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為何要堅持走城鎮化道路
城鎮化本質是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的體現
自2000年之後,鄧小平提出的沿海地區優先發展戰略被「西部大開發」、「中部崛
起」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所替代,即由過去的「雁行模式」轉為各區域均衡發
展。而政府在對中國城市布局的規劃方面,很早就提出「兩橫三縱」的發展戰略,而前
不久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則再次強調「兩橫三縱」的「城市化戰略格局要一張藍圖
干到底。要在中西部和東北有條件的地區,依靠市場力量和國家規劃引導,逐步發展形
成若干城市群,成為帶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中央城鎮化工作會
議公告》通篇沒有提及東部城鎮化,卻提及要限制特大城市人口流入,而特大城市幾乎
都在東部,可見當前的城鎮化政策是偏重於發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均衡發展戰略。
然而,從2001年至今,中國的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並沒有取得明顯效果,首先是人口
繼續外流,從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看,在2001至2012年的11年中,河南、四川、安
徽、貴州、廣西等五個中西部省份出現了人口凈減少,而湖南、湖北、吉林、黑龍江、
陝西和甘肅六個省份的人口也只是微增,如果剔除出生和死亡因素,也屬於人口凈外流
省份。其次是中西部地區投入產出比持續下降、投資效率低下。目前,中西部地區各省
份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幾乎都要佔到GDP的8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GDP總額,這意味著
投入產出比普遍低於1.3,而東部地區則普遍超過2,尤其是人口凈流入大省廣東,2012
年的投入產出比達到3。而北京、上海在2001-2012年間常住人口分別凈增加50%和42%,
2012年的投入產出比分別為2.9和3.9。如果再從國家歷年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和中
西部地區的稅收貢獻兩個方面看,則更加不匹配,即轉移支付逐年增加,但稅收佔比卻
不能隨GDP佔比的上升而提高。
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從建國至今,有過幾次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重工業基地的舉措,但
均以失敗而告終。如上世紀50年代初的工業化高潮和文革期間的三線建設,其結果是既
沒有發展起中西部的重工業,又沒有留住人才。而目前中國雖然可以通過大量的資本投
入來增加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總量,卻難以實現相應人力資本的匹配,最終還是無法解決
規模不經濟的難題。如果一個經濟區域持續的固定資產高投入卻難以帶來相應的稅收增
長和就業增長,那麼,其後果必然是高負債和人口的流失,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是難以
持續下去的。
發達經濟體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都無一例外地呈現不均衡發展態勢,如法國的大巴黎
區、日本的大東京、韓國的首爾、英國的倫敦等首都所創造的GDP均要佔其本國GDP的
12-28%左右,而中國最大城市上海的GDP只佔中國的4%。美國50個州中五個州的人口要
佔到美國總人口的50%以上,而中國31個省市中五個人口最多省份合計人口不到全國人
口的1/3,而美國適宜居住的國土面積要遠遠超過中國,但美國人口集聚的趨勢卻仍在
延續。根據世界銀行的大樣本分析,經濟密度增加一倍,生產率會提高6%,而與中心城
市的距離增加一倍,利潤就降低6%。
發達國家盡管各地區間經濟發展很不均衡,但區域間的居民收入差距卻比較小,因為各
地區間的產業發展水平是由要素稟賦決定的,必然存在差異,而地區間的公共服務和福
