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國外對中國的傳播媒體有哪些

國外對中國的傳播媒體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5-26 03:57:28

① 報紙出版物的出現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中國近代報業在競爭發展的歷史嬗變過程中,無不與國際傳播的大背景密切相關。「所謂國際傳播,表現更多的是利用大眾傳播的交流,即特 定的社會集團通過印刷傳播(報紙、書刊)或者電子傳播(廣播、電影、電視)面向受眾的社會范圍最廣的傳播。」[1] 而信息的國際傳播交流地位,往往與一國的國力興衰有關。近代的中國,被動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話語,西方傳教士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面紗,攜媒介經營理念以虛偽面孔出現,但內質卻是赤裸裸的文化滲透;19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外國媒介資本規模及其強勢話語霸權的沖擊,我國近代報業幡然醒悟,改良派與革命資產階級報業紛紛出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運作模式與近代國際接軌。而國際傳播並非現代媒介外部生存環境的專有詞,它和近代的「西學東漸」一脈相承,在中國報紙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它一直為媒介提供了豐富的時代背景,也深刻影響著中國近代報業匯入世界傳媒潮流的進程。

中國近代報業時間范疇界定

中國近代報刊的時間范疇,一般認為是從1815年(《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在馬六甲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雜志在上海出版)。[1]我國國人獨立創辦報刊,最先是艾小梅於1873年在漢口創辦《昭文新報》,但此報存在時間很短。隨後,1874年1月,由我國第一個報刊政論家王韜在香港主持創辦《循環日報》,同一時期,報人容閎在上海創辦中國大陸第一份由中國人主辦的中文報紙《匯報》。對此,關於中國近代報刊產生的時間頗有爭議。倪延年、吳強先生在其編著的《中國現代報刊發展史》中提到:「雖然,從19世紀初就有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大陸創辦了中文報刊,但畢竟不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報刊,稱之為中國近代報刊似乎稍失嚴密。而以艾小梅、容閎、王韜等人為首創辦的第一批中文報刊,則不是勢單力薄就是遠離大陸,故難以從中國近代報刊的社會作用角度來認識。我們認為:中國近代報刊產生的實質性標志應是康有為等人於1895年在北京創辦的中國大陸最早的政論性雜志《中外紀聞》。當然,這一標志的出現不是突發性的和偶然的,而是先人們(包括外國人和中國人)創辦報刊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自19世紀50年代起在香港、廣州、上海、漢口、福州等地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批中文報刊,可以看作是中國近代報刊的開端,同時也是中國資產階級報刊的萌芽。」[3]

倪、吳兩位學者的觀點表面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深究其觀點卻存在三個方面值得商榷:一是關於中國近代報刊產生時間的表述前後矛盾和含糊,既認為19世紀90年代是產生的實質性標志,又認為19世紀50年代是中國近代報業的開端,同時在該書的第9頁提到「中國近代報刊的發展歷史基本上與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歷程相一致,即當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具有積極進步意義的前期階段時,中國近代報刊也處於上升時期」;二是在理解「中國近代報刊」時,把「中國(人)」作為創辦者主體,而從客觀歷史來看應把「中國(人)」做作為地域性主體,這樣就不會割斷報業發展流程中的歷史聯系,畢竟「中國近代報刊」與「近代中國報刊」的內涵不同,如果是後者,則倪、吳觀點姑且可以自圓其說,但這樣會有悖報業歷史發展事實;三是在外國傳教士創辦報刊過程中,其報紙形式和內容逐漸趨向中國化,且有的報紙吸收中國報人參與合作,如王韜在英國人麥都思主持的墨海書館從事十三年,為他後來辦報提供了借鑒。有的報刊後來被中國人接手主持,如史量才接辦《申報》。因此,按照方漢奇先生的觀點,把中國近代報刊產生時間界定為1815年傳教士創辦第一批中文報刊開始,既符合報業發展的歷史,也便於問題的討論。

