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佛教的中國化什麼時候

佛教的中國化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4-08-12 11:30:07

❶ 佛教的中國化佛教的中國化溯源以及過程

佛教自漢末傳入中國,起初依附於道術和玄學,發展緩慢,主要在宮廷中流行。魏晉時期,佛教學說與中國原有的福善禍淫觀念相契合,譯經家採用老莊學說解釋佛經,僧肇的般若理論是這一時期佛教中國化的顯著例子。東晉後,佛教廣泛傳播,與傳統文化沖突,導致南北朝時的激烈爭論,甚至出現了滅佛事件,推動了文化發展。至隋唐,佛教達到鼎盛,形成多個中國化宗派如天台宗、三論宗等,並影響了周邊國家,標志著佛教中國化完成,禪宗的頓悟成佛理論成為主要標志。


宋代,禪宗成為主流,佛教與儒、道融合,形成了宋明理學,如程朱理學吸收華嚴宗理論,陸王心學則汲取禪宗心性學說。此後,佛教進入衰落期,盡管仍對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但影響力逐漸減弱。中國佛教的特點在於簡易性,如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和稱名念佛等,這些理論如惠能的頓悟和凈土宗的易行之道,體現了佛教在中國的獨特發展。




(1)佛教的中國化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Buddh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在相當程度上則是指儒學化的這種見解,宋代是佛教被徹底中國化即儒學化的重要階段。具體指的是,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變成中國的佛教,這工作稱為「佛教的中國化「。 佛教於西漢未由印度傳入中國,在中國的發展約可分三個階段:一是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階段,這是佛教由傳入到日趨興盛階段;二是隋唐階段,這是佛教的鼎盛時期;三是宋元明清階段,這是佛教由盛而衰的時期。

❷ 佛教的中國化的介紹

Buddh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在相當程度上則是指儒學化的這種見解,宋代是佛教被徹底中國化即儒學化的重要階段。具體指的是,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變成中國的佛教,這工作稱為「佛教的中國化「。 佛教於西漢末由印度傳入中國,在中國的發展約可分三個階段:一是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階段,這是佛教由傳入到日趨興盛階段;二是隋唐階段,這是佛教的鼎盛時期;三是宋元明清階段,這是佛教由盛而衰的時期。

❸ 從什麼開始佛教開始全面走向中國化

應當是隋唐時代。
佛教從東漢時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到了隋唐時代,與中國文化完全融合,從而形成佛教八大宗派,即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所以隋唐是中國佛教最為鼎盛的時期。

閱讀全文

與佛教的中國化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與美國對戰能堅持多久 瀏覽:791
中國有多少個萬達廣場 瀏覽:942
印度的種姓制度怎麼稱呼 瀏覽:536
伊朗今天有什麼節日嗎 瀏覽:617
中國學生如何考上麻省理工 瀏覽:419
龍魚是怎麼從印尼運到國內的 瀏覽:426
義大利水城有哪些景點 瀏覽:491
印尼旅遊換盾多少錢 瀏覽:298
加拿大溫哥華飛中國深圳需要多久 瀏覽:879
伊朗的五大靠山是什麼 瀏覽:236
印尼歌曲衷心贊美唱的是什麼 瀏覽:821
印度山寨葯是什麼葯 瀏覽:863
中國性商的有多少人 瀏覽:146
中國民間敘事唱書都有哪些 瀏覽:104
印度為什麼能一枝獨秀 瀏覽:769
印度怎麼上頭條的 瀏覽:874
英國的海洋面積有多少 瀏覽:210
國外哪些國家適合中國人創業 瀏覽:384
honla是越南哪裡 瀏覽:187
印度代表團多少確診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