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古代的中國到底有哪些含義

古代的中國到底有哪些含義

發布時間:2024-09-17 08:15:41

㈠ 「中國」在古代叫什麼

中國在古代別稱有:「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

1、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2、中華: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區(河,黃河;洛,洛水、洛陽)。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區別其他四方而稱為中國 (古代「中國」與「中原」同義)。後隨著歷史演化,與各民族不斷融合,因此凡屬於中華文化范疇的皆屬中國。

華者,初源於華胥氏(位於華山之西,今西安市藍田華胥鎮)。《列子·黃帝》有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3、九州

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夏朝初年,夏啟(大禹的兒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

從此,九鼎象徵著九州,夏王亦順應「天命」,成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傳國寶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傳。

(1)古代的中國到底有哪些含義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世界遺產數量全球領先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56年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此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實行改革開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

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㈡ 中國一詞的由來 中國這兩個字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中國」一詞據記載最早是在陝西出土的一個古代的器物「何尊」上的銘文,其中已經出現了「中國」兩字。銘文的大意是: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這一帶後,在祭天的時候說,我現在開始擁有中國了。
其它的文獻在提到周武王的時候也載有這件事。所以證明「中國」這個詞的出現至少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這明顯比後來《詩經》中出現「中國」這個詞早得多。如果細心體味周武王的話音,似乎「中國」一詞還在更早就已經存在。
不管是商周交替時期還是春秋時期,那時的「中國」與今天的中國是不是一樣的呢?其實這個詞是逐步變化的。最早的「中國」與現在的中國差別很大。「國」開始的意思就是一個城、一個邦或者一個邑。住在裡面的人叫「國人」,住在外邊的人叫「效人」。
所以,歷史上有很多國,當時說「萬國來朝」,不一定有上萬個,但至少有幾千個,說明國至少不是現在這個數目。經過長期兼並和淘汰,到戰國後期,才號稱「七雄」。「中」原來的意思是一面旗幟。最早的「中」字的右邊還有幾橫,表示旗上飄揚的流蘇須。
但這個旗幟不是隨便放的。商代人一般放在兵營或者什麼地方中間、中心、中央的意思。這兩個字合起來,「中國」就是萬國中處於中間的國、中央的國、最重要的國。由此延伸出來,在地域上就是中原,就是一大片平原或者一大片地域中間的地方。這才是古代中國的本義。既然如此,最早的「中國」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覆蓋我們今天整個國家,甚至到了清朝,有時「中
國」這個詞也沒有包括我們現在這個國家的全部。

從政治上講,「中國「往往就等於中原王朝或者中央王朝。比如唐宋的時候它所管轄的范圍一般就可以稱為中國。但當時雲南緬甸一帶的南詔,中原王朝管不到,它當然不是中國,而現在中國的概念肯定包括雲南了。

從民族上講,「中國」的含義又往往等同於華夏諸族或者漢族,與它對應的是所謂的蠻、夷、戎、狄這些少數民族,而它們一般不被認為是中國。如南邊的雲南、貴州,北邊的蒙古高原各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在古人心目中,這些地方因為不是華夏諸族和漢族居住,所以不被稱為中國,而現在看來當然不對。

從文化上講,「中國」往往只是華夏族或漢族的文化才被當作中國文化。甚至到現在為止,講中國文化或者「國學」,往往還有這樣的缺陷。前段時間逝世的季羨林,就一直為這樣的缺陷不肯戴「國學大師」的帽子,他生前很想形成一門包括今天五十六個民族文化的「國學」。

從地理上講,「中國」往往只等同於中原地區,但這個概念是逐步擴大的。因為當周邊地區一旦跟中原地區聯系起來,它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強調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論是國君還是臣民都已成為是中國一分子而自豪。如歷史上的楚國、巴蜀,最早連自己都稱蠻夷,後來才稱為中國,或在為中國的一部分。

所以,在不同的階段,史書里講的中國有不同的含義。但不管是從什麼角度的「中國」,它都有強大的凝聚力。在中國歷史上,統治者都希望做「中國」。少數民族一旦入主中原,都要自稱「中國」。
「中國」往往代表著正統,統治者都要自稱中國和代表中國。