利均等化則可以通過政府的轉移支付等調控手段來實現,這就是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普
遍較低的原因。如漢堡的人均GDP和每平方公里GDP分別超出德國東北部落後地區的2倍
和100倍,但兩個地區的福利和人均收入水平卻相差無幾。由此可見,中國的城鎮化戰
略更偏重於地區間GDP水平的均衡而非居民收入和福利差距的縮小。
從行政與財政雙角度來詮釋城鎮化
中國的行政體制是中央、省(直轄市、自治區)、市、區(縣)和鎮(鄉)五級政府,
而這種行政體制即便到了縣以下,其下設的部門也與上級行政機構非常類似,所謂麻雀
雖小五臟俱全,都承擔了相應的事權,同樣也擁有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規劃權。這就造成
了各級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發展權而向上謀求政策和資金支持,向外招商引資的普遍現
象。故地方政府之間為獲得發展權而競爭成為常態,發展戰略的趨同及產業結構的同構
化,也是屢屢出現。例如,在上海的自貿區獲批之後,已有多個地方政府向國務院提出
建立自貿區的申請。
回顧中國過去30多年建立的各類經濟發展區,最先設立的是經濟特區,從1980年建立的
首個深圳經濟特區,到2010年的喀什經濟特區,共六個;此外,至2012年年末,中國共
有253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最初,這些發展區域的設立是能夠
體現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的,但隨著區域分布面越來越廣,實際上已經很難看出不同區
域間的各自產業發展差異和優勢,也越來越難解釋這些地區的要素稟賦與重點扶持產業
之間的邏輯關系,而是成為各省市向中央要政策的手段之一。如果把省及市縣級經濟技
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都累加起來,估計要達到幾千家,可謂紅旗插遍全國,但其
盲目發展不僅增加了財政負擔和政府債務,而且還造成資源的錯配和浪費。
因此,在現有的行政體制下,對中央政府而言,區域均衡發展舉措也是平衡各地方之間
關系的無奈之舉。如國家發改委專設西部司和東北司,卻沒有東部司。而目前的戶籍管
理制度、就業、醫療、教育及養老體制等,也對外來人口設置種種障礙,從而使得外來
人口在當地安家立業成本很高,這不僅是現有的行政制度決定的,而且也與財政支出體
制相關。
例如,地方財政支出在用於民生方面,主要是解決本地戶籍人口的失業救濟、低保補
貼、養老、保障房供給等,這些方面外來人口都無法享受。而中小學義務教育法頒布
後,外來人口子女同樣需要獲得義務教育,這又給人口流入地省市增加了財政壓力。如
廣東省有338萬外來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比國內10個省份接受義務教育人數的累加
總量還多,但廣東省獲得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額卻比中西部省份要少得多,這就導致其
人均財政支出額在全國排末位。因此,在地方之間橫向轉移支付的相關制度沒有建立之
前,現有的財政體制實際上是不支持人口自由流動的。
更進一步分析,會發現現有的財政體制不僅不支持外來人口流入,而且也不支持本地農
村戶籍人口的市民化。近日國務院會議決定合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
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但中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分為五
級: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保,目前打算合並的是繳費最
低、償付最少的後兩種,這也是最容易實現的,其福利意義不大。而城市化應該給百姓
帶來的福利,則是要縮小後兩者與前三者之間的差距,而這對地方財政而言簡直就是天
文數字,會對本來就存在資金缺口的當地社保基金造成更大的虧欠。此外,假如農民獲
得城市戶籍,對於這些新增城市戶籍人口的保障房、失業救濟、城鎮低保、醫療衛生、
教育補貼等也理應給予同等待遇,又將使得政府的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三
個賬戶的支出大幅增加,令地方政府不堪忍受。
