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特色是什麼
在西方設計界流傳著一個觀點:「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中式風格的魅力可見一斑。
雖然如今都市年輕人更習慣穿西裝、喝洋酒、看《老友記(Friends)》練習英文聽力,但只要你是中國人,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存在難度,關鍵是你心到了沒有。
1、中式空間
一件旗袍,有人穿上就顯雍容華貴,有人穿著也顯端莊清雅,同樣有人穿了會俗相畢露,這其實就是中式風格最迷人,也是最難把握的魅力,其考量的是一種內在的、隱含的氣質。
對於家居而言,如果可能的話,地道的中式風格,是從空間型制開始的。正因為建築的圍合是一種藝術,所以我們在大房子和小房子里的感覺是不同的。中國式樣的建築空間,一種是宮殿,例如故宮。第二種是民居�諶�質竊傲幀?
傳統的中式民居,是圍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廳堂、卧房、書房三個主要區域。整體上有禮制的特點,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處,房子的長、寬、高處於怎樣的比例上,才能實現冬暖夏涼?陳家祠就給了答案。
此外由五行八卦演發的陰陽平衡、氣場圓通,都是中式空間的特色,所以有專家指出,中國傳統建築空間的優點很符合當今「生態環保、節省能源」的世界思潮。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設計系主任張綺曼就指出,古代中國人在大自然中選擇住所時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之說,就是在選宅地時注意選擇有太陽、流水以及空氣流動之處所,即民間風水學說的「山水聚會,芷風得水」之處。在分析徽商「發財」思想在建築造型和室內選料等方面的反映,她講到:「為了防盜與聚財,外牆很少開窗,採光、通風全靠天井,設天井也圖「財不外流」的吉利。晴時太陽光自天井瀉入堂前,稱為「灑金」,雨時雨水落入,稱為「流銀」,四面屋頂均向天井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時又稱為「四水歸堂」。中國人認為「水」就是「財」,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風俗,有「四面財源滾滾流入」之意。
除了體量的把握,中式空間氣質的凸顯還體現在布局的方法上。據史料記載,晚年的隋煬帝,就感嘆壯麗的宮殿雖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適宜人。於是設計師項升便為皇上設計了千門萬戶、幽房曲折的「迷宮」,人一旦誤入沒人帶路就出不來。或許就是從隋煬帝開始,中式家居的布局特點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在單個的內部空間上,典型的中式空間也相當講究「隔斷」,並且這種隔斷,目的並不在於要把空間切斷,而是一個過渡、一個提醒、一個指示,常常「隔而不斷」。碧紗櫥、落地罩、飛罩、屏風、博古架、帷幕,不但用來「隔而不斷」,還有很強的裝飾性。所以如今流行的實牆、虛牆,很久以前的中國人就運用如臻化境了。
2、中式傢具
西方設計界認為:「沒有中國元素,往往就沒有貴氣。」時下最時髦的一種家居風格,便是以西方的裝飾風格和傢具為主,混合入一到兩件中式傢具,往往產生極美的效果。
事實上,經過數千年的承傳,目前還可見到的中式傢具,已經是大浪淘沙後的經典,所以也就具備了極高的融合性。我們在關注中式傢具的時候,除了考慮它的材質,恐怕應更注重其內在設計體現出的一種中國人的家居智慧。
■案 又細分為供案、畫案、書案。供案通常在廳堂中陳設,多採用雕刻作裝飾。案出現在神聖的場合,後來出現的畫案、書案則是案類傢具的生活化,很能體現中國文人的審美特點。
■桌 中式傢具里的桌子有長桌、方桌、書桌、炕桌等。廳堂方桌是一家的門面,通常要上好的硬木,造型穩重端莊,做工細致,裝飾考究。桌面通常是1M的距離,這是中國古人的社交距離。
■椅 中式傢具的椅子,有太師椅、有官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師椅最大,常放在正廳中。
■床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中式床,是四柱式或者六柱式的架子床,架子上可以圍上帷幔,床頂部有頂蓋。這是不是有點「屋中之屋」的意思呢?中式床還有羅漢床,有點像加寬的長條椅,沒有架子,通常放在書齋午休時用。
3、中式裝飾
傳統室內設計的裝飾手法,是中國人含蓄氣質的體現。
蝙蝠、鹿、魚、鵲、梅是較常見的裝飾圖案。原因是「蝠」與「福」諧音,可寓有福;「鹿」與「祿」諧音,可寓厚祿;「魚」與「余」諧音,可寓「年年有餘」。
「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圖案則是一種隱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態特徵,贊頌人類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節」,寓意人應有「氣節」,梅、松耐寒,寓意人應不畏強暴、不怕困難。
同理,石榴象徵多子多孫;鴛鴦象徵夫妻恩愛,松鶴表示健康長壽。
傳統中國建築的開間數、踏步數,都有講究。古人崇「陽數」(奇數),以「九」為尊,九字或九字的倍數是佳選。
此外,中式風格的室內裝飾還有名人字畫和書法,可以不是出於名家手筆,但無論是從立意上,還是從畫者或者書者的功力上,要求拿得出手,否則掛些敷衍潦草的墨跡,會敗壞整體的居家環境。
