家魚"的美稱。南海的金絲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這種巢就是珍貴的滋補品燕窩。
海南島是南海上鑲嵌的最大的一顆明珠,海南有人口400多萬,於1988年正式成立經濟特區,也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南海現狀
在南海50多個可以住人的小島或淺礁中,有一半多被越南占據,中國大陸僅保有8個,最大的太平島被台灣當局控制,剩下的一小部分則被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國占據。南海局勢不明,對中國今後海洋生存空間埋下了不安定因素。中國南海艦隊要在10年完成南海部署,爭取有利國際環境,奪回屬於中華民族的領土。
南海的歷史
漢代就對南海諸島有過記載。元代史料更是將「千里長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島)劃入海南島的管轄范圍。明代鄭和下西洋曾途經西沙和南沙,並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圖。
到了現代,我國在南海主權的最主要依據是傳統疆域線,即「九段線」。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接收了南海諸島。1946年,國民黨當局有感於南海海域地圖混亂,展開了南海劃界工作。當時負責劃界的一艘軍艦名為「永興」——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永興島就因此得名。
1947年,當時的「內政部」完成了南海劃界,即「九段線」。這條線最南到北緯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國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黃岩島也在「九段線」中國領海范圍內。
另據有關專家介紹,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另一個佐證是,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時,以北緯118°劃界,以北為菲律賓領海;但是黃岩島的位置約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賓國土以外。
現在的菲律賓相關法律將一些遠離海岸超過200海里的地方都劃到了其領土范圍內,這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基本原則。
「在1947年劃界之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周邊國家一直沒有提出異議。這就在國際法意義上產生了歷史性主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張植榮介紹,「南海爭端,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近海油氣資源的發現。」
同時南海爭端的起源與當時的歷史因素也有關。當時,聯合國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長期對劃界原則定義模糊不清。模糊的劃界原則給了一些國家可乘之機。
B. 中國最大海洋是什麼海洋
中國最大海洋是南海
南中國海
南海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南海是位於中國南方的陸緣海,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譯為南中國海、中國南海,並成為該地區在國際上的通用名稱[1]。
南海是中國最大的外海,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4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400米的距離。
南海面積35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中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屬於中國管轄范圍的也就是九段線之內的有210萬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水深1,212米。
中國南海國土包括大陸、島嶼和干出礁這些陸地及其沿岸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域,這些水域有人叫作「藍色的國土」。南海諸島陸地面積小,為5286.5平方公里。據《海洋法公約》測算,1個遠離大陸的珊瑚礁干出礁或小島,則至少可以擁有1543km2的領海和431015km2的專屬經濟區海域。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南海了。南海是中國最深、
最大的海,也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沖,在經濟上、國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南海北邊是中國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四省,東南邊至菲律賓群島,西南邊至越南和馬來半島,最南邊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島。南海,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等,與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連。它的面積最廣,約有3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廣東省那麼大。中國最南邊的曾母暗沙距大陸達2000公里以上,這要比廣洲到北京的路程還遠。南海也是鄰接中國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約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處達5567米,比大陸上西藏高原的高度還要大。