因此,無論是當今的行政體制還是財政體制,都不支持戶籍開放、人口自由流動、就業
機會均等及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城市化人口政策。唯有不影響各地區自身發展規劃和投
資、不需要各地區增加額外財政支出的城鎮化人口政策,才容易被現有行政和財稅體制
所接受。
城鎮化:短期紅利與長期憂患
過去30年,中國城鎮化率幾乎以每年一個百分點的速度提升,這一方面是工業化過程的
自然推動,另一方面則是地方政府在政績觀下的投資驅動。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
上的大量投入,對於改善投資環境和居民生活便利方面功不可沒,可以說,高鐵與高速
公路的超前建設,體現了中國的體制優勢。但同時地方建設中也存在重復建設、奢華建
設等浪費現象,資金投入與其他生產要素之間的不匹配,後患無窮。
但正如人口紅利不可持續一樣,中西部地區在城鎮化方面的巨大投入,究竟有多少地方
能夠集聚人口,形成增長極?長期以來,建築業一直是農民工就業比重最大的行業,當
中國的投資重心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之後,自然也給中西部的農民工就業帶來了很大機
會,這也是造成東部地區民工荒的原因之一。但問題在於,在過去13年中,中西部地區
的大量投資並沒有帶來人口的集聚,而東部地區在過去13年中投資比重下降卻仍然帶來
人口的集聚,原因在於東部的三大增長極已經形成,而中西部地區的增長極仍未凸顯出
來,成渝、湘鄂等省市充其量還只能算是形成了城市集群。而令人擔憂的是,2013年中
國建築業的增速出現11年來的首次下滑,這又將給經濟增長和就業帶來壓力。假如投資
沒有帶來一定量的現金流回報,那麼,這樣的投資拉動模式註定是持續不下去的。
如今,人們已經普遍開始擔憂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過剩問題,事實上,在過去10餘年
中,城市人口增長0.5倍,而城市建成區面積增加了接近1倍,很多三四城市都存在建設
用地過度開發問題,城市建設空有架子卻沒有產業支撐,最終只能是人去樓空、當地政
府負債率大幅上升。從全球看,大城市化才是新興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邁進過程中的人
口流向,這既是規模經濟的要求,又是公共服務短缺情況下社會低端群體追求公共設施
和服務共享的唯一途徑。而中國的大城市化率依然偏低,在過去五年中,中國大約每天
有80個以上的村莊在消失,同時每年有10個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在新增。
過去10年中國的城鎮化的另一條主線就是農村城鎮化,即新農村建設,事實證明,城鄉
勞動者薪酬的巨大差異,決定了農村留不住青壯年,甚至還留不住中老年勞動力,故農
村城鎮化看來是不成功的,要縮小城鄉差距,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農業人口,從而提
高農業人均增加值。按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中國農業勞動力人均增加值為545美
元,只有日本的1/70,而全球的平均水平為1061美元。但這並不表明中國農業生產率低
下,而是因為農民的人均耕地面積太少,中國每公頃耕地的穀物產量為6988公斤,遠超
美國和日本,幾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中國農民為了提高其收入,耕地長期不休
耕,大量使用化肥農葯,每公頃化肥使用量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
無論是城鎮化還是城市化,都應該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非手段,如果不遵循經濟規律,
過多規劃區域布局,最終的結果是人口與投資的逆向流動,資源的錯配和房地產泡沫的
破裂,即短期發展紅利造成長期蕭條。同樣,要評價城鎮化政策的績效如何,也應該看
其有沒有提高農業勞動者的收入水平;有沒有有效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和社會貧富差距;
有沒有集聚人口和帶來持續增長的就業。而從過去10多年的情況看,從事農業的青壯年
勞動力幾乎沒有了,城鄉差距和貧富差距都沒有顯著縮小,人口繼續流向東部投資增速
較低的地區,而不少投資增速高的中西部反而出現人口的凈減少。那麼,今後10年這一
現狀一定能得到改觀嗎?
