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畫中華文化傳統的畫
但分手一刻才發現,幸福也僅是杯弓蛇影,深愛也已是昨昔今非。
B. 中國傳統文化的畫
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種類。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以前的國畫我們都統稱為古畫。中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輸入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依照長期形成的表現形式及藝術法則而創作出的繪畫。中國畫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按其題材又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又稱手卷)、橫批,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摺扇、團扇等。中國畫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C. 中國傳統繪畫形式
中國歷代繪畫,既以中國傳統毛筆和墨,在宣紙和綾絹上所作的畫。為了區別油畫、水粉、水彩等西方繪畫,統稱為中國畫或簡稱國畫。建國初期,出現把國畫叫做水墨畫的一種叫法,最新潮的又出現「改造水墨畫」或可叫做「當代水墨畫」。為了區別開來,便把以國畫傳統繪畫方法繪制「歸」進歷代繪畫,叫「傳統繪畫」。簡單點這么說吧:堅持國畫美學基礎的國畫家把自己的作品叫做中國畫,學了西畫美學基礎的「國畫改造者」則把他們叫作「傳統派」和「傳統繪畫」,自己是「當代派」和「當代國畫」。當代國畫家即使堅持國畫美學基礎和在創作中使用傳統繪畫技法,難道其作品就不是「當代國畫」么?「國畫改造者」把當代國畫家的作品歸類進傳統繪畫一說實在不倫不類,且有貶低他人抬高自己之嫌。
樓上朋友說中國畫包括:
寫意:山水、花鳥、人物
工筆:花鳥、山水、人物
實則中國畫不以寫意和工筆分類,例如山水根本沒有工筆一說。即使界畫寫樓台亭閣比較工整,配景仍然採用寫意手法,同樣不屬工筆。
中國畫家歷來把線視為一種有生命的元素,中國傳統畫運用各種線條的組構表現個體的情思,並運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方圓、干濕、濃淡、剛柔、強弱、毛光、頓挫、徐疾、迂緩、疏密、虛實、隱顯等對比手法,表現物象的氣韻、形體、空間、質感等,使線在運動和變化中彰顯出自然和諧之美。線的應用一直為中國藝術家所關注.這也是構成中國畫迥異於其他民族繪畫形式的重要特徵。
三、空間的虛擬性
中國傳統的道家哲學在傳統畫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老子》中對美的本質規律的深刻見解,為歷代藝術家所身體力行。道家思想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無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反映在中國傳統繪畫上,就具體體現為空白的運用。空白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特點之一。如我國千餘年來常畫不衰的《四君子圖》,把冬春綻蕾的梅、金秋開花的菊、夏季最為茂盛的竹這些不同時間的花木集於一體,其背景運用了超時空的虛白處理,表現了無限的時間和空間。這種以虛代實的虛擬手法使畫面更簡練,主體形象更鮮明突出。不僅給畫家以更大的自由,同時還給觀賞者留下充分想像的餘地。引導觀賞者和作者一起進入神與物游的境界。
四、物象的程式性
中國傳統畫的程式是一套由歷代畫家從大自然中提練出來,經過藝術總結、提煉的相對穩定的規范性藝術語言,它能表達思想感情,並形成特有的藝術風格。中國傳統繪畫物象的程式性,可以說是千錘百煉的智慧結晶。如古代畫家在表現自然風景過程中總結出了山石、樹木的表現形式,使它們成為流派的特色語言。這種程式性和一定的裝飾意味,如同詩有格律一樣,對中國山水畫與詩結合的意境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傳統繪畫物象的程式性從產生、成熟.隨歷代畫家的努力而不斷發展。這是因為人有性格、趣味、修養的差別.應用時出現千差萬別,不盡相同,又有人不滿足現在的程式,並加以變化創造,於是又會創造出新的表現程式。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舊的程式被取而代之,成為歷史的陳跡;新的程式又為以後的人們接受或改變創新。因此,程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的中國繪畫正是如此.在不斷地交替著向前發展。例如傳統山水畫的程式性形成,歷經晉魏初創期,至五代迅速成熟,各種技法相繼產生.荊浩開創的小點為皴畫法,經過關仝、范寬的繼承和發展形成氣勢雄強的北方畫派,與此同時,南方的董源、巨然的水墨、山水畫風也已形成中國傳統繪畫的程式性並具有自己的審美價值,我們必須掌握其基本規律,去粗取精,才能有所創新。也只有深入研究傳統程式,才能發現中國傳統畫的特點和精髓。
五、主體的意象性
「意象」一詞表達的是藝術創造中的主觀與客觀關系問題.是指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主體精神時產生出的表現之「意」.被實現於創造出的「象」,即藝術作品。這本是藝術創作包括寫實具象藝術的共性。但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傳統繪畫有很大差別: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家對外部事物的把握重體悟、崇尚情韻與意境.主張「立意為象」、「隨象寫意」,故在審美取向上認為「論畫求形似,見於兒童領」,追求「似與不似之間」,因而必然導致意象變形、形隨神變。這在中國傳統繪畫的人物畫和山水畫中都有所體現。
在人物畫方面,五代石恪的《二祖調心圖》和南朝梁楷的《潑墨仙人》可謂典型。從畫面看,這些佛道人物都沉湎於如真似幻的境界。作者也彷彿在轉瞬即逝的靈感驅動下,急速捕捉這一意象.故而筆墨迅疾、簡潔、活潑。造型也在「似與不似之間」,意到為足。這一風格,當時稱「減筆畫」,即當今的水墨寫意畫。