4、中式設計思想
中國古人對居住環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細琢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他們的一些室內設計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簡約主義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
■宜設而設,精在體宜
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准。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是:「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野》)」
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設計:「一般設卧榻一、榻前僅置一小幾,幾上不設一物;設小方杌二,小櫥一;室中清潔雅素,一涉絢麗,便如閨閣中,非幽人眠雲夢月所宜。」
■刪繁去奢,繪事後素
刪繁是指去除過於復雜的裝飾,去奢其實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設計師一提到以人為本,就以為是「給脖子套張餅」,其實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與方便是相輔相成的,過於奢侈地追求「一低頭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餅」,恐怕會起到負效果。
「繪事後素」是孔子的話,是他對美的一種看法。在孔子眼中,繪事是那種裝扮出來的美麗效果,而素則是自然的、氣質的美,孔子認為「素」要美於「繪事」。這體現了一種「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中國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因景互借
去過蘇州拙政園的讀者都知道這座美輪美奐的園林有一個特色就是「借景」,建於蘇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借」到園林來了。
因景互借,體現了中國建築設計的一種整體觀。居室、住宅、庭院,小環境和大環境統一在一起考慮,目的是實現一個藝術化的生活環境
⑵ 中國的十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遠不止造紙、印刷、火葯、指南針四大發明。共有5000多項,出名的100項:1、鼓: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1980年在山西省襄汾陶寺村的6座墓中出土了七具用鱷魚皮蒙制之「靈鼉之鼓」,用挖空了的樹干作鼓腔的夏代木鼓遺痕,其中建鼓1面,懸鼓2面,扁鼓4面。其年代約在4200年前的古人類墓葬。
2、二進位制:中國古老的易經就使用二進制來進行演算。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 。
3、繩索: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
4、指南針: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
5、養魚法: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
6、赤道式天文儀: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中國人 《周易》確定了十進制,中國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十進制系統。
8、印刷術:公元前1324年,中國人已會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1040年代北宋刻字工人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1107年,中國人還發明了彩色印刷術。
9、漆:漆是用漆樹皮里的黏汁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器的塗料。原始社會,我國人民就已發現漆樹並懂得使用由漆樹的汁液製成的天然漆來做塗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
10、銅鏡:我國銅鏡的製作歷史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
11、傘:公元前1100年的早在春秋末年,魯班的妻子雲氏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張自如。東漢時出現紙傘,宋時制出了綠油紙傘。以後歷代對傘均有改進,如油傘、蝙式傘等。1747年,我國的傘傳入英國,成為英國第一把傘。
12、風箏:相傳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的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13、米酒: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傳說第一個造酒的人是上古時期的杜康,杜康造酒就是造的米酒,度數不高還很渾濁。