㈢ 「中國」是什麼的簡稱。古老文明的中國還有其他美好的稱謂

中國」,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是一個專有名詞。在古代,它的含義有兩種:一是指京城,二是指華夏族、漢族居住的中原地區。華夏族、漢族多居於黃河南北,稱其地為「中國」,與「中土」、「中原」、「中州」、「中華」含義相同。後來,把華夏族、漢族所統轄的地區,包括不屬於黃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稱為「中國」。直到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一詞開始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不作他用。
文明古老的中國,還有許多其他美好的稱謂。
華夏:我國最早的代稱。「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說明中國在歷史上就以疆土之廣和文化之繁榮、文明之昌盛而著稱。
中華:此為「中國」最常見、最常用的代稱。該詞的形成,與「中國」、「華夏」二詞有密切的內在聯系。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形成了以華夏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到漢代時華夏族漸稱漢族,後來則總稱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國家的各民族(包括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為中華民族。
除以上稱謂外,「中國」還有「九州」、「諸夏」、「秦國」、「赤縣神州」、「禹城」、「唐山」、「吳國」、「震旦」、「塞里斯」(此為古代希臘、羅馬對中國的稱謂,意為「絲國」,因為中國很早即向西方輸出絲綢)等稱謂。

㈣ 中國在古漢語是什麼意思

中國在古漢語的意思如下:

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4)古代的中國到底有哪些含義擴展閱讀

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後代以這種書面寫成的作品。

一般認為上古的時候,口語與書面語十分接近。《詩》、《論語》等與上古的口語較為接近。秦漢以後,書面語與口語逐漸脫離。上古書面語定型以後,各代一直使用這種語言書寫,唐宋明清的散文家就是用這種文言寫作的。

古白話

古白話以北方話為基礎形成的。

魏晉以後,某些作品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口語化的文字,例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等。古白話的真正興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變文,禪宗語錄。宋代話本的出現標志古白話的正式形成。這些古白話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此外,吳語、閩語支(包括閩東語、閩南語等)、粵語和客家語素有語言化石之稱 。甚至現今都保留著很多與古語相同的語法和發音。

㈤ 中國在古代的意思是什麼

在中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一詞所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

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

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到清代,處於清政府管轄下的全部領土,都以中國為:它的代名稱。在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才專指國家的全部領土,不做他用。

(5)古代的中國到底有哪些含義擴展閱讀

「中國」一詞已經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但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沒有一個王朝曾經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金、元、明等,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簽署的國名是「大清」。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一名,在外交文獻上出現,始於1842年的《南京條約》。

真正以"中國"做為正式國名簡稱,是從一場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中華民國開始的。從這時起,"中國"才成為具有國家意義的正式名稱。今天,"中國"已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了,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㈥ 「中國」為什麼會稱為中國呢這兩個字有何意義呢

“中國”的出現起源於殷商時期,在古代時,中國也是中央之國,是天下之中心,指一個國家的首都,古代中國是政治意義文明意義上的形容詞,中國的名稱正式起源於近代,也真正成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名詞,中國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組成的國家,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溫馨小提醒: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兩字歷史來源悠久,中華民族意識的不斷覺醒,中國被賦予了民族和國家的概念,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祖國感到驕傲,祝我們的偉大祖國越來越好。

閱讀全文

與古代的中國到底有哪些含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什麼時候開始戴面紗 瀏覽:244
印尼鴨泡等於什麼膠 瀏覽:998
伊朗軍事演習什麼時候開始和結束 瀏覽:621
印度恆河米粉怎麼樣 瀏覽:813
中國有規模的珠算博物館有哪些 瀏覽:563
馬牌雪地胎中國哪裡代工的 瀏覽:136
遨遊中國如何改成大巴車 瀏覽:145
義大利一月份穿什麼衣服 瀏覽:213
中國去南極捕撈磷蝦是哪個公司 瀏覽:461
中國恩菲年終獎什麼時候發 瀏覽:123
中國福怎麼邊 瀏覽:498
越南傢具加工廠多少錢 瀏覽:181
蘭大和中國石油大學哪個好 瀏覽:88
從中國寄葯品去美國有哪些途徑 瀏覽:592
辣西西里空心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642
越南體重多少公斤 瀏覽:684
伊朗為什麼沒有繼承波斯文明 瀏覽:57
印尼手工蝦粉怎麼做 瀏覽:33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的怎麼樣 瀏覽:102
我在英國的世界長什麼樣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