中央提出「人的城鎮化」觀念,應該是對過去10年城鎮化政策的反思和進步,城鎮化會
議也提出了好的舉措,即「要建立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相掛鉤的機
制」,不過,說易行難,真正要落實到位,恐怕還有許多障礙,要對現有的區域行政管
理體制和財政支出體制進行實質性改革,而不是只停留在文件上。2014年是中國全面深
化改革的啟動之年,希望看到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
好發揮政府作用」和「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能夠體現在中國的城市化進
程中。
--
行情在希望中破滅,
在絕望中誕生。
Ⅱ 為什麼中國一直講究城鎮化城鎮化人就富有了嗎
永沃財富為你解答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第一,農業現代化。大量的農業機械進入農業領域,使農民不用再為播種、收獲、撒農葯,花費更多精力;除草劑、農葯的採用,使農民不用再在田間護理耗費太多時間;育種技術的進步,使農業產量大量增加。這樣農村出現了大量剩餘勞動力。
第二,工業化。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加工農產品,生產工業品。
第三,城鄉差異。城市和鄉村存在較大的收入差異與生活差異,農村人羨慕城市的生活方式,願意到城市來就業。
綜上,構成了城鎮化的充分條件。
中國現在是市場經濟,當然要實現城鎮化。沒人願意一直,臉朝黃土背朝天。
Ⅲ 中國為何要堅持走城鎮化道路
中國為什麼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從根本上說,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體現。具體說來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要求。黨中央提出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原動力,是中國農村長期以來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富餘勞動力。改革開放之初,在城鎮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離土不離鄉」就業方式。改革開放後,這些富餘勞動力走向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和上海、浙江、江蘇等沿海省份。逐漸這些地區的縣城甚至城鎮也開始大量地吸納外來勞動力,形成了一批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的中小城市和城鎮。實踐告訴我們,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科學發展觀把這一客觀過程及其經驗上升為理論,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科學指南,可以避免農村富餘勞動力盲目流向大城市等問題的出現。
其次,是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中國是一個具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許多地方十分貧窮,如果產業和人口也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不僅不利於一些落後地區的發展,而且會進一步擴大區域性差距,給整個國家的發展帶來許多經濟上的和政治上的矛盾。因此,黨中央提出統籌城鄉發展,就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一手抓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手抓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產業和人口結構合理布局。
再次,是擴大內需的客觀要求。「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向在哪裡呢?許多學者提出,中國最大的消費群體在農村,在成億成億的農民。從理論上講,這是有道理的。但問題是,第一,消費不僅要靠人,還要靠人的消費能力。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盡管數量龐大,但農民可支配的收入比較少,還不足以形成巨大的消費能力。第二,消費能力不僅取決於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還取決於人的消費方式。廣大農民長期以來生活在自給自足或半自給自足的社會環境中,同城市居民主要依靠市場並追求時尚的消費方式大不一樣,因此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雖然數量大但難以形成與此相應的消費能力。有專家通過實證分析指出,農村人口的購買力僅相當於城市人口的42%,如果城鎮化率每提高1%,就可以轉移50萬農村人口,並形成12億多元的購買力,創造50多億元國內生產總值。所以,要真正落實或實現「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必須一方面增加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在統籌城鄉發展中形成一批中小城鎮,讓廣大農民進入城鎮生活或在新農村建設中進入社區生活,形成新的消費方式。
最後,是提升城鄉居民整體素質的要求。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是中國主要的社會群體。因此,中國的現代化過程,不僅肩負著艱巨的經濟變革任務,還有一個艱巨的人的改造的任務。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意味著我們將更加自覺地推進農民轉化成市民的進程。因為,城鎮化的過程,不但使農民在生產方式上由原來的分散耕作方式轉變為集中生產,知識程度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而且使農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直接接受到現代社會意識的輻射和熏陶,成為現代市民。在過去30多年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兩個現象:一是,一些外出經商的農民,直接受到現代化工業和城市文明的熏陶,開闊了視野,學到了本領,既掙到了票子,又換了腦子,許多人成為著名企業家;二是,大批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直接受到現代化工業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在改變自己生存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漸適應城市市民的生活。城鎮化的過程,必定是農民向市民轉化的過程。因此,城鎮化的發展不是「提高」而是「改變」了傳統農民的意識和素質,包括技術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創造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基礎。
