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印度有什麼實力挑釁中國

印度有什麼實力挑釁中國

發布時間:2024-06-25 04:16:49

① 為什麼印度不珍惜和平發展的機會,一再挑釁中國

道理非常簡單,列寧說過,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了。日光底下無新事,開啟邊釁不過是轉移人民注意力和加強對軍隊控制的手段而已。現在的印度正州野帆面臨著經濟和政治的雙重危機,因此在中印邊境挑釁不過就是為了轉嫁危機。

經濟上來說,自莫迪任職以來,經濟上毫無建樹。國內經濟增長衰退,物價飛漲,出口企業由於勞動力成本上漲紛紛破產,卻靠著開動印鈔機狂印盧比把新德里和孟買的房價炒上天來推動GDP,而班加羅爾和海得拉巴的IT企業卻只能去借高利貸給碼農發工資。另外印度各邦地方債務也出現了嚴重問題,已經到了事實上破產狀態。莫迪是尼赫魯的忠實粉絲,對經濟問題一竅不通,只會處處向尼赫魯看齊,妄圖恢復尼赫魯時代的路線來解決現實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廢除九十年代以來確立的市場經濟路線,回到尼赫魯時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之前的廢鈔令就是一個預演。

從政治上來說,馬上就是印度上院聯邦院選舉。雖然聯邦院選舉不會調整總理人選,但是按照慣例聯邦院選舉會產生莫迪任期結束之後的總理候選人。而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莫迪並不希望選出接班人,而是期望通過修憲延長總理任期至二十年。對此不僅是反對派國大黨脊扮不滿,連執政的人民黨內部亦多有微詞。如果莫迪得逞,那麼他就會超越英迪拉甘地成為冊雹和尼赫魯比肩的印度領導人。

最為可悲的是,早已看出印度的危機的婆羅門和剎帝力這幾年紛紛移民,拚命往海外轉移資產,而吠舍和首陀羅們卻天天做著收復斯里蘭卡收復馬爾地夫的春秋大夢,天天在quora上指點江山,今天抵制巴基斯坦明天抵制中國,真以為自己是婆羅門了
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因為印度背後有美國撐腰。

② 面對強大的中國,當年印度為何還敢挑戰呢

我國與印度存在著十二萬五千平方公里的領土糾紛,最近幾年我國與印度也曾就領土糾紛產生過多次摩擦。在1962年的時候,我國和印度還曾因為邊界問題發生戰爭,我國稱之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稱之為瓦弄之戰。當年中國比印度更加強大,印度為什麼還敢發動戰爭呢?因為印度知道如果當時他們沒有解決邊境問題,那麼他們以後將沒有任何機會解決。

在戰後的談判中,我國曾做出過讓步,但印度方面仍然不滿意,最終沒有達成。這個歷史問題就一直遺留到現在,仍為解決。

③ 印度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挑釁


印度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挑釁?一個中國教師在印度的經歷會告訴我們

難道這些美好的回憶都要因為印度的領土野心而終結?

所幸,有我國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後盾,印度的挑釁我們可以等閑視之。
(2017.08.28印度在我國邊境撤軍了 望採納)

④ 挑釁中國印度圖什麼憑什麼

長期以來,印度是世界級的大國,卻也是「井蛙觀天」的典型;1962年中印邊境沖突之前,印度媒體盛贊尼赫魯政府的立場強硬——印方提出的條件包括西藏劃歸印度、四川省劃為非武裝區。

直到全面戰敗的消息到達前的最後一刻,新德里的街巷市場中,還洋溢著迎接大捷的喜慶氣氛。真相大白之後,瞬間換成了另一張面孔。印度正如其神話中所描述的「三步登天的侏儒」一樣,一腳伸向天堂,一腳還留在地獄。有吞天之志,卻沒有相應的身量。

(4)印度有什麼實力挑釁中國擴展閱讀:

2020年9月7日,據中國軍網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印軍再次非法越線挑釁發表談話指出,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

