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人談中國歷史: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徵服印度
美國學者說,古代中國不征服印度,有很多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國王朝對大規模入侵其他國家不感興趣,除非固有的領土受到威脅,否則更願意與其他國家保持貿易關系。如果入侵南亞次大陸,顯然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第二,中國和印度被喜馬拉雅山脈隔開。從最短的路線到達印度必須經過尼泊爾。但是尼泊爾與中國的關系非常好,還經常將自己的公主嫁給中國皇帝。所以,即使尼泊爾很弱小,中國也不會去征服它。不征服尼泊爾,就沒有徵服印度的跳板。中國還可以選擇沿著絲綢之路到中亞,然後從阿富汗進入印度,但是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古代物流無法保證糧草供給。
第三,古印度雖然沒有統一,但也不是容易被捕食的獵物。當時的孔雀王朝和笈多帝國是非常強大的,是地區上著名的帝國,有著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它們的國力和中國不相上下。中國和這些王國開戰,想取得徹底勝利很困難。而且,這樣的軍事行動將是對中國經濟的拖累。中國必須提高稅收滿足征戰的糧餉。然而,這樣的措施很可能會激怒農民。
因此,在軍事入侵和邊境貿易上,中國不需要做選擇題,很明顯,邊境貿易比軍事入侵有更多的利益。
⑵ 為什麼中國沒真正把印度當對手
如果把中國看作是棋局中一方弈手的話,毫無疑問,印度最多隻能算是另一陣營的一個馬前卒而已!和中國對弈,他印度配嗎?
當然,在傻不愣登的大腦,外帶對方老帥金錢政治攻勢的催眠下,印度的這個小卒子,最近充當了「車」的角色!
和中國對弈的棋手是誰?不言自明!
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在近三十年以來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傲人成績,中國的發展成績,真的可謂是干貨滿滿,但是任何事情,總有它得兩面性,就在中國高歌猛進的時刻,幾乎處於發展停滯的西方社會,漸漸的產生了自己的焦灼!
西方社會,對於中國的態度變化,真的經歷了一個令人感覺神奇的過程:
無視(70年代)--嘲笑(80年代)--不屑(90年代)--抹黑(20世紀初)--驚恐(當今)!
如今的中國,在大部分行事的時候,早已不用再考慮所謂的「西方態度」了!不得不說,在西方占據世界主導權的當今,中國,真的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不聽話的中國,快速發展的中國,即將超越他們的中國.....每一秒,我們不知道有多少西方的「有識之士」從驚恐的噩夢中嚇醒!中國,儼然成為了他們的心腹大患!
直面中國?
現在的中國,還是一百年前的中國嗎?現在的中國,還是一艘軍艦,一門大炮便能逼迫他在投降協議上簽字的中國嗎?現在的中國,還是曾經那愚民遍地,軍閥混戰的中國嗎?
1949年之後的新中國,即使貧困交加,即使舉步維艱,在面對任何外辱的時刻,中國從來沒有退讓過哪怕一絲一毫!1978年之後的新中國,他們逐漸的擺脫了貧困,他們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他們不斷地進行著超越,中國什麼都變了,中國什麼都融合交流了,但是,唯獨一件事,水潑不進,雷打不動:中國,還是曾經那一群恐怖的中國人組成的中國,中國,還是曾經那一個全球第一組織力,鋼筋鐵骨永不言棄的鐵血政黨所領導的中國!
怕啊!驚啊!
直面中國?當今的西方社會,又有哪個國家敢於出面?於是,在陰差陽錯下,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中,與中國有著諸多利益糾葛的印度,成為了他們手中對抗中國的一顆棋子!
面對印度無理的的「入侵」,中國輿論「開戰」的呼聲越來越高!誠然,從民族情緒上來說,此時的中國確實應該和他印度干一仗!但是,軍國大事豈非兒戲?國家利益永遠才是需要考慮的首位!
兩害相權,取其輕。中印世界之爭不能被輿情給綁架了!如果此時不忍耐,被牽著鼻子走,被輿論所綁架,結果是失算的。
中國列印度,各種軍事優勢都有,各種經濟優勢也有,倘若開戰,開始階段,必定是「小刀切黃油」的結果!但是,這樣就是我們開戰的理由嗎?
不!今天的中國,最寶貴的是時間!因此,中國,一定不能耗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去和印度這樣一個乞丐打架!