14、弓箭:1963年,在山西朔縣峙峪村距今兩萬八千年的舊石器時代後期遺址發現了一件燧石鏃頭,是用很薄的長石片製成的,尖端周正,肩部兩側變窄似呈鋌狀。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箭頭之一。而歐洲的義大利在公元10世紀才使用弓。
15、古代機器人:西周時期,中國的能工巧匠偃師就研製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這是中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
16、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鐵犁:鐵犁牛耕均在春秋出現,戰國鐵犁牛耕擴大推廣;此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8、大定音鍾: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長明燈:大約在公元前589年,中國人發明了長明燈。燈蕊為石棉;燈油為海豹油或鯨油。
20、算盤:東漢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徐岳,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盤」記錄者。21、地毯:地毯是中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國應用。著名的手工地毯,有實物可考的有2000多年。
22、雙動式活塞風箱:中國人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西方於16世紀才用雙動式活塞風箱。比中國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缽: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水涌缽。在水涌缽中加入一定的水,摩擦缽的兩邊耳朵,水會湧起來,這利用的是物理上駐波的原理。
24、空位表零法:中國人在公元四世紀以前就開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國的算盤就是這樣表示的。
25、化學武器:利用毒氣進行化學戰的歷史,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早期。
26、馬胸帶換具: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馬胸帶換具。
27、石油照明法:大約於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氣照明法。
28、鑄鐵術: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鑄鐵術,運用鼓風爐來鑄鐵。
29、馬肩套挽具: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馬肩套換具。
30、硝石鑒別方法:中國人在公元前3世紀以前發現了硝。發現硝石為後來發明火葯奠定了基礎。
31、世界上第一條等高運河-靈渠:西方於公元13世紀才建了等高運河,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體地圖: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3世紀就發明了立體地圖。
33、吊橋:中國人李冰於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省灌縣修建了安藍橋。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纜鏈橋。
34、記譜法: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國人已發明了記譜法。
35、造紙術: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制出了蔡侯紙。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36、降落傘: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降落傘。西方人利諾曼德於1783年,多次從樹頂或房頂上跳下去,結果很成功,他把這叫降落傘;這比中國人發明降落傘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37、焰火: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焰火。
38、微型熱氣球: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發明微型熱氣球。
39、墨水: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墨水。
40、曲柄搖手: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曲柄搖手;西方於公元9世紀才使用曲柄搖手,比中國晚了七百年左右。
41、耬: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耬,而西方到1566年才製成條播機,比中國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42、旋轉式揚谷扇車: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旋轉式揚谷扇車。到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揚谷扇車,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43、平衡環:公元前140年,中國人房風發明了平衡環,中國人發明的平衡環比西方領先700年左右。(簡儀)
