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教進入中國對中國有什麼危害
佛教進入中國一定程度上佛教挑戰君主權威,生存與死亡,長壽與短命由自然法則主宰,施行刑罰或恩德的權柄由君主掌握,貧窮與富有、高貴與卑賤由人們建立的功勞業績所招致。僧人與尼姑人數眾多,就會浪費損耗國家的資財;建造寺塔揮霍無度,就會白白耗費金銀布帛。
佛教進入中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律實施,有些人為了追求所謂的功德,便不顧法律。有些人犯了法,落了網,進了監牢就拜佛,感覺這樣就會免除自己的罪惡。
佛教在中國的影響歷史:
在西晉以前,國家設有嚴厲的法令條規,不允許中國百姓擅自去做剃發為僧的事情。及至前秦苻氏、後趙石氏在位時期以來,羌人與胡人攪亂了中華的秩序,君主昏庸,臣下奸佞,朝政殘暴,國運短促,梁武帝、北齊文襄帝的下場,值得借鑒。
中國文學往往講究意境,這是佛教帶了的副產品。所謂藝術,齊白石說,美就在似與不似之間。就是他必須從現實中產生,又超越現實而存在。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玄學和佛教思想的發展,寫意畫、文人畫開始出現。
② 佛教對中國的影響
在公元1世紀前後,印度佛教開始由西域傳入中國。自從中國有了佛教之後,中國的宗教、哲學、倫理、建築雕刻、語言文學以及生活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大的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
有關佛教傳入中國的各種傳說,多將佛描繪成為頭頂金光、輕舉飛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夢」的記載即是如此:「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為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金黃色。』帝於是遺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象焉。」明帝夢見金人,形象高大,頭頂有日月一樣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表明當時流行的神仙方術在人們頭腦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詢問群臣,就有人將明帝夢中的形象與佛聯系起來,體現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了比較快的發展。
在哲學方面,佛教哲學的基本點是否認現實世界的存在而設想出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對立的「西方極樂世界」。佛教各派都從不同角度、用不同證據來論證客觀世界的虛幻性,同時又千方百計地論證主觀精神世界的絕對性,因此佛教哲學屬於唯心主義的思想體系。這一種唯心哲學對我國原有的哲學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宋朝時期的朱熹把這一理論滲入到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論宗主張「諸法性空」,又稱法性宗、空宗。該宗以真俗二諦為綱,以「無得正觀」為基本思想,認為一切萬有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是無自性的,也就是畢竟空無所得,但為引導眾生而以假名說有,這就是「中道」。該宗通過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諦」,表明佛所說任何言教不過是權教,只有忘言絕慮才能真正體悟佛說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體系還有「性具實相」、「三諦圓融」等等學說,大大豐富了中國的哲學體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輸入了新的觀念、新的教義,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對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響。佛教作為外來的宗教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受到儒、道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本土傳統文化的影響,在與儒、道的交融互動中,最終形成了一種有別於印度佛教的中國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義教導人們要空靈、空寂、空無,不要怨怨相報,忍耐人間百般苦,以求西登極樂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煙海的宗教文獻和其宇宙論及其精密的宗教儀規,大大地擴展了中國人的精神領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學習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從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之時,道教也逐步形成,雙方同時面臨在儒家文化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環境中如何傳播的問題,造成了佛、道互爭高下的局面;魏晉以後,佛教的發展逐漸達到影響整個社會生活的程度,於是導致了思想層面和制度層面上與儒、道的爭辯。