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本土社會學理論有哪些

中國本土社會學理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13 23:27:03

㈠ 社會學關於社會有哪些主要理論視角

當代社會學的主要理論包括:
新功能主義
溝通行動理論
結構化理論
實踐社會學理論
理性選擇理論
互動儀式鏈
後現代主義等。

㈡ 社會學新理論有哪些

當前社會學發展進入新的時期,能想結構功能主義那樣一統社會學的理論沒有了,各種理論層出不窮,為區別「新理論」,人為設定一個時間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
新理論中比較「老」的三位社會學家的理論,就是哈貝馬斯、吉登斯和布迪厄了。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和布迪厄建構主義的結構主義與反思社會學,幾乎所有當代社會學理論的難看晦澀的書都會重點講述。
美國方面科爾曼的理性選擇理論倒是很有重建當年結構功能主義的霸氣,可惜時代不同了,他已經無法一統社會學。比如伯格和盧克曼的社會建構理論在上世紀末也越來越受重視。
由於上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學發展進入理論綜合和後現代雙重發展的時期,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理論幾乎不可能,即便是建立諸如沖突論、交換論這樣的理論都很困難,所以除了上述理論家的貢獻,新理論大多是碎片化的理論,甚至很難稱作嚴格意義上的理論。
這方面諸如亞歷山大的新功能主義,盧曼的系統功能理論,埃利亞斯的歷史社會學和二重性論述,鮑曼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的反思,艾森斯塔特對現代性的反思,德里達對社會性的解構、沃勒斯坦的全球化分析等等,都對社會學理論的發展有貢獻,但都談不上確立了理論。福柯可以說更是一個代表。他的知識考古學方法下,對微觀權力的極有啟發性的探索,最終隨著他戲劇性的早逝,遺憾終止。
對於社會學理論的新發展,國內的理論介紹性質的書中,文軍的《西方社會學理論:經典傳統與當代轉向》倒是很有見地的歸納了社會學理論的六個轉向。如果難以讀下晦澀的理論解讀,當做一個查資料、找興趣點的參考書,這本書算是個不錯的選擇。書中總結的也遠比上文要全面、精準。

㈢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哪些理論視角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六種理論視角:功能論、沖突論、過程論、符號互動論、批判論和結構化理論。

此處列舉五種:

1、結構功能主義

結構功能主義是指側重對社會系統的制度性結構進行功能分析的社會學理論。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代表為美國的帕森斯、默頓等。

由社會有機體論和早期功能主義發展而來,主張用功能分析方法認識和說明整個社會體系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認為社會生活之所以能維持下去,是因為社會找到了一種手段(結構)去滿足人類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論是社會均衡論。

2、沖突理論

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之一,與結構功能主義相左。本世紀50年代後流行於西歐和美國,著重探討社會沖突的本質和根源,沖突的類型、預防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

沖突理論產生後,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它很快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3、符號互動論

又稱象徵互動論,是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

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4、批判論

它認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的主要任務和作用就在於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檢視,其基本特徵就是不斷強調社會學理論批判的、革命的性質,強調理論和理論家在改造、變革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對那種旨在維護、修補現存社會結構的單純解釋性的「科學」研究和把現代工業社會的既定現實當作合法的做法。

5、結構化理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

㈣ 社會學理論有哪些

社會學門類和分支很多,主要有《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方法》,《社會心理學》《社會人口學》,《社會工作方法》,《社會倫理學》,《社會問題研究》,《社會史學》,《社會思潮》,《社會行為學》,《犯罪社會學》,《公民社會及其治理》,《社會保障學》等等。