滲透與移植——近代西方報業的東漸

關於中國近代報刊產生和發展的背景,通過考察其歷史,歸納起來有兩大方面:一是內因。一方面由於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與發展,為報業提供了物質條件。另一方面,社會形勢的急劇變化,特別是鴉片戰爭前後,人們渴求對動盪社會信息的需求,這促進各種報刊不斷涌現;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報業產業的發展和文化擴張,促使西學東漸,本文主要從後者即以國際傳播為背景進行歷史性考察與分析。中國近代的報刊業源於鴉片戰爭前西方傳教士的傳教活動,傳教士在南洋和東南沿海一帶共辦有6家中文報刊11家外文報刊。鴉片戰爭後的半個世紀里,傳教士創辦的中外文報刊近170種,約占同期中國報刊總數的95%。正是這些報刊在內容編輯、印刷、發行等方面都帶動了中國近代民族報刊的誕生。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前實行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和禁教政策,外國傳教士及其所創辦的報刊大都只能在南洋一帶出版,然後尋找機會傳入大陸。由於這些報刊的創辦者們很多來自工業生產比較發達、科學技術比較先進、報業體系日益完善和發達的西方國家,他們在采編印發等業務和技能上比中國京報和官報具有明顯的現代性。19世紀以來,隨著西方傳教士的東進,中國近代報刊應運而生。外報傳入中國後,一些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報界,引進「西學」,自辦報刊。從傳教士在1815年8月辦第一張中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起,「無論是外國人辦的,還是中國人辦的報紙,均多少不等地承擔起了推動中國捲入文化全球化潮流的使命,只不過這些報紙因辦報人的不同而各自的出發點和目的不同罷了,但最終殊途同歸,緩慢地匯成向文化全球化潮流推聚的合力。」[4] 但中國近代報紙的發展,不管是它的宣傳效應,還是它的產業模式,無不深深打上西方傳播觀念或媒介資本運營理念的烙印。

一是理論層面:西方傳媒文化與意識的滲透。鴉片戰爭前,傳教士報刊重點集中在沿海,而且主要是以中國話語闡述西方基督教義和文化觀念。鴉片戰爭後,他們的辦報活動向內地深入,上海成為近代報業的中心。從19世紀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會或傳教士個人名義創辦的中外文報刊多達170種,約占同時期我國報刊總數的95%,幾乎壟斷了我國的新聞事業。這時期外國人創辦的中文報刊主要有:《遐邇貫珍》《六合叢談》《中外新報》《中國教會新報》《中西聞見錄》《益聞錄》等,這類刊物一方面傳播了在當時還不失為進步的新學問,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在這些刊物中,尤其以《萬國公報》影響最大,它於1868年9月5日創刊於上海,長期擔任主筆的是林樂知和李提摩太。該刊採取了將基督教教義、西方文化和中外時政融於一體的宣傳策略,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動盪的局勢中合法干預中國的內政,並且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滲透。正如近代新聞學者戈公振在論述外報對中國外交方面所起的作用時說:「初外報對於中國,尚知尊重,不敢妄加評論。及經幾度戰事,窘象畢露,言論乃肆無忌憚。挑釁飾非,淆亂聽聞,無惡不作矣。」[5] 在外報的刺激和影響下,一些接觸西方文化的知識分子開始在航運發達的香港創辦近代中文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王韜於1874年1月5日創辦的《循環日報》,而這也得益於王韜在歐洲濡染了西方政治、科學、文化以及先進的傳播觀念,同時形成了他的獨特的辦報思想和經營理念。如王韜在他的第一篇公開談論現代報紙的文章《論日報漸行於中土》中,對《泰晤士報》政治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英國之泰晤士,人仰之幾如泰山北斗,國家有大事,皆視其所言以為准則,蓋主筆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趨向也。」對此,激進的梁啟超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懷才抱德之士,有昨為主筆而今作執政者;亦有朝罷樞府而夕進報館者。其主張國事,每與政府通聲氣,如俄土之爭戰,德奧意之聯盟,五洲之人,莫不仰首企足以觀泰晤士之議論」(見《論報館有益於國事》)。不過,綜觀兩人觀點,他們過分誇大了《泰晤士報》的政治作用。西方人鄙視政治與新聞業結盟,國人卻趨之若騖。

