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傳統文化在西方的傳播影響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走向國際的三種傳播途徑:文學途徑傳播、 教育途徑傳播 、活動途徑傳播。
1、文學途徑傳播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傳統文化必然發揮重要的凝聚和認同作用,尤其是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歷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的闡發與完善,逐漸積淀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深深地融匯於全球華人的精神血脈之中。孔子文化的國際傳播對於中華文明的發揚光大具有重要價值。
在西方,文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學在文化傳播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因而孔子文化的傳播更需要在文學的載體上承載與創新,才能取得成果。在全球化語境下,所謂的歐洲文化中心被新的世界文化格局替代正成為現實,全球化也大大加速了世界文學時代的到來。
從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角度來看,利用文學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的價值遠遠超過單純的語言教育。20世紀以來,美國文學在英語世界異軍突起並迅速進入世界文學主流,大批歐洲理論家和思想家經美國這個世界學術中心的中介迅速成為學術明星,其理論隨之也被英美高校的文學學科接納,成為各個相關文學研究領域內被頻繁引用和討論的經典,正是其突出體現。
2、教育途徑傳播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對話已是大勢所趨,推進漢語教育在世界的普及,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發揚的有力保障。漢語在全世界范圍內普及,在擴展漢語疆界的同時使其變得日益包容和混雜,從民族/國別語言發展為區域性語言甚至成為世界性語言。
歷史上,一批又一批華人大規模移民海外致使漢語始終處於一種動態,疆界既不確定又不斷擴大。當前,漢語互聯網的建立也起到了大力普及漢語的作用。現階段國際互聯網上大多數信息雖然仍主要靠英文傳播,但隨著漢語網站的日益增多和用漢語寫作人數增多,漢語傳播信息的百分比正在逐步上升。
全球化打破了固有的民族國家疆界也拓展了語言疆界,未來新的世界文化格局將日漸形成:它不是一種單邊英語文化而是多語種文化。在這種多元文化共存的新格局中,漢語文化和漢語寫作將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3、活動途徑傳播
隨著社會發展,文化因素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經濟活動中,文化作為軟實力對於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城鎮,乃至社區、村莊,同樣需要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才能樹立品牌,增強綜合競爭力。
要讓國家綜合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必須在擁有豐厚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增強文化軟實力,以此搶占發展的制高點,才能取得長足的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為了奮起趕超,就要充分認識自身的文化優勢,發揮文化軟實力的作用,把文化活動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
⑵ 國家形象建構對中國文學海外傳播有何意義
隨著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閻連科獲卡夫卡文學獎及麥家《解密》等作品深受西方讀者青睞,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國內作家與研究者的熱議,而且引發了他國的關注。各國漢學家在相關過程中發揮著獨特作用,其視角、觀點及闡釋範式對中國當代文學的海外傳播不無裨益。
當代文學海外影響力提升
迅速發展的中國在國際政治與經濟領域持續引發「中國熱」。與之相應,中華文化也引起各國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隨著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大力推動,其中作為國家文化重要構成的中國當代文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對此,各國漢學家予以積極評介。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教授弗朗索瓦·於連認為,中國文本映射出了歐洲文明的限域。此外,在當代中國文學研究海外「重鎮」美國,相關評介的豐厚性與深廣度均有提高。美國聖母大學教授葛浩文認為,正因為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才使中國當代文學提升了世界關注度。美國波莫納學院教授白亞仁稱,中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說明中國文學的國際影響確實業已大幅度增強。再有,東方漢學界也頗為關注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動態。日本漢學家飯冢容、菱沼彬晁均表示,莫言獲獎引起了日本民眾對當下中國文學的關注,反映中國社會進步風貌的相關作品在日本影響力正逐漸提升。
綜觀諸位海外漢學家的評價可以看出,當代中國文學憑借自身成就在當今世界文壇有著日益提升的影響,並與世界文學積極互動與互融。這些漢學家還預見,「東學西漸」從文學到文化層面都恰逢其時。
當代文學海外傳播中的「二元困惑」
中國社會深刻變革的豐富實踐為中國當代作家提供了生動且多元的創作源泉,而基於時代轉型的當代中國文學作品雖在海外更受關注,但並未贏得普遍認同。針對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中存在的此種悖論現象,數位漢學家多有論及。