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島和島嶼,陸地面積與海洋相比,顯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於北部,主要有珠江、紅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於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闊水深的南海總是呈現碧綠或深藍色。南海地處低緯度地域,是中國海區中氣候最暖和的熱帶深海。南海海水表層水溫高(25℃~28℃),年溫差小(3℃-4℃),終年高溫高濕,長夏無冬。南海鹽度最大(35‰),潮差2米。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適於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風光綺麗的珊瑚島,如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南海諸島很早就為中國勞動人民發現與開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水產豐富,盛產海龜、海參、牡蠣、馬蹄螺、金槍魚、紅魚、鯊魚、大龍蝦、梭子魚、墨魚、魷魚等熱帶名貴水產。
編輯本段地理特徵海底
主要以大陸架、大陸坡和中央海盆三個部分呈環狀分布。中央海盆位於南海中部偏東,大體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大陸架沿大陸邊緣和島弧分別以不同的坡度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積最廣。在中央海盆和周圍大陸架之間是陡峭的大陸坡,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南海海盆在長期的地殼變化過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諸島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階上形成的。
島礁
東沙群島位於北部陸坡區的東沙台階上;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則紮根於西陸坡區的西沙台階和中沙台階上;南沙群島形成於南陸坡區的南沙台階上。西南中沙群島共有大小島礁200多個,一般按照它們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為五類:島是露出海面、地勢較高、四面環水的陸地。島的形成時間較長,陸地形狀不易受台風吹襲而變形,面積相對較大,一般有植物生長。中國西南中沙群島的島嶼屬於海洋島,有珊瑚島(沙島、岩島)、火山島之分。沙島是由珊瑚碎屑、貝殼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積在珊瑚礁礁盤上,日積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島,西南中沙群島絕大部分是這一類島嶼,岩島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結成的堅固的珊瑚岩島,西沙群島中的石島就是一個典型的岩島。火山島是由海底火山噴發物質堆積而成的島嶼西沙群島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諸島中唯一的火山島,上述的島嶼在中國漁民中稱之為「峙」、「峙仔」。沙洲是已經露出海面的陸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沒,只是台風和大潮時才被淹沒。沙洲的外形不穩定,面積較小,由於受潮水沖刷,植物很少生長。沙洲和沙島一樣,是由大量鬆散的珊瑚碎屑、貝殼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積在礁盤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島的區別在於:形狀穩定與否,離海面高低,面積大小,植物多寡等。中國漁民一般把兩者都稱為「峙」「峙仔」或「沙帽」,亦稱沙洲為「沙仔」。暗礁也稱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體。漲潮時多數被淹沒,退潮時多數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盤的暗礁,經過地殼上升的作用,或者經過海浪的沖積,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點。中國漁民稱之為「線」、「沙」、「鏟」等等。暗沙是淹沒在水下的較淺的珊瑚沙層或珊瑚礁灘,海水最低潮時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說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中國最南的領土曾母暗沙就是這一類的沙洲,它的面積有2.12平方公里,最淺處僅有17.5米。中國漁民把暗沙稱為「線排」、「沙排」。暗灘也稱灘,是隱伏在水面以下較深處的珊瑚礁灘地。暗灘由海底突起,灘面呈廣闊平坦的台狀,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中國漁民稱之為「廓」。
南海地處熱帶,海中分布著許許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島,它們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湛藍的海面上。這些島碓總稱南海諸島,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曾母暗沙、南沙群島和黃岩島。
南海是中國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面是中南半島,東面是菲律賓群島。整個南海幾乎被大陸、半島和島嶼所包圍。南海東北部經台灣海峽和東海與太平洋相通,南部經馬六甲海峽與爪哇海、安達曼海、印度洋相通,東部經巴士海峽通蘇祿海。
海南島是南海上鑲嵌的最大的一顆明珠,海南有人口800多萬,於1988年正式成立經濟特區,也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匯入河流