西晉道士王浮與僧人帛法祖爭辯屢敗,遂編造《老子化胡經》以貶損佛教。它稱佛教是老子西行為教化凶頑的胡人而設,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說;到東晉時佛教方面側出現了《清凈法行經》予以回應,它提出「三聖東行」說,即老子、孔子和顏回分別是佛的三個弟子摩訶迦葉、儒童菩薩、光凈菩薩所化現,以證明佛教高於道教。在其後更是進一步將道教中的伏羲、女媧也看作是寶應聲菩薩和寶吉祥菩薩。《清凈法行經》的出現標志著佛教與道教之爭的發展,至南北朝時期佛道之爭更是激烈。盡管它們之間的爭斗十分激烈,但作為在同一地區發展的宗教,必將趨於融合。慧遠在《沙門不敬王者論》中提出了三點:一是區別了「在家」、「出家」修行所應遵循的不同規范;二是指出了佛教的特點在於「不存身以息患,不順化以求宗」;三是認為佛儒相互融合、互為補充的根據在於「內外之道可合而明」。佛教與名教、如來佛與儒家聖人唐堯、孔子的出發點雖然不同,但是相互影響,最後的目的和歸宿是一致的。隨後,三教逐漸開始融合,在道、儒的書籍上經常出現佛教的專有名詞,並且接受佛教上的眾神。在西漢時期,儒家的董仲舒對儒家文化進行改造,就是吸收了一部份的佛教思想進行改造,從而將儒教改造成為中國第一大教,成為中國的正統;在宋朝時期,名儒朱熹再次吸收包括佛教在內的思想將儒教進行改造,確保了儒教的統治地位。就這樣,佛教和道教、儒教再也不是絕對獨立的宗教,而是相互融合,相互發展。慧遠直接將儒家的「忠」、「孝」引為佛教信徒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是故悅釋迦之風者,則先奉親而敬君;變俗投簪者,必待命而順動。若君親有疑,則退求其志,以俟同悟。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資生、助王化於治道者也。論者立言之旨,貌有所同,故位夫內外之分,以明在三之志。」在家信佛者,首先應當伺奉雙親,禮敬國君;想要出家修行者,必須等待君親的同意,遵行他們的意願而後行。這也表明了佛教順從儒家的統治地位。
在倫理方面,佛教加強了中國人傳統道德的若干特點,包括仁慈及重視人命在內,並且使這些特有的德性更進一步,而力主重視一切有生命之物。所有中國的教派和學派,誠然都是勸導我們應該仁慈及愛好和平。但每一學派都有一種顯著的人性上的缺點。在佛教進入中國之前,孟子是被認為唯一感到殺生是一件殘忍的事情的人,但是孟子也並不棄絕肉食,這樣他只能提出一個「君子遠庖廚」的主張來杜絕殺生,有點像「掩耳盜鈴」的作法。
然而,自從佛教傳入了中國,中國的倫理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在殺生這一方面,佛教主張眾生平等,萬物皆生命,認為殺生不僅是一件不人道的事情,更是神所不允許的事。在佛教的經文上留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佛陀遇見老鷹獵食,因不忍老鷹吃掉兔子而從自己身上割肉喂鷹,以致身死,而終不悔。要這樣的一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佛是寧可犧牲自我,也不願看到其它生命的流失,由此可見,佛的教義是憐惜生命的。
在建築雕刻方面,佛教的影響特別顯著。從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出現了完全源自印度的寶塔,並且隨處可見。在佛教未傳入之前,我們是從來都沒有這東西的,它是由印度的圓頂寶塔略加修改而成。這一種建築形式,大大的增加了我們山川景色的自然之美。如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和浙江普陀山;山東省長清縣靈岩寺、浙江省天台縣國清寺、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寺和南京市棲霞;三大石窟藝術:雲岡、敦煌、龍門三處規模最大的石窟。
另外,在雕刻方面,中國古代只有石刻,在佛教未傳入中國之前是沒有立體的雕刻的,而佛教在這一方面卻帶來了立方體的雕刻。這一種立方體的雕刻首先出現在宗廟之中,隨後出現在人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如橋上的浮雕,生活飾品的雕刻等等。
在語言文學方面,中國文字沒有字母,而是屬於象形性,在某一些方面造成非常的不便。當佛教傳教士來到中國之後,他們設法以他們自己的文字來解決我們的困難,從而發明了一種應用字母的方法。雖然它是很粗率而並未產生十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他們藉所謂起首字母和末尾字母所作的語音分析,其後成為中國的語言文學的一部份,它並為我們作進一步的實驗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另外,佛教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用語,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成語、俗語、諺語和慣用語。如「一塵不染」,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無事不登三寶殿「、「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廟小菩薩大」、「臨時抱佛腳」、「不見真佛不燒香」等等。