44、白蘭地與威士忌:公元前126年,中國人發明了白蘭地和威士忌,直到1570年這種制酒法才傳到歐洲,並引起歐洲人的轟動。制白蘭地酒歐洲人比中國人晚了一千四百年左右。
45、豆腐:公元前125年,中國人劉安發明了豆腐。同年,中國人還發明了激素結晶體提取法,這比歐洲人領先了二千二百年。
46、走馬燈:公元前121年中國人發明了走馬燈。西方人約翰·巴特於1634年描述了走馬燈,比中國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走馬燈上有平放的葉輪,下有燃燭或燈,熱氣上升帶動葉輪旋轉,這正是現代燃氣渦輪工作原理的原始應用。
47、百煉法-用生鐵煉鋼法:公元前120年,中國人發明了用生鐵煉鋼法,也稱「百煉法」。而西方到1856年才開始用生鐵煉鋼,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48、指南車: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黃帝時代就已經發明了指南車,當時黃帝曾憑著它在大霧彌漫的戰場上指示方向,戰勝了蚩尤。西周初期,當時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國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車護送越棠氏使臣回國。三國馬鈞所造的指南車除用齒輪傳動外,還有自動離合裝置 ,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和離合裝置來指示方向。
49、曲柄:戰國時期,大約公元前100年中國人發明了曲柄。曲柄搖桿是工農業生產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技術。
50、獨輪車:獨輪車是一個以人力推動的小型運載工具,或稱為「鹿車」、「轆轤車」。西漢晚年中國人發明了獨輪手推車;而西方到公元11世紀才使用獨輪車,比中國晚了一千二百年。
51、密封實驗室:公元前1世紀,中國人發明並建造了密封實驗室。
52、傳動帶:公元前1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傳動帶。歐洲人用傳動帶是1430年,比中國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53、滑動測繪儀:中國人於公元5年發明了滑動測繪儀。而西方到1638年才使用滑動測繪儀,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多年。
54、水力風箱:公元31年中國人發明了水力風箱。中國人利用水利的創舉是現代社會以前能源供給中最有意義的突破之一。它是朝工業革命邁出的重大步伐之一。
55、龍骨水車:公元80年,中國人發明了龍骨水車;而歐洲第一架方形板葉的龍骨水車制於16世紀,是直接以中國的設計為模式而製作的,比中國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56、船尾舵:公元1世紀,發明了船尾舵;而西方到公元1180年才在教堂的雕刻上出現了舵,比中國晚了一千一百年左右。
57、瓷器: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西方到18世紀才有瓷器。
58、地動儀:公元132年中國人張衡發明了地震探測器――地動儀。外國人德拉·奧特弗耶於1703才設計出第一台現代地震儀。這比張衡發明的古代地震儀――地動儀要晚1571年。
59、催淚彈:公元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催淚彈。
60、船中水密艙:中國人於公元二世紀發明了船中水密艙。
61、平衡四角帆:公元2世紀中國人發明平衡四角帆。
62、定量制圖法:中國古代著名的發明家張衡在公元2世紀發明了定量制圖法,從而使制圖科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然而西方直到15世紀才出現有相當價值的地圖,這比張衡發明定量制圖法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63、紡車:中國人於公元121年發明了紡車;而西方到公元1280年才用紡車,比中國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64、純硫提煉法:中國人於公元2世紀發明了純硫提煉法。中國人發明的營養缺乏症治療法比西方領先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65、七根桅桿船:公元260年中國人發明了七根桅桿船。
66、車前橫木:公元3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車前橫木。
67、馬蹬:馬蹬是現代騎馬必備的一種工具,使用時拴於馬上,騎馬者的腳部懸掛處,唐朝以後被廣泛應用。據漠北出土壁畫等文物,公元3世紀中國匈奴人可能為最早使用馬蹬的民族。西方到公元5世紀才制出馬蹬,比中國晚了二百年。
68、自動控制機:中國人於公元前3世紀發明自動控制機。
69、人造金: 中國人葛洪於公元3世紀發明了人造金。
70、初級砷提煉法:公元3世紀,中國著名煉丹家葛洪發明了初級砷提煉法。砷是製造火葯的原料之一,西方比我國得到提煉法砷晚了幾百年。