西部有北部灣和泰國灣兩個大型海灣。匯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紅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中國在南海中的重要島嶼有海南島和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島以及黃岩島等。南海海區主要屬熱帶、赤道帶氣候,溫度高,年變化小,生物種類豐富。沿海河口一帶為良好漁場,稚魚成長後又向近海洄遊。在深海區有隨海流前來的金槍魚、旗魚、鰹魚、鯊魚等遠洋性魚類。近年來在珠江口、鶯歌海、西沙群島等海域海底均已發現石油。南海為太平洋與印度洋間的交通要沖,但島礁眾多,水深變化大,有些海域是航行上的危險地帶。
編輯本段氣候特徵
南海和南海諸島全部在北回歸線以南,接近赤道,屬赤道帶、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徵是:
終年高溫
由於接近赤道,接受太陽輻射的熱量較多,所以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在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溫度在20℃以上,最熱時極端達33℃左右。氣溫雖高,但有廣闊的海洋及強勁的海風調節,並無酷熱。一年中氣溫變化不大,溫差較小。冬季來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氣進入南海時,勢力已大大減弱,對南海諸島的氣候的影響不大,冬季仍似初夏,正所謂「四時皆夏」,同時,南海表層海水溫度也較高。北部23—25℃,中部26—27℃,南部27—28℃;且季節的變化也不大。
雨量充沛
廣闊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有豐富的水汽來源,大量水汽受各種各樣條件的作用形成豐沛的降水。其中台風雨約佔三分之一。南海諸島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但是雨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勻,具有集中於夏半年的特點。如西沙群島的永興島年降雨量1392毫米,而在6—10月的降雨量卻達1040毫米,佔全年降雨量的七成多。
季風明顯
南海
南海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非常明顯,每年10月以後,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來的冬季氣流不斷奔向中國南方海洋。所以南海與南海諸島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東北季風;每年4月開始,南海與南海諸島轉而受熱帶與赤道海洋氣團的影響,5月至9月盛行西南季風;4月和10月是季風轉換時期。受其影響,南海的海流也有明顯的季風特點,夏天流向東北,冬天流向西南。
台風影響
南海諸島在夏秋兩季還常受台風影響。這些台風七成來自菲律賓以東的西太平洋面和加羅林群島附近洋面,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附近海面。進入南海的台風對南海諸島的影響非常巨大。台風風力狂虐,裹挾暴雨,掀起巨浪,往往對海上航運、海上生產和海島建設造成一定的災害。但是,台風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使南海諸島、海南島以及中國東南大部分地區上空形成豐沛的降水過程,對解除乾旱或緩解旱象起很大作用。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概述
南海是一個豐饒的漁場,海中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鮐魚、墨魚、海龜、紅魚等。其中的大黃魚是一種重要的海產資源。這里的魚類從不游往外國的海域,似乎戀著自己的家鄉,因而有"中國家魚"的美稱。南海的金絲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這種巢就是珍貴的滋補品燕窩。海底高台上多珊瑚礁,大陸架富石油。盛產魚、蝦和名貴海產。南海鹽度最大(35‰),潮差2米。
南海水產豐富,盛產海龜、海參、牡蠣、馬蹄螺、金槍魚、紅魚、鯊魚、大龍蝦、梭子魚、墨魚、魷魚等熱帶名貴水產。
由於南海屬於熱帶海洋,適於珊瑚繁殖,海底高台處形成珊瑚島,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均為珊瑚島嶼;水產主要為海龜、海參、金槍魚、紅魚、鯊魚、大龍蝦、梭子魚、墨魚和魷魚等各種熱帶海產。
動物
魚類
魚類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資源。中國南海海洋魚類有1500多種,大多數種類在西南中沙群島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主要有馬鮁魚、石斑魚、紅魚、鰹魚、帶魚、寶刀魚、海鰻、沙丁魚、大黃魚、燕鰩魚、烏鯧魚、銀鯧魚、金槍魚、鯊魚等。特別是馬鮁魚、石斑魚、金槍魚、烏鯧魚和銀鯧魚等,產量很高,是遠海捕撈的主要品種。西南中沙群島的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品質十分優良,而且盛產中國其他海區罕見的大洋性魚類。如:金槍魚、鯊魚等。
南海
魚類是人類食用的動物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現在世界人口消費的動物蛋白質,15%來自海洋。魚類還是醫葯、化工及特殊工藝品的重要原料。海龜是海洋中少有的幾種爬行動物之一。海龜有不同種類,一般指的是「綠蠵龜」。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域,中國西南中沙群島是海龜的「故鄉」。每當4—8月,大量的海龜隨著暖流從領近海域進入南海,在西南中沙群島的島嶼礁灘交配,爬上沙灘產卵。龜卵靠沙灘的溫度自然孵化出小海龜。成年海龜體長一米左右,重約100—200公斤。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和蛋都可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龜板可製成龜板膠,是較高級的營養補品。龜掌、龜血、龜油及龜臟都可入葯,對腎虧、肺葯、胃出血、肝硬化等多種疾病均有一定療效。長期以來,海龜是西南中沙群島的主要特產之一,年產量可達2000多隻。八十年代開始,中國把海龜列為重點保護的海洋動物,禁止捕捉。使海龜得到很好的保護,繁殖和回遊的數量急劇增多。有許多海龜還滯留在島嶼礁盤的越冬。海龜中還有一種很珍貴的品種,即玳瑁。外形與「綠蠵龜」相似,因其背甲鱗共有十三塊,俗稱「十三鱗」。鱗片質地優良,花紋美麗。光澤透亮,最是適宜製作珍貴的裝飾品。
