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產品通過什麼渠道進入國際市場
在決定採用何種渠道進入國際市場時,經營者主要應考慮下述因素:
(1)渠道的可獲性。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進入方法。比如在某些國家中建立獨資企業是不可能的,但在另外一些國家則很受歡迎;在一些國家採用許可證貿易方式是不現實的,因為找不到合格的被許可人,而在另一些國家則是可行的。
(2)獲利的可能性。對各種渠道所可能獲得的銷售額和發生的成本進行估測和比較。
(3)需要的投資。一般間接出口需要的資金較少,而國外獨資經營所需資金較多。
(4)人員要求。一般來說,進入國際市場的方式愈直接,就愈需要更多的業務熟練的國際營銷人員。
(5)風險。一般認為國外比國內的風險更大。
(6)經營者對其產品分銷渠道的控製程度。如把產品賣給了出口商,讓出口商去外銷,這時對渠道就沒有控制。
(7)靈活性。各種渠道所具有的靈活性是不同的,例如已在某國外建廠生產,再想改變渠道就不容易,而間接出口的方式較容易改變。
❷ 農產品進口國原因
(一) 農產品貿易逆差可能會成為常態
盡管從2004年到2006年我國農產品逆差額趨於
收斂, 但農產品逆差可能成為常態。一方面, 國內農
產品需求存在缺口, 特別是土地密集型糧食產品缺口
較大, 這必然會使糧食類農產品的進口增加; 另一方
面, 中國農產品出口仍遭遇各種非關稅壁壘, 致使出
口增長乏力。例如,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實施半
年以來, 我國對日農產品出口增速明顯下降。加拿
大、墨西哥、匈牙利、美國等國均對我國農產品採取
了各種技術性貿易壁壘, 這使得中國農產品出口成本
增加; 再次, 人民幣升值也不利於農產品出口, 而會
使農產品進口增加, 特別是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勞動
力成本上升, 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的優勢不斷降低,
這會使得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
綜合上面各種因素, 中國未來農產品貿易逆差可能成
為常態。
(二) 土地密集型產品進口持續增加
我國耕地面積1915億畝, 人均佔有耕地115畝,
而且還有進一步減少的趨勢, 在我國目前的農業資源
稟賦條件下, 發展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缺乏優勢, 這就
決定了中國會進口一些土地密集型產品來彌補需求缺
口, 近年農產品進口狀況也反映了這一規律, 中國土
地密集型農產品的進口量逐漸增長。中國大豆的進口
量從2005年的2659萬噸增加到2006年的2827萬噸,
同期比增長613%; 棉花的進口量也呈上升趨勢,
2001年進口量只有11130 萬噸, 但到2005 年時進口
量就達到25712 萬噸, 再進一步擴大到2006 年的
36413萬噸, 同期比增長4116%; 玉米進口量由2005
年的014 萬噸劇增到2006 年的615 萬噸。稻穀和大
米由2005年的5212萬噸上升到2006年的7310萬噸,
同期增長39%; 棕櫚油由2005 年的28318 萬噸上升
到2006年的41919 萬噸, 同期增長28%。從以上數
據可以看出, 隨著中國農產品貿易配額擴大和貿易自
由化的不斷深化, 中國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口量持續
增加。從長遠趨勢來看, 糧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產
品的進口是必然的, 中國土地資源缺乏, 生產糧食、
棉花等並無比較優勢, 通過國際市場進口來彌補國內
需求缺口是必然趨勢。
(三) 從亞洲地區的進口比重會進一步增加
目前, 亞洲是中國農產品進口的第二大來源市
場。中國與貿易夥伴國之間的運輸成本是阻礙兩國貿
易發展的主要因素。由於中國地處亞洲的區位優勢,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從亞洲地區進口會比從其他
更遠地區進口農產品具有更低的成本優勢(史朝興、
顧海英, 2006) 。
中國已在2002 年底與東盟簽署了中國———東盟
自由貿易區框架協議, 2003 年與泰國簽署並實施了
蔬菜和水果零關稅協議, 該協議允許其它東盟成員加
入, 目前新加坡已經加入, 形成中新泰三方零關稅安
排。2005年中國從東盟進口農產品36182 億美元,
佔中國農產品進口的1219%。隨著中國———東盟自
115
由貿易區優惠貿易安排政策的不斷落實, 以及更多的
國家加入早期收獲計劃, 中國從東盟地區的進口會進
一步增加。
因此, 無論從地緣優勢、運輸成本及優惠的貿易
安排政策來看, 中國從亞洲地區的農產品進口會持續
增加, 其占農產品進口總額的份額也會增加。
(四) 貿易方式向多樣化發展
中國農產品的生產主要依靠種植和養殖, 因此一
般貿易是中國農產品進口的主要貿易方式, 但貿易方
式向多樣化趨勢已經顯現。通過一般貿易方式的農產
品貿易額占進口總額比重呈現下降的趨勢; 通過加工
貿易方式的比重保持穩定, 其中仍以進料加工為主;
其他貿易方式的比重明顯呈現上升態勢, 其中以保稅
倉庫轉口貨物比重最大, 其占總進口額的比重從
2004年的511%上升到2006年的818% , 並有進一步
上升的趨勢。另外, 以保稅倉庫進出境方式進口的農
產品也呈明顯增加態勢。
(五) 貿易主體性質會進一步調整
長期以來中國的農產品進口處於國家壟斷之下,
國有企業是進口的主體, 加入WTO後, 隨著中國農
產品進口配額的進一步削減, 以及其他企業經營范圍
的擴大, 國有企業在農產品進口中的地位會進一步下
降。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居於主導地位,
其在農產品進口中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未來可能會
佔有半壁江山。中國加入WTO後政策的調整使得集
體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進口能力激發出
來, 而私營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要參加者, 其在農
產品進口中的地位也會進一步提升。中國農產品進口
經營主體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
成為進口的主體。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