印方行徑嚴重違反中印雙方有關協議協定,推高地區緊張局勢,極易造成誤解誤判,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性質非常惡劣。已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險行動,立即撤回越線人員,嚴格約束一線部隊,嚴肅查處鳴槍挑釁人員,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戰區部隊將堅決履行職責使命,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

⑤ 印度為什麼要挑釁中國

1962年中印之戰以前,印度的軍事、經濟、基礎設施,和國際政治地位,都高於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龍頭。
戰後,印度形象開始下降,到七十年代初,中國開始超過印度,取代印度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龍頭老大,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此後,印度一直什麼都與中國比,印度引以為傲的海軍航母,近年被中國航母比下去,心理更不平衡。加上1962年的失敗,那些敗軍的子弟開始在軍中掌權,想雪1962年之恥。
嘿嘿,可能嗎?

⑥ 印度軍隊越境挑釁背後動機為何對亞太局勢帶來怎樣影響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多方面來看。
第一,是歷史原因。我們知道,中國和印度之間曾在1962年爆發過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對於中印雙方乃至整個亞洲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從戰爭結果上來看,雖然現在對於誰是最終的勝利者仍有爭議,但中國在戰爭中佔了比較大的優勢且戰績相當不錯這個事實是不爭的,PLA(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的保衛了國土。而印度方面盡管付出了較大代價,但卻沒有侵佔到我們一絲土地,他們也是一直堵著一口氣的,這是人之常情,輸了都想報仇。
第二,是利益因素。我們知道一個國家所有的動作,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從地圖上觀察,不難發現洞朗地區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地處中國·印度·不丹三國的交界處,而這里,我們要引入不丹這個國家。歷史上,不丹曾是我國西藏統治的地區之一,在印度獨立以後,一直對不丹有無形的「統治」,不丹在經濟、軍事上高度依賴印度,而不丹非常靠近印度的咽喉西里古里走廊,無論對中國還是印度,不丹都是一個重要的國家,隨著21世紀的到來,不丹意識到這種高度依賴印度的情況,隨時會導致不丹如錫金邦一樣被印度所吞並,所以不丹近年來積極尋求與中國建交等。而中國此次在洞朗地區修路,有利於中國與不丹的關系發展,以及邊境地區的武裝力量快速投送,這對印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印度才會如此反對中國的修路計劃。
第三,就是不排除有他國摻和進來的嫌疑。我們知道,近幾年來,印度與美國爸爸的關系逐漸升溫,印度將美國當做幫助印度建設的搖錢樹,美國將印度作為在亞太地區牽制中國的有力工具,我們不能排除西方國家沒有摻和進來的可能。(美國爸爸和他的一眾小弟最喜歡搞這些了(滑稽))

對於亞太局勢的影響。我個人認為,這場對峙最終不會演變成人們所擔心的戰爭。因為現在如果爆發一場中印戰爭,對中印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現在已不是1962年,打仗的方式與技術已天差地別,在這種現代戰爭的情況下,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打一仗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人家西方發達國家還在一旁偷笑著呢。我認為,中國最近一兩周的所謂的大規模軍事調動,無非是因為中國建軍90周年和對印方的施壓,而非真的想要打仗。而印度方面應該也很清楚,現在的中國不比1962年的中國,並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我想印度不會亂來的,這個事件,再過個幾周應該就會平息,而中印雙方也會自然退軍。這個事件其實並沒有對亞太局勢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打字不易,求採納。QAQ

⑦ 疫情惡化,印度同時挑釁中巴尼,哪裡來的自信

正是因為疫情惡化,印度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把禍水外引,開始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當然,印度前幾年經濟不錯,國際環境很好,買了很多武器,開始膨脹了。下面分別說下印度膨脹和挑釁的原因:

1.國際環境好

印度自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在國際上備受拉攏,美國、英國等認為印度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吹噓它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得意洋洋。

蘇聯為了對付中國和向印度賣武器,也極力拉攏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從建國以來到現在,印度的國際環境一直很好,讓印度自我膨脹的厲害。