海參
海參屬熱帶海洋中的刺皮動物。其營養價值與魚翅、燕窩齊名。是一種名貴的海產品。海參種類很多,全世界約40種海參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島出產20種,西南中沙群島素以其種類多、分布廣、參體大、品質優良著名於世。其中以白乳參,烏乳參和梅花參最為珍貴。梅花
南海
參被稱為「參中之王」,為著名的大形食用海參。大者體長一米有餘,重二、三十斤。加工成干品後肉厚脆嫩,燉食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滋補性非常顯著。
海貝
海貝屬軟體動物,種類繁多。西南中沙群島分布約有250多種。按照用途可分為食用貝和觀賞貝兩大類。食用貝產量較大的有大馬蹄螺、籬鳳螺、歷來磲等。大馬蹄螺也稱「公螺」,分布廣闊,較易捕撈,產量很高,肉肥鮮美,是重要的經濟貝類。籬鳳螺產量也很可觀,分布在淺水礁灘上,人們垂手可得,製成干品,肉味與營養均屬上乘。「海貝之最」要數硨磲,也作「車磲」,俗稱「蚵」、「大蚵」,大者如盆,重達數百斤。以大者為佳,肉質鮮美,已屬佳品,其閉殼肌(俗稱「蚵筋」)更是海產天然食品中的極品,食吃時撕成細條絲狀,一絲入口,久嚼不爛其味的尤鮮。每公斤售價至近千元。
海鳥
在西南中沙群島大部分島嶼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時如夏,島嶼周圍廣闊的海面上有豐富的海洋食料,吸引著大批的島類在這里繁衍生長。分布在各個島嶼上的鳥類共計有六十多種。比較常見的有白鰹鳥、軍艦鳥、海鷗、藍翡翠鳥、銹眼鳥等等。白鰹鳥,體形以鴨,成鳥重約二、三斤,周身潔白,當地人稱為「鳥白」;兩翼較長,頗善飛行,在海上覓食早出晚歸,飛行很有規律,漁民們根據其飛行方向可確定航行路線和島
南海
嶼位置,故把這種鳥稱為「導航鳥」。它們大部分聚集在西沙群島的東島(也稱「鳥島」),與麻楓桐樹相互依存。1981年東島被劃為白鰹鳥自然保護區,使鳥類及其生長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據估計,現在東島有白鰹鳥約三萬只。每逢鳥類早出晚歸之時,東島上空成千上萬只白鰹鳥穿梭飛行,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煞是壯觀。海鳥可供食用、葯用,還可以製成標本工藝品供觀賞,是一種可觀的資源。大量的海鳥在各島嶼上留下豐富的鳥糞,千百年來堆積成厚厚的鳥糞層,有的島嶼竟厚達一米以上,儲量十分豐富。鳥糞土富含有機質、氮、磷、鈣質等,是一種很好的天然肥料。
植物
西南中沙群島島礁陸地總面積不過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於氣候適宜、雨量充沛,生長著200多種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種。島上植物具有耐鹽、耐高溫、耐旱、喜鈣、嗜肥的特徵。在形成時間較長和面積較大的幾個主要島嶼上,都生長有茂密的樹林。一般以麻楓桐樹組成的純林為主,稱為「熱帶海島型常綠林」。麻楓桐樹,樹高10米左右,胸徑30—50厘米;樹枝橫生,粗大短壯,從根部到樹頂都可生長葉子,葉色淡綠帶白,故又名「白避霜花」,麻楓桐樹往往叢生在一起,長成森林。對海鳥來說,枝權較多,易於築巢,且樹要茂密可抵禦風雨。是白鰹鳥和其它海鳥的主要棲息場所。在島嶼上,到處可見一種長成一簇簇、密不透風、蔥綠欲滴的灌林叢林,這就是草海桐。也稱「羊角樹」。屬熱帶常綠灌木。草海桐多生長的珊瑚石沙地或瘦脊的沙灘上。有些島嶼上,拆枝插地就能生長,密密麻麻,幾乎覆蓋整個島嶼。草海桐的生長對保護島嶼的沙灘、改善島嶼生態環境起到很好的作用。人工栽培的植物也不少,樹木類都與海南島的樹種有關。典型的有椰子樹和木麻黃。椰子樹,樹高20—30米,挺拔秀麗,不怕烈日,喜沐海風,非常適合在各島嶼種植。海南島的漁民在很早以前就將椰子樹移植到過往的島嶼上。高聳的樹冠可作為海上航行的標志,長成的椰子果又可作為果實收獲。現在,在有植被的每個島嶼上都有椰子樹生長,有人群居住和漁民們經常過往的島嶼上更是蔚然成林,鬱郁蔥蔥,碩果累累。木麻黃,樹高10多米,由於易於栽培,生長迅速,是各島嶼主要的海岸防風林,栽培較多的樹木還有苦楝、土批把、南洋杉、桉樹等等。另外,各島嶼還種植有各種熱帶水果、部分糧食作物和多種蔬菜。
礦產
南海海底石油與天然氣蘊藏豐富,據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蘊藏量達二百億噸。
西南中沙群島海域的海底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數據顯示,
南海風光欣賞(20張)
南海海域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大約有180個,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於全球儲量的12%,約佔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我們稱之為「第二個大慶」。僅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這個區域里邊一半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布在中國所主張管轄的海域之內。同樣,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水下階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積物披復,這些沉積物與中國北部灣、海南島的新生代沉積物有密切的聯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產地。