盡管如此,但中西傳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促進了中國新聞學的創立和發展,這同時也歸功於新聞學的創立者們,他們對西方現代新聞學的學習與傳播盡了很大努力。如我國第一位在西方學習過新聞學的留學生徐寶璜,曾在日本新聞學會聽過課的任白濤、邵飄萍,以及當時雖沒有出國卻是中國全面掌握世界新聞學研究現狀的戈公振。他們當中的邵飄萍和戈公振分別是著名的北京《京報》和上海《時報》的主編,在新聞從業過程中,實現了西方新聞學基本理論與中國當時最高水平的新聞實踐相結合,構建了有特色的近代中國新聞學,融會了英、德、日、中四大語種著作提供的各種觀念、經驗和研究方法。其中,戈公振所著的《中國報學史》表現尤為典型,這本書的緒論部分,實際上是新聞理論,雖然只有一萬多字,提及的英文、德文和日文參考書籍和文獻達二十二種。而整個緒論的思維結構和論證方式,基本上是中國文論的傳統模式。可以看出,創立時期的中國新聞學處於世界新聞學研究的比較前沿的地位。正如熟悉英文新聞學著作的徐寶璜在《新聞學》自序里所說:「本書所言,取材於西籍者不少,然西籍中亦無完善之書,或為歷史之記述,或為一方之研究。至能令人讀之而窺全豹者,尚未一見也。……自信所言,頗多為西方學者所未言及者。」後來,蔡元培為徐寶璜書序中對中國新聞學地位作了准確的評價,他說:「我國新聞之發起(昔之邸報與新聞性質不同),不過數十年,至今而始有新聞學之端倪,未為晚也。」[6] 所有這些傳播意識和理論,對中國近代報刊實踐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是實業層面:西方媒介資本和經營理念的移植。中國近代報刊主要包括宗教性報刊、政論性報刊、商業性報刊、專業性報刊、娛樂性報刊等幾類,但真正代表中國報紙產業的要數外國人創辦的以贏利為目的的綜合性商業大報,當時全國商業中心——上海也成為大報競爭的中心。

1872年4月30日,由英國人美查等人集資創辦《申報》,打破了於1861年11月創刊的《上海新報》獨家經營的格局。美查以商人的眼光來看待他所從事的報業,從報紙的內容、發行和價格三方面與《上海新報》展開競爭。美查認為,「這報是給華人看的,文字應從華人方面著想。」因此在內容上盡量適合中國讀者口味,並且從創刊起就確立了「新聞、評論、文藝(副刊)和廣告」的辦報模式。大幅度降低報價,積極拓寬發行渠道。所以,對手《上海新報》不得不於1872年12月30日自動停刊。《申報》成為上海獨家經營的中文報紙。此前創辦於1861年的《上海新報》,被譽為「上海中文報紙的第一顆新星」,但是該報的主編都是傳教士,報紙的宗教氣息很濃,不能適應商業發展需要。《申報》一創刊就呈現出近代報紙比較完備的形態,有消息、廣告、京報全錄、副刊、經濟新聞、社會新聞、言論等體裁。在報道方式上值得借鑒,如在報道重大社會新聞時,經常採用連續報道或集中報道的方法。最為典型的是關於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的報道。此案發生於1873年浙江餘杭縣,當時《申報》在杭州有一個分銷處,楊案發生5個月後,《申報》在1874年1月16日首先刊登了題目為《記禹航生因奸謀命事細情》的報道,把楊乃武名字寫成「禹航生」並報道他如何風流放盪而導致犯罪。4月18日又登載了《記禹航生略》一文,報道了該案縣審時已判二人死罪,楊姐不服判決,上京控告,因病半途而折回,以及該案在省中復審的全過程。此後一段時期,陸續發表了關於楊案的報道,直到1877年4月《刑部審餘杭案》為止,連續報道達四年之久,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也提高了《申報》的知名度和發行量。在1899年11月4日,美國人福開森買下了由英國人丹福士於1893年創辦的《新聞報》,由汪漢溪擔任總經理,從此,上海報業又是兩軍對峙——《申報》與《新聞報》。《新聞報》的競爭手段有三:(1)迅速介紹商情,以經濟新聞為重點;(2)運用東借西還的資金周轉方式,不斷添置新式印刷設備;(3)不惜巨資,建立無線電收報台,直接收聽外國電訊,贏得新聞出版時間。到1929年,兩大報業並駕齊驅。

