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哪些產業和世界製造強國
對於我國進口金額最高的13類工業品上下游進行了大致的梳理,從宏觀的角度可以理解為啥政府花這么力氣推動集成電路、半導體、面板等產業的發展,從行業中觀角度可以理解我們在這幾大行業的競爭態勢和供需格局,從企業微觀角度可以看到我們國內相關企業與世界同行業公司對比的優勢和不足,找到進步的方向和著手點,對於我們做投資算是一次不錯的梳理,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歡迎交流探討
然而亨通集團相當大一部分是做光纖光纜的。
我們不看亨通這種做光纖光纜為主的企業,中國最大的電子零部件企業是歌爾股份,2016年營收為193.5億人民幣,和京瓷有大約5倍的差距。同樣的還有瑞聲科技,2016年營收為155億人民幣,和京瓷的差距為6倍。但是歌爾聲學和瑞聲科技都是做聲學器件的。
如果純看做電容,電阻之類電子元件的中國企業,例如法拉電子,順絡電子,艾華集團,都只有十幾億人民幣的規模,風華高新,三環集團規模大點,風華高新2016年營收也就是27.7億,三環集團2016年營收28.9億人民幣。
我們對比下日本六大電子零部件企業之一的村田製作所,2017年預計營收為12250億日元,大約752億人民幣,差距在26倍。
中國進口的第十一大工業品是醫療器械,2016年進口184.05億美元。
中國進口的第十二大工業品是鋼材,沒錯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依然有部分鋼材需要進口,2016年進口131.5億美元,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汽車用的鋼板進口的比較多,主要是有些在華外資車企也有固定的國外供應商。
另外還有農業機械,2016年我們進口了進口了120.78億美元.
基本上,中國進口比較多的工業品,主要就是這13類,其他還有天然和合成橡膠87.1億美元,其中合成橡膠有部分是高端產品。
另外新聞上比較關注的機床,進口的金額並不高,2016年我們總共進口才75. 1億美元,因為我國一年整個市場機床消費金額為275億美元,對外依賴度還是比較大的,進口依賴度27.3%。
另外網路上經常提到的工程機械,我國進口很少,2016年進口33.2億美元,反而出口高達169.6億美元,順差136.4億美元。
還有一個國民非常關注的工業機器人,這個市場其實很小,2016年預計全中國市場容量大約285億人民幣左右,就算100%進口,也就是40多億美元,更何況去年國產機器人呈現爆炸式增長的態勢。
通過對進口工業品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我們進口的工業品,有技術含量而且金額比較高的,集成電路2271億美元,液晶顯示面板318.5億美元,航空器203億美元,汽車整車和零部件746.1億美元,儀器儀表449.6億美元,電子零部件200.1億美元,醫葯品220.9億美元,自動數據處理設備278.3億美元。
集成電路,汽車,儀器儀表,液晶面板四大類的進口金額遙遙領先,金額全部在300億美元以上,分別占我國工業製品進口金額的11773.3億美元的19.3%,6.3%,3.8%,3.5%和2.7%,合計高達32.1%
其他的200億美元級別的有醫葯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航空器,電子零部件,分別佔比例為1.9%,2.4%,1.7%,1.7%,合計為7.7%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這九類產品,集成電路的進口金額就相當於其他八類之和。
另外還有鋼材進口了131.5億美元,農業機械進口了120億美元。
這些產業目前升級情況如何呢?
