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怎麼看待中國製造

怎麼看待中國製造

發布時間:2022-01-15 02:59:18

① 如何看待中國製造2025 知乎

製造型企業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質量、更便利的方式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在全球化市場,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成為主導,他們可以從各種銷售渠道尋找價格最低、最優、最方便的產品和服務,競爭已經不僅在地區間展開,更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要達到這種競爭的根本目的,必然與實現這個目的的製造過程密切相關。一般製造業的活動過程,可以分解為原料生產、產品設計、各級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銷售、零售等連續的環節,即供應鏈過程。

②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製造的

在非洲的一些國家裡,中國製造就意味著是比較好的東西,而且中國的汽車中國的手機遍布國家的各個角落,像一些稍微落後一點的國家比如說衣索比亞,整個國家隊中國的製造產品是非常感興趣,而且依賴非常大的,他們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他們說的一樣,中國的產品那麼好,那麼多當然是有多少想要多少啦。

③ 如何正確評價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Made in PRC)是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標簽之一,因為快速發展的中國和他龐大的工業製造體系,這個標簽可以在廣泛的商品上找到,從服裝到電子產品。[1]中國製造是一個全方位的商品,它不僅包括物質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內涵。中國製造在進行物質產品出口的同時,也將人文文化和國內的商業文明連帶出口到國外。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2017年3月,工信部組織修訂《「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將於近期印發。該指南旨在把《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任務和各地資源稟賦相結合,避免重復建設,突出所專所長,打造中國製造「新版圖」。[2]

④ 如何看待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要實現四大轉變:

一是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二是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

三是由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製造向綠色製造轉變。

四是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同時,在推進「中國製造2025」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統籌利用各方面優良資源,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為發展方針。

提出戰略對策並配套一系列行動計劃,具體可分為八項戰略對策:

一是推行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並分兩個階段推進:2020年前,廣泛推行數字化製造,在優勢行業以重點企業為主體開展智能製造應用示範;2020年後,全面推廣智能製造。

高度重視發展數控系統、伺服電機、感測器、測量儀表等關鍵部件,以及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3D製造裝備等關鍵裝備;突破一批「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和智能製造裝備;推進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的試點和應用。

二是提高產品設計能力。推廣應用先進設計技術,開發設計工具軟體,構建設計資源共享平台;由代加工向代設計、出口自創產品和品牌轉變;制定激勵創新設計的政策。

三是完善製造業技術創新體系,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開發;加強創新人才培養。

四是強化製造基礎。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及產業技術基礎這「四基」的整體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質量的優劣,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應高度重視,需要以產業需求和技術變革為牽引、以專業化為方向、以標准化為基礎強化工業基礎。

五是提升產品質量。嚴格質量監管,建立質量誠信體系;提高重大裝備質量一致性、穩定性,推進品牌創建。

六是推行綠色製造。促進流程製造業綠色發展,建立循環經濟鏈;開發和推廣節能、節材和環保的產品、裝備、工藝,發展再製造工程。

七是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高端製造業比重。

從2010年以來,中國的製造業規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們需要看到,中國的製造業依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傳統發展模式,而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將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化生產帶入各行各業,節能減排、清潔能源、零污染等等更是早早展開研究並投入生產。

中國也是在意識到這一點後,推出了「中國智造」這一概念,並且預計在2025年實現新的目標。

在這份報告中指出,全球新一輪的產業競爭是數字經濟,產業的轉型勢不可擋,通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發展是首要目標。為了實現「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的轉變,除了科技的發展,還需要提高製造業的國際化水平,這一點,與國際化接軌勢在必行。

⑤ 你怎麼看待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從製造已經逐步過渡到創造,從以單純勞動力到中國人通過自身科技創造新的產品,棒棒噠。