71、卷線釣魚器:中國人於公元3世紀發明了卷線釣魚器,當時它叫做「釣車。而西方到1651年,才開始在魚桿上使用卷線輪,比中國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72、直升飛機水平旋翼和螺旋槳:公元4世紀中國人葛洪已談到關於直升飛機旋翼。那時中國有一種兒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飛機的旋翼。它有一根軸,上面繞著一條線,軸上裝著幾個葉片,定好角度,一拉線,旋翼就向空中飛升上去。這種玩具對歐洲航空先驅者影響甚大。
73、槳輪船:中國人於公元418年發明了槳輪船。
74、「西門子式」煉鋼法:大約在公元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西門子式」煉鋼法,當時叫「共熔」煉鋼法。這就是1863年馬丁一西門子平爐煉鋼法。中國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左右。
75、油印技術:公元500年中國人發明了油印技術。
76、水力磨面機: 公元530年,中國人發明並製造出了水力磨面機。公元13世紀,歐洲人才使用這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七百年左右。
77、海灘航行:公元500年中國人發明了海灘航行。
78、指針式標度盤裝置:中國人趙達於公元570年發明了指針式標度盤裝置。
79、火柴: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國人於公元577年發明的。中國人使用火柴幾乎比歐洲人早1000年!
80、國際象棋:中國人於公元6世紀發明了國際象棋。而西方到公元7世紀才下國際象棋,比中國晚了一百年左右。
81、弓形拱橋:公元610年,中國建築工程學派奠基人李春,發明並建造了弓形拱橋――通橋,又名趙州橋或大石橋,比西方於1345年建造的維奇奧拱橋,早了七百年。
82、浮板:中國人於公元759年以前發明了浮板。
83、熨斗:公元800年代,中國人發明了熨斗,並開始使用了它。
84、紙幣:中國人於公元8世紀發明了紙幣,不過發行機構是政府。1661年瑞典斯德哥爾摩銀行首先推出了鈔票,比中國晚了七百多年。
85、火葯:中國人於公元850年發明了火葯。十世紀時中國人已用來發信號和製造煙火。西方人到12世紀後期才開始關注火葯,比中國晚了三百多年。
86、撲克牌:公元9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撲克牌,西方到公元1377年,德國和西班牙也出現了撲克牌,比中國晚了五百年左右。
87、火焰噴射器:中國人於904年發明了火焰噴射器,並且用之於打仗了。
88、槍炮:大約公元905年,中國人發明了槍炮。這槍就是火槍(或稱長矛)。歐洲人到1396年才開始用火槍,比中國晚了四百多年。
89、麥卡托投影:公元940年,中國人發明了麥卡托投影;公元1568年英國才有人用麥卡托投影,比中國晚了六百年左右。
90、鏈式傳動裝置:中國人於976年發明了鏈式傳動裝置――鏈式傳動帶;歐洲人到1770年才開始使用鏈式傳動帶,比中國晚了八百年左右。
91、凸輪:中國人於公元983年發明凸輪,並應用於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鏈。同一時間,在西方義大利塔斯坎民的一座漿洗作坊中應用了凸輪。
92、運河船閘:公元984年中國人喬維岳發明了運河船閘,從而提高了河運能力。到1375年歐洲也建成了第一個船閘,這比中國已晚389年。
93、種痘免疫法:中國人在公元10世紀發明了種痘免疫法。到1700年,作為預防天花的措施,輕型天花接種開始廣泛在歐洲採用,由中國傳去的這種接種方法,後來發展成為接種牛痘的免疫學。
94、機械鍾:公元11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機械鍾。西方到13世紀才制出機械鍾,比中國晚了二百年左右。
95、水雷:中國人於公元1374年發明了水雷。
96、大炮:中國於1280年發明了大炮。這時中國人製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銅鐵大炮(徵是驗證的意思)。
97、火箭:中國人於公元1150年發明了火箭,並使用了火葯為燃料的火箭打仗。
98、眼鏡:中國人於公元1300年發明了眼鏡,這時義大利也開始使用眼鏡了。
99、古代直升飛機:中國人徐正明於公元17世紀發明了直升飛機。公元17世紀中國蘇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製造一個類似蜻蜓的直升飛機,並且想把人也帶上天空。經過十多年的鑽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飛機。它有像竹蜻蜓一樣的螺旋槳,架駛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腳踏板通過轉動機構來帶動螺旋槳轉動,試飛時候,它居然飛離地面一尺多高,還飛過一條小河溝,然後落下來。
100、迴音壁:公元1530年,中國人發明了迴音壁;同時,還發明了三音石和圓丘。它們皆建在天壇
⑶ 求一篇關於明清傢具分析的論文
淺談中國傢具的精髓———明清傢具
摘要:明清作為中國最具影響的傢具時代,不僅是我國傢具發展的鼎盛時期,也影響了中國室內裝飾的
風格和特點,同時在世界文化傳統中佔有重要位置。明代傢具是在宋元傢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製作工藝
精細合理,用材考究,選型朴實大方,風格鮮明;清代傢具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技藝精良,材料精細。明清