1、毫無疑問國家最重視的是金額最高,佔了工業品進口五分之一的集成電路,
這個產業伴隨著中國下游電子品牌的崛起,已經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當然由於基數太低,落後會是長期現象,我們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准備,我會寫專文介紹。
2、汽車和零部件產業我不太擔心,未來十年是中國自主品牌大逆襲的十年,國產零部件產業也必然隨著自主品牌崛起,今年一季度國產汽車零部件公司業績全部在猛漲。
3、同樣受到國產電子品牌的帶動,國產面板份額在飆升,而液晶面板的進口正在迅速下降,2012年頂峰的超過500億美元,2016年已經下降到318億美元,京東方凈利潤在連創新高
4、航空器大家也知道,ARJ21已經商用,C919也在試飛了,未來五年可以商用。未來是可以預期的,但是這個產業和集成電路一樣,要做好10年,20年長期競爭的准備。
5、電子零部件產業,我國由於下游品牌的崛起,帶動國產電子元器件在以20%的速度增長,平均四年翻一倍,但是這個產業同樣基數低,還需要時間,這個我也會花時間寫。
6、儀器儀表,大家都知道,我國科研儀器高度依賴進口,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儀器儀表公司的總收入才9355.4億,而進口高達450億美元,超過3000億人民幣,2016年我國儀器儀表公司收入增長為9.1%,利潤增長8.2%,而進口下降了1.13%,形勢是在向好的一面發展,但是差距還非常大,進口替代的空間廣闊。
7、醫葯品工業,我國2016年國產醫葯製造業的企業收入為2.806萬億人民幣,增長為9.7%,利潤增幅更高達13.9%,而進口醫葯品+原料為超過290億美元,增長為1.92%,國產的增長快於進口,也處於進口替代提升的趨勢。
8、醫療器械2016年我國市場規模為3700億人民幣,增長20.1%,而2016年進口為184億美元,增長為6.28%,進口的增長慢於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說明進口替代也在進行中。
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計算機及其零部件),2016年我國出口高達1374億美元,下降9.8%,進口為273.8億美元,下降1%左右。巨額順差。
10;、還有鋼材,我國2016年鋼材產量超過11億噸,而進口只有1300多萬噸,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等,進口依賴度只有1%,而日韓的進口,很多也是用於在華車企用鋼。
11:、國產農機
2016年中國農機工業增加值增速7.7%,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4516.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8%。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5.24億元,比上年增加了3.51億元,增幅僅為1.39%
農機在去年是屬於不景氣的,表現為利潤增長慢,但是收入增長仍然有5.8%,相比下農機進口金額去年下滑了7.6%,仍然在不斷進行進口替代。
當然還是那句話,差距還是很大,體現高端產品需要進口。
從上面可以看出什麼呢,我國進口金額最高的13類工業品(不考慮初級形狀塑料和銅材這兩個技術含量較低的),全部在快速的進行國產化替代,由於有的工業品進口比例高,有的進口比例低,因此國產化替代的速度各有不同。
有的工業品,國產化程度很低,例如儀器儀表,醫療器械,進口依賴度都在30%以上,航空器裡面的大型民用航空目前甚至國產幾乎為0,
而集成電路則是重中之重,不僅金額最大,而且進口比例高達90%以上。
另外我們一直關注的機床工業,2016年我國機床消費金額為275億美元,國產機床產業收入總體增長3.6%,達到229億美元,進口為75億美元,下降12.8%,進口比例為27%,
機床工業作為國民眼中慘兮兮的產業,仍然在有條不紊的逐步進行國產化替代,雖然這個有條不紊,在我看來還是太慢了。
http://news.momo35.com/2017/02/23093669032.html
除了這些進口工業品大類外,
我國還進口了很多初級工業品,例如2016年進口紙漿122.4億美元,紡織紗線和織物167.4億美元,礦物肥料和化肥24.1億美元等等,這些初級工業製品,很多是來自資源國家的初級工業工廠的產出,我國進口是合理的,中國的發展還是要讓世界雨露均沾比較好,這也是中華文明實現和諧世界人類大同應該有的理念。
2. 中國高鐵如何在10年完成逆襲
3月15日,@上海發布 宣布,「復興號」將於4月10日起擴容提速,京滬高鐵最快僅需4小時18分!並且票價不變!!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趙紅衛表示,未來將研製「京張智能高鐵動車組」,列車不僅會繼續採用更加節能、更加環保的新技術、新材料,動車組還將實現自動駕駛功能。
中國高鐵控制技術領軍人物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不久前宣布,我國正在開發400公里時速的變軌距列車,600公里時速的下一代磁浮列車也在進行研究。
如今,中國高鐵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運輸工具的范疇,更是我們國家裝備製造業的領先標志,激勵著各行各業去拼搏,去創新,實現更多的領先和一流。
「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今年兩會上,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製造強國建設。
曾經,作為製造大國,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然而,10年、20年過去了,如今的中國橋梁、中國船舶、中國超算等裝備製造等展現了「中國製造」的華麗轉身。不僅如此,在高鐵、核電、通信、互聯網等領域,中國不斷強化技術和產品創新,實現技術趕超,並努力用中國標准引領世界先進水平,展示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邁出的堅定步伐。
3. 中國是怎樣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的
中國能夠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一方面是由於中國是亞洲反法西斯的主戰場,中國不像法國,始終沒有投降,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另一方面,二戰後中國之所以能夠得到常任理事國的寶座,顯然是由於中國的強大符合某個世界大國的利益,否則,中國根本就進不去。這個大國你也知道吧。就是在1991年,解體的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蘇聯。
1972年,美國日本等企圖通過「重要提案」,在聯合國製造兩個中國(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的壓力)。中華民國代表強烈反對任何形勢的「兩個中國」,於是宣布退出聯合國。之後,聯合國投票將中華民國的代表權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1992年,由於蘇聯解體,其席位由俄羅斯代替。現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1945年中國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世界的5大強國(其中中國被認為是唯一可以和美國抗衡的新興大國,公認的可以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俄羅斯由於蘇聯解體大受打擊,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很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