㈤ 經典社會學的三大理論傳統是什麼,怎樣論述。幫忙解答一下謝謝了

符號互動論,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和理論派別,又稱象徵相互作用論或符號互動主義。符號互動論作為一種關注個體行為的社會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它強調人類主體性的理論前提、關注個體間互動行為的經驗研究取向。是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的著作中提出的。
社會沖突論,社會沖突理論以科塞、達倫多夫為代表,重點研究社會沖突的起因、形式、制約因素及影響,是對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反思和對立物提出的。結構功能主義強調的是社會的穩定和整和,代表社會學的保守派,社會沖突論是強調社會沖突對於社會鞏固和發展積極作用,代表社會學激進派。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流行於美國和西歐國家,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巨大反響,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社會功能論,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一種人類學方法論主張。它認為認識事物的實質、本質或第一原因是不可能的,只能認識事物的現象和屬性;主張排除實體概念,在相互依存構成整體的諸因素和諸事物的聯系中把握對象,而對事物的現象和屬性的認識在於了解其功能。結構-功能主義認為社會是具有一定結構或組織化手段的系統,社會的各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對社會整體發揮著必要的功能。整體是以平衡的狀態存在著,任何部分的變化都會趨於新的平衡。在理論上不重視行動個體,而是強調社會制度,大多數社會和文化現象都可以被認為是具有功能的,因為它們為維持整個社會結構做出了貢獻。

㈥ 社會學有哪些主要的理論範式

社會是一個系統,包含緊密相關的組成部分,它們共同運行,使得系統達到和諧。 社會本身是有序的,穩定的,就像一個生態體,常態是平衡的。所有社會事實的存在都有一個目的:使社會體維持本來的和諧穩定。

2. 常用概念(羅伯特·默頓):
2.1 顯性功能 (manifest functions):指在一個社會活動中,公開陳述並且刻意顯現的功能。e.g. 復旦大學的顯性功能是教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隱性功能可能是擇偶、交友、或者約p(誤)。
2.2 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指不自覺且非刻意顯現的功能。e.g. Hopi 族的祁雨舞,顯性功能是祈求豐收必須的雨水,而隱性功能是增進社會的凝聚力。
2.3 反功能 (dysfunction):⼀一個社會元素或過程,實際上會使社會體系崩潰或降低社會穩定性。對經典功能論的改進:不是所有功能的存在都是有利於社會健康發展的。反功能關注負面的後果,顯性與隱性功能則強調當事人是否認知到該社會面向的作用。反功能既可以顯性也可以隱性的。「對社會有益/有害」,這里的社會不是鐵板一塊的,有些面向某些群體的穩定性有幫助,卻同時對另一些群體有損害。社會是由充滿差異又彼此連接的許多群體構成的集合體。

範式2: 沖突論

對功能論的不滿意之處:
- 功能論學者無法解釋社會前進的動力;
- 功能論學者抹殺了社會不平等,社會並不是表盤,不同不只是不同,也是不平等。
沖突論學者認為,社會有兩個階層,一個是剝奪者一個是被剝奪者,社會的宣傳和制度設計都是為了維護特權階級的利益。要在社會上生存,就要努力變成「特權階級」。

1. 核心特徵:社會充斥著不平等和沖突,而且在持續變動中。社會的常態是由社會沖突而來的社會變動。社會秩序由統治群體定義,目的是為了讓被統治群體順從當前的游戲規則,從而保護統治者已得到的財富、權力和名望。

2. 常用概念
2.1 權力:指個人或群體即使在其他人反對情況下也能實現自己利益的能力。
2.2 意識形態:權力有時包括直接的暴力,有時也包括觀念的強制灌輸。
2.3 壓迫:統治階級使用某些手段強制那些並不自願的社會成員對已有的法律和規條忠誠。

範式3:互動論

1. 核心特徵:社會是人們對其參與其中的世界的解釋和意義構建。社會生活存在於人與人交往的層面。社會由人與人的交往創造,維持及改變。
2. 互動論分析:美國社會學家喬治赫伯特米德提出在分析社會世界的時候,語言十分重要。因為語言能夠使得我們成為有自我意識的個體。而這個過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符號。

㈦ 社會學的主要理論流派有哪些

1、芝加哥學派:社會學起源於歐洲,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學系是在美國成立的。

2、結構功能論: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即世界經濟危機時期,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頓。結構功能論的關注焦點在於社會均衡是如何維持和不斷修復的 ,在結構功能論看來,社會首先是一個整體。

3、沖突理論:沖突理論淵源於馬克思的社會思想,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被認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透徹的沖突論。