2.美國、日本的挑撥

美國、日本為了遏制中國,牽制中國,建立圍繞中國的包圍圈,所以對印度也是百般拉攏和投資,讓印度覺得自己身價非凡。

3.經濟發展不錯

最近十年,印度經濟發展的相當好,個別年份的增長率超過了中國,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購買了大量先進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萬國造,從大炮到子彈,從航空母艦到坦克,從飛機到潛艇,都有先進國家賣給他。

這些世界強國哪一個不吹噓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這么多國家的先進武器武裝了自己,印度軍隊一定可以碾壓鄰國。

5.建國以來,打敗周圍幾乎所有國家,除了中國

印度建國以來,除了中國,打遍周邊無敵手。

比如打敗巴基斯坦,把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並錫金,控制尼泊爾、斯里蘭卡,真是一時風頭無兩,自以為天下無敵了。

6.一心要報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著中國三年自然災害,趁火打劫,想著侵佔中國領土,不料人民解放軍是如此的英勇善戰,以少打多,打敗了印度的精銳部隊,要不是中國後勤跟不上,會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來是個內部差異極大,矛盾重重的組合體,但是自從1962年之後,全國上下以1962年戰敗為奇恥大辱,一心報復。

我去過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對1962年的恥辱,就好比中國人對甲午戰爭之恥是一樣的。

所以,只要有機會,只要鄰國有天災人禍,只要本國內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動的想把禍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確診已經三十多萬,又自不量力的同時向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挑釁。

好笑的是,一個便宜也沒撈著,處處碰壁,四面楚歌。

近段時間以來,印度接連和巴基斯坦、尼泊爾以及我國,在國與國邊界、或者實際控制線發生緊張對峙、甚至還發生了多次沖突。

印度官方和陸軍於新德里時間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後發布兩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稱「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軍官和兩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則稱,還有17人「受傷後死亡」。也就是說,僅僅這次沖突,印度就有20名軍人因此而死亡。

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爾也是主動出擊,形成兩個事實:

其實在此前,印度尼泊爾邊界還是一直很平穩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爾西部尼—中—印交界處卡拉巴尼地區局勢開始不斷緊張。

很顯然,這次是尼泊爾不再忍讓,主動接受挑戰!很讓人感嘆!

至於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上的摩擦幾乎從沒消停過!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仔細觀察印度近段時間以來的一系列操作,隱隱約約都可以感覺到,這應該是印度政府為了掩蓋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敗、經濟欲振乏力的一種欲蓋彌彰做法,無非是想轉移印度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說實在話,我們作為旁觀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綜合實力,連巴斯斯坦都沒敢言取勝,更別說與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三線作戰!

其實,印度之所以如此做,無非是基於如下幾點:

要我說,印度這樣的國家,在南亞稱一稱小霸還勉強湊合,要與我國鬥力,那差的可不是一個、兩個數量級!我相信,印度總會有有識之士明白這個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時間的一系列騷操作,苦的還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們。

進入六月份以來,印度在邊境不斷的製造摩擦,挑起事端,不僅欺負小國尼泊爾,還與巴基斯坦重燃戰火,甚至在中印邊境還挑釁中國邊防部隊,但是,在與中巴尼三方的挑戰中,印度都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在印尼邊境,尼泊爾軍人硬扛印軍,絲毫不怯印度的挑釁;在印巴邊境,雙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沒佔到什麼優勢;在中印邊境更不用說了,連帶一名上校軍官在內的20名印度軍人喪命沖突現場,雖然我們沒有公布自己的損失情況,但從官方的回應中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在此次沖突中,印度顯然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那麼,既然在三線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印度為什麼敢同時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

很多人都認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國的支持,加上最近這些年印度在經濟、軍事上的進步,讓他們有點自我膨脹了,但實際上這種觀點真的很不靠譜,就算印度最近發展的再怎麼好,他們的實力也不允許同時挑戰三個國家的,如果真的爆發戰爭,別說是跟中國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夠他們焦頭爛額了,所以, 印度此次反常的舉動,顯然是另有目的。

我們在來看看這三場沖突的規模,印度跟尼泊爾的沖突是尼泊爾警方與印度人在邊境地區爆發的沖突,僅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傷,根本就算不上有多嚴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沖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地區,這次所謂的激烈交火,也不過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傷,這種規模的沖突基本每年都會發生,可每次也都沒有大規模的交火。