Ⅳ 為什麼中國城鎮化趨勢將嚴重放緩
近來,新型城鎮化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人們普遍認為,新型城鎮化將會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有人認為,新型城鎮化就是新一輪的高速城鎮化,將會大興土木、圈地造城、逼農民進城上樓、推高房價。新型城鎮化果真會如此嗎?如何理解新型城鎮化?我國為什麼要提新型城鎮化?怎樣才能走出一條符合「五位一體」要求、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需要探討。理解新型城鎮化必須科學總結快速城鎮化的成效與問題城鎮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過程。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階段,城鎮化速度與城鎮化質量則存在著明顯差異。自1996年以來,我國城鎮化進入加速階段,每年新增城鎮人口約2000萬人,年均城鎮化水平提高近1.5個百分點。2012年,我國城鎮人口已經超過7億人,城鎮化率達到52.6%。根據國際上一般經驗,一個國家或地區當城鎮化率處於30%到70%之間時,城鎮化速度則相對比較快。據此可以判斷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城鎮化率還將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確保我國城鎮化質量?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需要總結和反思我國以往快速城鎮化的成效和出現的重大現實問題。快速城鎮化,使我國有效地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一些國家發生了嚴重金融危機,我國經濟保持著平穩較快增長。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讓當今世界上發達經濟體遭遇歷史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財政懸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日本經濟停滯不前,困擾著發達國家。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無法從長期增長性貧困和中等收入陷阱走出來,一些發展中國家長期陷入戰亂和國內動盪。而自1996年以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超過9%,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快速城鎮化,帶來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到2012年,我國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比重已經下降到約10%,工業化基本實現。城鎮化和工業化在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還肩負起了反哺農業和帶動農村發展重任。快速城鎮化,正在徹底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擺脫貧困。現在,我國提出新型城鎮化,不是否定城鎮化道路,而應該是為了提高城鎮化質量。這樣,我們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鎮化成效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到2012年,我國轉移農村勞動力超過2.6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超過1.6億人,他們基本上都在城鎮就業,這是城鎮化快速推進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快速城鎮化,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目前,我國農民在城鎮就業的收入超過在家中務農的收入。但是,每年轉移的大量農村勞動力,仍然游離於農村和城鎮,尚未成為真正的市民城鎮化,根本上是人口由分散在農村向城鎮集中的過程。衡量城鎮化水平,基本指標是城鎮人口在全社會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只讓農民進城而不讓農民轉變為市民,這樣的城鎮化是一種不徹底的城鎮化。由於建設的需要,一些農民已經失去土地,但是仍然未能成為市民,人口城鎮化滯後於土地城鎮化問題突出。人口城鎮化滯後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影響極其深遠。轉移農村勞動力不能市民化,無論對農村,還是對城市,都會帶來後遺症。農民工只能進城就業,無法舉家在城鎮生活,出現農村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等社會問題。新生代農民工,對農業和農村比較陌生,但是真正融入城鎮還比較困難。農民工不能市民化,就會抑制消費,給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困難。農民工不能市民化,就可能將農業作副業,制約農業規模經營,妨礙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工不能市民化,也會使民工荒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逢年過節農民工回鄉所帶來的城市服務業缺工問題已經影響到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我國很多城鎮建設比較粗放,佔用土地過多,集約化程度不高。很多城鎮建設,比較注重征地造城,賣地搞房地產開發,土地財政富裕了城鎮政府,而對於居民必需的菜市場等公共設施建設既沒有投入,也不給合法的建設用地。一些城鎮注重引進工業項目,搞工業園,而對於公共綠地建設嚴重不足,城鎮生態系統缺陷大、環境差。目前,我國形成的城鎮化體系極不合理。越來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線城市人口過於集中,甚至過分擁擠、交通堵塞、污染嚴重,房價過高,居民生活負擔重、質量差,「城市病」越來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經濟發展乏力,缺乏有競爭力的產業,對轉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強。