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為是怎麼樣應對美國的進口禁令的
將繼續在聯邦法院挑戰該禁令的合憲性。
Ⅱ 試述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反傾銷
所謂反傾銷,是指進口當局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對來自外國的傾銷產品採取強制性措施,以提高傾銷商品在進口國國內市場的銷售價格或限制進口數量。但由於反傾銷國在進行反傾銷時,常以反傾銷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濫用反傾銷措施進行貿易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出口額的不斷擴大,同時也使國外對華反傾銷指控越來越多。
措施:
(一)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品牌意識,走出低價陰影
中國企業應大幅度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後期服務,建立企業自己的品牌。不要僅以價格競爭為主要競爭手段,應以質量取勝、服務取勝。這樣既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又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從而改變原有的產品形象。產品質量的提高,不僅可通過成本的提高來提高產品的出口價格,還伍嫌可以通過建立的品牌形象加大產品的附加值。由於反傾銷主要是針對產品的低價而言,中國企業應努力走出低質低價的低谷,減少國外反傾銷的誘因,防止授人以柄。
(二)藉助海外直接投,應對反傾銷
海外直接投資不僅可以有效饒過國外的貿易壁壘,大大減少被訴傾銷的幾率,而且還有以下三項優點:第一,轉移國內過剩的生產和技術能力;第二,學習國外最新的技術、管理、信息、經驗和營銷,鍛煉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第三,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要求,構建企業的全球生產、研發和營銷網路,加快中國跨國公司的成長。在我國,最典型的國外投資饒過反傾銷的案例是海爾在美國投資建廠辯帆。
(三)培養專業人才,積極應訴反傾銷
據統計,在已發生的480起對華反傾銷案中,至少有50%的我國企業選擇了放棄應訴。其中有些企業是因為不了解國際貿易法規,缺乏國際商務人才,不知該如何應訴。美國目前擁有反傾銷專業人員2000個,而我國只有20個,僅及美國的百分之一。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官員有200人,而中國從事反傾銷調查的人員連歐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因此,企業應從戰略高度出發,培養在經濟、法律和外語等方面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的優秀國際商務人才,為反傾銷應訴取得勝利提供有力的人才資源支持。
(四)主動出擊,拿起反傾銷武器,保護我國企業自身正當權益
如此,不但可以抗衡外國對華反傾銷,亦可消除外國在華不合理競爭行為,保護我國產業安全。如自吉林造紙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新聞紙生產企業對來自加拿大、韓國和美國的進口新聞紙提起反傾銷申訴後,相繼有武鋼訴俄羅斯冷軋硅鋼片傾銷案,杜邦等6家公司訴韓國企業聚酯薄膜傾銷案。但整體來說,我國企業訴訟外商傾銷的案例的確很少。這並非外商不存在對華傾銷行為,而是我國企業缺乏使用反傾銷這一正當手段的意識。故我國出口企業還應主動拿起反傾銷武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保護自身正當利益。
(五)轉變營銷觀念,實施多元化國際營銷戰略
我國企業要從單一的貨物貿易向技術貿易領域發展,同時,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減少國內企業間的沖突,避免形成低價競銷的狀況。在商品結構上,我國企業要加大科研投入,變「以廉取勝」為「以質取勝」。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必須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從長遠看,要加緊體制改革,調整經濟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改善出口構成,優化出口結構,提高出口效益。在市場結構上,要變目標市場過於集中為市場多元化。在鞏固現有歐美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的海外市場,以降低市場過於集中所帶來的風險,並達到避免反傾銷調查之效。在競爭手段上,要變單純的價格競爭為多種競爭手段並用。在經營方式上,要改單純出口商品為直接對外投資,這樣既有利於國內剩餘生產能力的轉移,又可提高企業腔灶手國際化程度。