中國傳統繪畫是對無生命的山水景物融入了作者的情、意、趣。宋徽宗的精巧雅緻,人工描繪痕跡,透出皇家美趣;蘇東坡把頑石、枯木畫得隨意自在而虛寂,正是他達觀、自得的心態使然;八大山人的頑石,岌岌可危,不能說與他內心的苦悶和虛無情緒無關;齊白石以特殊的視角,一個圓加上幾條線就把牛的特徵提煉出來,西方人可視為符號,中國人則視為大寫意趣味。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繪畫形象與造型的五個特徵,反映出獨特的審美觀念和文化特質。構成了其獨特性並獨具魅力,豐富了世界美術寶庫,值得我們去研究、吸收和發揚。
D. 中國畫的傳統表現技法
中國畫的傳統表現技法有很多,包括山水、人物、花鳥畫的基本繪畫技法。
中國畫技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墨線為基礎,用以表現物象的輪廓、明暗、質感,同時通過墨線還可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
筆墨
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精華所在,沒有筆墨不能稱其為中國畫,筆墨從廣義上講,指利用筆墨達到的畫面氣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諸方面的繪畫語言。狹義的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
1、用筆 《古畫品錄》中六法:骨法用筆。是指用筆要有力度,有骨氣,心隨筆轉,意在筆先。具體說來即提,按,順,逆正,側,藏露,快,慢等。用筆要覺著、痛快,講究提按、順逆、快慢、轉折、正側、藏露等變化。 山水畫運筆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方式。
2、中鋒運筆,垂直,行筆時鋒尖處於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運筆,手掌向左偏倒,鋒尖側向左邊,由於是使用筆毫的側部,故筆線粗壯而毛辣,多用於山石的皴擦。
3、藏鋒運筆,筆鋒要藏而不露,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古人稱之為「一波三折」,畫出的線條沉著含蓄,力透紙背,常用以畫屋宇、舟、橋的輪廓,也用於山石的勾勒,樹乾的雙勾。露鋒則使點畫的鋒芒外露,顯得挺秀勁健,畫竹葉、柳條便是露鋒運筆。
4、逆鋒運筆,筆管向前右傾倒,行筆時鋒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筆觸中產生飛白,這種點、線具有蒼勁生辣的筆趣,樹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運用。
5.、順鋒運筆與逆鋒相反,採用拖筆運行,故畫出拇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勾雲、畫水常用此法。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
1、」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
2、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
3、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象「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
4、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
」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枯而能潤上乘用筆應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所以,必須學會運用枯、潤這一對矛盾,使一對矛盾統一起來。哪么這種筆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呢?李可染先生說得非常清楚:「筆內含水不要太多,這樣運筆則蒼;行筆澀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擠出來,這樣運筆鍘潤。」 剛柔相濟是指筆線形式要達到既不柔弱又不剛直的完美境界。剛和柔,又是用筆上的一對矛盾。不會運用這對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剛」,就是失之「柔」。
執筆
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所以,中國畫中怎樣用筆是畫好中國畫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中國繪畫執筆同於書法,雖然各人喜好不同,執法也無定式,但初學必須要掌握基本要領。拿毛筆時用大指、食指把住筆桿,呈「龍眼」或「鳳眼」狀,中指緊隨食指把住筆桿。執住筆後,一般筆桿不超過食指的第一指節。指實、掌虛、腕平、五指齊力,運轉收放要自然。書法執筆較嚴謹,繪畫執筆較靈活,可直掌可橫卧,執筆可略高一些,筆鋒轉動才能靈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動轉方能得力。
用筆「三忌」宋代韓純全《山水純全集》中提出:「用筆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結。」所謂「板」,是指沒有腕力,用筆不靈活,畫出來的筆線平扁,沒有圓渾的立體感;所謂「刻」,是說筆劃過於顯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沒有生氣;所謂「結」,是指落筆僵滯,欲行不行,當散不散,筆線不流暢。用筆犯了這三個毛病,就談不上線條的美感。另外,還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中畫畫家歷來就有「書畫同源」、「書法通於畫法」的理論。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辦法就是練習書法,真、篆行、草都練一點,才能掌據各種用筆的技巧。要克服筆病,一要增強腕力,做到「筆為我使」。二要順應自然,不矯揉造作。三要在行筆這前做到「胸有成竹」。 用墨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清、潤、沉、和。清,層次分明。潤,墨色滋潤。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潑墨法:用筆毛飽蘸濃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膽落於紙上。積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後)層層添加。 破墨法:先畫一種墨,未乾時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濃破淡、淡破濃、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E. 中國傳統節日的畫怎麼畫