「外報的畸形繁榮,是外國資本輸入的一種表現。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旨在攫取巨大利潤,並往往與西方文化滲透並進而互為表裡。」[7] 民族資產階級報刊是中國近代報刊的主流,主要有兩類:一是商業報刊,它晚於傳教士創辦的宗教文化報刊,大多是脫胎於外國人創辦的報刊,但比較注重經營管理;另一類是資產階級政黨報刊。從文化底蘊上看,西方宗教文化無法與具有深厚傳統的中國文化匹敵,所以隨著歷史的推移,這些外國人辦的商業報紙逐漸轉移到中國民族資本手中。在中國創辦中文報紙的外國資本,為了溝通語言、迎合習俗、拓展業務,他們紛紛僱傭中國人參與報業采編出版等業務。後來華人資本的壯大以及其從業經驗的豐富,逐步控股外國報業資本,《申報》的發展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申報》和《新聞報》作為英、美報紙,主要是為帝國主義在華的經濟活動提供講壇,為推銷他們的商品做廣告宣傳。但是,他們以贏利競爭為動力在新聞業務和生產工具的不斷變革,他們的報業資本以及先進經營理念的滲入,對後來中國本土報業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如1874年創辦的《循環日報》,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國中文報紙,廣告占報紙版面3/4左右。同時,它以印刷業為依託,進行各種文化事業經營,例如在1880年11月24日《循環日報》上所刊的「中華印務局告白」稱:「啟者:本局設在港中環百步梯,除發行《循環日報》外,兼印售月份牌、黃遵憲《日本雜事詩》、王韜《蘅華館詩集》,代售《米利堅志》、《法蘭西志》等書籍。」又如《時務報》本是一家政論性很強的報刊,但又兼顧新聞性和娛樂性,以此吸引讀者。尤其是時務報館除定期出報外,還推行許多新式文化事業和實業活動,凸現報紙的綜合社會功能。如出版中外時務書籍,代售書報,協辦學堂,兼辦實業等等。它作為一份紳士辦的報紙,完全自籌資金,經營上自負盈虧。盡管沒有像《申報》《新聞報》那樣走企業化大報的道路,但其運作尤其是它的銷售發行具有明顯的產業特色,《時務報》的發行主要是通過報館在各地建立的代售點,18個省內達138處,就連日本和新加坡也設有海外銷售點。當然,在這一階段,商業報紙的運作開始採用企業化模式,但還沒有形成報業集團。而到了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報人成舍我考察西方報業集團,回國後在中國搞報業托拉斯,成立新聞公司,目標是辦成包括十家大報以及通訊社、新聞研究中心、定期新聞研究刊物、新聞畫報等的報業集團。這是中國現代新聞史上有意識、有組織地組建報業集團的萌芽,也是西方報業經營理念東漸的結果。

三是技術層面:西方報業印刷技術的引進。這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印刷術的傳入。首先以鉛活字印刷術為首的近代印刷術在西方國家出現,並且逐漸傳入中國。1807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奉到達中國,隨即展開了廣泛的翻譯、出版活動。從1815年起,澳門東印度公司印刷所陸續出版了馬禮遜編寫的中、英文大型工具書《中國語文詞典》,這部書是含有中英文兩種文字的工具書,如用中國傳統的雕刻版,則大量細小的英文字無法雕刻,從當時的技術工藝來看,雕版既無法與鉛活字拼接,也不能採用機械印刷。因此,要出版這部書只有採用中文鉛活字排印。為此,澳門東印度公司印刷所製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鉛活字。當時還沒有發明中文字模,無法大批量生產中文鉛字,於是採用古老的辦法,用刀在一枚枚的鉛合金上刻制。這樣一項浩繁的工作,決非一人或幾人能完成,於是僱傭大量中國人參與其事,包括刻制、排字、審稿、校對、印刷等,才得以順利完成。1815年,傳教士米憐奉馬禮遜之命帶領中國刻工梁發在馬六甲建立了印刷所,這個印刷所早期使用雕版刷印,他創辦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就是採用雕版刷印。19世紀初,西方近代印刷術與印刷油墨同時傳入中國。到1913年,國人自辦的第一家專業油墨製造廠上海中國油墨廠成為我國製造現代印刷油墨的開端,產品分為印書油墨和印報油墨,印刷上海《申報》、《時事新報》、北京《國民公報》、《大國民報》等。另外,通過西方傳教士,石印術也傳入中國,1833年廣州出版了石印中文月刊《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繼之有石印中文月刊《各國消息》的出版。1874年,石印技術傳入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是1876年點石齋石印書局成立。