⑥ 你怎麼看待現在的中國製造

‍‍中國除了人力成本有一點微弱的優勢之外,別的都比美國差。不等特朗普減稅,中國製造已經危矣。‍‍

⑦ 就「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談談自己的看法

那麼就用我自己的話說哈 聲明下強烈鄙視復制一大堆網路而又所問非所答的人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NO1的國家,那麼成為他國代工的對象是必然的,因為人口的爆炸性的擁擠,使得勞動力極其的低賤和廉價。大企業想要做到最低成本製造出他們滿意的產品,原料不可以省、技術不可以省、人數也不可以省、那麼唯有在生產人數不變的基礎上降低使用人的成本。
我最詫異國人的思維就是,美國買回來的東西怎麼了,還不是咱們中國給造的,說這種話的人極其可笑,不是我崇洋媚外,從美國、日本、德國買回來的東西確實是好。即使是中國製造的,中國企業的中國製造,和代工他國的中國製造是不一樣的。 因為發達國家只是用了我們的低級勞動力。從開發、設計、技術都跟中國沾不上一點邊 因為我們用的人家的技術、人家的設計、人家的機器、設備和生產線。在人家監工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東西 必然是沒有可比性的。

我覺得從製造轉變成創造,必須要有大環境,早年從改革開放以後就出現的代工企業不在少數。那麼在這么多年金錢和經驗方面的積累,會使得一些代工企業從中模仿到他們的模式,開始嘗試自己的東西。比如海馬汽車即是海南馬自達。只是一個馬自達在中國的代理商,通過多年給馬自達的代理有了自己的品牌『海馬汽車』 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成了轉變成創造的雛形(雖然處於比較小兒科的發展階段)。 所以想轉變成創造必須解決中國本土品牌低劣的問題,現在中國山寨產品在本土賣的很火,是因為價錢極其便宜,甚至可以不看他的質量,質量好的錢也好,大眾買不起 (靠商家自覺良心發現是可笑的 那就等於說沒有法律靠公民自覺克制住自己別殺人一樣)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國民工資搞上來,國民有錢選擇自己想要的了, 而不是被動的買便宜貨的時候,那麼中國的那些低劣的商家就面臨著不競爭就死的境地,那麼他們就會硬著頭皮的跟國外品牌拼質量 ,到了那個時候中國創造才會有曙光。中國的貧窮讓市場的優勝劣汰變的沒有了作用 。

⑧ 如何看待中國製造的尷尬

如何看待中國製造的尷尬:

讓更多『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變成『Created in China』(中國創造)!,這就是中國製造的出路,即是給中國製造注入創造的品性。中國製造嚴重缺乏創造性。用一個比喻來比方,中國製造本質上是一種建立在「人的本能+簡單培訓+勞動」基礎上的製造,技術含量低,很少具有創造發明的因素。而在相關的基礎研究投入、製造業科技投入方面,中國的投入不到發達國家的1/3。這就是現行中國製造的基本定位。是的,中國製造如果不注入創造的品質,註定只能停留在「當牛做馬」層面上蹉跎歲月。

就目前來說,從國家到城市,在產業選擇上,存在著兩大誤區,一個是處理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高端產業的誤區,一個是處理製造業與第三產業的誤區。整個國家,存在著「去製造業化」的傾向。

十二五以來,有一個傾向,就是各地爭相將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產業,作為未來破局之道,而忽視了「中國製造」,甚至,很多地方將傳統產業,作為落後產能。各地興起騰籠換鳥之風,必欲除之而後快。

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佔比只有10%,盡管潛力巨大,但是,從潛力到現實,尚且是未知數。現在出現的一個不好的現象是,各地對於新興產業蜂擁而上,以太陽能產業為例,全球有46個國家將其作為未來新興產業的支柱,而國內幾乎所有的省市,也都將其作為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如此,很容易導致新興產業的同質化。

事實上,就中國在全球產業鏈所處的位置而言,中國仍然位於全球產業鏈的下端。在高新技術行業,中國與世界的差距巨大,在中國競爭最激烈的家電行業,核心的技術卻在美國和日韓,甚至在LED領域,中國企業更是全面受制於日韓,在汽車領域,核心技術控制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手中。中國最先進的航天工業,已經落後於世界先進十年以上。在高端產業領域和主流產業,中國企業的產業升級,受到核心技術的制約,短期內將難以實現。