中國傳統節日主要是要傳統中國的中華文化,而且要畫的有運費。
F. 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
1、「s」線構圖法
此種構圖屬傳統構圖。它與中國古代美術構圖學中的「之」這構圖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強烈的動感特徵,能創造成出優美而又富於變化的藝術效果。構圖時,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後摭擋、相互響應、協調統一。
2、自由式構圖法
自由式構圖法如同中國畫里運用的散點透視構圖法,自由而靈活,豐富且有變化。構圖時,要體現疏密有致,大小錯落和整體協調。要避免形象之間的距離相等。
3、疊層式構圖法
形象層層相疊而成,沒有遠近之分,大小之別。在視野上無限展開,前景不擋後景,相互連接,互有穿插和對比。
(6)如何畫中國傳統擴展閱讀:
水墨畫: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墨水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
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墨水畫。線條中鋒筆,側鋒筆,順鋒和逆鋒,點染,擦,破墨,撥墨的枝法。墨於水的變化分為五色。畫成作品,題款,蓋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畫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國畫
G. 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畫法
一 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畫法:
1初唐以前是以勾肋+填色為基本特徵的工筆畫法為主,由於當時尚未發明皴法,所以沒有皴擦的筆法,線條也較單調,大多用高古游絲描作線條,盡管當時技法還不是很成熟,但是他意味著山水畫巳脫離作為人物畫背景而成為了獨立的畫科,影響極其深遠,其代表作是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青綠山水。
二 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創新
山水畫的變化是隨著審美觀的變化而變化的,歷史上的審美出現了幾次轉折,唐宋山水主要受顧愷之以形傳神論影響,注重形態美,所以對構圖造型很講究,高山大嶺蔚為壯觀,蒼松古樹別具韻致;元以後審美受蘇東坡審美觀影響,逐步向情趣美轉移,南派簡約詩意畫盛行,畫面簡潔,留白很多,講究意趣,詩意盎然;明代以後受董其昌筆墨論影響,不再重視形態美,筆墨美成為人們偏愛,繪畫更側重於筆墨技法的變化,因此各種畫法千恣百態,水墨淋漓;當代山水多受徐悲鴻影響,實行中西融合改造國畫,又發展出色彩美,彩墨寫實畫法大行其道。
傳統山水是幾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潛心探索的結晶,是中國的國寶。對於以絹紙為載體的這些國寶,因極易損壞難以長期保存,故真正意義上的保存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有志者將其技法傳承下去。
國畫雖講究創新,但創新都應源於傳統,離開傳統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是會迷失方向的,也是不會有長久生命力的。所以,凡志於國畫者,當深研傳統,凡志於山水畫者,當認真練習傳統山水技法,打好基礎。黃賓鴻曾說,唐畫如曲,宋畫如酒,元畫似醇,明清的畫是加水的酒,當代繪畫只有水而無酒。宋元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的經典,也是中國山水畫的頂峰。
H. 如何畫中國傳統吉祥紋樣
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其實是多變的。
你的問題有兩個意思,第一種是如何創作的問題,第二個是具體的製作問題。
在創作方面,因為傳統紋樣的多樣性,所以你要想做好,你要多收集一些, 比如喜安、壽字、福字等,看看不同的形式之間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可以更改的地方在哪裡,然後根據你的需要,選擇最接近的藍本開始修改你所要的紋樣。直到滿意為止。
在製作方面,我認為你可以用電腦軟體來輔助製作。比如用PHOTOSHOP。你可以先掃描你要的圖案,然後在電腦上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列印成圖,再把這張圖疊到你事先選好的紙上。兩紙用別針夾住,可以用美工刀刻,也可以用剪刀剪。
I. 中國傳統的文化用畫圖方式怎麼畫
可以參考剪紙,年畫等傳統手工藝中出現的圖案,多為體現傳統文化的圖案
J. 問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和方法
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有寫意和工筆
工筆需要國畫顏料和各類大小毛筆,墨,生宣,毛氈,它講究用筆的連貫和細心
寫意你只需要筆墨紙(熟宣紙)硯,它講究用筆的靈性和你所愚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