很多農村城鎮化地區已經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鎮功能十分不健全。一些城鎮政府缺乏大局觀念,過分注重經營城市,而公共服務意識比較淡薄,公共服務嚴重不足。城鎮政府普遍地對常住居民提供差別化歧視性公共服務,特別是在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方面尤為突出。未來我國城鎮化仍將會快速提高。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同時,如何確保城鎮化質量?這就需要對我國城鎮化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敢於面對,深入研究,注重頂層設計,激勵創新,大膽實踐,不斷總結,及時糾偏。這樣才能走出一條更符合全國人民期待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只有新型城鎮化才能更好地實現中國夢什麼是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內涵理應極其豐富。盡管目前很難清晰地界定新型城鎮化,但是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實踐,其內涵也將不辨自明。從現有認識來看,我國在當前提出新型城鎮化主要是針對我國快速城鎮化實踐中所出現的重大問題而提出來的,無疑地,它負有新的歷史使命,是區別於我國以往的城鎮化,更是區別於世界其他國家一般的城市化。結合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實際,綜合考慮到我國城鎮化成效與問題,新型城鎮化的總體目標應是城鎮化與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能夠更好地相協調,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能夠更好地實現強國富民夢。新型城鎮化必須對過去快速城鎮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進行糾偏。作為區別於以往的城鎮化,我國新型城鎮化應是由過去的制約外來人口融入城鎮向積極穩妥地將轉移人口市民化轉變的過程,城鎮建設和發展由過去的粗放方式向集約化轉變的過程,城鎮由過去的過分注重經營城市向服務市民轉變,城鎮政府公共服務由過去的只面向戶籍人口向覆蓋到全部常住人口轉變的過程,最終使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並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城市群的科學合理體系。作為區別於世界其他國家一般的城市化,我國新型城鎮化理應最大限制地避免城市病和農村病的蔓延和惡化,絕不讓貧民窟成為我國城市的社會問題,也絕不讓農村凋敝,便不會出現全社會只重視工業而忽視農業。我國新型城鎮化,必須有助於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未來1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讓的人生活在城鎮,不但可以讓人享受城鎮文明,盡快過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於減輕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壓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小康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農村只轉移勞動力,而不能減少人口,有限的農業農村資源,不足以支撐城鄉居民實現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無從談起。農村人口大幅度減少了,全面小康建設的難度也就降低了。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鎮化,不但會讓城鎮更好地吸引合格勞動力,更好地提升勞動力素質,而且更加有助於促進城鎮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移農業勞動力市民化,可以讓勞動者更加穩定,徹底解決民工荒和勞動力結構失衡問題。通過轉移勞動力培訓和工作積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資本,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轉移農業勞動力市民化,不僅給城鎮提供產業工人,而且也會拉動消費,擴大需求,促進城鎮第三產業發展。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讓城鎮更好地聚集各類資源並優化配置,有助於實現產業升級。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長期以來,城鎮建設往往都是低價徵收土地,以土地財政搞城鎮建設。推行新型城鎮化,能夠更好地維護拆遷戶和被征地農民的權益,減少利益沖突。推行新型城鎮化,更加註重生態環境建設,讓城鎮更加宜居,讓市民生活更有質量,這更加符合廣大市民的期待。不斷糾偏才能闖出一條新型城鎮化道路怎樣才能走出一條新型城鎮化道路?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需要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糾偏。城鄉二元體制是妨礙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最大制約,我國在城鄉二元結構下形成的塊塊分割的行政體制,城鎮建設與發展,往往以追求部分群體利益最大化,忽視城鎮長遠發展,忽視非當地戶籍常住人口權益,甚至將有戶籍居民與轉移人口常住居民權益對立起來,嚴重妨礙新型城鎮化的推進。要改革戶籍制度,完善人口管理,更好地建設城鎮,讓城鎮對人口吸引力更強。要重新設計稅制和社會保障分擔機制,調動就業地城鎮政府吸納人口的積極性。推進新型城鎮化,關鍵要轉變城鎮建設與發展的理念,徹底摒棄城鎮化就是圈地造城的習慣思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城鎮建設,不僅修路蓋樓工廠,而且要地吸納外來人口,更好地滿足居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在大力發展城鎮經濟同時要建設好城鎮先進文化。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城鎮發展。推進城鎮化,主要應從城鎮布局和城鎮管理等多方面來解決部分城市人口過分集中而部分城鎮無法讓外來人口融入的問題。