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人民能歌善舞,為什麼各個國家卻沒有國歌
現代社會在重大比賽或者重大事務中都需要演奏國歌,這已經成為共識。國歌是一個國家情感的表達,也是對國家熱愛和民族認可的情懷。我國古代對民族的認同以華夏為主,而王朝的概念往往替代了國家的概念。古代王朝講究的是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對三王兩恪華夏體系的認可。所以才有正統王朝中''尊先王、法五帝,宗周為正''的說法,所以以龍的傳人自居的華夏旗幟基本都是龍旗;戰歌或者宮廷音樂各王朝各有特色:秦朝的《秦風·無衣》、漢朝的《大風歌》、唐朝的《秦王破陣樂》等等,但是都沒有國歌的概念。因為國歌是以國家概念為基礎,所以我國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國歌。
因此一直以文明替代國家概念的古代沒有國歌,而本著對龍圖騰的崇拜歷朝歷代基本都用龍旗作為自己王朝旗幟(也不算國旗)。而各王朝的音樂表達上基本上以自己特色的戰歌和宮廷音樂為主:《秦風五衣》、《秦王破陣樂》、《大風歌》等等,但是這都不是國歌。
B. 中國古代的各個朝代有沒有國旗,國歌之類
我國古代旗幟不少,但人們卻不知「國旗」為何物。戰場上慣用「旌旗」,旗上繪有軍隊將領的姓氏,表明軍為我有。旌旗一般是三角形或矩形的,邊緣有波浪形的鑲邊。皇室有御旗,上面要麼綉黃龍、金鳳,要麼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不是代表皇帝就是代表親王。
1881年,洋務大臣李鴻章奏請把三角旗改為縱高三尺、橫高四尺的長方形旗幟。他曾在19世紀60年代上奏過慈禧太後,請求頒制國旗。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後批准《北洋海軍章程》,規定大清國國旗為長方形黃龍旗。自此,清政府的國旗才算最終確定。
按照國際慣例,國歌與國旗同為國家的象徵。大清國既沒有像樣的國旗,自然也沒有像樣的國歌。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赴西歐和俄羅斯作禮節性訪問。
歡迎儀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國的國歌,李鴻章傻了眼: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國歌是什麼。沒辦法,李鴻章只好把它理解為一首中國的歌曲,臨時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為國歌臨時使用。歌詞還算大方:「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此曲後來改稱《李中堂樂》,算是舊中國最早的一首國歌。
1911年10月4日,清廷諭令內閣:典禮院會同禮部各衙門創作、呈覽的「國樂」,「聲詞尚屬壯美,節奏頗為葉和,著即定為國樂,一體遵行。」「國樂」名為《鞏金甌》:「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語言有點晦澀,意思卻很美滿:承蒙上天庇佑,當保牢疆土。老百姓們都歡欣鼓舞,慶幸生於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暢。大清帝國有上蒼保佑,會像蒼天一樣不會塌下,像大海一樣不會枯乾。但6天後,武昌起義爆發,清廷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