傢具作為室內主要日用品和陳設品,應用於民居、園林和宮廷,是中國古代追求傢具完美和恬靜生活的反映。
關鍵詞:明式傢具;清式傢具;中國傢具
傢具作為室內陳設的主要設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
具,同時也是一種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載體,從人類文
明發展史來看,明式傢具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人士族文化
物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比較突出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
士族文化的特點和內涵。它也代表了中國傢具的個性和特
點,同時它也影響了中國室內裝飾的風格與發展。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尚過一種閑逸優雅的恬靜生活,
這或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從明清傢具散發出來的細膩
感與藝術感染力中,可以明顯看出,它得益於其獨特文化
特質的形成,同時也是基於當時的傢具使用環境和傢具使
用者。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正值明朝市井文化的繁
榮時期,雖然當時北方社會動盪、政治腐敗、戰亂不斷,
但在遠隔硝煙的南方地區,卻在大肆興建民居、園林、宮
庭,而傢具作為室內主要日用品與陳設品,需求量大增,
蘇式傢具與廣式傢具的設計製作水平在此時達到了高峰,
同時,也就造就了明代傢具的輝煌。尤其是蘇州私家園林
的建造,其建築藝術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在建造園林、
製作傢具中,他們往往親自出馬,按照文人士族的審美理
念參與園林的傢具設計。清代早期的半個世紀里,清廷仰
仗恢復和發展明代優秀傳統,傢具保持著明代的一貫作法,
並且有不斷的改進和提高,如漆傢具中的康熙黑漆嵌螺鈿
山水人物紋平頭案,是這一沿革的典型。
一、明代傢具──傢具的昌盛時代
明代手工業高速發展,文化藝術復興昌盛,在這種前
提下,明代在衣、食、住、用等各個領域里,出現了種種
不尋常的文化現象,傢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許多文人雅士
參與了室內設計和傢具造成型研究。明代的傢具,也在發
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國最富庶的江南蘇州地區,
不僅木作、漆作行業興旺,而且出現了一批專做硬木傢具
的小木作行業。店鋪內不僅生產出售各種硬木傢具,店主
還常常根據用戶的要求到顧客家中加工製造。按不同的用
材和工藝,明代傢具可分為傳統的漆飾傢具和新穎的硬木
傢具,以及採用竹藤、山柳等製作的民間傢具,還有用陶、
瓷、石料等製作的傢具。
明代的漆飾傢具五光十色,國內最早的有宣德時期的
戧金細鉤漆龍紋方角雙門櫥,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這種
被稱為雕填的工藝,比單純填漆的漆傢具更加華麗。明代
中葉以後,在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出現了以花梨木、
紫檀木等優質木材為主要用材的硬木傢具,並迅速發展成
中國傳統傢具史上的又一高峰。明代的竹製傢具,在當時
廣大的南方地區,人們就地取材,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
製成別具一格的竹傢具,其中尤以斑竹所制傢具最為貴重。
明代傢具在繼承宋代傢具傳統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推陳
出新,不僅種類齊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
實大方,製作嚴謹准確,結構合理規范,逐漸形成穩定鮮
明的明代傢具風格,把中國古代傢具推向頂峰時期。
明代傢具是在宋、元傢具的基礎上發展成熟的,形成
了最有代表性的「明式」民族風格。明式傢具的產地主要
有三處:北京皇家的「御用監」,民間生產中心蘇州與廣
州。明式傢具的品種十分豐富。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
類,幾案類、櫥櫃類、床塌類、台架類等。此外尚有作為
屏障之用的圍屏、插屏、落地屏風等。明式傢具多用花梨、
紫檀、雞翅木、錢梨等硬木,也採用楠木、樟木、胡桃木、
榆木及其它硬雜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黃花梨效果最好。這
些硬木色澤柔和、紋理清晰堅硬而又富有彈性。這種材料
對傢具造型結構、藝術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木質堅硬
而有彈性,且硬木是比較珍貴的木料,所以傢具用料的橫
斷面製作很小。為此,造型也就顯得線型簡練、挺拔和輕
巧。由於木材本身的色澤紋理美觀,所以明式傢具很少施
用髹漆,僅僅擦上透明蠟即可以充分顯示木材本身的質感
和自然美。選材,也是設計意匠的重要部分之一。
明式傢具製作工藝精細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
結合部件,大平板則以攢邊方法嵌入邊框槽內,堅實牢固,
能適應冷熱干濕變化。高低寬狹的比例或以適用美觀為出