⑶ 1962年中國為什麼不把印度打得翻不了身
沒那個能力啊,別看現在交通發達,以前吃喝拉撒還有武器彈葯都要靠人力運輸的,還是高原地區,准備的補給打垮印度人用了一半,還有一半是用來防禦的,而且那時古巴導彈危機結束,美蘇大量援助印度,平原地區印度的裝甲兵還有空軍能發揮最大效果,見好就收吧
⑷ 古代中國實力這么強,為何很少攻打古印度
一、地區過於偏遠當時我們國家的版圖已經很大,但是現今要經過西藏省雲南省一些與印度相近連接的省份才有肯能到達印度。但由於當時西藏、雲貴地區對於中原或者江浙沿海一系列我國曾經的朝代首都來說已經過於偏遠,更別說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到達古印度。
所以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實力這么強,依然很少攻打古印度。
⑸ 對於印度多次越界,中國不採取措施的原因是什麼
我方始終奉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解決國際爭端,我們對待印度的越界行為的警告這是我國從國際和平和地區局勢穩定方面所考慮的。
⑹ 一個印度網友的困惑:為什麼中國沒真正把印度當對手
一個印度網友的困惑:為什麼中國沒真正把印度當對手?
今天,跟大家聊聊一個外國網友關心的話題:
印度真的想和中國全面開戰嗎?
一位愛好軍事研究名叫 約瑟夫·威廉姆斯的外國網友說:
如果你是指最近發生的中印邊境對峙的話,我並不覺得印度想要開戰。
很快,印度就會與和中國一起喝著小酒,聽著中國音樂,看著寶萊塢電影,像紳士一樣地解決問題了。
因為印度很清楚中印戰爭意味著什麼。
看看中印地區的地圖就知道,印度想在那兒打一場常規戰是很難的:
因為那裡基本都是山區。雙方的地面部隊都很難打到對面的領地,山上不但很冷,而且對於後勤和行軍來說都很困難,請自行腦補一下T-90爬珠峰時的美麗畫面吧。
至於海軍,他們要繞多大一圈才能打到中國啊。
接下來就只剩空軍咯~
雖然雙方飛機的性能相當,但是印度的空軍規模略小於中國空軍,所以印度不會覺得能佔到多大便宜。
再說說核武器,中國有270枚左右,而印度只有130枚。 中國的核彈頭當量也要大得多,最大的能達到500萬噸級,而印度的核彈頭當量在5萬到50萬噸級之間。
這兩個國家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意味著兩國應該不會相互扔蘑菇蛋。所以他們的核按鈕並不是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而是儲存在掩體中,並且彈頭和導彈是分離的。
但也有人推測,印度可能會首先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一政策,因為最近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局勢也很緊張,所以印度人擔心來自巴基斯坦的進攻。因此,如果印度人感到中國的常規力量有能力打到他們的本土的話,他們就有可能使用核武器。
印度的核武器不如中國,戰略核儲備也不多,不過他們要是竭盡全力打擊中國城市的話,也能造成一些傷亡,但到那時,中國將被迫使用核武器,由於核彈頭當量更大,所以會對印度造成更大的破壞。
總之,即使是「有限的核戰爭」,也會造成印度數百萬人的傷亡以及許多大城市的徹底毀滅。
兩國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貿易上的依賴程度也很大,所以我並不認為印度會先動手,因為開戰的代價太大了。
第二位外國網友叫 摩根·加西亞是歷史專業的學生,他說:
印度若是挑起戰爭,將造成世界性的災難。若使用了核武器,核塵埃將環繞著我們的大氣層,影響每一個國家。如果用戰術核武器摧毀對方的衛星,上層大氣中的電磁脈沖將使全世界75%的電網癱瘓。就算只是常規戰,那也是非常血腥的,很可能會陷入一戰式的僵局。
看來網友們對於戰爭還是有很清醒的認識啊,接下來的一位外國網友叫 湯姆·尼爾 是一位東亞及東南亞問題的觀察家,他說:
中印兩國在喜馬拉雅地區再次陷入僵局,在喜馬拉雅地區錫金段,印軍非法侵入並強行制止了中方在中國、不丹、印度三國交界處的道路施工。至今,雙方仍在洞朗地區僵持,這里是中國與不丹之間曾經存在爭議的地方,目前為中方合法擁有,而印度對該地區也同樣覬覦。
但印度此次對該地區的軍事干預存在嚴重的政治風險。印度與不丹之間的友好條約只是表象。在此次事件中,新德里的外交部門對現狀一直含糊其辭,而中國的外交部門則始終基於法律,立場鮮明。
此外,印度這次是打著不丹盟國的旗號,以為不丹索取領土為借口,進行軍事干預。這純粹是想搞事情嘛!要知道即便是強大的美國軍隊,也不會幫著自己的盟國索取領土。還有,在印度北部邊境,中國、不丹、印度三國交界的地區並不是唯一存在矛盾的地區,這對印度而言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所以印度人完全是在玩火,他們最好趁中國方面還留有餘地,提出點說得過去的要求以便退出該地區。