在生活方面,寬大的僧衣、精美的素食和各種各樣的故事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佛教對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捉到其中的影子。
佛教的傳入,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中國的信仰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上更添一分色彩。
參考文獻:
1、林中澤主編《宗教史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2、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專著] / 石峻著·第一卷. -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6
3、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專著] / 方立天著.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4
③ 佛教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哪些
建築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關系,這是每一個民族在發展文化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過很大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例如,我國古代建築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現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磚塔,山西五台山南禪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構建築,應縣大木塔,福建泉州開元寺的石造東、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史的寶貴實物。許多佛教建築已成為我國各地風景輪廓線突出的標志。在一片鬱郁蔥蔥之中,掩映著紅牆青瓦、寶殿瓊閣。精巧的佛教建築為萬里錦綉江山平添了無限春色。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則作為古代雕刻美術的寶庫舉世聞名,它吸收了鍵陀羅和印度的特點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造像藝術,是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文學
佛教還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馬鳴的《佛所行贊》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思想影響了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變文、俗講和禪師的語錄體都和中國俗文學有著很深的關系。
繪畫和音樂
佛經中的動人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們繪畫的題材,曹不興、顧愷之、張僧既、展子虔、閻立本、吳道子等歷代名畫家皆以擅長佛畫而傳世。中國畫學中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禪宗思想有關。由此可見佛教對繪畫藝術所起的作用。至於音樂方面,公元3世紀,中國已有梵唄的流行。唐代音樂又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音樂,唐代音樂至今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
隨順國王法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之士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盪,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項目極其繁多,凡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一切總成績,都可以叫文化。
1975年6月,毛澤東在會見一位外國共產黨領導人時強調說:各國革命要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不要照抄中國。接著,他以佛教為例,援引鳩摩羅什的話說:「學我者病。」鳩摩羅什是外國人,會講中國話,翻譯了許多佛經。這就是要自己想一想。馬克思說,他們的學說只是指南,而不是教條。五分中:「雖我所制,余方不行者,不得行之。謂俗王為僧立制,不依經本也。非我所制,余方為清凈者,不得不行。即依王法而用,不得不依。」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或結合不同民族之具體情況所建立的佛教,正是此佛戒義。無怪乎,馬克思、恩格斯說佛法是辯證法。納丹(新加坡總統):「我對於所有宗教,最尊重的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
