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試射的導彈,最後都去了哪裡
試射的導彈,最後都去了哪裡?
試射的導彈,最後都去了哪裡?答案是除了印度的,基本上大部分都落回到地(海)面上了。導彈的測試一般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大部分的導彈測試是僅僅在地面上進行。例如東風2甲導彈的測試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1960年代國家獲得了RD-130火箭發動機的方案和圖紙,這個發動機是相當成熟的火箭發動機。被應用在R-5「勝利」導彈中,按照原始的方案圖紙進行生產後,在地面的推力平台上測量出發動機是達到了設計指標。
在1962年我們組裝了第一枚東風2導彈,倉促地進行全彈導彈的試驗。不過,在導彈試驗過程中由於導彈的結構導致了實驗的失敗。
然後在1965年,這個發動機被放上了測試台,在導入足夠燃料後完成了整個計算段的工作測試,同時我們收集了推力變化數據和導彈發動機在工作時候的震動數據。在1965年同年,改進設計好的東風-2甲導彈被送上了震動台。
依靠在導彈發動機測試中的震動數據對東風-2甲進行了震動測試,用來模擬導彈從發射到命中目標這一段時間內的震動來驗證導彈的結構合理性。1962年組裝了第一枚東風2導彈,倉促地進行全彈導彈的試驗。不過,在導彈試驗過程中由於導彈的結構導致了實驗的失敗。
然後在1965年,這個發動機被放上了測試台,在導入足夠燃料後完成了整個計算段的工作測試,同時我們收集了推力變化數據和導彈發動機在工作時候的震動數據。
在1965年同年,改進設計好的東風-2甲導彈被送上了震動台。依靠在導彈發動機測試中的震動數據對東風-2甲進行了震動測試,用來模擬導彈從發射到命中目標這一段時間內的震動來驗證導彈的結構合理性。
東風2導彈的失敗逼出了我們的模擬振動台的技術的發展,現在震動台還是國際領先的位置,我們敢喊第一,沒有人敢喊第二,甩開了全世界幾十年(所以說是第一)。
在1966年10月,完全驗態數升證過的東風-2甲導彈攜帶著1.2萬噸當量的原子彈彈頭從酒泉發射擊中了800公里之外的羅布泊目標。這就是一個導彈的大體測試過程,最終這些測試的導彈還是會落地的。只不過落地的區域會選擇人煙稀少的地方,並不會造成地面的危害。
更遠程的導彈則會選擇射高測試,讓導彈盡量往高處飛。因為彈道導彈是打一個拋物線,所以射出的高度是可以換算為射程的。
有的射程達到幾萬公里的彈道導彈,其實真正的測試飛行路徑如果在地球表面來標注的話也就是1-2000公里遠。但是往往這些導彈都會飛到4000-6000公里高,這點和炮兵打炮是一樣的概念。都是通過相同能量的拋物線運動來推算出最大射程的紙面計算工作。
而到了1-2000公里的距離尺度,其實地球上很多國家就沒有那麼遼闊的疆域了,帆老在這期間還會為了防止導彈在測試的時候出現意外解體導致的地面傷害,往往就會選擇往海面上發射。
這時候根據事先計算的結果往往會在海面上劃出一片禁航區域,告知某時某刻到某時某刻在這片海域航行有危險。當然了這些都畢指是事先計算的結果,都會預計導彈會落到哪裡去。但還有一些導彈的測試就得看運氣了。
例如阿三哥的導彈:他們的導彈會挑戰全世界所有的反導系統,沒有任何反導系統可以在三個的導彈解體前擊落它們,甚至連三哥自己都不明白他們的布朗運動彈最終會怎麼飛。當時是有傳言的,當印度聲明要往英國發射導彈的時候,法國、德國、挪威、西班牙、義大利等等國家都投降了。
Ⅱ 中國導彈指哪打哪,實現1米之內的精確度,原因在哪
最近,媒體上流露出的視頻,瞬間讓外國產生了矚目,畫面中,一顆導彈很准確地命中了十字靶心上,而且通過畫面來看,導彈的精確度很高,直接射擊到制定的窗戶,而且窗戶的半徑在1米以內,光是聽這個數據就讓人吃了一驚。
現在,隨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的不斷完善,在導彈射擊方面,相關技術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巡航導彈上,已經安裝了相關的裝備,時刻檢測地面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激光引導,讓導彈的精確度大大提升。即使在幾千米以外的距離,巡航導彈也可以實現精確的打擊,這是我國國防力量的一個重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