最後,影響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國的沖突了,中印兩國因為領土爭議問題,也經常在邊境產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就是中國對印度侵略我國領土的有力回擊,自從那一戰之後,中印邊境雖然也經常爆發沖突,但是雙方也都比較克制,基本沒有發生過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邊境沖突,也是雙方士兵互擲石塊,拳打腳踢的規模。

印度目前單日新增病例已連續6天保持在1萬例以上。同時,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過2000例,增幅創最高紀錄。從單日新增死亡病例來看,印度的疫情已經相當的嚴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發布的情況更為嚴重,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因疫情導致的恐慌、不滿情緒勢必會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導不當,這些不良情緒肯定會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轉移國內民眾的焦點,打消印度人民的這種不良情緒,才能更好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時挑戰中、巴、尼三國,並非他們是因為實力有多強,背景有多深,只不過是印度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疫情防控的壓力,有意製造出來的「輿論熱點」,印度根本就不敢在邊境挑起大規模的戰爭!

印度敢於同時挑戰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國虎皮做大旗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可謂不擇手段,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國的哪個方向,只要能夠為美國所用,美國一概照單全收,即便中國和周邊鄰居沒事,美國想方設法也會在中國背後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對美國而言當然具有比菲律賓、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價值,如果印度能夠牽制中國,那無疑美國就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印度雖然也知道自己不過就是美國手裡的一枚棋子,但在充當棋子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很多好處,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個角色。

有了美國撐腰,印度自然就開始自我膨脹了起來。印度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眉來眼去,服從美國的印太戰略,可謂一石三鳥,一方面可以從西方得到好處,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打壓甚至吞並南亞小國,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過美國的支持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領土爭端、比如1962年慘敗的一箭之仇。對中國尚且不放在眼裡,對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那就更不在話下了,一句話,因為投靠了美國,印度變得更加有恃無恐、自不量力。

二、大國美夢的吸引力

印度這些年來經濟發展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印度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導致政治野心的膨脹,印度一直希望能夠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和世界多級當中的重要一極。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那就需要首先變成一個區域大國,而區域大國的前提是必須擁有區域間足夠的影響力,而想要獲得這樣的影響力又必須先過中國這一關,所以只要有機會,印度就絕對不會放過。

2020年的這場病毒大災,由於美國對中國歇斯底里的甩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印度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所以才會誤判形勢,覺得中國在當前的形勢下,一方面會無暇顧及印度的騷擾,另一方面會出於穩定周邊安全形勢的需要選擇隱忍,正是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印度選擇了冒險,如果獲得成功,那印度的勢力和影響力無疑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盤。

三、報58年前慘敗的一箭之仇

印度把中國當成最大威脅和假想敵,這是公開的秘密。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內心,這件事一直是他們一個隱隱作痛、不能忘卻的記憶,從印度媒體時常流露的情緒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心理,印度才會屢屢在邊境挑釁和碰瓷中國,即便今天的危機解決了,如果印度不吸取 歷史 的經驗教訓,類似的事情以後依然還會發生。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國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釁中國也必將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價。再次,巴基斯坦作為中國重要的友好兄弟國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勢變得危急,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裡,印度的圖謀同樣不可能得逞。

更讓印度沒有想到的是,尼泊爾不僅敢和印度硬杠,還趁機收復了大片被佔領土,印度這是偷雞不成還蝕了一把米。還有一點印度也應該覺醒,如果中國真的被美國遏制下去了,那下一個被遏制和打壓的國家就應該變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看,印度今天所採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錯誤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認識到這一點,改過自新,和中國相向而行,那這將是中印兩國人民共同的福音!

說實在的,印度的膽兒真的很肥,單從軍事覺度來說,它很我們中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他們完全以為我們中國奉行以和為貴,吃定了我們,確實如此,我們不願和周邊國家樹敵,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原則,沒有底線,超越了原則和底線,必定會讓對方付出代價,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對峙事件,印度已經有至少20名士兵因為各種原因死亡!