在葛浩文看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決不可因此就斷言他國讀者必然喜歡中國文學,畢竟反映當下社會生活的中國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並沒有受到普遍歡迎。同時,美國漢學家奧凱恩認為,盡管中國文學作品海外傳播的數量較先前有所增加,但相關譯作銷售並不可觀,且就影響力與聲望而言,地位不及村上春樹或卡爾維諾,銷量則更難與斯蒂格·拉森相比。究其原因,英國倫敦大學藍詩玲教授指出,譯介到海外的中國文學作品大多並非商業出版,而屬於學術出版,這使得中國文學作品始終被置於學者研究視域而難以走近普通大眾。此外,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教授羅流沙談及被介紹到俄羅斯的當代中國文學作品時說,那種過分倚重西方文學範式,而不彰顯中華文化歷史底蘊與優良傳統的文學作品,難以在俄羅斯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遍觀上述漢學家的看法,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處境堪憂。要真正實現中國文學「走出去」,使中國當代文學在海外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並非易事。然而憂慮並非無望,更受關注才有可能廣受歡迎,這正是有效實現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契機。
當代文學海外傳播尚存限域
海外漢學家基於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關切,面對國際傳播過程中面臨的諸種問題,憑借迥異觀念與獨到視角對中國當下本土文學創作進行了相應闡釋。
依據相關漢學家的觀點,中國當代文學領域尚存不少缺憾,其中包括創作主體缺乏全球視域。德國漢學家顧彬批評中國作家多缺失外文能力,其作品缺少國際性視野。對此,葛浩文不但深表贊同,而且指出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尚缺宏大世界觀。在日本漢學家谷川毅看來,當下中國文學發展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部分作家缺乏開放意識,導致其封閉而未向世界敞開。
作品自身存在限域是一個關鍵性問題。部分作品存在冗長繁復且人物形象深度尚淺等弊端。奧凱恩與葛浩文等都曾尖銳地批評中國當代作家沉溺於冗長寫作,體現於過度描述而又疏於對人物心靈的探索。此外,長篇小說創作危機頻仍。顧彬指出,當下的中國長篇小說呈現出碎片化趨勢,相應文本缺乏整體與中心維度,且未能展現歷史本質與時代精神。再有是出版與傳播媒介有待拓展。從出版機制來看,奧凱恩、白亞仁等認為,較之西方國家的文學編輯而言,中國的文學編輯尚難發揮其應有作用,這是制約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與傳播的痼疾之一。從譯介來說,葛浩文、白亞仁及法國漢學家何碧玉都表示,譯介中存在中國元素流失等現象,而目前國內翻譯水平的確影響了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的效果。
當代文學如何走出去
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當代中國文學應當依託國家實力承擔推動中國文學「走出去」的歷史重任,既推進創作者自身不斷提升,又促進作品的國際影響。重新解讀海外漢學家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評價,可以得到不少的啟示。
從國際視野來看,應借鑒世界文學的共通因素。考量諸種世界文學經典的互通因素是中國文學邁向國際化的有效路徑。從創作層面而言,中國文學如果要實現海外傳播,相關創作不可無視長期以來形成的、具有國際公認效力的評判標准。莫言之所以能從中國走向世界,因其作品的視野與旨意突破了本土疆域,而呈現出一種共性,對接文學整體上的某些特徵。當下中國文學創作應在保持本國文化底蘊與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及時追蹤國際文壇動態,善於運用有利於他國更好理解與認同的文本表達方式,從而使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建立聯系。從研究層面來看,加強中外文學批評互動,消除偏見與誤讀,有助於增進自我與他者間的深層交流與理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柯馬丁教授就認為,中國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如不能與他國學界建立聯系,那麼中國本土的當代文學研究在海外的影響力堪憂。所以說,國內文學批評領域如何在與他國互學、互動、互證、互鑒的過程中,建構起中國文論、批評獨特的話語體系與操作範式,從而為中國當代文學屹立於世界文壇提供有力的學理支撐,尚需求索不已。
從國內情勢來說,應大力敦促作家內外兼修。中國當代文學文本的價值問題,始終為漢學家所關注並褒貶不一。比如,飯冢容表示自己在閱讀當下中國文學作品時最為看重的是文學價值,而顧彬則對中國當代文學的整體思想價值表示失望。綜觀近年來的「諾獎」得主,萊辛、略薩與門羅無不是憑借其兼備對民族命運的深刻闡釋力與卓越的藝術創造力而勝出的。由此反觀當下國內某些文學作品,其中過度誇張甚或蓄意扭曲中國形象,給其亂貼諸如「暴力」「乖戾」「愚昧」等形象標簽等現象並不罕見。這些負面形象如若傳播出去,不免妨礙他國受眾對中國文學與文化的正確理解。
鑒於此,從文學外部來看,應強化實踐參與作用。當下國家觀念主導下的當代文化海外傳播策略要求文學作品作為構建國家形象的具象載體,承擔傳播中國主流價值觀與重塑中國文學形象等歷史使命。當代中國文學作為媒介在國際化語境中為消除誤解與偏見、促進中外相互認知與溝通提供了重要契機,當下創作者應以構建真實的國家形象並提升其正面國際影響為己任,從而使中國文學更有尊嚴地邁向世界。從文學內部來說,海外學者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審美評價呈現出歷時嬗變。以美國漢學界對中國現當代小說的評價為例,幾代漢學家的評判標准呈現出從已故漢學家夏志清的「優美」、李歐梵的「浪漫」到王德威的「怪誕」等審美觀念與批評範式的變遷。盡管漢學家的相關評價尚存差異,但文學作品的內在構成要素始終是其評判中國文學能否真正傳布於世界的首要依據,而文學本體因素的確是評判具體作品的重要標准。由此,當代中國文學應以文學標准為旨歸,合理借鑒與吸收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創作技法與寫作範式,不斷提升創作成果的藝術價值,從而力求真正贏得世界層面的尊重與認同。
總之,中國文學「走出去」必然面臨中外文化交流、交鋒、交融等態勢的沖擊與影響,予以回應需要辯證地看待其異同。正視中國當代文學的諸種特徵並強化與發展其異質因素,既不以炫丑或異怪來迎合西方,又應避免中外文學間的隔閡、誤讀、沖突與對立,努力呈現出自身獨特的思想意義與文學價值。中國當代作家應憑借自身實力,揭示日新月異的中國基於人類普遍性而不為西方所有與所知的特質,在世界文學譜系中抒寫出精彩的中國文學篇章,進而實現中國文學夢,這是當代中國作家與文學研究者共同的使命。
⑶ 如何向西方國家傳播我國的文化精髓
這個問題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我經常很朋友一起探討諸如此類的問題時,總是相當激烈,並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回答,所佔角度不同,回答也是大相徑庭,往往到了最後大家一致的看法是體制出了問題,以下我就從這個方面來回答你所提出的問題,以作為參考。
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想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究竟我國的文化價值觀是從什麼時候改變或是淪落的?