下一位外國網友名叫 格威迪恩·馬道克·威廉姆斯,讀過許多有關中印問題的資料,他說:
自從尼赫魯以來,印度的每一位領導人對邊境領土問題都很強硬。
尼赫魯在英國統治時期出過一本關於印度領土的書,在那本書中,地圖上並沒有標明東北邊境特區是印度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擔心該地區為了與中國進行貿易而承認中國在阿克塞欽的主權,所以尼赫魯堅稱該特區屬於印度,也就是今天印度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
上面這位網友對於中印問題的研究上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過雖然中印目前有沖突,但並不是所有印度人都想開戰的,比如接下來的一位印度網友 叫蘭吉特·辛格,他說:
印中不會發生戰爭,世界目前更關心的是美國和朝鮮的矛盾。
美朝兩國,一個是靠武力創造歷史的國家,一個是傲慢不負責任,對世界和平構成潛在威脅的國家。
而印度和中國都是負責任的,有競爭力的國家,所以局勢升級到戰爭級別的可能性極小。
同時,由於擔心美朝之間發生戰爭會造成核輻射問題和難民危機,所以中國更關心的是朝鮮半島方向。
因此大家不要老看印度媒體的報道,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都在發生什麼吧。
雖然不會發生戰爭,但中國和印度的邊境對峙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
然後是一位叫 薩欽 的印度網友,從事醫葯行業,他也認為中印之間沒有那麼大的問題,他說:
目前,中國並沒有真正把我們當作對手。
目前,是不丹覺得和中國有領土爭議,而不是我們。
目前,中國認為印度是個很大的市場。
中國還希望我們能加入一帶一路呢~
小編想說,我們想帶你們脫貧致富,不過你們要老是這樣找茬的話,我們也只能選擇不帶你玩了。
最後一位印度網友叫 阿米塔布,他說:
我的觀點是,印度並不想和中國開戰。1962年戰敗後,失敗的情緒一直困擾著我們,所以印度政府和媒體想製造恐慌和憤怒。但那是1962年的事情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雖然現在有藏南地區問題,洞朗地區問題,但這些都可以通過對話解決。而西方國家特別願意看到中印之間發生沖突, 他們希望東方國家能繼續像過去那樣疲軟。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十分清楚,如果中印之間全面開展經貿合作的話,西方統治世界的時代就徹底結束了。
所以,大家不要因為印度媒體渲染當前的局勢以及1962年的戰爭而感到恐慌或者憤怒,中印都是大國,這一點印度很清楚,如果開戰,那就意味著整個東方文明的失敗。所以,由於歷史原因,邊境問題在所難免,但一定要通過對話解決。
要小編說,時代不同了,現在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厲害,要真打起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只是現在的某些印度媒體和政客不知受到了誰的指使,猶如一戰前的戰爭鼓動者一樣大肆渲染邊境問題,這是十分危險的。
要知道,某些西方國家最不願看到的就是中印兩國之間好好做生意。所以印度千萬不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最後借用局座的話來說「願世界和平」。
⑺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打下中南半島和印度
中原王朝典型的農耕戰爭,爭奪的主要地區無非就是華北、江南、漢中和巴蜀,因為這些地方以農耕為主,一來便於管理,二來稅收也多,除此以外就是河套、河西和西域等能灌溉的地方,中南半島叫印度只那地區,那裡曾經是邊遠地區,農業不發達,山高地險氣候惡劣,既不便於攻取也不便於管理,窮鄉僻壤的地方也別指望收什麼稅了。最早越南是中國的故土,從秦朝開始佔領到宋朝才丟失的。然後是大理,大理其實並不統一,軍閥林立各自為營,且國君無實權,最終被蒙古所滅,也就是現在的雲南。再往後就是乾隆時候的清緬戰爭了,可以說戰場上非但沒撈什麼好處,而且還損兵折將消耗大量國力,打得丟人現眼,最後耗不下去不了了之。印度就更別提了,無論從哪裡都打不過去,從印度只那肯定沒譜,因為打個緬甸都沒打贏,那麼從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呢,又長又難的補給線幾乎無解,也就更別提還得翻過去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