語言和文字
趙朴初這樣說:「胡適當年寫《中國哲學史》半途輟筆,就是因為當時不懂佛學寫不下去了。我國當代著名的史學家範文瀾早年曾對佛教文化採取過虛無主義態度,但到了晚年卻開始系統地鑽研佛經,表示自己需要補課。這位史學家對人說,在中國歷史上,佛教和文化關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學就不懂中國文化。可是人們還是不重視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例如對玄奘這個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翻譯家、旅行家、語言家和佛學大師,在西方學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給他留下了應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把他尊為歷史上的四大偉人之一。但在中國,人們反而只知《西遊記》里的唐僧,不知中國文化史上的玄奘。更有甚者,有人還把佛教文化,這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單純地當作生財之道,發生了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情,授人以中國不尊重文化的話柄。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語言是一種最普通最直接的文化,我們中國漢語的大量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覺悟、意識、忽然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匯。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梁啟超先生曾統計日本人所編的《佛教大辭典》,共收有「三萬五千餘語」漢語佛教詞彙,佛教詞彙不僅占據漢語詞彙一個大部分,還大量包括了高端的行而上的詞彙,從廣度和深度上大大拓展了中國文化。可以說,沒有博大精深,燦爛繽紛的佛教詞彙充實,就沒有中國漢語文化的成熟。因此,今天在制訂文化發展戰略時應該提出認真研究佛教文化精華的問題。」
④ 目前中國佛教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怎麼解決
最大的問題是商業化。佛教商業化,始於佛教徒在中國廢除結夏甚至自行耕作等活動。中國佛教徒是常年居住於寺院的,出家人不出家,說的就是這種生活方式。出家人出舊家入新家,盡管寺院不是自己的產業,但也和自己的產業沒什麼區別,這樣就逐漸滋生出各種圍繞維護寺產而開展的活動,這本質上就和在家人經營田產維護不動產是一樣的了。出家人居住於寺院後,行住坐卧四威儀和大部分戒律也就基本廢弛,光鮮的衣著儀表下,已經不再是出家人的實質,而成為鬼神教的祭司。
解決方法是恢復真正的僧團戒律,並引導大眾監督,將真正的僧團生活方式恢復起來。
⑤ 佛教對當今中國的影響
由於「緣起說」把整個人生和宇宙間的一切現象都看作是因緣和合而成,也就是說,小至微塵,大至宇宙,旁及一切生靈,包括人類都是多種原因、條件和合而生,即一切事物都是互為條件、互相依存,這樣整個世界都是瞬息萬變的,而這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因此,佛教認為萬法無常無我,在這個世界上獨立不變、自我存在、自我決定的實體是不存在的,任何東西都是相對的、暫時的。因此,佛教要求人們破除對事物包括生命的執著,以「無我」的胸懷應對大千世界,打破人自身的優越感和在世界上的優先性,以求得解脫。日本著名學者阿部正雄評價佛教建立在無我基礎上的解脫說是反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是宇宙主義的。他說:「佛教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見解可以提供一個精神基礎,在此基礎上當今人們所面臨的緊迫問題之一——環境的毀壞——可以有一個解決方法。作為佛教涅pán@①之基礎的宇宙主義觀點並不把自己視為人的附屬,更准確地說,是從『宇宙』的立場將人視為自己的一個部分。因此,宇宙主義的觀點不僅讓人克服與自然的疏離,而且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又不失卻其個性。」[2](P247)
佛教一貫的追求就是對整體、大局的把握。佛教認為,任何事物,都只在整體中方可確定。人與自然的關系,如同一束蘆葦,相互依賴方可聳立。為論證其整體性的概念,佛教發揮直覺思維的優勢,提出了「全息」的思想,通俗地說,就是個體和整體的完全融通,佛教喻之為「芥子容須彌,毛孔收剎海」。芥子、毛孔是十分微小的,而須彌、剎海則意味著寬廣,這就表明,任何小的事物,都蘊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在中國佛教中,天台宗和華嚴宗將全息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
天台宗從「性具」的角度闡釋了這一思想。「性」就是指法性、真如,或者稱之為本、理、體;「具」指具有具足。「性具」則是指世界上的每一事物,本來具足大千世界的一切本性。智yǐ@②提出的「十界互具」、「一念三千」均體現了全息的精神。「十界互具」是指世間的「六凡四聖」(即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十界)中的每一界都互相具有其他九界,因此,一切皆平等互具,共具善惡。在此前提下,又作了充分的發揮,十界互具,共有百界。而法界又與三種「世間」互具,一法界具十法界,三十種世間,於是就有了三千種世間。智yǐ@②認為,三千種世間中的每一法都自然具足其他諸法。而人的一個念頭,也就具足宇宙全體三千世間,因此稱為「一念三千」。「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法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大正藏》卷46,P54)
