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國課本是如何寫中國歷史的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爾基
中國作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燦爛的文化,在經歷的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有過盛世,也有過屈辱,但這些都已經成為了歷史,這些歷史也將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被人們銘記,對於過去的歷史,無論是去繁榮還是屈辱都應該以真實的情況被銘記,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文化的尊重,歷史不應該被掩蓋,更不應該被曲解,這是毫無疑問的。
結語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居安思危,表達的意思就是在和平年代,也不能掉以輕心,在內心中一定要有憂患意識,時刻保持警惕性,畢竟人心復雜,任何地方都會成為缺點,包括他們介紹我們是所說的,中國古代文化更加講究情感和禮儀,而不是理性和務實,是啊,中國有多少禍端都是因為意氣用事而導致的,大家如何認為呢?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
② 台灣教科書是怎樣描寫近代史的
1949年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台北市。至此台灣再次陷入與中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國民政府將台灣設置為中國的一省,省會定於台北,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軍的投降,並正式宣告:「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蔣中正(蔣介石)率部分國民黨軍政人員退踞台灣,5月19日頒布《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號》,宣布台灣處於戰時動員狀況,封閉全省,限制出入境國民黨遷台後進行大規模黨務改造運動,建立起蔣氏父子對國民黨的絕對控制權,經濟上進行財政整頓,改革幣制,穩定物價,實行土地制度改革,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
(2)香港教科書如何寫中國近代史擴展閱讀:
台灣的相關內容:
1、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談話,進一步闡明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政策。表示「國家實現統一後,台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並建議由兩岸執政的國共兩黨舉行對等談判。
2、1982年1月11日,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就葉劍英的上述談話指出: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國家實現統一的大前提下,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進一步發揮了關於實現台灣與大陸和平統一的構想,指出,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他還就兩岸統一和設置台灣特別行政區問題,闡明了中國政府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