第二,印刷設備的引進。由於動力的採用、捲筒紙輪轉鉛印機以及自動鑄排機等的發明使用,近代印刷術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百餘年時間里進入了成熟階段。19世紀歐洲主要國家及美國已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動力、冶金、機械、化學、造紙等工業的發展,為印刷技術的進步提供了有利條件,在這一進程中,印刷生產擺脫了傳統的手工業模式,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到19世紀70年代,上海、廣州、天津、漢口等地的出版社(商)的印刷設備一直來自外國。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報館購置歐式手搖輪轉機,每小時可印幾百份報紙。1906年,由英國人發明的電氣馬達作動力的單滾筒機進入中國,開始新聞紙兩面印刷。1912年申報館購置雙輪轉機,每小時可印2000張。1916年,申報館購置法式滾筒紙印刷機,每小時可印8000張。1925年上海時報館購置德國的彩色滾筒印刷機,是當時先進的凸版印刷機械。在中日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印刷機械開始作為民族工業出現,如1895年上海李涌昌機器廠創建,至1912年先後又有6家規模大體相似的印刷機械廠建立,這些印刷機械廠以維修為主,兼生產一些小型印刷設備。印刷術及設備的引進,積極推動了中國近代報業的發展。

② 世界主要媒體有哪些

世界著名媒體介紹如下:

1、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是由James Sheridan及其兄弟於1888年創辦的世界著名的國際性金融媒體。

該報在倫敦、法蘭克福、紐約、巴黎、洛杉磯、馬德里、香港等地同時出版,日發行量45萬份左右,其中70%發行於英國之外的140多個國家。

2、《世界新聞報》

《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是富商基思·魯珀特·默多克(Keith Rupert Murdoch)擁有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一份小開型日報(tabloid)。

《世界新聞報》是星期日版的《太陽報》。《世界新聞報》是全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章,2004年後期該報的每日發行量達320萬份。

3、《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The Times)是英國的一張綜合性全國發行的日報,是一張對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發揮著巨大影響的報紙。

《泰晤士報》隸屬於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長期以來,《泰晤士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

《泰晤士報》在英國國內政治和國際關系問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魯伯特·默多克收購之後,有指《泰晤士報》的風格逐漸趨向保守。

4、《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是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被合稱為英國三大報。

由約翰·愛德華·泰勒創辦於1821年5月5日。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稱為《曼徹斯特衛報》。1959年8月24日改為現名。

總部於1964年遷至首都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該報注重報道國際新聞,擅長發表評論和分析性專題文章。

5、《觀察家報》

觀察家報是英國創刊最早的星期日報紙。1791年創刊,1976年被美國里奇菲爾德大西洋公司購買,1981年2月25日又易手於烏特拉姆公司。

發行量75萬份。該報是政治文藝綜合性報紙,著重政治、經濟和文藝方面的長篇評論。它與政府、政黨領導人關系密切,因而消息也較靈通。

③ 涓鍥芥渶濂界殑嫻峰栧獟浣撴槸鍝瀹訛紵

銆銆淇忎匠浜轟紶濯掍笉閿欙紝瀹冨湪緹庡浗鎷ユ湁鑷宸辯殑鐢佃嗗彴--ICN鐢佃嗚仈鎾緗戱紝鏄涓鍥界涓涓榪涘叆緹庡浗鏁板瓧鏃犵嚎鐢佃嗙殑涓鍥芥枃鍖栦紶濯掍紒涓氥侷CN鐢佃嗚仈鎾緗戠殑鍓嶈韓鏄緹庡浗鍥介檯鍗瑙嗭紝鎴愮珛浜1980騫達紝鑷充粖宸叉湁30騫村巻鍙層侷CN鏄緹庡浗鍗庝漢鏈澶х殑鐢佃嗗獟浣撱侷CN闈㈠悜緹庡浗涓繪祦紺句細瀹跺涵錛岃嚧鍔涗簬鎶婁竴涓緹庡ソ銆佸拰璋愬拰鍙戝睍鐨勪腑鍥介氳繃鐢佃嗚妭鐩灞曠幇緇欏箍澶х殑緹庡浗浜烘皯錛屼負涓鍥芥枃鍖栦笌緇忔祹璧板嚭鎻愪緵鏈浣沖鉤鍙般
銆銆鐩鍓嶅凡瑕嗙洊緹庡浗7澶у煄甯傦紙綰界害銆佹礇鏉夌煻銆佹棫閲戝北銆佽タ闆呭浘銆佷紤鏂欏褲佽揪鎷夋柉銆佸ゥ鏂涓侊級錛岃嗙洊鏀惰嗕漢緹よ秴榪7000涓囥2011騫村簳鍓嶏紝鍦ㄧ編鍥藉疄鐜24涓涓昏佸煄甯傝仈緗戱紝瑕嗙洊鍏ㄧ編浜哄彛杈懼埌70%浠ヤ笂錛屼負鍦ㄧ編鍗庝漢鍜岀編鍥界數瑙嗚備紬鎵撳紑涓鎵囦簡瑙d腑鍥界殑蹇鎹風獥鍙c