以歷史學的觀點作為斷代,我認為是從晚清末期,西方教育體系和制度不斷地傳入中國,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影響著中國許多知識分子傳統的價值觀念,最終導致晚清政府的滅亡,民國的建立並在挫折中不斷發展壯大。在此期間,最具代表性的,也是由知識分子發起的運動——我們稱之為「五四運動」,該運動可以看做是一場新學對舊學的全面進攻,這次運動的結果是新學站穩腳跟,舊學被逐漸淘汰,與此同時這場的運動的極端性,導致了我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在繼承性方面不斷被削弱,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現在我來回答你的問題,我想拿中國和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在中國文化價值觀的繼承和發展方面作以比較。在文字方面:中國用簡體、台灣用繁體;在教育方面:中國只在9年義務教育期間,語文作為必修課,無古漢語課程、台灣的國文教育一直延伸到高等學府,並且不單只有一門《國文》,還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和《國學概要》;從傳統節日風俗繼承方面來看:中國的傳統節日沒節味、台灣的傳統節日非常熱鬧等等。從小處看,台灣的中文教授那叫學識淵博——有南懷瑾、葉曼、辛意雲、傅佩榮等國學大師、中國公稱的國學大師除了死去的還有誰呢?!、再看流行歌詞,人家台灣能寫出像青花瓷這樣美輪美奐的詞語、咱中國的不是我說俗不可耐或無病呻吟的爛詞太多了。同樣是中國人,同樣也經歷了苦難,為何會出現這兩種結果呢?
歸根結底還是體制問題,為了讓有些人愛聽,再說小點或者說小點教育制度除了問題。
大家可以看看中國的政黨是以什麼為綱領的——馬克思主義(註:德國人),咱們的改革開放革了什麼——文化;開了什麼——利益,所以指望我們的媒體良心發現就如同期望太陽從西邊出來一樣,不著邊際啊!可悲可嘆!人家即使做了,也是擺擺樣子,忽悠我們老百姓;好不容易有個百家講壇——廣告不斷,愚民色彩濃厚,試問我們是不是猴子?!在人家眼裡我們好像是的。教育產業化的結果又是什麼呢?那叫——教育政治化:大學生學術水平越來越低;有句話怎麼說的「有文憑沒文化」,教授一個比一個忙,但不是忙學術而是忙利益,校長在干什麼呢?呵呵!我不說你也知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談中國文化價值觀的繼承問題,難啊!!!除非什麼時候咱們能真正強大起來,外國人才會去學啊!因為意識形態其實決定著行動啊!我們現在的意識形態又是什麼呢?還談什麼強大!我想我們太缺乏嚴謹踏實的本色了,什麼時候我們的國家能夠不浮躁,也許你我就能看到希望了!
⑷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怎樣傳播的
造紙術的發明促進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文化交流,為傳播文化、交流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印刷紶俯官謊擢荷規捅海拉術的發明促進印刷技術,使的印刷品的印製更為方便。對所有印刷品的更高一層意義的側面作用
因為有了羅盤,所以才演變為今日的指南針,提高了航海的准確性與安全。
火葯的用途可以鑿山,挖壁,挖洞,當爆竹,或作為軍事武器等,相對應的對開山、修路、軍事進程等等具有一定的歷史推動作用
很多東西是一步步循序漸進的,四大發明具其相對領域的歷史進程推動作用,或者說是里程碑,四大發明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發展必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人類在當時四大發明的出現意味著在其相應的領域里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而其對相關事物的間接影響是難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