海底資源還包括有各種金屬礦產資源,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海洋開發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島海底資源有著非常廣闊的開發前景和巨大的利用價值。西南中沙群島島礁上績麗的熱帶海島環境和海域中波瀾壯闊的自然景色開發海洋旅遊的潛在資源。現代科學還發現海洋蘊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溫差能、密度差能、壓力差能等海洋動力資源,若能科學地加以利用,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將不可估量。
保護
西南中沙群島開發的歷史極其漫長。很早以前,中國人民就懂得在經營、開發島嶼和利用海洋資源時,加以相應保護。例如,在諸多島嶼礁灘上種植的林木、放養繁殖的各種陸生動物,給海島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們的祖先留給後代的寶貴遺產。新中國成立後,西南中沙群島的海洋環境、自然資源的保護工作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就目前來說,西南中沙群島的島嶼礁灘及其海域的環境就得到很好的保護。但不容忽視的是,海洋捕撈和海島開發出現的一些不端行為,給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海洋污染從濱海向深海蔓延的趨勢;同時,遠海航運、深海開發產生的廢棄物質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海洋的自然環境。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中國政府及廣大海洋工作者不斷加強海洋的研究與保護,不斷強化海洋保護措施。在西南中沙群島,現劃定的自然保護區和設立的保護項目主要有:
東島白鰹島自然保護區。白鰹鳥,全身潔白,漁民們稱為「鳥白」。是西南中沙群島的主要鳥類。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島的東島。白鰹鳥頗善飛行,早出晚歸,飛行方向隨季風變化很有規律,被漁民親切地稱為「導航鳥」。即可根據鰹鳥的飛行規律確定航行方向和島嶼位置。自古以來,在漁民中是禁止捕殺鰹鳥的。1981年中國政府劃定東島為白鯉鳥自然保護區。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派出專人上島管理。駐島人員大量植樹造林,為鳥類提供棲場所,適風季或雨天,救助幼雛小鳥;並教育過往人員,保護鳥上生態環境和保護鳥類資源。
現在,東島白鰹鳥自然保護區環境優良,鳥類生長繁衍如常。全島已有鳥類50多種,白鰹鳥達約3萬只,成為名符其實的海鳥的天堂。
保護造礁珊瑚。人們通常所說的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種低等動物——珊瑚蟲,屬於腔腸動物,它生長在鹽度正常、透明度好、水溫18℃以上、離水面較淺的熱帶海洋中。西南中沙群島海域有非常適宜珊瑚生長的環境,共有造礁珊瑚40屬,134種和亞種。珊瑚從海中獵取浮游動物、吸收營養、不斷地生長繁殖,並從身上分泌出一種石灰質,死亡留下它的石灰質外骨骼。珊瑚礁就是由這些細小的珊瑚經過幾百年、幾千年的沉積而形成島礁的。保護珊瑚,就是為珊瑚生長提供有利的繁殖環境和條件,促進各島礁環礁地形的發育。在西南中沙群島居民和流動漁民當中,保護造礁珊瑚已經形成長期的自覺行動。不向珊瑚礁盤上排放生產和生活廢水,保護海水清凈;不在珊瑚環礁的礁盤上踐踏或採集珊瑚。一直以來,西南中沙群島各島嶼礁灘的造礁珊瑚得到良好的保護。
保護漁場魚類資源。捕撈業是西南中沙群島經濟發展主要產業,廣闊的海場和豐富的魚類,每年吸引大批各在漁民來島作業,由於中國遠海捕撈技術還比較落後,在西南中沙群島的漁場的浦撈量遠未超過魚類資源的再生能力。但是,大量的捕撈特別是某些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的集中捕撈,已經使魚類資源有了減少的趨勢,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西南中沙群島水產漁政部門不斷加強對來島作業漁民的教育,不斷加強對漁場的行政管理,嚴禁濫捕濫殺,嚴禁在漁場炸殺、毒魚、電魚。
保護海龜。海龜是少數幾種海洋爬行動物之一,是世界性保護的海洋動物。多年以來,
南海海洋生物(23張)
中國中國政府就把海龜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加以保護。嚴禁捕捉海龜,嚴禁買賣海龜,嚴禁拾取龜蛋,嚴禁破壞海龜長生海域和海島的生態環境。現在每當夏季西南季風盛行時,隨西南暖流從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附近海區進入西南中沙群島的海龜愈來愈多,它們在各島嶼礁盤上交配,爬上沙灘產卵,許多還滯留在島嶼礁盤上越冬。
保護幾種國家珍稀的海洋動物。在西南中沙群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上幾種:
紅珊瑚,屬腔腸動物類。同其他珊瑚一樣,終生水媳型,紅珊瑚由中膠層形成骨骼,骨質堅硬,顏色艷美,狀如繁枝之樹,出產極其稀少。可作高級裝飾品。
庫氏硨磲,屬軟體動物類。殼大而厚,略呈三角形;殼面有高壟,壟上有重疊的鱗片。殼內光澤平滑。硨硬殼是古稱七寶之一,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珍珠齊名。其肉可共食用,是為稀品。
鸚鵡螺,屬軟體動物類。其殼甚大,平旋而無頂。表麵灰白,內面具極美麗的珍珠光澤。棲息海底,夜間群游海中。現為珍稀動物之一,己很難捕獲。
編輯本段航線運輸
散布在浩翰南海上的西南中沙群島,因其島嶼面積狹小,島嶼數量多,島上缺乏淡水等條件限制,各島嶼所需的生產物資、駐島軍民的生活用品以致於食用淡水都必須從遙遠的海南島或祖國大陸供應;同時,西南中沙群島出產的大量水產品也必須及時運往各地。所以,海上運輸任務十分艱巨。運輸量最大的是食用淡水和建設物資。西南中沙群島各島嶼雖然都可掘井汲取淡水,但是所含礦物質過高,大多隻能用於洗滌而不能供人飲用。隨著駐島居民和來島人員不斷增多,使得淡水需求量越來越大。「(淡)水比油貴」在西南中沙群島是完全的事實。海島上經濟建設的發展,各種建設物資的運輸量也急劇增加。就拿一幢大樓的建設來說,包括水泥、鋼材、石磚、木材等等,甚至連建築用的河沙和淡水(兩者島雖有但鹽分高)也要從島外運進來。可以毫不誇張他說,西沙群島的樓房是從海南島用輪船「散裝」駁運過來的。西南中沙群島的人們把海上運輸線視為「生命線」。當地政府採取有力措施發展海上運輸。目前擔負主要運輸任務的是兩艘大型客貨輪,即「瓊沙輪」和「瓊沙2號輪」。兩艘輪船穿梭往返,把大批物資源源不絕地運往各島嶼。當地政府還鼓勵來島作業的大小漁船擔負一些零散物資,特別是島嶼與島嶼之間運輸任務。港口碼頭的建設速度很快。在海南島的清瀾和榆林港建有西南中沙群島的專用碼頭;位居各島嶼交通樞紐的永興島,其碼頭建有多個可停泊5000噸級以人輪船的舶位。主要島嶼都辟有漁港和建有中小碼頭,以適應生產和開發建設的需要。八十年代未,為了發展西南中沙群島經濟,國家投資在永興島建設了大型機場。可起降737型等大型客機。飛往西沙的航班採取不定期或包機的形式,經常有班往返於西沙,解決了部分來島人員和郵政信件的運輸任務。