(六)規范企業內部管理
我國企業應加快實現對賬目的統一管理,與國際接軌。這些數據將是反傾銷訴訟中重要的證據來源。企業不僅要採取國際標准,還應該了解主要出口國家的相關制度,注意兩者的不同。這樣,我們所提出的會計報表將更加規范化,具有更強的證明力及可信度。(七)國內企業應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國內一些企業在遭遇反傾銷訴訟時,由於同行業其他企業的不配合或不積極配合往往力不從心,而相當一部分企業存在「搭便車」的心理。一旦國外對我國反傾銷訴訟成功,我國的同種產品以及同類產品在該市場將受重創,甚至可能從該市場完全退出。這對我國該產業的對外貿易將是巨大沖擊。因此,國內企業應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應全面聯合起來籌措和募集基金,對參與訴訟的企業同行業其他企業予以全方面支持和鼓勵。
(八)加強與外國企業的聯系與合作
在反傾銷案件中,起訴方的利益往往也是多元化和多層面的,因此,在對外貿易中,我國企業應促進貿易雙方的深層了解與合作,達成相關協議,以求在中國產品被指控傾銷時,該國部分相關企業能共同參與訴訟,提供有利於我方的相關證明,甚至說服起訴方撤訴,這已經是化解反傾銷調查的重要途徑之一。
(九)加深對進口國的法律了解,拓展信息渠道
我國企業應盡快培養一批專業的法律人才,積極應訴反傾銷。我國企業之所以不應訴反傾銷,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企業不敢應訴,而是他們不了解國際貿易法規,缺乏國際商務人才,不知道如何應訴。因此,企業應從戰略高度出發,培養在經濟、法律和外語等方面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的優秀國際商務人才,為反傾銷應訴取得勝利提供有力的人才資源支持。同時,可以通過駐外機構、向外國資本輸出的方式建立的一些海外企業,了解該國的法律法規、政策動態並及時反饋給我國相關機構和企業,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網,完善我國預警機制。
(十)用反傾銷手段,保護自己正當權益
外國對華反傾銷指控的勢頭越來越猛,而中國對外提起的反傾銷指控卻寥寥無幾。這並不是說外國生產商不存在對華傾銷行為,而是我國企業不知道反傾銷是一個正當的保護手段。由於我國在稅收管理,關稅削減等方面的改革,使市場准入條件大大改善和缺乏相應的嚴密管理,導致許多外國公司紛紛進軍中國。他們不惜通過降低產品價格甚至虧本銷售,大肆傾銷。所以,我國出口企業在積極應對國外反傾銷指控的同時,直接受到傾銷行為威脅的生產企業必須主動使用反傾銷措施,從而保護自身利益不受損害。
整體而言,面對國際間眾多的競爭對手,我國企業還處於明顯的劣勢。因此,我國企業應深刻意識到這一情況的危害性,及時調整經營思路,完善企業制度,從根本上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避免或應對國外的反傾銷行為。同時,從企業本身出發,企業要抓住機遇,立即著手強化企業管理,著重依法管理,嚴格管理。把標准建設為企業文化,使職工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逐步養成良好的工作喜歡,形成公司的文化。還有,企業要認識到,只有嚴格的按照發展是第一要務,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要求,堅持走科教興市的道路,不斷創新,求真務實開展各項工作,才能在市場競爭正於不敗之地。
Ⅲ 魏德:美國制裁越來越隨意,中企反擊之戰怎麼打
【采訪/觀察者網 張廣凱】
螞蟻集團上市之路,出人意料的艱難。在中國官方突然叫停之前,實際上早在10月初,就有消息稱,白宮內部已經討論了將其加入實體清單的可能性。
但與螞蟻已經幾乎壟斷國內市場,中國基於現實的風險防控因素進行審慎管理不同,螞蟻目前在海外市場的份額還微不足道。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早早發出制裁威脅,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變化。
美國制裁中興、華為,理由是它們違規同伊朗做生意,試圖打一場事實層面的戰爭。美國制裁TikTok,因為它佔領了美國市場,「可能」影響國家安全。這兩點在螞蟻身上都不滿足。你沒有違反美國法律,也沒有威脅美國市場,僅僅是在中國取得了成功,就可能遭受美國制裁?