對於印度的挑釁事件,我們外交部對此已經發聲,同時我們外交部長也與印度外交部長通話,要求印度保持克制,並調查相關責任人,差不多可以說造成印度人員死亡事件責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給我方造成了一定傷害,具體沒有說我們傷亡情況,可能是不願意將事態擴大,更或者我們傷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列印度!

關於第一個問題,近來,為緩和兩國邊境地區局勢,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密切溝通。6月6日,兩國邊防部隊舉行軍長級會晤,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重要共識。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印雙方正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解決有關問題進行密切溝通。

目前以和為貴任然、和平談判是我們處理邊境問題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是不能讓步的,不管你背後站的是美國,還是其他大國撐腰,或者自以為是,可以天下無敵,我們改出手時必出手,而且會讓你覺得如果好好談談,大家都有趕出,否則吃虧的會是誰,倒可以試試!

目前印度更應該與周邊國家睦鄰相處,國內疫情肆虐,著力解決疫情擴散問題,就目前尼泊爾突然的舉動印度可能都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再同時與三個不算弱的鄰居做對,最後撿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轉移國內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產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塗也不會糊塗到同時挑釁三家。那麼,有可能印度國內反對派搞事,給莫迪老仙出難題,或趕莫迪下台。

簡單地說這是印度政府為抗疫失敗,經濟嚴重下降而對國民轉移視線的唯一手段。其實印度這個國家不是什麼自信,而是在玩小聰明,一是尼泊爾力量小不會主動和対印度反擊。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會全面對印度發動反擊。三是盡管中國有實力列印度,但中國歷來講究以和為貴,以鄰為善,吃點小虧無所謂。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沒問題,同時提高國內的民族主義。

沒有什麼,我可以坦然的說,印度對巴,尼也許有些底氣,對中國絕對是心虛的,無非就是利用各種矛盾和條件打一點擦邊球,搞一點小摩擦,所以我認為局勢可控,不會發生大的爭端。

對於印度要在適時的時候狠狠的教訓教訓它,一是讓印度再長點記性,不要忘了 歷史 的教訓。二是給美國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邊不本分的國家。想侵佔中國的領土、領海絕沒有好下場。

⑧ 印度為什麼一直挑釁中國

因為有利可圖:
其一、對內可以獲得大量支持,印度國內支持對外強硬,不管是對中國還是對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
其二、對美國日本方面可以獲得足夠的支持,暗地裡的利益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其三、對華方面可以佔多少就佔多少利益,反正是白得的,內外兩方面都已經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了。而且印度判斷中國現在的外部環境使得中國不會輕易反擊。
1962年我們的外部環境比起現在都差多了,我們不懼戰爭,我們愛好和平。朋友來了有酒喝,敵人來了有武器。

⑨ 印度軍隊越境挑釁背後動機為何對亞太局勢帶來怎樣影響

印軍越境,其目的有三個:一是阻撓中國修路;二是想乘機撈點好處;三是配合美國,在西線牽制中國,美國在東線(東北亞、朝鮮半島)聯動,讓中國處於兩線作戰,美國有可能對朝鮮動武。
由於印度實力無法與中國抗衡,冒然越境,處於騎虎難下的處境。加上聯合國、東盟不敢插手,美國遲遲畏縮不前,反倒三十萬大軍被中國五萬人馬,牽制在中印邊境的中線段,進不得,退不得。曾謀求與中國談判,遭到中國政府拒絕。
印度面臨三個抉擇:撤軍、被俘、全殲。中國在八月份可修好公路,達成既定的目標與事實。九月初,印度不撤軍,九月中旬,鐵定要用武力解決。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美國畏縮,造成印度的被動,有跡象表明,印度被美國賣了。以印度的軍事實力,中國要揍它,支撐不了一個星期。十月份高原地區寒冷降臨,因此,戰爭會在幾天內解決。對東南亞局勢不會受到影響,速戰速決。