對於更廣大的內陸地區而言,未來最嚴峻的任務,可能並非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產業,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與突圍。作為一個強大但是卻人均收入低的國家,國內民眾龐大的內需,仍然需要通過傳統產業來滿足,製造業仍是中國的立國之基。

中國目前製造業的困境,並非製造業本身出了問題,而是社會結構出了問題,由於貧富分化嚴重,權貴和富豪階層的奢侈品消費流行,中國以窮國之資,竟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大國,是不正常的。而在另一端,則是龐大的低收入人群所構成的低端消費市場,而在此中間,大眾消費,或者說是「中端消費「嚴重匱乏。

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絕對不是救世主,切不可寄託太多期望。欲以此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更似一種投機主義。中國更需重視「中國製造」。否則,在高端領域,中國將受到歐美阻擊,在低端領域,越南和印度虎視眈眈,中國有兩線作戰的巨大隱憂。

在二產和三產之間,中國仍然需要堅守製造業,在二十年內,堅持製造業立國的國策。

北京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超過75%,成為大陸城市中服務業佔比最高的城市,北京模式的出現,無疑為中國各地城市轉型,提供了樣本。

不過,中國仍然屬於後發國家,在全球產業鏈中定位的制約,以及中國目前的產業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了北京模式,恐難以為全國仿效。

第三產業,往往與高新技術以及制度優勢有很大關聯。這兩個方面,恰恰是中國的短板。如,在電信服務領域,中國的技術不及歐美,無法在世界主流市場擁有強勢市場。如在金融行業,制度創新非常重要,中國縱然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銀行,但是卻無法稱為世界性銀行。

由此,第三產業的全球布局,中國短期內無法改變。而中國最大的機會,其實仍然在製造業。

中國擁有廣闊的大陸市場,但是,由於國民收入偏低,導致低端消費流行,未來,中國將從低端消費,過度到大眾消費,在此過程中,必然產生對基本工業品的大量需求,這種趨勢,註定了製造業在中國大有可為。既然能去日本買馬桶蓋、電飯煲,中國如能造出好片的馬桶蓋,不就可以擴張無限廣闊的市場?

此外,雖然現在發達國家的服務業均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各大強國崛起之初,卻無不以製造業立國。

⑨ 如何看待中國製造現象

我認為,我國政府在提出創新產品,這個提法是正確的如果從發展的動力因素看,但是從真正走向製造強國,還是要修煉內功,猶如創新是打天下的,管理是保天下的;所以國外的產品設計、製造工藝、質量控制這些都已經完成了,他們競爭的是產品性能、營銷模式,所以我們可以創新一時,但是最終是被別人佔有。從國際製造業競爭歷史上看,管理的競爭是根本,創新只是一時之快。所以我國製造業還要扎扎實實的從製造管理、製造工藝、製造質量、製造設計入手,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才能結合我們的地緣優勢、時代給我們的機遇,實現真正的騰飛。

⑩ 你是怎樣看待中國製造的

現在中國製造就是一個質量好的象徵,中國製造在外國是很搶手的。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待中國製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什麼時候能恢復交通 瀏覽:354
印尼一般發什麼快遞 瀏覽:530
英國在什麼季風帶 瀏覽:306
中國哪個大學簡稱cd 瀏覽:564
新加坡的印尼佣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103
印度現在控制著我國藏南多少面積 瀏覽:728
聽義大利歌用什麼播放器好 瀏覽:304
為什麼男的組隊去越南旅遊 瀏覽:965
大阪去伊朗怎麼去 瀏覽:34
數學專業英國大學學什麼 瀏覽:21
怎麼從印尼買虎魚 瀏覽:609
印度金馬膠囊在哪裡買 瀏覽:493
義大利杏鮑菇怎麼做 瀏覽:341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最窮 瀏覽:381
咕力咕力是什麼印度歌 瀏覽:415
ac米蘭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5
印度為什麼老能得到奇怪的病 瀏覽:130
越南爸爸媽媽怎麼讀 瀏覽:436
在義大利得了皮膚病怎麼辦 瀏覽:631
印度馬邦到底有多少人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