銆銆ICN鍏ㄨ嫳鏂囬戦亾瀹氫綅涓篒錛圛nternational錛岃祫璁錛夈丆錛坈ulture錛屾枃鍖栵級銆丯錛坣ews錛屾柊闂伙級錛岄潰鍚戠編鍥戒富嫻佺ぞ浼氬跺涵錛屾槸浠ヤ紶鎾涓鍥藉巻鍙層佹枃鍖栥佽儲緇忋佹秷璐廣佺敓媧匯佹棶娓搞佹暀鑲茬瓑涓轟富瑕佸唴瀹圭殑鐢佃嗕紶鎾騫沖彴銆傜洰鍓嶅凡寮璁劇殑鏍忕洰鏈夆滀腑鍥芥柊闂燴濄佲滀腑鍥借儲緇忊濄佲滀腑鍥芥枃鍖栤濄佲滀腑鍥藉姛澶鈥濄佲滀腑鍥藉ぇ鑸炲彴鈥濄佲滅數褰辯數瑙嗗墽淇變箰閮ㄢ濄佲滄眽璇瀛﹀爞鈥濈瓑銆
銆銆鏀惰嗚嗙洊琛錛

銆銆鍗鏄熺數瑙嗗彴錛氫腑瑙嗙編媧插彴銆佸崕瑙嗙編媧插彴銆佸彴瑙嗙編媧插彴
銆銆鏈夌嚎鐢佃嗗彴錛氭煡鐗規湁綰跨綉銆侀暱騫蟲湁綰跨綉銆佸悍鍗℃柉鐗規湁綰跨綉銆佹俯鍝ュ崕鍩庡競鐢佃嗙綉
銆銆涓鑻辨枃鏁板瓧鏃犵嚎鐢佃嗗彴錛
銆銆媧涙潐鐭44.8鏁板瓧鏃犵嚎鑻辨枃鍙般佹棫閲戝北26.4鏁板瓧鏃犵嚎鑻辨枃鍙般佺航綰64.2鏁板瓧鏃犵嚎鑻辨枃鍙般佽タ闆呭浘45.3鏁板瓧鏃犵嚎涓鏂囧彴
銆銆浼戞柉欏55.5鏁板瓧鏃犵嚎涓鏂囧彴銆 濂ユ柉奼55.5鏁板瓧鏃犵嚎涓鏂囧彴銆佹礇鏉夌煻44.6鏁板瓧鏃犵嚎涓鏂囧彴銆佺航綰64.3鏁板瓧鏃犵嚎涓鏂囧彴
銆銆杈炬媺鏂54鏁板瓧鏃犵嚎涓鏂囧彴
銆銆IPTV 緗戠粶鐢佃
銆銆Iphone.鎵嬫満鐢佃

④ 甯哥敤鍥藉剁駭鏉冨▉濯掍綋鏈夊摢浜涳紵


鎺㈢儲鍥藉剁駭鏉冨▉濯掍綋鐨勭拃鐠ㄩ樀瀹</
鍦ㄤ俊鎮浼犳挱鐨勫箍闃斿ぉ鍦頒腑錛屽浗瀹剁駭鏉冨▉濯掍綋鐘瑰傜伅濉旓紝寮曢嗙潃鏂伴椈鐣岀殑椋庡悜銆備互涓嬫槸涓浠界簿蹇冩寫閫夌殑鏉冨▉濯掍綋鍚嶅崟錛屾棤璁烘槸浼佷笟鍗曚綅鐨勫叕鍏抽渶奼傦紝榪樻槸涓変笅涔℃椿鍔ㄧ殑瀹d紶鍙戝竷錛岄兘鑳戒粠涓鎵懼埌鍧氬疄鐨勫悎浣滀紮浼淬


棣栧厛錛屾垜浠鏉ョ湅涓涓嬩漢姘戠綉錛屽畠鏄銆婁漢姘戞棩鎶ャ嬬殑綰誇笂寤朵幾錛屼綔涓哄叏鐞冧腑鏂囧拰澶氳縐嶆柊闂葷殑緲樻氾紝瀹冧互鍏舵繁搴﹀拰騫垮害璧㈠緱浜嗗叏鐞冪敤鎴風殑淇¤禆銆