⑩ 2017中印邊界對峙最新進展 印度為什麼敢挑戰中國

2017年(7月7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再次駁斥了印度將洞朗地區視為三國「交界點」的言論,指出此次印度越界地區與「交界點「沒有任何關系,印度是「別有用心」、「混淆視聽」。

此前發生的事兒,梳理一下是這樣:

6月26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證實,中國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

隨後中印開始邊界對峙,雙方不斷增派人員。有印媒將其稱為「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邊界沖突。」這件事不同尋常,尤其是了解中印邊界問題的人,更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因為中印邊界長達2000多公里,有爭議的地段很多,但唯獨印度的錫金邦和中國交界的洞朗地區,從來沒有爭議。

印度同中國的錫金段,從來不屬於中印邊界爭議范圍。兩國過去對該段邊界劃分並無異議。

6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援引了1890年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給出了證據,該條約第一款

就規定了中國與錫金的邊界,歷屆印度政府也都予以承認。尤其是1959年,印度開國總統尼赫魯兩次致信周恩來,表示對中錫邊界不持異議,承認1890年條約。

對印度上來說,洞朗地區位於中印不三國中間,從形狀上猶如一把刀子,直接抵在印度的胸口。該地區也確實有刀子一樣的威脅。如果中國有效利用該地區,那麼該地區往南八十公里、印度境內的西里古里走廊就面臨中國軍隊的威脅。

因為印方斷定,中國對該地區的控制力在升級。契機就是,開頭我們說國防部提到「中國近日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印方認為,一旦道路建成,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部隊輸送能力將極大提升。因此印度覺得,必須要採取行動,不顧一切代價阻止這段公路的建設。

(10)印度有什麼實力挑釁中國擴展閱讀

印度對我國頻頻挑釁的原因

1、1962年後,印度汲汲於雪恥——數度挑釁但心有忌憚

印度要報仇雪恨。1962年中印戰爭的結果完全出乎印度的意料,他們絲毫沒有料到到會敗的這么徹底。印度學者認為「中國獲得全勝,印度在短時間內蒙受了嚴重的損失和恥辱「。因此自尊心超強的印度一直想再搞點事情「一雪前恥」。但畢竟"天佑正義之師「,幾次沖突里印度都沒占著便宜。

2、印度認為中國有所顧忌

1962年戰爭結束後,中國收回了所有被印度非法佔領的領土。但是,戰後中方將軍隊撤退到戰前30公里以後。這個的主要原因就是那個時候中國軍隊的補給很困難,打下來的地盤,要想守住是比較困難的。於是乎,印度在兩年後又逐步佔領了這些地方。

3、印度的大國黃粱美夢未醒

其實,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印度一直都沒有拋棄它的大國夢。在政治上,他頻頻在聯合國提議,要麼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國,要麼提議取消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制,結果都被一票否決了。

軍事上,依舊是老傳統對外采購,誰的先進就買誰的,結果鬧了不少笑話。經濟上,比較多元化,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不過總喜歡與中國相比,有個笑話就是說他們印度再不努力要被中國追上了。

閱讀全文

與印度有什麼實力挑釁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中國特色主義 瀏覽:675
英國龍蝦如何滅亡 瀏覽:882
義大利和奧地利為什麼踢加時賽 瀏覽:446
英國數字七為什麼加橫杠 瀏覽:384
000年中國稅收多少 瀏覽:116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宿舍怎麼樣 瀏覽:320
中國石化口罩怎麼買 瀏覽:344
科學家有哪些中國的科學家 瀏覽:556
中國第一輛火車哪裡造的 瀏覽:927
印度有哪些發達技術 瀏覽:8
伊朗炸死美國多少士兵 瀏覽:64
印度中午飯都吃什麼 瀏覽:846
先秦時代中國社會如何轉型 瀏覽:732
大多英國人是什麼膚色 瀏覽:457
五萬人民幣等於多少印尼盾 瀏覽:887
英國國籍老人怎麼加入 瀏覽:283
去越南怎麼賺到大錢 瀏覽:600
越南水果撈那個粘粘拉絲的是什麼 瀏覽:964
中國學生怎麼上普林斯頓大學 瀏覽:660
越南免費午餐吃什麼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