發點,或有助於糾正不合禮儀的身姿坐態。裝飾以素麵為
主,局部飾以小面積漆雕或透雕,以繁襯簡,樸素而不儉,
精美而不繁縟。通體輪廓及裝飾部件的輪廓講求方中有圓、
圓中有方及用線的一氣貫通而又有小的曲折變化。傢具線
條雄勁而流利。傢具整體的長、寬和高,整體與局部,局
部與局部的權衡比例都非常適宜。傢具工藝到了清代總的
來看造型已趨向笨重,並一味追求富麗華貴,由於繁縟的
雕飾破壞了造型的整體感,觸感也不好。但在民間,傢具
仍沿襲「明式」程式,保留了朴實簡潔的風格。
二、清代傢具──斑斕華麗
清代傢具多結合廳堂、卧室、書齋等不同居室進行設
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清代傢具中最出色的是宮廷家
具。各種工藝的漆制傢具色彩絢麗、紋飾華美,具有斑斕
瑰麗的藝術效果。最華貴富麗的雕漆傢具,又以吉祥圖案
為裝飾主題,刀法深銳,花紋與雕刻手法均嚴整細密,無
論在中國傢具史上,還是在中國漆器工藝史上,都是不可
多得的傑作。其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
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傢具秀麗實用的淳樸
氣質,形成了「清式」傢具的風格。清式傢具作坊多匯集
沿海各地,並以揚州、冀州(河北)、惠州(廣東)為主,
形成全國三大製作中心,產品分別稱為蘇作、京作、廣作。
根據學者們的研究,清式傢具工於用榫,不求表面裝飾;
京作重蠟工,以弓鏤空,長於用鰾;廣作重在雕工,講求
雕刻裝飾。裝飾方法有木雕和鑲嵌。木雕分為線雕(陽刻、
陰刻)、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雕、漆雕(剔犀、剔
紅);鑲嵌有螺鈿、木、石、骨、竹、象牙、玉石、琺琅、
玻璃及鑲金、銀,裝金屬飾件等。裝飾圖案多用象徵吉祥
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壽、官運亨通之類的花草、人物、
鳥獸等。傢具構件常兼有裝飾作用,如在長邊短抹、直橫
檔、肓板腳柱上加以雕飾;或用吉字花、古錢幣造型的構
件代替短柱矮老。特別是腳型變化最多,除方直腿、圓柱
腿、方圓腿外,又有三彎如意腿、竹節腿等;腿的中端或
束腰或無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獸首;足端有獸爪、
馬蹄、如北京時間砂、卷葉、踏珠、內翻、外翻、鑲銅套
等。束腰變化有高有低,有的加魚門洞、加線;側腿間有
透雕花牙檔板等。北京故宮太和殿陳列的剔紅雲龍立櫃,
沈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螺鈿太師椅、古幣蠅紋方桌、紫檀
卷書琴桌、螺鈿梳妝台、五屏螺鈿榻等,均為清式傢具的
精粹。傢具種類為坐卧類傢具有太師椅、扶手椅、圈椅、
躺椅、交椅、連椅、凳、杌、交杌、墩、床、榻等;憑倚
承物類傢具有圓桌、半圓桌、方桌、琴桌、炕桌、書桌、
梳妝桌、條幾(案)、供桌(案)、花幾、茶幾等;貯藏類
傢具有博古櫃架、架格、悶蘆櫥、書櫃、箱等;其他傢具
還有座屏、圍屏、燈架等。
清朝經歷了近300年的歷史,傢具由繼承、演變到發
展,在形制、材料、工藝手段等多個方面形成了其獨特之
外。現分述如下:
第一,造型厚重,形式繁多。清式傢具在造型上與明
式傢具的風格截然不同,首先表現在造型厚重上,傢具的
總體尺寸比明式傢具要寬,要大,與此相應,局面尺寸、
部件用料也隨之加大。比如清代的太師椅、三屏式的靠背、
牙條、腿步等協調一致,造成非常穩定、渾厚的氣勢。這
是清式傢具的典型代表。
第二,清式傢具在結構上承襲了明式傢具的卯榫結構,
充分發揮了插銷掛榫的特點,技藝精良,一絲不苟。凡鑲
嵌方面的桌、椅、屏風,在石與木的交接或轉角處,都是
嚴絲合縫,無修補痕跡,平平整整的融為一體。
第三,傢具的主料木材,選料極為精細,表裡如一,
無節,無傷,完整得無一瑕疵。硬木傢具的部件和零部件,
如抽屜板、桌底板及穿帶等,所用的木料都是硬木。
第四,清式傢具的樣式也比明朝繁多,如清朝新興的
傢具太師椅,就有三屏風式靠背太師椅、拐子背式太師椅、
花飾扶手靠背太師椅等多種。用材廣泛,裝飾豐富。清式
傢具喜於裝飾,頗為華麗,充分應用了雕、嵌、描、堆等
工藝手段,雕與嵌是清式傢具裝飾的主要方法。雕漆在清
代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福建雕漆享有盛名。嵌有瓷嵌、
玉嵌、石嵌、琺琅嵌、竹嵌、螺鈿嵌和骨木鑲嵌等。清代
除繼承了明代原有的形式外,又發展了螺鈿嵌,產生了骨
木嵌、琺琅嵌和瓷嵌。骨嵌的鼎盛時期是乾隆中葉,其藝
術特點有: (1)骨嵌工藝精良,拼雕工巧。工藝製作上保
持多孔,多枝,多節,塊小而帶稜角,既宜於膠合,又防
止脫落,雖天長地久,仍保持完整形象。早期和盛期是高
嵌和高平混合嵌,後期都是平嵌。(2)骨嵌用材多為紅木、
花梨等貴重木材,因其木質堅硬細密,鑲以骨嵌更顯出古
拙,純朴。(3)骨嵌題材大致可分為人物故事、山水風景、
花鳥靜物和紋樣四類。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具有文化傳統的國家
之一,中國傢具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傢具藝術成就對世界傢具藝術產生過重大影響,特別
是明清傢具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也是珍貴的傢具設計文化
資源,西方一些著名的設計師都十分重視對中國傳統明清
傢具文化的研究和借鑒,他們將西方古典主義風格與中國
傳統傢具風格相互貫通,設計出既適合東方人口味又能引
起西方人興趣的創新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