而螞蟻上市計劃暫緩後,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政府也擱置了將螞蟻集團列入黑名單的計劃。據其中三名知情人士透露,導致特朗普擱置該計劃的因素包括不想在大選前跟華爾街對抗,以及面臨訴訟的可能性。
然而中美之間的博弈並不會隨大選而落幕。美國政府為什麼可以越來越隨意地揮動制裁大棒?在新的形勢下,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應當如何反擊?觀察者網專訪了高博金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律師魏德(Wade Weems)。高博金律師事務所曾代表福建晉華等中國企業應對美國制裁。
高博金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律師魏德
觀察者網: 彭博社報道稱,白宮最近討論了螞蟻集團進行制裁的可能性。其實螞蟻集團目前在美國的業務非常少,即使制裁發生,對它的影響有多大?
魏德: 現在制裁還沒有發生,因此我們也不知道所謂的白宮討論,到底涉及了哪些可能的理由。不過從媒體的報道來看,螞蟻金服可能會被加入實體清單。
被加入實體清單,意味著企業將不能夠獲得任何以美國為來源的出口,包括美國生產的產品、美國的 科技 、美國的軟體等等。而且清單的限制范圍是廣泛的,不僅僅是直接銷售,經由其它國家的二次、三次銷售它一樣要管。只要是來自美國的產品、軟體、技術,都不能夠被轉移給清單上的任何一個實體。
所以螞蟻雖然在美國市場佔有率比較小,但它只要用到了美國的產品,就會受到影響。螞蟻依賴美國產品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將會決定美國潛在禁令的影響程度。
觀察者網: 美國潛在制裁的理由是螞蟻集團可能壟斷全球數字支付體系,掌握美國金融信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但既然螞蟻集團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還幾乎為零,上述指控是不是過於牽強、隨意?有什麼法律依據呢?
魏德: 採用實體清單這種工具,對美國政府是比較容易的。因為相對來講,將外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的標准比較低,不需要非常強有力的證據。對於威脅國家安全的認定,行政機關有相當大的自主裁量權。
有時候美國政府做出一個制裁決定,也不一定只從制裁的經濟效果來考慮。有時候美國政府知道一些被制裁企業可能並不那麼依賴於美國的出口產品,但侍槐仍然要做出一個放到實體清單上的決定,因為這會產生一些象徵性的意義。
比如最近美國也曾把新疆的若幹家企業放到實體清單上。有一些新疆企業,比如說普通的紡織企業,和美國並沒有多麼密切的往來神螞,也不依賴於美國的原料和設備。它們被放到實體清單上,實際受到的影響是相對較小的。美國政府還依然要這么做,主要是為了表達一些政治立場。
只有當螞蟻真的被放到實體清單上,我們才能看到美國政府給出來的理由是什麼,到底有沒有道理。如果真的是「可能壟斷全球支付體系」這樣的理由的話,會是比較新穎的。
觀察者網 :其實近期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已經體現了一些新的趨勢,螞蟻集團並不是孤例?
魏德: 我們也認為,最近幾年來美國的貿易制裁有了一些新的趨勢。第一種情況是,美國政府在施展貿易制裁的時候,把過去已有工具的適用范圍擴大了,比如我們剛剛說的國家安全問題。
福建晉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美國將福建晉華加入實體清單的時候,一段時間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理由。晉華原本和美光有知識產權糾紛,被美光起訴竊取商業秘密。所以我們只能理解為,竊取商業秘密可能也和國家安全是有關系的。現在,美國對國家安全的定義似乎是越來越寬泛了,有關機關可以較為寬泛地把很多東西都定義成危害國家安全。如果真像你所說,壟斷全球支付體老瞎友系也算是危害國家安全,這也是比較新穎的定義。
另外,美國也開發出了一些新的貿易制裁手段和工具。比如說用人權作為理由將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這是以前很罕見的,現在才開始大量出現的理由。
觀察者網: 確實像您所說,在國家安全的定義上,美國政府的自由裁量權是非常大的。它認為竊取商業秘密是威脅了我的國家安全,就可以把你加入實體清單。那麼這個行政上的自由裁量權,會不會受到司法系統制約呢?法院能不能判定政府的裁量是錯誤的,從而叫停製裁?