華嚴宗則從一多相容的角度論述了同樣的思想。它認為,法界的形成,以一法而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而起一法。一關系著宇宙的一切,一切又都包含於一中,因此,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為了更形象地說明「一」與「一切」的關系,華嚴學者運用了毛孔、微塵、獅子毛、因陀羅網等形象比喻。毛孔雖然微小,但卻可以容納世界萬物的所有世間法性,慧思說:「舉一眾生,一毛孔性,即攝一切眾生所有世間法性,如舉一毛孔性,即攝一切法性,舉其餘一切世間一一法性,亦復如是,即攝一切法性。」(《大正藏》卷46,P648)為什麼會這樣?「謂以一切世間出世間事,即一彼世間出世間性為體故。是故世間出世間性,體融相攝故。世間出世間事,亦即圓融相攝無礙也」(《大正藏》卷46,P648)。微塵、獅子毛都可以說細小無比,但卻可以普現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眾生。另外,華嚴宗還提出了著名的「因陀羅網」比喻。因陀羅網是佛教帝釋天宮殿中的一張纏有無數寶石的懸珠網。其中,每一顆寶石都會映現所有其他的寶石,這樣,所有寶石無限交錯,重重無盡。這就說明世界萬物是一種互相含攝、互相滲透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我和自己面對的對象世界互為存在和發展的條件,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因緣和合的聚合體。一物既是其自身,同時又包含所有他物,可以說是「在每一粒塵埃中都呈現出無數的佛。」這張「網」表達了宇宙萬物處在復雜的多層次的相互關聯之中的思想,這也是對現象世界整體性最貼切、真實的比喻,因此,著名生態倫理學家羅爾斯頓認為,佛教因陀羅網的隱喻,有助於人們理解生物共同體概念的完整性。
⑥ 佛教對中國有什麼深遠影響
佛教使中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很多典故、成語,中國的民間傳統風俗都打上了佛教的印記。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詩歌、小說、書法、繪畫、音樂、建築、石窟等,所以說佛教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⑦ 佛教被引入中國到底帶來了什麼
一、佛教傳入時的環境及對中國的影響:
後世的佛教最愛問的問題是「何為祖師西來意?」就是說達摩祖師來到中國,過得也不愉快,他為什麼要來?我們這里不問他來的本意,而是要問他來的意義。也就是佛教這種外來思想對中國固有文化帶來什麼影響或者說什麼啟發。包括魏晉、隋唐時期的佛學和宋明時期的理學它們都受到了佛教什麼影響。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的哲學、倫理思想都是比較單純的,其比較明確的主題就是天人問題。我們只要抓住這一個關鍵問題,中國哲學的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雖然解答的方法不一樣,但處理的問題是一樣的,屬於共同的文化體系。其實不同學派之間爭吵最凶的就表明它們之間的關系密切,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儒家和墨家、道家吵得凶,後來又和法家吵得凶,就是因為它們解決的是共同的問題,所以才有對話的可能,才吵得凶。
魏晉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後,我們發現一方面它解決了以前的一些困難思想問題,但又帶來了更多的困難思想問題。實際上佛教並不是要給中國古老的哲學問題新的答案,而是提出了全新的問題,所以並非接著中國文化來講,而是硬性切入中國文化。即使在印度,佛教文化也是異端,是少數派,在印度占統治地位的問題也是天人問題——梵我問題。印度比較重視個體,人就是個體,而中國比較重視群體,人就是人群,特別是以國家為代表的人群的問題。佛教在印度興起非常艱難,印度講梵,佛教卻講無梵無我??。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先被當成一種方術——宗教技術流派(中國人不喜歡科學,但喜歡科技)。後來被當作一種哲學清談,魏晉時知識分子因為精力沒有發揮到社會治理上的機會,就發揮到純智力思辯上,中國哲學發生一個轉向:從以往注重經驗世界的宇宙論轉向注重抽象思維的本體論。《世說新語》中的名士和名僧在一起清談不是看誰說的東西更有操作性,而是誰說得越玄越空就越有境界。我們現在比較公允地看,首先清談並不足以帶來社會的衰落,它其實是對以往儒家、世俗道家還有法家這種過分功利思想的一種反駁。整個漢代整個哲學思想是非常功利,所謂學以致用,甚至把經典直接用於判案,比如兩人打架了,就拿出《春秋》來判斷,何處地震了,就拿《左傳》等判斷。中國的文化基因決定中國的思想是比較實際的,到魏晉時這種思想方向有了轉變,清談就是對這種思想的反駁,佛教傳入正逢其時。
二、不同層次的佛教思想及中國主要的佛教派別