緔ф帴鐫鏄鏂板崕緗戱紝榪欎釜涓鍥芥柊闂葷殑涓誨姏鍐涳紝鍑鍊熸柊鍗庣ぞ鐨勫叏鐞冮噰緙栫綉緇滃拰騫挎硾鐨勫浗闄呭獎鍝嶅姏錛屾棤璁烘槸紿佸彂鏂伴椈榪樻槸娣卞害瑙h伙紝閮借兘絎涓鏃墮棿閫佽揪鍏ㄧ悆璇昏呮墜涓銆


澶瑙嗙綉浣滀負涓澶騫挎挱鐢佃嗘誨彴鐨勬暟瀛楀寲騫沖彴錛屼互鍏惰嗛戠壒鑹插拰鋙嶅獟浣撲紶鎾浣撶郴錛屾垚涓轟簡鏂伴椈涓庤嗛戝唴瀹圭殑闆嗗ぇ鎴愯呫


涓鍥界綉浣滀負鍥藉墮噸鐐規柊闂葷綉絝欙紝鎷ユ湁寮哄ぇ鐨勬柊闂婚噰緙栬兘鍔涳紝涓哄浗鍐呭栫敤鎴鋒彁渚涘叏闈銆佹潈濞佺殑鏀跨瓥瑙h誨拰鍥藉唴澶栭噸澶ф柊闂葷殑絎涓鏃墮棿鎶ラ亾銆


涓鍥藉浗闄呭箍鎾鐢靛彴涓誨姙鐨勫浗闄呭湪綰匡紝浠ュ叾44縐嶈璦鐨勫叏鐞冭嗙洊錛屾垚涓轟俊鎮浼犳挱鐨勬ˉ姊侊紝璁╀笘鐣屽惉瑙佷腑鍥界殑澹伴煶銆


涓鍥芥棩鎶ョ綉鍒欏嚟鍊熷叾鏂伴椈鐨勪赴瀵屽氭牱鍜屽強鏃舵э紝婊¤凍浜嗚昏呭瑰浗鍐呭浗闄呮柊闂葷殑鍏ㄦ柟浣嶉渶奼傦紝鏄涓嶅瑰拷瑙嗙殑淇℃伅騫沖彴銆


涓鍥介潚騫寸綉錛屼綔涓洪潚騫寸兢浣撶殑緗戠粶瀹跺洯錛屼笉浠呭叧娉ㄦ椂浜嬬儹鐐癸紝榪樻彁渚涙枃鍖栥佸績鐞嗙瓑澶氬厓鍖栧唴瀹癸紝涓庨潚騫寸兢浣撶揣瀵嗙浉榪炪


涓鍥界粡嫻庣綉浠ョ粡嫻庢姤閬撲負鏍稿績錛屼負鍐崇瓥鑰呭拰璇昏呮彁渚涙潈濞佺殑緇忔祹鍙傝冿紝鏄緇忔祹鏂伴椈鐨勬潈濞佷俊鎮婧愩


鍏夋槑緗戝垯浠ュ叾鎬濇兂鐞嗚虹壒鑹詫紝鎵撻犵煡璇嗗垎瀛愮殑綺劇炲跺洯錛屾垚涓哄浗鍐呮濇兂鏂囧寲棰嗗煙鐨勬潈濞佸彂澹拌呫


鏈鍚庯紝澶騫跨綉浠ュ叾闊抽戠壒鑹插拰澶氬獟浣撻泦緹や紭鍔匡紝涓虹敤鎴鋒彁渚涚嫭鐗硅屼赴瀵岀殑鏂伴椈浣撻獙銆


鎬葷粨鏉ヨ達紝鍥藉剁駭鏉冨▉濯掍綋鐨勫崜瓚婂搧璐ㄥ拰騫挎硾褰卞搷鍔涳紝涓哄悇綾誨彂紼誇換鍔℃彁渚涗簡鍧氬疄鐨勫熀紜銆傝╂垜浠鏈熷緟涓嬫湡錛屾垜浠灝嗘繁鍏ユ帰璁ㄦ洿澶氬叧浜庡獟浣撹祫婧愬拰娓犻亾閫夋嫨鐨勫疄鐢ㄥ共璐э紝鍔╁姏浣犵殑淇℃伅鍙戝竷涔嬫棶銆

⑤ 中國美譽度高的媒體有哪些

新浪網、搜狐網。以及中國唯一一份英文報紙《中國日報》都在國際上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中國影響力傳媒機構創立於1999年5月,以「弘揚民族精神,打造文化品牌」為宗旨,致力於文化產業的實踐與探索。

