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對美國的洛馬公司進行制裁對其公司有什麼影響沒
有一定作用。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一家在華有業務的美企,中方已經明確對其實施制裁,肯定是有作用的,意味著該公司在華經營活動會受到限制。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也將受到波及,包括飛機、衛星等多個領域。而我國在相關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之中,中國企業完全有製造出替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產品的能力。
(1)中國制裁對台軍售美企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中方決定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
2020年7月份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台灣提供「愛國者-3」導彈相關設備和技術。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020年7月14日就此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售台武器,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軍事聯系,。
㈡ 外交部:中方對參與售台武器的美方相關人士進行制裁,有哪些細節值得關注
中國會用自己的實力讓其他國家認識到,中國不是好欺負的,中國反擊會是持久性的。
有些人喜歡說他們不把稀土賣給別人,事實上,他們不再需要稀土,根據國土資源部2009年稀土資源普查結果,中國基本稀土儲量降至1859.1萬噸,結合美國地質調查局2009年調查的其他國家的稀土儲量統計,中國的稀土資源僅佔世界稀土資源的23%。最新的美國芒廷帕斯稀土礦儲量調查顯示,該礦的儲量為1840萬噸,幾乎與中國相同,因為中國的稀土資源優勢已經消失。
㈢ 中國如何對美售台武器的公司進行治裁
美國《洛杉磯時報》1月31日評論說,中國譴責向台灣出售武器已經成為慣例,但是威脅對美國的武器承包商進行制裁還是件「新鮮事」。《洛杉磯時報》說,如果中國真對美國公司進行制裁,那麼很可能受到影響的是波音公司。但該評論同時認為,鑒於中國需要從美國購買商用飛機和航空系統,中國是否會真的進行制裁還有待觀察。
路透社報道說,參與總值近64億美元的美國對台售武計劃的美國公司主要有幾家,包括西科斯基飛機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及波音公司。另外一些武器系統則將公開招標。美國宣布的對台軍售計劃中,西科斯基飛機公司將負責生產總值約31億美元的「黑鷹」直升機,該公司的母公司「聯合技術公司」在中國大陸擁有多家子公司,在中國銷售「奧的斯」牌電梯和「開利」牌空調。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負責生產總值約28億美元的「愛國者―3」導彈系統,但整合系統由雷神公司負責。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規模都不大。美國波音公司的道格拉斯公司將負責生產總值3700萬美元的「魚叉」導彈。波音飛機是中國航空客運與貨運系統的主力機型,截至去年6月,中國運營的1383架民用飛機中,有736架為波音飛機。
實際上個人認為 所謂制裁美國公司只是做個樣子 除了波音公司 雷神和西科斯基在華業務本來就很小
㈣ 中國制裁美國企業了嗎
制裁了,截止2020年8月1日,中國制裁了美國5家比較大的企業:動力公司、雷神公司、BAE系統公司、美國豪土科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2019年7月15日,中國發言人耿爽發言,美方向台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將對參與此次售台武器的美國企業實施制裁。參與此次美國對台軍售的企業主要有四家,即對台出售M1A2T坦克的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出售「毒刺」攜帶型防空導彈的雷神公司,以及提供M88A2裝甲搶救車的BAE系統公司和提供M1070A1重型牽引車的美國豪士科公司。
2020年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台灣提供「愛國者-3」導彈相關設備和技術,總價值6.2億美元,主要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14日就此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售台武器,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軍事聯系,以免對中美關系和台海和平穩定造成進一步損害。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
(4)中國制裁對台軍售美企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長期以來,洛·馬也是台灣最大的軍火供應商,有人甚至形容說,如若失去洛·馬的軍火供應,台灣軍隊將立刻陷入癱瘓。洛·馬比較有代表性的對台軍售項目包括愛國者-3戰術導彈(2010年)、12架P-3C型反潛機(2008年)、150架F-16A/B(MLU)戰斗機(1992)、正在等待批準的還有UH-60「黑鷹」直升機、F16C/D戰機等軍售項目。
美國《紐約時報》稱,任何來自北京的制裁都不會影響美國防務合同商的武器生意,因為美國企業幾十年前就已經禁止對華武器銷售。但中國的制裁將影響這些企業在中國的非軍事產品銷售。
㈤ 想請老師談談關於美國售台武器後,中國若對美製裁引起的後果方面的觀點,謝
通過軍售調整「平衡點」,使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地區「小三角」關系及時向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對台軍售是美國達成對台戰略企圖的一把劍。
美國人「只講利益,不講朋友」
「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這是美國戰略家在制定對外政策時篤信的箴言。當「朋友」與「利益」相沖突時,美國人會毫不遲疑地選擇後者。
在美國的戰略家看來,由於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存在著「政治多樣化、地理差別和威脅性質不同」的特點,不可能形成一個像北約那樣「能賴以開展工作的尚屬團結的機構」,所以美國必須在亞洲推行一種「均勢戰略」,即在「聯甲制乙,扶丙制丁的縱橫捭闔的過程中謀求利益」。從這一戰略出發。美國在處理對台關繫上,始終推行其所謂的「雙軌政策」,盡管美國一直將台灣視為自己的「盟友」、「主要非北約同盟」,是美國在西太平洋「防禦」圈上的重要一環,但美國不會因此完全拋開中國大陸。因為在美國人看來,中國大陸才是亞太地區穩定的主體,「一個穩定、強大而負責任的中國是符合美國的利益的」。縱觀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地區「小三角」關系發展過程,美國的屁股雖然總是「偏向」台灣一方,但有時從全球戰略和國家利益的考慮,它又不時對台灣有「背信棄義」之舉。
美國的「雙軌政策」經歷了一個復雜而曲折的調整和演化過程。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二年,美國對台政策的目標是「將該島嶼與中國大陸隔開」。為此,美國不斷鼓吹「劃峽而治」、「台灣地位未定」等謬淪,千方百計使台灣與祖國分離。但美國在執行該政策時有一個前提,這就是「不冒與大陸發生大規模軍事沖突的風險」。
冷戰結束後,台灣問題成了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一張牌。但美國又不想讓台灣在「台獨」道路上走得太遠,所以從美國總統柯林頓到布希一再做出「一個中國」政策的承諾。但美國國會的一些反華親台勢力也一再要促使美國政府提高台灣的防衛能力,揚言用武力保衛台灣等。
對美國而言,美國政府一直認為,維持兩岸關系現狀可以使其有在大陸和台灣之間獲取最大利益的可能,所以美國目前的所作所為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