產生佛教的雅利安文化是比較注重抽象思維的,在魏晉時竟然很容易地為中國所接受。這種接受其實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層面,至少是分成兩層:
第一層是普通民眾和有權有勢者所接受,這是一個比較低但是影響非常大的層面,只要看看中國的寺院究竟有多少是普通民眾和帝王將相建的,又有多少是學問僧建的,就可以知道在量的方面佛教的低層傳播影響要大得多。我們上節課討論的宗教和政治的關系問題、宗教和世俗倫理的關系、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系問題等等都是在理論上比較低的層次上來探討佛教對中國的意義,只是祖師西來義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探討雖然影響大,但並非全部。
還有另外一個層次是相當於純義理方面的影響,關注的人少,但我們不能因為關注的人少就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從比較抽象的理論層面看,佛教的如來藏學說、空性論、唯識學說三者對中國佛教都有影響,其中唯識學說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小,空性思想(空宗)和如來藏(有宗)思想成為中國佛學的主流,也可以說中國佛學思想就是空宗和有宗的沖突和調和。
下面看一下這兩個流派在最初中國化的時候是通過什麼方式來進行的,我們就要看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僧肇法師,一個是道生法師,這兩位法師都在鳩摩羅什法師門下學習過,並參與很多翻譯工作,他們實際是中國第一批深入佛教原典的法師。中國的法師分兩種情況:主要從事制度建設者以道安、慧遠等人為代表,其佛教思想多少有一點自己的特殊之處,和印度佛學不吻合;真正接觸和了解佛教思想者以僧肇法師和道生法師開始。
三、僧肇的思想——以中國人特有的方法和動機接受了佛教的結論
馮友蘭先生認為佛教給中國帶來新的人天問題的答案將個人的心和宇宙的心融合為一,這種說法很象印度教的說法,而且哪一部分心屬於宇宙,哪一部分心又屬於個人,所以這種解釋有點奇怪,可見馮先生對佛學不能說不通,但至少不夠精確。按照這種理解,佛教是印度梵我合一和中國天人合一的混合品,實際上不論在中國還是印度佛教都是另類,切不可將這三者混為一談。
⑧ 佛教進來後,對中國社會造成哪些影響
如果要談中國文化,那佛教將是個無法迴避的話題。因為它的傳入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那它又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早期傳入之時是如何發展的呢?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表現在那呢?所以今天我就試著去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據今天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所創(我個人認為王子一詞有點誇大,他的父親可能只是當時貴族寡頭中的一個老頭子而已,應是後人為了傳教而做的美化),他的名字是悉達多(梵S.Siddhārtha,巴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喬達摩(梵S. Gautama,巴 P. Gotama)。意譯「吉財」或「一切義成」。其於29歲出家。終於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悟道成功。那他悟的是什麼呢?悟的就是現在所謂的四諦十二因緣。
那麼佛教又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主要有兩種觀點:1.(佛教界) 趙朴初老居士所編著之《佛教史略》認為東漢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傳入中國。即著名的 「昔漢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群臣,『此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遣使者張騫、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於大月支寫佛經四十二章,藏在蘭台石室第十四間。——《牟子理惑論》。 2.(學術界)漢哀帝元壽無年(公元前 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經,當為佛教傳入漢地之始。 「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廬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回復立(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載臨蒲塞、桑門、伯聞、疏問、白疏問、比丘、晨門,皆弟子號。」——《三國志》裴松注所引魚豢的《魏略�6�1西戎傳》 總之,佛教傳入漢地,應當在兩漢之際,即公元前後。它是通過內地與西域長期交通往來和文化交流的結果。我個人比較認同季羨林先生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兩條路線:(一)印度——大夏——中國(二)印度——中國新疆小國——中國。
(一)佛教中國化的過程
佛教的傳入階段