編輯本段中國維權編制地圖
2012年,國家13部門將聯合開展國家版圖意識教育。全國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和地圖市場監管協調指導小組(以下簡稱協調指導小組)2012年3月26日發布通知表示,2012年,外交及測繪地信部門將視情開展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區域地圖地名有關工作。
據介紹,目前,問題版圖仍然存在,表現為錯繪國界線,漏繪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隨意使用變形地圖等。這些問題版圖甚至出現在電視、報刊、互聯網和中小學的教輔書中。問題版圖不僅損害了國家利益,也造成了極為惡劣的政治影響。[2]
維權巡航
中國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於2012年3月20日正式發布通報稱,中國海監南海總隊派出中國海監83、75船組成海上編隊近日順利完成2012年度南海定期維權巡航執法第3航次任務,共發現各類投產外國油氣平台共30餘座。
在巡航過程中,海上編隊對外國平台進行喊話,要求對方報告平台信息和油氣開采情況。同時,海上巡航編隊還對黃岩島、火艾礁、西月島、安達礁等島礁進行了抵近觀察和監視。本航次巡航過程中未發現外國軍事艦船和其它政府公務船舶,也未發現其它國家的勘探船和科學考察船。[3]
C. 中國哪個海的面積最大
南海是中國最大的海。
南海,海域面積有365萬平方公里,其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通稱為南海諸島。南海是位於中國南部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D. 涓鍥芥渶澶х殑澶栨搗鏄
鍗楁搗 3650000=3.65脳10^6騫蟲柟鍏閲屻 鍗楁搗闈㈢Н356涓囧鉤鏂瑰叕閲岋紝綰︾瓑浜庝腑鍥界殑娓ゆ搗銆侀粍嫻峰拰涓滄搗鎬婚潰縐鐨3鍊嶏紝浠呮′簬鍗楀お騫蟲磱鐨勭強鐟氭搗鍜屽嵃搴︽磱鐨勯樋鎷変集嫻鳳紝灞呬笘鐣岀涓変綅銆傚叾涓灞炰簬涓鍥界¤緰鑼冨洿鐨勪篃灝辨槸涔濇電嚎涔嬪唴鐨勬湁210涓囧鉤鏂瑰叕閲屽乏鍙籌紝騫沖潎姘存繁1錛212綾熾
E. 中國 最大 海洋
中國最大海洋是南海。
人文歷史
名稱演變
明朝時期
南海名稱很早就出現於古籍。周朝詩經《江漢》記載:「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徹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國來極。於疆於理,至於南海。」也就是說,南海自周宣王時期起,就是中國的。
民國時期
謝承《後漢書》說「交趾七郡貢獻皆從漲海出入」。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鐵錮之,至此關,以磁石不得過。」三國吳萬震《南州異物志》稱:「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引三國吳康泰《扶南傳》:「漲海中到珊瑚洲」。
「漲海」之稱一直延續到南北朝,而《梁書》卷54《海南諸國列傳》:「干陁國在南海洲上」(干陁國故地在今蘇門答臘島),已開始使用「南海」名稱,至唐宋時期「南海」之稱漸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詩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詩句(《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以上引述說明,遠在1500年前中國人民已經認識南海和南海諸島,把南海稱為「漲海」、「南海」;南海諸島泛稱「漲海崎頭」、「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稱暗礁暗灘,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灘多,來往船隻擱淺難脫,象被磁石吸住一樣。
《瓊州府志》在解釋「漲海」的含義時說:「南溟者天池也,地極燠,故曰炎海;水恆溢,故曰漲海。」 清初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也有類似解釋:「炎海善溢,故曰『漲海』。」反映中國古人對南海潮汐現象的認識。南海在古代除了稱為「漲海」、「南海」、「炎海」之外,還有「朱崖海」(晉郭璞注《山海經》:「(離耳國)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對晉左思《吳都賦》註:「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瓊洋」(《崖州志》:「州東接大洲洋,有千里石塘、萬里長沙,為瓊洋最險之處」,《瓊州府志》同此)、「瓊海」(清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至瓊海萬州,曰萬里長沙……」;《瓊州府志》:「則瓊之海,其漲海乎」)等。對南海諸島的稱呼,除了上述「漲海崎頭」、「珊瑚洲」之外,還有「木飲州」(前引唐李善對《吳都賦》「飲木」一詞的註:「朱崖海中有渚,東西五百里,南北千里,無水泉,有木斬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飲之」,按「飲木」當指飲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飲州,珠崖一州,其地無泉,民不作井,皆仰樹汁為用」)等。其中康泰《扶南傳》關於「漲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記載,是世界上最早對南海諸島珊瑚島礁成因作出的科學說明。