要通過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城鎮合理布局,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對於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小城鎮,常住人口達到城市規模的,要通過行政區劃調整,讓已經城鎮化的農村轉變為城市,以便更好地發揮城市功能。大城市也需要農民工市民化。長期以來,像北京這樣人滿為患的城市,控制人口增長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政策措施。為此,城市往往只對高學歷、海歸學子開放,而將外地農民工拒之門外。北京市季節性缺工問題,反映出北京人口遷移政策存在著很大問題。每當春節來臨,北京市由農民工從事的一些服務行業,如餐飲業、家政服務等傳統服務業,以及快遞業,就會出現嚴重的缺工問題。城市服務業出現嚴重的缺工問題,與現有的農村勞動力轉移模式直接相關。如果轉移農民工不能市民化,每到春節,農民工總是需要回到農村到家的。未來緩解大城市季節性缺工難題,可能需要對人口遷移政策做出相應的調整,也需要將一定的轉移農民工市民化,改善大城市人口和勞動力結構。大城市如果只有高端人才,沒有了從事一般服務的勞動力,大城市的產業體系就會不健全,社會問題就難以解決。推進新型城鎮化,要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城鎮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我國大量農民工在城鎮就業,但是不能與城鎮居民在社會保障和子女上學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這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應從法律和管理多方面入手,加強監管,讓城鎮政府拿出放棄常住居民歧視性政策的時間表,讓農民工也可以購買保障房,讓進城務工農民的所有孩子都能夠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就近上學和參加高考。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管理體制。對於異地參加高考的,錄取地招生名額可考慮由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追加非戶籍學生計劃。總之,新型城鎮化需要通過深化改革走出一條能夠讓人民幸福、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科學發展道路。
Ⅳ 中國為什麼搞城鎮化
這是經濟建設的必然趨勢,中國的農村佔了太多的土地和資源,人口有三分之二都是農村,不發展城鎮化,是沒法繼續推進經濟的
Ⅵ 為什麼要大力推行中國特色城鎮化
第一,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集約型的城鎮化。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土地城鎮化」,而是從過去的「物」的城鎮化轉變為「人」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將不再是以往鋼筋水泥式的粗放型城鎮化,而是走集約型城鎮化道路,大力推進土地、能源、水資源等節約集約利用,注重拉動城鎮消費增長,追求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惠民型的城鎮化。它不再只是追求簡單的城鎮規模擴張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是注重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由「農村」到「城市」的轉變。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其目的是讓農村的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最終實現強國富民的「中國夢」。
第三,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融合型的城鎮化。它不光注重城市規劃與發展,而是更加強調城鄉統籌發展與產城融合發展。新型城鎮化將著眼於以城帶鄉,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通過實現要素的自由流動,改善社會資源在部門間、地區間、人群間的配置,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將推動以工促農,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以及農業現代化的同步協調發展。
第四,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生態型的城鎮化。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的城市發展理念,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城鎮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動未來城鎮化向低碳、綠色、智慧、生態、宜居的方向發展。新型城鎮化將城市建設融入生態系統,並從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消費模式等多角度將低碳環保的「綠色發展」理念植入其中。通過推行綠色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構建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城鎮、生態園區、生態企業和生態產業體系,進而營造一個產業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美的宜居環境。
第五,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改革型的城鎮化。它重在體制變革、結構調整,以及謀求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新型城鎮化是在就業為先、市民化為本的主導思想下,變革城鎮化發展模式及其關聯的戶籍制度、土地制度、財政及行政管理體制等,促進城鄉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加快實現城鄉一體化目標。
Ⅶ 為什麼中國要城鎮化,城鎮化和城市化的區別
為了房產興國
Ⅷ 為什麼要推進城鎮化
中國要推進城市化進程原因如下:
1、城鎮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沒有城鎮化的支撐與融合,就沒有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