佛教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在中國扎住腳跟。但在佛教傳入之時,我國已經出現了儒、道二教(可以說此二教已經能滿足老百姓的基本宗教需求)。佛教為了立定腳跟,必須依附一個在中國已經得到認可,並且與其本身教義有相同之處的宗教。正好當時讖緯之學盛行。於是佛教就依附於它,並做出一些偽裝。 在當時一般人的心目中,佛教就是道教的一種道術,是96種道術之一。所以《後漢書光武十帝列傳�6�1楚王英傳》說:「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襄楷上書說:「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後漢書)」包括漢恆帝在內的很多人,並祭佛老二氏。這時的佛教學說大體上為神不滅說和因果報應說,同時為了求的生存,初期的大師,如安世高、康僧等,都乞靈於咒法神通之力,以求的皇帝和人們的視聽,如《高僧傳》中多次提到佛的神異,說的活靈活現的。佛教就在這樣的偽裝下在中國社會生了根。同時因為我國的意識形態問題是由統治者控制的,因為當時統治的階級認同了佛教,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佛教開始中國化
佛教在站住腳跟後,如果還一直依附著道教那最終很可能被道教同化掉,為了避免這個結果,於是從三國開始一直到晉代,佛教轉而依附於玄學。玄學是儒家封建倫理思想的另一表現形式,它在當時是為門閥士族地主階級服務的。佛教依附於玄學不但可以繼續存在,而且還能得到發展。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玄學是以辯證「有無」問題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體為其哲學的基本內容。以解決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為其哲學目的。所以當時的玄學家特別注重於所謂的有無問題。講佛者也非常注重這個問題,所以就出現了六家七宗。東晉以後,因為長期的戰亂,佛教在中國有了廣泛的傳播,民間信仰日益廣泛和深入。但中國原有文化與印印度佛教文化發生了矛盾與沖突,佛教某些理論如思辨超過了中國文化,兩種文化發生沖突。尤其是以南北朝時,佛教的天堂地獄學說,可以用來麻痹人民。因而得到了統治階級的大力支持。出現「佛家皇帝」梁武帝。但一些庶族出生的官員認為佛教嚴重的腐蝕了政權,造成了政治上的危機,於是起而反對佛教。提出了「神滅論」。其中以范縝(約450—515),字子真,的《神滅論》為代表。《神滅論》雖有力的斥責了魏晉時期盛行的宗教佛學思想,但因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是認可佛教的,所以對佛教的影響不大。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北分裂,佛教也由此分成兩派:南方重理論,偏於思辨,盛行大乘空宗的學說。北方重修持、禪定,盛行禪法於凈土的信仰。使佛教的思想互相爭鳴,推動了中國其的發展。同時因為佛教的發展出現「沙門眾多,影響縮小了國家的稅源兵源役源」。以及佛教的經濟過於龐大,影響到了統治,所以出現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滅佛運動(兩者有其相同之處就是都是北方,這說明了什麼呢?這里本應詳細的說明一下,但應篇幅問題,所以就不講了)兩次滅佛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佛教的發展,但真因為此,才促使佛教的更加中國化。
中國化的佛教形成
隋並南北後,南北文化逐漸融合到了唐代,中國的文化有了更偉大而輝煌的成就。南北佛教也有了融合的機會。但是,佛教在中國畢竟已經過了幼年了,可以說已經成熟了。對於佛教教理方面的一些問題,看法越來越分歧,成見越來越深。另外自南北朝以來,大量的佛經翻譯過來以及中印之間的交流非常頻繁(玄奘法師西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少的宗派。出現了佛教八宗:小乘二宗成實宗、俱舍宗,加上大乘六宗律宗、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真言宗。由於禪宗、凈土宗的興起,所以又有十宗的說法。其中玄奘法師創立的法相宗是印度大乘有宗的代表。以「三性」、「三無性」為主要學說。是典型的印度佛教,只流行了幾十年,創立者一死,就消逝了。而同時創立的禪宗、凈土宗卻一直在今天還流行,究其因為就是兩者進行了中國化,尤其是禪宗,其呵佛罵祖,實際已經成為佛教的對立面,簡直不能算作佛教,可它卻是流傳范圍最廣,普及面最大的。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禪宗是完全中國化的佛教。同時禪宗配合了當時的階級斗爭,適應了經濟基礎的需要,密切的服務了當時的統治者。尤其到了宋代,主要流傳的是禪宗,這一時期,中國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間日益相互調和,形成了宋明理學,儒學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學說、理事理論;程朱一派吸收了華嚴宗理事無礙理論,建立了以理為本體的形而上學的理論體系;陸王心學,吸收禪宗心性學說,心外無物。這時的佛教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中國化。即使是今天佛教也沒有停止中國化。
(二)佛教中國化的成果
(注:我是以中國化程度最高的禪宗為對象的)
1、在如何成佛的問題上