九段線
到了現代,中國在南海主權的最主要依據是傳統疆域線,即「九段線」。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時為國民政府)從侵略者日本手中收回了南海諸島。1946年,中國政府有感於南海海域地圖混亂,展開了南海劃界工作。當時負責劃界的一艘軍艦名為「永興」——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永興島就因此得名。
1947年,當時的內政部完成了南海劃界,確定「九段線」。這條線最南到北緯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當代中國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黃岩島也在「九段線」中國領海范圍內。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另一個佐證是,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時,以東經118°劃界,以東為菲律賓領海;但是黃岩島的位置約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賓國土以外。在1947年劃界之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周邊國家一直沒有提出異議,這就在國際法意義上產生了歷史性主權。
南海爭端
南海爭端,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近海油氣資源的發現。此後菲律賓、越南等國非法控制一些地方,這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基本原則。
南海爭端的起源與當時的歷史因素也有關。當時,聯合國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長期對劃界原則定義模糊不清。模糊的劃界原則給了一些國家可乘之機。2015年5月,溫哥華舊貨攤出售一本1947年版本的《Collier'sWorldAtlas and Gazetteer》的地圖兼地理詞典,該詞典中收錄的一幅地圖由Rand McNally公司繪制,其題目為《中國、法屬印度、暹羅、及韓國的大眾地圖》。地圖將中國、越南、與泰國並列在一起,故此南海也包含在內。內中地圖對中國南海島礁有詳細描述,部分島礁更明確標明主權屬於中國。
首現地圖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
1973年12月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古地圖,被歷史學家譚其驤命名為《西漢初期長沙國深平防區地形圖》,又稱《長沙國南部地形圖》,簡稱《地形圖》,這地圖畫在長寬各96厘米的正方形絹上,根據與該圖同時出土的一件木牘上 「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樣,可知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圖時間當在2100年之前。《地形圖》是現存最早標繪南海的地圖。《地形圖》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從全圖看,主要區域繪制精確細致,其他部分則精度下降。從主區向上往南直到南海,這是西漢諸侯南越(南粵)王的轄區。這部分圖的比例尺變小,繪圖精度顯著下降,圖上畫有河流,海岸線象徵性地畫為半月形曲線。不管怎樣,2100多年前中國的地圖上就已經出現了南海 。到了唐代,中國古代航海家在「南海」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個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大陸南部海域,還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應該指出的是「南海」、「西南海」均是以中國本土為基準,以中國本土為觀察中心點,其地理坐標中心是中國,它們都是中國古代航海家——舟師命名的。
漢代就對南海諸島有過記載。元爪戰爭時期元朝海軍出行很遠。元代史料更是將「千里長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島)劃入海南島的管轄范圍。明代鄭和下西洋曾途經西沙和南沙,並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圖。
詩詠南海
南海·詩詞新調
李磊(詩詞新調創始人)
少小黃河入世,
今日長成巨龍。
豈任南洋騷亂,
魚鱉作浪興風。
看我整頓乾坤,
勝於信步閑庭。
四海家國萬里,
天高雲淡潮平。
地理主權
南海有兩個概念:南中國海是國際上的便稱型地理水域,南接爪哇海,西通印度洋;中國南海是九段線內的領海、是主權區域(中國海外領事館用此名介紹)。
1、南中國海(便稱名):
國際通稱:South China Sea。面積:350萬平方千米。
范圍:指中國南方那個被陸地大體圍繞的整體水域,東北至台灣,西南至新加坡海峽而接緬甸海,南通爪哇海。
國際上便稱型命名規則:一些海域冠某國名或地名,是方便大眾記憶的地理標識(不是主權名稱):日本海、朝鮮海峽、中國海、東中國海(不等於中國東海)、菲律賓海、台灣海峽(不是台灣獨有的,大陸也有份)、巴士海峽(不是巴士島獨有的)、南中國海(不等於中國南海)、泰國灣、新加坡海峽(三國所有)、馬六甲海峽(不是馬六甲城市所有)、爪哇海(不是爪哇島獨有)、緬甸海、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阿曼灣、波斯灣。英吉利海峽、墨西哥灣也是便稱(稱英吉利—法蘭西海峽語言上不方便),英國和法國都有部分領海。緬甸泰國越南所在的東南亞半島,西方和國際上更是習慣性合稱為「Indochina(印度中國)」(印度支那半島、印度支那戰爭的支那china即中國)也是方便記憶。
群島:九段線內的四大群島,和線外的印尼納土納群島、阿南巴斯群島、淡美蘭群島、馬來西亞雕門島群島、越南崑山群島等。
2、中國南海(主權名):
中國的控制情況-明晰標識
名稱:The South Sea of China,或China' South Sea 。
范圍:九段線(國界線)內的是中國領海。
面積:九段線內的南海是210萬平方公里。
主權:中國確立九段線內島灘等及附屬海域的主權。