魏德: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美國制裁和出口管制方面的基本制度。在美國,管制貿易的權力,歸根結底是屬於國會的。國會把其中一部分權力,授權給行政機關,這特別表現在跟外國打交道的領域上,比如對外貿易、外交事務等等。制裁和出口管制的權力,就是被國會授予到了行政機關。
在行政機關內,主要有兩個機構在行使這項權力。一個是商務部,它主要負責貨物的流動,也就是跟商品出口有關的事項。另外一部分權力屬於財政部,它負責實施經濟制裁。在這兩項事務上,它們都有來自國會的授權。在這些授權下,它們的決定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司法審查。
不受司法審查是什麼意思呢?主要就是說,它們每一個決定的事實部分,或者說決定的實體部分,一般是不受法院審查的。比如說一個公司想要直接去挑戰一個行政機關的決定,說它的事實認定是錯誤的,它的理論根基是錯誤的,這些是比較困難的,法院一般都不予聽取。這些決定本身,都屬於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的范圍,法院無法干涉。
在什麼情況下,法院可以聽取對美國行政機關的訴訟呢?主要是存在程序性問題的時候。比如在案件的處理機制上,政府應該召開聽證會,允許我提交某些證據材料,或者在某一些程序上,應該給出合理的通知,讓我有答辯機會。如果程序性權利受到侵害,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要求救濟。這是一般的情況。
當然還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我們並不能直接攻擊這個決定本身,但是如果這個決定造成的附帶後果,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那麼法院也可以介入。
一旦行政機關把國會給它的權力過度擴張,就可能和美國法律的其它要求發生沖突。微信和TikTok的有關訴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這些訴訟中,相關企業不能說美國政府決定製裁它們的理由是錯的,但是它們可以提出,基於政府所主張的理由所做的制裁,會導致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護的言論自由權利受到過分的侵害。因此法院就要做出裁量,政府是不是可以施加這個制裁。
另外還有一些可行的方法,比如在涉及到人權的制裁上,美國政府對企業進行指控的基礎,往往只是一些NGO提出的報告。這些企業就可以去攻擊報告本身,被美國政府用作根據的報告,可能是不真實的。或者企業要求出具這個報告的NGO,去改變報告的內容,澄清說具體的某一家企業其實沒有問題。
觀察者網: 高博金也曾經幫助過晉華對制裁進行上訴,在這類案件中,你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魏德 :一般來講,當企業遭到美國制裁,我們可以先嘗試跟美國政府進行一些溝通,理解它們制裁的真實目的,再尋求改變對方決定的辦法。
當然,一個明顯的問題是,現在中國企業想要在華盛頓尋求這樣的對話,對方是不太有興趣的。這跟以往有很大的區別。過去美國政府施加制裁的時候,目的只是要去改變外國企業的某些讓美國不喜歡的做法。它把制裁當做一個籌碼,要跟你談判,說我不喜歡你的某些做法,如果無法改變,我就要制裁你。這時企業就有機會去跟美國有關部門討論,怎麼做才能打消美國對於國家安全或者其它方面的顧慮。
一個例子就是中興通訊。美國把中興列入實體清單,目的之一是為了促使中興坐到談判桌上,解決它在美國面臨的一系列刑事和民事訴訟。當中興開始在官司中妥協時,就被從實體清單上被移除了。
這是長期以來,實體清單最常規的使用方法,美國政府實施制裁,是為了跟其它部門協同合作,迫使美國執法行動中涉及的外國企業去談判,去和解。
尤其是2018年,美國司法部出台了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針對中國企業的執法成為工作重點。美國經濟管理部門的制裁,很大程度上是跟其它部門進行配合。
但是現在情況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對於中國企業,這個談判過程是不存在的。美國政府對於中國企業的談判請求,基本不予回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被制裁之後該怎麼辦呢?它必須要想方設法地讓美國政府回到談判桌上來。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個辦法是來打一場訴訟,在訴訟這個場域下,政府是必須要回應的。這樣一來雙方也變換了交戰的場地,有了一個更好的博弈平台。這是一個基本策略。
觀察者網: 還是以晉華為例,美光對晉華的竊取商業秘密指控是否站得住腳?背後是否存在一些政治性目的,是把中國整個國家作為打壓目標?