在印度主要認為必須累世修行,積累功德,並且毀「三寶」者是不能成佛。在我國情況可就變了,首先是成佛可以頓悟(慧能禪師所創),而且「一闡提人皆得成佛」把天國的入門劵越賣越低。當然了正因為如此,佛教才能適應社會嘛,才可避免銷亡嘛。任何宗教的影響力都是於其天堂的門票成反比的。
2、倫理道德
在佛教傳進來之時儒家思想已是中國社會一般民眾的核心價值觀。同時,儒家思想也是基本文化信仰。是十分講究禮法的。是體現王權至上的,印度佛教是神權高於王權的,即國王看見僧侶應該跪拜。但這在我國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晉代就進行了一次大討論,其結果王權高於神權。
3、佛教儀軌、制度
中國化佛教區別於印度佛教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在儀軌、制度的改變。我國佛教(確切的說應該是皇權領導下的佛教)創造性的建立了「僧官制度」、「寺院經濟」,有一其制度的改變必將導致上層文化的改變,於是佛教的儀軌也就發現了改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將原本的單軌的戒律變為雙軌的戒律清規。
(三)佛教中國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一個文化肯定都有不同於其他文化之處。佛教作為印度文化的最高水準,它在傳播過程中於中國本土的思想既有沖突又有交流借鑒,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
1、語言方面 佛教的進入對中國的改變正如趙朴初居士所說,沒有佛教,中國人的嘴只能半開半合,因為漢語里三萬五千多個詞彙皆來源於佛典的翻譯。
2、文學方面 由於佛典的翻譯,刺激了中國文學的革命,從詩文的意境到文體的演變,在魏晉南北朝的時代,就已有了新的氣象。六朝時代,由於梵文的拼音——華嚴字母的翻譯,啟悟了中國文字的反切,由反切產生四聲,由四聲而把五言與七言詩改進為律絕。同時因為佛教要進行傳播,於是就出現了佛家的通俗文學,將韻文於散文和在一下,為文學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文體。
3、藝術方面 佛教輸入的佛塔建築,為中國的建築史開拓了新的里程碑。同時佛教也帶來塑像藝術。洛陽的龍門,大同的雲崗,那些偉大的佛像雕刻,浩大的工程,精湛的技巧,均有飄飄欲仙,栩栩如生之勢,那不唯是中國的藝術寶庫,也是世界性的藝術偉構。在繪畫方面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正如莫大元先生所說:『雲崗石室與敦煌石室、龍門石室,不啻中國北方之三大佛教美術陳列館』。又說:『後漢以降,佛教輸入,中國之美術,遂由貴族美術一變而成為宗教美術,建築則從宮殿樓台而變為寺院塔婆,繪畫雕塑則從君臣肖像而變為佛菩薩像,工藝則從器皿服飾而變為宗教之佛物法器。此種美術形態之延續,自後漢以迄於今……在中國文化史上,實佔有極重要之地位』(見『中國佛教美術』)。
4、行為習慣 宗教做為一種社會意識它會潛移默化影響人。中國受佛教的影響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故影響特別的大。所以在今中國的農村問一目不識丁的老人,她也可以隨口便能背誦出一經文。而且很多佛家的術語也成為老百姓口中的口頭禪比如「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佛教的中國化是中國原有文化對外來文化一次完美的同化的體現。佛教中國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範例。它對今日之中國現代化時期如何處理西方文化的進入已經同時對應該如何發掘本身的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
參考書目: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華藝出版社 季羨林自選集《佛》
趙朴初老居士所編著之《佛教史略》
⑨ 佛教對中國有哪些影響呢
問: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
答:這個問題很大,我們知道,在秦漢以後,中國文化的主流基本是儒、釋、道三家。佛教雖是外來宗教,但跟中國傳統的文化水乳交織。就像外來的血液輸入你的血管,雖不是你的血液,但進入你的血管後,跟你的血液已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幾乎體現在方方面面:從中國哲學史來看,自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始終貫穿著佛教的哲學思想;而宋明理學,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維新代表人物梁啟超、康有為、譚詞同也還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來推廣社會改良。至於文學藝術領域,佛教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於蘭盆會、吃臘八粥等民俗活動也是淵源於佛教,甚至我們的日常用語中,也不知不覺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觀念,如煩惱、世界、因緣。而佛教的道德更對我們的人生有著相當的影響,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說,就是我們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則。這個問題很大,只好簡單地講一講。