南海諸島:古稱長沙分為四沙,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漢代起稱漲海、沸海,明清習稱南海、石塘。宋代起海事發達、南沙群島入中國版圖。元爪戰爭時元朝海軍出行很遠。明清民時期用南沙和下南洋都是風氣。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軍航海舊記錄,以第三方立場證明:清代和民國只有中國漁民遍布南海各島礁,並在有的島上常年生活。
地理區位
南海是中國南方那個被陸地大體圍繞的整體水域:北靠中國大陸和台灣島,東接菲律賓群島,南鄰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
西接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東北部經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眾多海峽和水道與太平洋相溝通,東南經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與蘇祿海相接,南面經卡里馬塔海峽及加斯帕海峽與爪哇海相鄰,西南經馬六甲海峽與緬甸海相通。[10]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南海了。東海的台灣海峽與南海之間的分界線為從廣東省南澳島南端至台灣島南端貓鼻頭的連線。南海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全球最大的海菲律賓海不是陸緣海)。南海位居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沖,四周大部分為半島和島嶼,在經濟上、國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面積最廣,約有3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廣東省那麼大。中國最南邊的曾母暗沙距廣東省約2000公里,
這要比廣州到北京的路程還遠。南海平均水深約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處達5567米,比大陸上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還要大。南海海水表層水溫較高從25℃到28℃左右,年溫差3℃到4℃,鹽度為35‰,潮差平均2米。
地理特徵
主要以大陸架、大陸坡和中央海盆三個部分呈環狀分布。中央海盆位於南海中部偏東,
南中國海地理區位
是大陸坡圍繞的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海盆,大體呈扁的菱形,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海底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其北部水深3400米,南部4200米,最深在西北部為5559米。大陸架沿大陸邊緣和島弧分別以不同的坡度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積最廣。在中央海盆和周圍大陸架之間是陡峭的大陸坡,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南海海盆在長期的地殼變化過程中,造成深海海盆,海盆內大部分地區比較平坦,可視為一個「深海平原」。雖稱之為「平原」,但它的地形很復雜,其上矗立著27座高度超過1000米的海山(其中不少高度超過3400—3900米)以及20多座400—1000米高的海丘。南海諸島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階上形成的。
F. 中國最大的海洋是那個海
中國最大海洋是南海
位於中國大陸南部與菲律賓群島、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之間的太平洋邊緣海.
南海是中國最大的外海,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4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400米的距離.
南海是位於中國南部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南海海域面積有356萬平方公里,其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通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運輸航線外,南海據信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南海海域牽涉到許多國家的利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區.
G. 我國最大的海洋是
中國最大海洋是南海
1. 南海位於中國大陸南部菲律賓群島、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與和中南半島之間的太平洋邊緣海。面積3,500,000平方公里。
2. 南海是中國最大的外海,中國南海的范圍和面積廣大而遼闊,整個海域自然地理分布范圍跨度約38個緯度,東西跨度約24個經度。
3. 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如果把4座南嶽衡山疊起來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頭離水面還有近400米的距離。
4. 南海是位於中國南部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
5. 南海海域面積有356萬平方公里,其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通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運輸航線外,南海據信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南海海域牽涉到許多國家的利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