4、符號互動論:起源於喬治?赫伯特?米德,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托馬斯和米德等人的符號互動論的早期代表,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魯默、歐文?戈夫曼。基本觀點:人類的互動是以符號為中介的,對共享的符號的理解是社會互動的基礎。

5、社會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所主張的理論道路。

㈧ 請問社會學三大基本原理是什麼 是否可以用在中國的實踐中

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於外敵的入侵,民族矛盾、社會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渴望向西方學習,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社會學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傳入我國。此後,社會學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社會學的傳入與初步發展時期(1891~1930)
1891年是以康有為、在廣州「萬木草堂」以「群學」為名開講社會學,1896年譚嗣同在《仁學》一書中最先採用了日文的「社會學」一詞,社會學開始傳入中國。此後, 1902年章太炎翻譯出版了日本社會學家岸本能武太的《社會學》,吳健常翻譯了美國吉丁斯的《社會化理論》,梁啟超發表了《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介紹了西方社會學學說,1903年嚴復以《群學肄言》為名翻譯出版了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總之,我國學者的這些翻譯工作以及向日本派遣的留學生,都成為中國引進社會學的重要力量。
我國高等學校為社會學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1908年上海聖約翰大學最早開設了社會學,1912年國立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在文科課程中設置了社會學,1913年上海的瀘江大學最早創辦了社會學系,到1927年已有60所大學開了社會學。僅僅1926~1927年就開設了308門課。
隨著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早期社會學者,如陶孟和、孫本文、吳文藻、潘光旦、雷潔瓊、李劍華、吳澤霖、吳景超、費孝通等,他們較早地開展社會調查,對中國的現實狀況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並出版了大量社會學著作。1924年出版了《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毛澤東於1926年通過深入調查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又寫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9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社會調查部出版了李景漢的《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等。1929年7月出版《社會學刊》(季刊)。1930年成立了「中國社會學社」。(二)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時期(1931~1951)
對中國而言,社會學的本土化就是社會學的中國化,也就是建立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
社會學本土化是在1931年2月中國社會學第二屆年會上最早提出。它包括兩種傾向:其一是社會學傳播與研究中國實際問題相結合。他們注重社會調查,寫出了很多研究中國社會的著作,如陳達的《人口問題》、許仕廉的《人口論綱要》、柯象峰的《中國貧窮問題》、李景漢的《中國農村問題》、孫本文的《現代中國社會》等,涉及了中國人口問題、勞工問題、貧困問題、農村城市問題等諸多現實問題。其二是西方社會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傳統。在這方面,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李達、瞿秋白、陳翰笙等一批共產黨人和許德珩、李劍華、姜紹辰、李平心、馮和法等一批革命知識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1923年在上海大學增設社會學系,開設的課程有:社會學原理、進化社會論、社會主義史、現代社會、社會問題、勞動問題、婦女問題、人類學及人種學、統計學、社會政策和兩性問題等約40門必修課。這批共產黨人親自講課,並親自編寫教材,瞿秋白編寫的《現代社會學》、蔡和森編寫的《社會進化史》、李達的《現代社會學》等,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到1949年,中國社會學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三)中斷時期(1952~1978年)
1951年11月~1953年,由於受蘇聯影響,高等教育及其體制改革,院系大調整,社會學被看成資產階級學說而被取消。社會學發展停滯。
(四)恢復重建時期(1979年~ )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社會學在費孝通教授等老一代社會學工作者的努力下成立中國社會學研究會。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講話中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會後立即辦培訓班,各大學紛紛開設了社會學課程。此後,社會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到1996年,中國大陸已有35個社會學研究機構,有25所大學成立了社會學系或專業,從事社會學研究和教學的專業人員有3000多人,他們開展了一系列與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有關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重大進展。二、當代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
隨著社會學研究的恢復,社會學研究在理論上取得了以下新的進展:
(一)發展理論與中國現代化研究
發展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學學者們就中國的發展與現代化建設開展了廣泛的理論探索和經驗研究,圍繞著發展理論問題、中國現代化的特點、條件和道路問題等形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學者們認為,當今中國正處於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這一時期成功地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除城鄉差別、貧富分化、社會腐敗等普遍性問題外,還有婚姻家庭問題、生育問題、民工潮、買賣戶口等特殊問題。(二)小城鎮與社區發展研究
費孝通在8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小城鎮的研究,並發表了《小城鎮大問題》、《小城鎮再探索》等文章,就小城鎮的地位、作用、發展的影響因素、人口轉移及發展模式等問題展開了專門研究,帶動小城鎮研究廣泛展開。學者們圍繞小城鎮研究在中國城市化道路、城鄉社區關系、邊遠社區開發、社區服務、人口流動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三)中國社會分層研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者們對社會分層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形成了新的較為一致的看法。學者們普遍認為,在現階段,原有的階級劃分標准不復存在,階層劃分取代了階級劃分,階層結構變化出現了新特點。其一是與現代經濟相聯系的職業階層壯大,且很多農民轉為工人;其二是職業的分化使原有階級內部出現擁有不同地位和財富的利益群體——階層;三是所有制結構的變動使個體私營業主階層出現。此外,與階層相關的一些問題也成為社會學界討論的熱點。(四)中國社會保障研究
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90年代以來,社會保障問題成為學者們討論的重要課題,研究主要圍繞著社會保險制度、社會救助與救濟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等幾方面展開。學者們普遍注意到了我國目前的保障制度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城鄉社會保障存在著巨大差別;二是社會保險成了「企業保險」;三是失業保險急需發展;四是原有的社會保障機制單一等。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學者們提出了嘗試性的解決方案。