魏德: 政治層面,我沒法評論。但福建晉華的案子,也能夠彰顯出一個趨勢:在面對跨境知識產權糾紛的時候,企業不能夠孤立地把它作為一個知識產權問題來看待,而應該考慮這樣的糾紛是否會引發一系列可能的市場方面的風險和法律方面的風險,比如反不正當競爭,或者是反壟斷,甚至國家安全。所以中國企業一定要有前瞻性的預估,需要一個綜合性、全方位的應對策略。
觀察者網: 哪些類型的中國企業更容易遭到美國的制裁?
第二個方面,針對每一種不同的理由,美國政府採取的制裁或者管制手段是不同的。公司還應該考慮,在自己所處的高風險行業,美國政府一般會採取的制裁手段是什麼。
第三個方面,一旦遭到制裁,自己受到的威脅有多大。剛才也說到,有一些企業,它跟美國可能來往相對少,它依賴美國出口產品的程度相對少。美國把它放進實體清單,可能對它影響並不大。如果你對美國的依賴性比較大,這個風險就相對更大。
觀察者網: 那麼高風險企業有什麼比較好的防範措施?
魏德: 首先,如果你自己的風險點是無法控制、無法避免的,那麼就應該對自己所承受的風險有所准備。你要對整個公司內部的流程運作,上下游的供應鏈,支付款的走向都通盤考慮,怎樣進行一些重組,將美國制裁的影響降到最低。
第二,除了預防之外,你也應該提前准備一套遭到制裁後的應對性措施。不能等到這把懸著的劍掉在你頭上了,你才開始應對。你需要提出一些有創造性的,或者相對激進的做法,而不是遵循老一套的規矩,去尋求和美國政府談判。現在直接去談判,只能是浪費大量的時間,取不到什麼收益。
如果打一個軍事上的比方,你的應對不能夠只是正面出擊,而是要迂迴包抄。就像剛才討論的訴訟戰略,不攻擊決定本身,而是去攻擊對方做出決定的基本依據,迫使對方回到談判桌上。
要做到這些,需要對美國政府的工作方式有想當的了解,了解不同政府機關的協同機制,以及它的弱點,找到合適的側翼來進行攻擊。
觀察者網: 美國大選已經近在眼前,如果拜登獲勝,對中國的態度會相對溫和嗎?中國企業越來越多遭遇貿易制裁的長期趨勢,是否仍然不會改變?
魏德: 政治上的事情很難預測,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一個基本事實就是,特朗普政府過去幾年的對華政策,是他少有的得到國會兩黨共同支持的政策。這就意味著,不管是誰當選,對中國的執法政策,在大選後很有可能還會延續下去。也許在具體的執法細節上會有一些變化,但大的方向不會改變,因為我們現在沒有看到有人提出跟特朗普政府截然相反的中國政策。
觀察者網: 我們看到,現在中國政府也推出了不可靠實體清單等手段,來制裁美國企業。在晉華的案子里,晉華還向中國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禁止美光相關產品在中國的銷售。目前中國在很多領域對美國產品還是比較依賴的,實行對等反擊是否明智?
魏德: 確實,彷彿鏡像反應一樣,美國採取的很多做法,在中國也逐漸地發展起來,包括不可靠實體清單,包括出口管製法的實施,顯然都是跟美國相似的。
任何制裁也好,出口管制的也好,肯定都是雙刃劍,會對制裁方也有損害。對美國來講也是如此,每次把任何一個外國企業納入到實體清單,都會在本國產生不利的效果,都會讓美國供貨商承擔損失。
所以說,每一次的制裁決定都是一個計算,要權衡這一政策在海外達成的效果,以及在國內造成的損失。我們自然也無法替中國政府計算,猜測政府是如何計算這些損失的,但相信政府一定考慮到了相應的後果。最好的情況,當然還是大家找到一個建設性的解決辦法,使得雙方能夠互相合作、避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