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典歷史書有哪些

中國古典歷史書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6-14 15:38:02

1. 中國歷史書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左傳》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2、《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3、《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4、《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

5、《左傳》

《春秋左氏傳》(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書

2. 中國歷史名著哪些

1、《尚書》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考證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尚書》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2、《春秋》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3、《史記》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4、《漢書》

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5、《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3. 鍙や唬鍘嗗彶鍚嶈憲涔︾睄

銆銆鎴戜滑鐨勬垚闀跨諱笉寮涔︾睄,涔︾睄鏄鎴戜滑鐨勭簿紲為熺伯,娌℃湁瀹冧滑鐨勫摵鑲叉粙鍏,鎴戜滑鐨勭敓媧繪槸涓嶅畬緹庣殑;娌℃湁瀹冧滑鐨勬剰鍛蟲繁闀,鎴戜滑鐨勪漢鐢熸槸緙烘喚鐨;娌℃湁瀹冧滑鐨勫厖瀹炶卞,鎴戜滑鐨勭簿紲炴槸鉶氭棤鐨.璇諱功,鐗瑰埆鏄鏂囧︿功綾,鐘瑰傛槬闆ㄥ摵鑲茬潃澶у湴,浣挎垜浠鐨勭敓媧諱赴瀵屽氬僵銆備互涓嬫槸鎴戞暣鐞嗙殑鍙や唬鍘嗗彶鍚嶈憲涔︾睄錛屾㈣繋闃呰!!!

銆銆鍙や唬鍘嗗彶鍚嶈憲涔︾睄

銆銆銆婁笁嫻風粡銆 銆婅タ娓歌般 銆婁笁鍥芥紨涔夈 銆婃按嫻掍紶銆 銆婄孩妤兼ⅵ銆 銆婁笘璇存柊璇銆 銆婂彶璁般 銆婅祫娌婚氶壌銆 銆婃樊鍗楀瓙銆 銆婂皝紲炴紨涔夈 銆婂剴鏋楀栧彶銆 銆婅タ鍘㈣般 銆婄惖鐞惰般 銆婄墶涓逛涵銆 銆婇暱鐢熸褲 銆婅亰鏂嬪織寮傘 銆婃誕鐢熷叚璁般 銆婅鴻銆 銆婂ぇ瀛︺ 銆婁腑搴搞 銆婂ⅷ瀛愩 銆婂瓩瀛愩 銆婂姖瀛︺ 銆婂ぉ璁恆 銆婁節姝屻 銆婁節絝犮 銆婂ぉ闂銆 銆婄婚獨銆 銆婂浗椋庛 銆婃垬鍥界瓥銆 銆婃氳緸銆 銆婅瘲緇忋 銆婁功緇忋 銆婄ぜ銆 銆婂懆紺箋 銆婁華紺箋 銆婄ぜ璁般 銆婃槗緇忋 銆婃槬縐嬨 銆婂ぇ瀛︺ 銆婁腑搴搞 銆婂瓱瀛愩 銆婂乏浼犮 銆婂浗璇銆 銆婂悤姘忔槬縐嬨 銆婂北嫻風粡銆 銆婃垬鍥界瓥銆 銆婄帀鍙版柊鍜忋 銆婁箰搴滆瘲闆嗐

銆銆涓鍥藉彜浠e洓澶у悕钁

銆銆瑗挎父璁幫紝鍚存壙鎮┿

銆銆綰㈡ゼ姊︼紝鏇歸洩鑺

銆銆涓夊浗婕斾箟錛岀綏璐涓

銆銆姘存祾浼狅紝鏂借愬旱

銆銆涓鍥藉彜鍏稿皬璇寸殑鍗佸ぇ宸呭嘲涔嬩綔

銆銆1.綰㈡ゼ姊(鍙堝悕銆婄煶澶磋般) (娓) 鏇歸洩鑺;

銆銆2.姘存祾浼 (鏄) 鏂借愬旱;

銆銆3.涓夊浗婕斾箟 (鏄) 緗楄瘡涓;

銆銆4.瑗挎父璁 (鏄) 鍚存壙鎮;

銆銆5.闀滆姳緙 (娓) 鏉庢睗鐝;

銆銆6.鍎掓灄澶栧彶 (娓) 鍚存暚姊;

銆銆7.灝佺炴紨涔 (鏄) 璁鎬徊鐞;

銆銆8.鑱婃枊蹇楀紓 (娓) 钂叉澗榫;

銆銆9.瀹樺満鐜板艦璁 (娓) 鏉庡疂鍢;

銆銆10.涓滃懆鍒楀浗蹇 (鏄) 鍐姊﹂緳;

4. 古代歷史書籍有哪些

1、《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2、《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3、《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4、《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

5、《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書才合為一書。

5.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史書有哪些

一、紀傳體史書——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合稱為「二十四史」。

二、編年體史書——

《春秋左氏傳》、《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和《明通鑒》等等。

三、典志體史書——

《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等等。

四、紀事本末體史書——

《左傳紀事本末》、《通鑒紀事本末》、《宋史紀事本末》和《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五、會要體史書——

《春秋會要》、《七國考》、《唐會要》和《明會要》等等。

六、史學理論——

《史通》和《文史通義》等等。

七、考史著作——

《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異》和《廿二史札記》等等。

6. 關於中國歷史的書有哪些

主要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戰國策》 ;《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宋史紀事本末》、《遼史紀事本末》、《金史紀事本末》、《明史紀事本末》 ;等。 (基本就是二十四史)比較全的24史

二十四史 :
01.史記 (漢·司馬遷) 02.漢書 (漢·班固) 03.後漢書 (范曄、司馬彪)
04.裴注三國志 (晉·陳壽) 05.晉書 (唐·房玄齡等) 06.宋書 (南朝梁·沈約)
0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08.梁書 (唐·姚思廉) 09.陳書 (唐·姚思廉)
10.魏書 (北齊·魏收) 11.北齊書 (唐·李百葯) 12.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書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壽) 15.北史 (唐·李延壽)
16.舊唐書 (後晉·沈昫等) 1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1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20.宋史 (元·脫脫等) 21.遼史 (元·脫脫等)
22.金史 (元·脫脫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張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公元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紀傳體編寫。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典歷史書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雞肉多少錢一斤 瀏覽:69
印尼羽毛球為什麼 瀏覽:617
越南的傢具怎麼修整 瀏覽:777
伊朗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說了什麼 瀏覽:50
中國在印度的手機品牌有哪些 瀏覽:305
十月英國開什麼會 瀏覽:530
怎麼稱呼英國首相約翰遜 瀏覽:870
印度年糕醬料怎麼調 瀏覽:875
伊朗人怎麼總吃藏紅花 瀏覽:343
女鞋39碼英國碼是多少 瀏覽:20
印度拉西是什麼飲品 瀏覽:861
英國為什麼老鼠那麼多 瀏覽:176
華為賣伊朗美國什麼 瀏覽:112
兩伊戰爭為什麼伊朗打不過 瀏覽:567
中國銀行信用貸款一般多久放款 瀏覽:793
在印尼哪裡能買到沉香 瀏覽:737
瑞士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化妝品便宜 瀏覽:197
去義大利從哪裡出境 瀏覽:517
中國哪裡有洋 瀏覽:92
14年越南盾怎麼兌換人民幣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