㈨ 簡述社會學關於社會的幾種主要理論觀點謝謝各位

長期以來,社會學逐步形成了關於社會的幾種主要理論觀點,它們包括:功能論、沖突論,進化論、生物理論和地理環境決定論等等。
功能論是以把社會比作活的生物有機體為基礎的。它認為,組成社會的各個部分共同發揮作用,以維持社會的秩序和穩定。沖突的出現和存在社會反常現象。
沖突論的許多思想源自馬克思。它認為社會當中總是存在著強制和壓迫,各種沖突的出現和存在是正常現象,反映了社會的本質。一個社會,由於其中的不同群體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所以始終處在不停的沖突之中,社會的穩定和均衡只是暫時的。
進化論認為,社會與生物一樣,是一個活的機體,同樣也經歷著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進化過程。這一過程中的規模增長、結構分化、功能轉化和相互依賴,與生物有機體有著相似之處。社會進化的形態是漸進的、連續的,不存在突變和飛躍。
生物理論認為,盡管人類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是不同於一般動物的高級動物,但它仍然是動物的一種類型,仍然依賴於周圍的生存而生存。人以及人類社會和生物以及生物群落,在很多方面有著相似之處。生物學的許多原理可以用來解釋許多社會現象和社會行為。
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不僅人類社會的運行和發展受特定的地理環境的制約,而且地理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社會制度乃至社會觀念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有著決定性作用。研究和理解人類社會及其文化,必須注意到其所處的特定的地理環境。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本土社會學理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海有什麼資源 瀏覽:972
伊朗中餐館多少人民幣 瀏覽:902
中國浮漂生產基地在哪裡 瀏覽:325
和伊朗貿易結算哪個銀行可以 瀏覽:738
中國有多少黃傑 瀏覽:202
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學哪個好 瀏覽:567
英國辦兩次移民簽證要多少錢 瀏覽:488
伊朗的公路有多少公里 瀏覽:751
英國汽車修理費多少錢 瀏覽:561
中國植物國寶是什麼 瀏覽:282
印度什麼地方有龍蝦 瀏覽:131
中國新冠疫苗進展如何多久能食用 瀏覽:418
印度電塔多少米 瀏覽:854
為什麼在英國讀研究生 瀏覽:264
越南輸球網紅在喊什麼 瀏覽:895
越南服皮膚有哪些 瀏覽:383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待遇怎麼樣 瀏覽:968
敘利亞女孩多久來中國 瀏覽:23
華西醫院支援義大利的怎麼樣了 瀏覽:784
二戰英國人口總數是多少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