是一家以策劃組織實施大型活動、文藝晚會、文化交流、編輯書刊,形象策劃等為主的綜合文化傳媒機構。

機構成立十周年來成功舉辦了五十多場各種類型的大型活動,以其獨特的策劃彰顯了不同凡響的創意和影響,在業內具有較高的信任度和美譽度,已經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

中國影響力傳媒此次與伊娃國際舞蹈俱樂部合作,共同發起的中國驕傲第八屆中國時代新聞人物頒獎典禮。


中國舞蹈界唯一「世紀之星」稱號獲得者、「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獲獎人。他創造的舞蹈作品《千手觀音》和雜技作品《肩上的芭蕾》震驚世界,堪稱世紀經典。


著名青年演員,曾成功出演《士兵突擊》等多部優秀電影電視劇作品,他是經過自身的努力奮斗從社會最底層走上明星之路的傑出青年代表,他的成功對當今青年創業奮斗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


⑥ 美國將我國五家媒體作為外國使團列管是什麼意思

美國將我國五家媒體作為外國使團列管意思是這五家新聞機構在美分支要向美國國務院報告所有人員,登記旗下所有租賃或擁有的物業。這五家新聞機構的所有人員還需同使館工作人員一樣進行出行申報,人事變動和財務狀況也要接受美國的審查和監督。

2020年2月18日,美國國務院把新華社、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等5家中國媒體在美機構定為「外國使團」, 美國對外宣稱的說法就是,這五家中國媒體「實質上是由中國政府和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擁有並控制的」。將五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認定為「外國使團」後,美陸續對這五家媒體駐美機構規定人員上限和簽證時限做出了限制。

(6)國外對中國的傳播媒體有哪些擴展閱讀

美再認定4家中國媒體為「外交使團」

美國國務院2020年6月22日以「政府宣傳機構」為由,宣布把四家中國媒體在美分支列入「外國使團」名單,擬加大對中國媒體機構在美運營的限制,至此,已有九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被定為「外國使團」。

這四個新被指定為「外國使團」的中國媒體將被要求向美國國務院提供其工作人員名單,包括姓名、年齡和住家地址,並且在人員調動時要通報更新名單。這些機構還必須獲得國務院的批准才能在美國購買或租賃任何房地產。

⑦ 我想知道在中國報道國際新聞的主要媒體有哪些,有哪些中國媒體機構在國外設有記者站。謝謝!

報紙:
《環球時報》與《參考消息》,中國大陸唯有的兩家能夠合法直接刊載外電的報紙。主要摘登外國以及台灣、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通訊社和報刊的文章與消息。

通訊社:
新華社 駐(境)外分社: 自1948 年在布拉格建立了第一個國外分社以來,新華社相繼在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總分社、分社、支社、編輯部,並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聘用了一定數量的外籍報道員。 新華社現有駐外人員 500餘名,其中300多人為記者、編輯等采編人員。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華社先後建立了亞太總分社、中東總分社、拉美總分社、非洲總分社、巴黎法語地區總分社(2004年撤銷)、歐洲總分社,這些總分社除處理本地區分社采寫的新聞,向本地區用戶播發外,還將本地區新聞發往北京總社,經由總社向全世界播發,使新華社形成一個以北京總社為中心,以總分社、分社為主體的海外新聞採集合發布網,每天用中、英、法、西、阿、俄、葡7種文字24小時不間斷發稿。

閱讀全文

與國外對中國的傳播媒體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回國的老兵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857
美國打伊朗什麼結果 瀏覽:584
怎麼在網上購買印度高鐵票 瀏覽:222
印尼盾76萬兌換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761
中國登山群都有哪些 瀏覽:628
印尼打工工資怎麼算 瀏覽:146
英國研究生這一年要做什麼 瀏覽:70
法國在伊朗問題上0什麼立場 瀏覽:887
美國怎麼不讓沙特打伊朗 瀏覽:852
印尼什麼地方賣海鮮 瀏覽:938
中國的二零一九年經濟總量是多少 瀏覽:864
英國女王的媽媽為什麼不做女王 瀏覽:6
印尼ob島在什麼地方 瀏覽:373
手機不顯示中國移動怎麼回事 瀏覽:262
西紅柿義大利面什麼名高大上 瀏覽:851
越南怎麼用中國的姓 瀏覽:596
英國插座是什麼樣 瀏覽:81
義大利手錶都哪些城市最多 瀏覽:155
印度人過新年怎麼過 瀏覽:273
義大利語fece什麼意思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