2、城鎮化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於城鎮化,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擴大消費群體、提升消費結構、釋放消費潛力、帶動相關領域巨大投資需求也在於城鎮化。
3、城鎮化是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加快發展服務業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點,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變革與生活水平提高,將擴大生活性服務需求與生產性服務需求。
4、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解決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通道、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我國農村人口過多,土地規模經營難以推行,傳統生產方式難以改變。城鎮化將為發展現代農業騰出寶貴空間,進一步增強以工促農、以城帶鄉能力,也將推動人口經濟布局更加合理、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奮勇邁上城鎮化新階段_新華每日電訊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2/27/c_135136113.htm
Ⅸ 為什麼現在中國提出城鎮化搞經濟
城鎮化不是現在提出來的,只是現在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Ⅹ 中國為什麼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近來,新型城鎮化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人們普遍認為,新型城鎮化將會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有人認為,新型城鎮化就是新一輪的高速城鎮化,將會大興土木、圈地造城、逼農民進城上樓、推高房價。新型城鎮化果真會如此嗎?如何理解新型城鎮化?我國為什麼要提新型城鎮化?怎樣才能走出一條符合「五位一體」要求、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需要探討。 理解新型城鎮化必須科學總結快速城鎮化的成效與問題 城鎮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過程。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階段,城鎮化速度與城鎮化質量則存在著明顯差異。自1996年以來,我國城鎮化進入加速階段,每年新增城鎮人口約2000萬人,年均城鎮化水平提高近1.5個百分點。2012年,我國城鎮人口已經超過7億人,城鎮化率達到52.6%。 快速城鎮化,使我國有效地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一些國家發生了嚴重金融危機,我國經濟保持著平穩較快增長。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讓當今世界上發達經濟體遭遇歷史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財政懸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日本經濟停滯不前,困擾著發達國家。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無法從長期增長性貧困和中等收入陷阱走出來,一些發展中國家長期陷入戰亂和國內動盪。而自1996年以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超過9%,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 快速城鎮化,帶來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到2012年,我國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比重已經下降到約10%,工業化基本實現。城鎮化和工業化在帶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還肩負起了反哺農業和帶動農村發展重任。快速城鎮化,正在徹底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擺脫貧困。 現在,我國提出新型城鎮化,不是否定城鎮化道路,而應該是為了提高城鎮化質量。這樣,我們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鎮化成效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城鎮化出現的問題。 到2012年,我國轉移農村勞動力超過2.6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超過1.6億人,他們基本上都在城鎮就業,這是城鎮化快速推進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快速城鎮化,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目前,我國農民在城鎮就業的收入超過在家中務農的收入。但是,每年轉移的大量農村勞動力,仍然游離於農村和城鎮,尚未成為真正的市民城鎮化,根本上是人口由分散在農村向城鎮集中的過程。 衡量城鎮化水平,基本指標是城鎮人口在全社會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只讓農民進城而不讓農民轉變為市民,這樣的城鎮化是一種不徹底的城鎮化。由於建設的需要,一些農民已經失去土地,但是仍然未能成為市民,人口城鎮化滯後於土地城鎮化問題突出。 人口城鎮化滯後所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影響極其深遠。轉移農村勞動力不能市民化,無論對農村,還是對城市,都會帶來後遺症。農民工只能進城就業,無法舉家在城鎮生活,出現農村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等社會問題。新生代農民工,對農業和農村比較陌生,但是真正融入城鎮還比較困難。 農民工不能市民化,就會抑制消費,給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帶來困難。農民工不能市民化,就可能將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